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

歧視並非是天生就有的,當然也不排除有人高高在上,但有些人會自己努力在高高在上的人面前獲得尊重,有些人則是把榮華富貴捧到他面前他都懶得擡一下眼皮。

這就是人天生的本性,他們認爲所有的事情都是應該的,大宋原本不瞭解這個西方的“極樂世界”,但隨着通商貿易的往來,開始逐漸發現,原來這個所謂的“西方極樂”其實並不怎樣。

趙禎坐在聖駕之中,車輪滾滾向前,他卻渾不在意,手中的奏疏已經快被他翻爛了,不是他在焦慮和猶豫,而是奏疏上的內容太過刺激,趙禎一度懷疑自己看錯了。

大宋乃是華夏的一部分,華夏漢室極少對控制範圍以外的地方充滿如此仇恨和鄙夷,即便是蠻夷制度愚昧在漢室看來也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但這一次卻不同。

奏疏來自於民情司,這是大宋朝廷專門用來收集民情,整理彙報給皇帝的專屬部門,也是趙禎改制之後特別設立的,爲的就會了解民意和改善制度。

奏疏的內容很清晰,也很勁爆,乃是大宋商賈聯名上疏呈遞,他們不是別人,就是走南面如絲綢之路的商賈,他們對天竺人的所作所爲已經忍無可忍。

最重要的是朝廷已經發文斥責天竺波羅王朝的君主那耶波羅,這是上國朝廷對外藩的斥責,極其有分量,要不是南絲綢之路對大宋的重要,朝廷絕不會這麼做。

但結果卻是波羅王朝上下對大宋的正式公文完全不予理睬,並且變本加厲的開始爲難大宋的商賈,如此之後,大宋的商賈再也忍不了,聯名上書民情司,請求趙禎爲他們做主。

現在的大宋商賈已經不是原本的有錢土財主,而是擁有巨大財富的羣體,每年他們向朝廷納稅的數額已經成爲大宋的大宋的主要收入來源。

朝廷已經開始重視這一重要羣體,能做到下達文書斥責天竺的統治階級已經算是極爲給面的事情了,但誰曾想人家根本不買賬。

但朝臣們已經把能做的,該做的都做了,對外發動戰爭這種事情他們說了不算,只能通過皇帝,但他們又在乎面子,不願被世人看出是迫於商賈的壓力向皇帝上疏。

於是乎朝堂的相公們和朝臣們一商量,不如讓商賈把民情司作爲向趙禎上疏的渠道,如此一來讓皇帝看到天竺波羅王朝的所作所爲,又和朝堂沒有什麼關係。

所以纔會有民情司的商賈聯名奏書,正文的部份只有幾張紙,但後面的簽名卻是足有數萬,厚厚的一沓讓趙禎感覺到了分量。

這不是數萬商賈,而是代表了所有靠南絲綢之路養家餬口的人,每個商賈身後有多少工廠商號?又有多少工人和家庭?

沒有千萬也有百萬了!

這件事關係到了大宋千萬人的生計和未來,分量之重宛如山嶽。

蕭撻裡自然瞧見了趙禎的表情,好奇的看着他手中厚厚的一封奏疏開口道:“官家何事憂愁?”

趙禎嘆了口氣:“因爲有一個無賴……”

“無賴?”

蕭撻裡好奇的望着趙禎,什麼人能無賴到大宋皇帝發愁的地步?

“人從出生開始便被劃分爲三六九等,低賤之人一輩子低賤,並且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而高貴之人永遠高貴,任何事情都要人伺候,這個種族還有救嗎?”

“你漢家也不是這樣嗎?”

蕭撻裡的回答讓趙禎稍稍一頓,但很快就釋然了,也只有她的話卻能如此尖銳,趙禎很快調整了心態,差點被蕭撻裡繞進去。

“不一樣,最少到了我大宋便不一樣了,即便是皇權無法旁落,即便是至高權利無法變換,但只要心中充滿希望,願意付出努力和改變,終究會有不同。”

趙禎在馬車中換了一個姿勢,從懶散的狀態中走了出來,坐直搖桿道:“在我大宋,平民百姓要想出頭很容易,想要脫離貧賤也不是什麼難事,讀書人只要用功,多少會有機會搏得一個功名,得了功名便能走上仕途,前途雖非飛黃騰達,可若是心中有抱負和理想,終究有出頭之日。”

“只有這一條路?”

“當然不是!讀書入仕者有之,讀書入格物者亦有之!在我大宋入格物者現以不在少數,他們用智慧改變國朝,創造出的器物可爲大宋帶來強大,優秀者可入智宮,研判格物之道,朝廷爲他們處置後顧之憂,我大宋智宮已達數萬人!至於實在不能入仕和入智宮的人,他們可以通過勞力獲得從商的第一桶金,做個小買賣發家致富的也不在少數,我大宋遍地是機遇,遍地是黃金!知道這些改變是爲何嗎?”

蕭撻裡搖了搖頭,趙禎自信的說道:“因爲我大宋不缺上升的渠道,所謂渠道便是途徑,便是從平民百姓變成心中想要達到位置的可能,我大宋不缺希望。

機會和未來就擺在所有人的眼前,就看你自己的努力,所以我大宋百姓活的有希望,有未來!朕可以說這是華夏數千年極少擁有的!”

蕭撻裡再次被震撼到,趙禎所說的這些是她聞所未聞的事情,甚至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卻成爲大宋的尋常之理,這樣充滿希望與活力的王朝若是不能持續八百年,實在是沒有天理。

“臣妾終於知道你大宋是如何崛起如此之快,也終於知道我大契丹爲何覆滅,不是你們甲堅兵利,而是你大宋有如此強基,這纔是你大宋的國力吧?!”

趙禎笑着點了點頭:“終究是被你看出來了,百姓有活頭,有自強之心,民族有希望,何來強敵?”

“那爲何官家被這奏疏所困擾?”

趙禎被蕭撻裡的話問的一滯,他的困擾不是奏疏之中,而是在別的地方,若是用兵治標不治本,即便滅了波羅王朝,說不定還有一個鳳梨王朝或是榴蓮王朝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不了。

但有一點趙禎可以肯定,種姓制度是好東西,不能改變,因爲這東西對天竺人來說不好,但對於別人來說卻是極“好”的。

它如同一瓶慢性毒藥,讓天竺人失去未來和前進的可能,這麼“好”的東西趙禎可不願讓它消失。

這也印證了那句老化: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
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