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

車廂的木門被推開,機括聲的齒輪疙瘩疙瘩的發出悅耳的聲響,這便是最好的提醒,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不發出聲音的情況下推動這扇門。

仁青東走進了趙禎所在的車廂,他之前想要進來卻被親衛所攔截,眼下進入車廂之後便開始東張西望。

“仁青東參見官家。”

趙禎指了指邊上的座椅道:“坐吧,這裡不是朝堂,甚至不是神都城,不必拘束於繁文縟節,朕知道你們康巴人不擅長這個。”

“謝官家。”

仁青東再次施禮後才坐下,雖然趙禎的話說的隨便,但仁青不希望給大宋官家留下康巴人無禮的印象,無禮是荒蠻愚昧的表現,別說是在大宋,便是在高原上都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

趙禎並不覺得驚訝,即便是再無禮的蠻夷到了大宋都會變得彬彬有禮,因爲現在的大宋不是原本中原王朝那般的“客氣”,再在帝王面前無禮只會讓他們受到更多的傷害。

趙禎從來都不喜歡戰爭,千百年的歷史中已經無數次的總結出一個道理,只要有戰爭的出現,那就必定會伴隨着死亡,無論是“有道”還是“無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趙禎牴觸戰爭,但又不得不發動戰爭,文明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離不開戰爭,文明程度越高,戰爭的代價越高,戰爭爆發的機率便越小。

即便是強大如眼下的大宋,在發動戰爭的時候都不能保證不死人,傷亡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即便是康巴人的力量根本不足以與大宋抗衡,趙禎也不會輕易的發動戰爭,“上兵伐謀”啊!

數千年前的人就已經知道,能不用戰爭解決的事情,那就儘量用外交,計謀等手段來解決。

這也是爲何趙禎一直用蠶食的手段來進行作戰的原因,“一役而滅國”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但有多少的戰爭能做到“一役而滅國”的?

趙禎攻打党項,攻打契丹,都是經過數年的征伐,尤其是攻打契丹,前前後後用了數十年!而且大多是以蠶食爲主,正真的大戰役打的極少。

非必要的情況下,趙禎不會發動大規模的戰爭,這樣的戰爭強度太大,一旦開戰必會死傷無數,同樣,這樣規模的大戰,必須要一次把敵人打怕,一次把敵人心中最恐懼的東西打出來。

對待康巴人同樣如此,康巴人不是趙禎進攻高原的障礙,他們只是可能成爲大宋和吐蕃之間的變數而已,戰爭無論大小,在戰前就要把所有的變數消除,把所有可能有利於自己的東西掌握住,否則戰爭一旦開始,結果會往何處偏頗誰也不知道。

趙禎從未有過鬆懈,對於他來說,收復吐蕃高原,擊敗角廝羅不是一場侵略戰爭,相反而是一場解決華夏內部矛盾的“反分裂戰爭”。

青塘本來就應該屬於大宋,角廝羅本來就是大宋的統屬之臣,他攻陷的吐蕃就是應該是大宋的吐蕃,他的掠奪就應該是屬於大宋的掠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思維,趙禎無法把吐蕃高原當作是另外有一個王朝去對待,因爲他曾經去過,那裡的許多東西他都很熟悉,他甚至摸過布達拉宮上的轉經筒!

當這個時候有人對他說,吐蕃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的王朝,本來不是華夏的土地,趙禎能一巴掌把他抽死!

趙禎是不在意吐蕃,這個唯一能靠高原爲屏障的小朝廷根本就不是大宋的對手,但趙禎看重統一,他需要一個完整的華夏,歷史上只要曾經是華夏戰鬥過的地方,只要是曾經屬於華夏的地方,他都要把那些土地奪回來,一寸一寸的奪回來。

就如同那種“一個都不能少”的責任,只要是曾經屬於華夏的土地,趙禎都要把它拿回來,當然“一代天驕”打到多瑙河畔的事情趙禎還是要考慮考慮…………

他不是瘋子,沒有徵服地球的瘋狂念頭,更沒有宗族屠殺的“勇氣”,毀滅一個文明是罪惡的,也是可恥的,當然毀滅一個威脅你的文明卻不算。

吐蕃就是這樣一個文明的存在,沼澤對吐蕃的謀劃不是一天兩天了,從一開始利用青塘對吐蕃的進攻便已經開始。

對於這些趙禎並不介意“分享”給仁青東,在仁青東落座之後,說明自己心中疑惑的時候,趙禎非常樂意樂意講給他聽。

而趙禎最得意的事情不是對青塘的攻伐,而是對吐蕃的蠶食,已經看不見的手段,這些東西對於吐蕃人來說簡直就是一部“天書”。

“朕最得意處不是陳兵壓境收復青塘,而是在於解放那裡的農奴,讓他們成爲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對於大宋皇帝解放高原上低賤的農奴一事,仁青東當然知曉,不光知曉他甚至還有些驚詫。

農奴是什麼?是物品,是財富,是高原上貴族離不開的東西,他們需要農奴,而農奴是隨時可以犧牲掉的東西。

在吐蕃人眼中連人都算不上的賤民,在大宋皇帝眼中卻是人。

這是仁青東最想不明白的地方,而角廝羅這個吐蕃的贊普居然也在這麼做,他也解放農奴,也在效仿大宋皇帝。

以仁青東的天賦很快就明白眼前大宋皇帝這句話的意思!

臉上的表情微微一場,額頭出現密密麻麻的白毛汗,輕聲讚道:“官家手段高明,如羚羊掛角不可琢磨!

解放農奴這是在幹什麼?不是在給角廝羅啓發,而是在瓦解吐蕃貴族的利益,是在種下一顆小而“惡毒”的種子。

不要小看這些農奴,更不要小看農奴制度,當然也不要小看農奴對於吐蕃貴族的重要,角廝羅的改革是沒有錯的,吐蕃想要強大當然需要解放農奴。

但解放這件事大宋皇帝做出來沒事,角廝羅做出來便是大大的不妥。

首先大宋皇帝和角廝羅便是不同的,一個是外朝的帝王,一個是吐蕃的贊普,說的更確切一點,一個是吐蕃的保護着,一個是外朝的侵略者!

作爲保護吐蕃的人,怎麼能損害吐蕃貴族的利益?這兩者在心態上首先便不同。

想到這裡仁青東稍稍擡眼,便瞧見趙禎似笑非笑的表情………………

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
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