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

天禧年號不知是驚擾了太歲還是壞了風水,趙恆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與此同時的是朝中的重臣不斷的有人去世,去年王相公死了,今年樞密副使馬知節去世。

其他的一些重臣或是生病或是請辭,大有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形勢。

朝堂中瀰漫這一股陰鬱的氣氛,所有人都開始擔心起官家的身體,有善意的也不乏惡意的。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政事堂收到消息,高麗王王詢派遣使臣到遼國,請貢方物,以示和解,被遼接受。

王詢表請遼皇,願稱藩納貢,並放歸遼使節耶律資忠。耶律資忠於開泰三年出使高麗索取六城故地被拘留,至此巳六年,忠節不屈。

遼皇遣使往高麗,表示不計前嫌,允其請。

這意味着第三次遼國與高麗的戰爭結束,高麗的求和給了遼人以修養生息的機會。

遼國與高麗的三次戰爭極大的消耗國力,這才使得宋人贏得了檀淵之戰,要不是趙恆膽小害怕再起兵禍,恐怕遼國能被生生的拖垮。

趙禎看着朝廷的公文,蔡伯俙伸頭看了看道:“高麗又求和了?”

“嗯,國內資源應該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國力不濟的高麗當然不能再打下去。”

“我就不明白,那麼大的遼國打不過高麗那種彈丸小國?”

“朝鮮半島多山,地形複雜,遼國的軍隊是以騎兵爲主,攻城掠地適合在平原而不是山丘,高麗人只需扼守要道打持久戰就行。”

“可彈丸小國怎麼能堅持這麼久?”

“別小看這彈丸之地的小國,被龐大的中原王朝無數次的征討都安然無恙,隋煬帝三伐高句麗,動用百萬大軍,三戰三敗,損失慘重,國力耗盡,激起全國大起義。

唐朝與朝鮮境內的新羅結盟滅百濟和高句麗,唐朝意圖控制整個朝鮮半島,派薛仁貴建安東都護府。但朝鮮人積極反抗,連威武的唐軍也被迫撤退,無奈之下才與新羅交好。還小看這個彈丸之地嗎?”

“這麼蹂躪都打不死!如果有機會還是收了它,爲我華夏一雪前恥!”

趙禎擦了擦臉上口水推開蔡伯俙的胖臉道:“準確的來說朝鮮半島的人應該算是華夏民族的分支,武王伐紂後,商紂的兄弟箕子在商滅亡後成爲朝鮮北部國君,周朝承認其國,史稱“箕子朝鮮”。

所以朝鮮半島的歷史應該算是華夏曆史的分支,只不過他們忘了祖宗而已。”

“還有這事呢?”

“當然,司馬遷的史記中就有記載,很詳細的哦!”

小憤青再次犯了個白眼道:“漢奸!”

趙禎覺得蔡伯俙的憤青情節有些誇張,要是按照他的標準整個亞洲版圖應該都是屬於中國的。

就在他準備反駁的時候,宮人送來了另一份公文,王欽若出判杭州。

這個消息突如其來震的趙禎和蔡伯俙兩人久久不語。

王欽若就這樣出外了?這也太快了吧,送來公文的正是陳彤,他算得上是陳琳的徒子徒孫,趙禎笑道:“王相公爲何出外?”

陳彤見太子緊緊的盯着自己無奈的說道:“王相公是自請出外的。”

隨即有加了一句:“大官說這叫什麼退什麼進來着。”

他口中的大官就是陳琳了,只有高品內侍才能被稱爲大官。

聽了他的話後趙禎眼睛一亮的對蔡伯俙說道:“以退爲進啊!這個王欽若還真是個難纏的傢伙。”

瞧見蔡伯俙一副狗望星星的模樣趙禎解釋道:“寇相公回來了,王欽若當年陷害他,怎麼還能在兩府中待下去,自請出外是最好的辦法,這是暫避寇相公的鋒芒。”

“這貨還真是狡猾狡猾滴!”

一旁的陳彤裝作沒聽見的退走,只不過踉蹌的腳步出賣了他,沒想到太子的伴讀什麼話都敢說。

王欽若罷相自請出外,寇老西回來了,這一系列的變動如果說沒有人爲操作打死趙禎也不相信。看來是有人想變動一下朝堂的力量了,這麼平衡的事情難道是出自便宜老爹的手筆?

可是最近他的身體並未好轉,與病魔作鬥爭的他怎麼還能做出這麼大的人事調動?

看來官家就不是人當的。

-------------------

劉娥坐在御書房的龍椅上,手中是王欽若自請出外的奏摺,四周的內侍宮女不斷的穿梭,各種兩府中的文件按情況分類放在案頭。

可能是已經習慣了皇后監國,宮人並不在意她拿起官家的“大宋受命之寶”用印,他們也已經習以爲常了。

這時的劉娥彷彿年輕了許多,身上也有了一絲英氣,享受天下權利的同時,也不忘保持皇后的風範和威儀。

王欽若的自請出外疏已經被加蓋了皇帝的受命寶,這就意味着成爲事實不可更改,劉娥激動的有些顫抖,自己剛剛算是罷免了一位相公。

之前她也替官家處理過一些簡單的朝政,但是今天她真正的獨攬皇權!這是她第一次使用皇帝的權利意義非凡。

劉娥的嘴角畫出一個漂亮的弧線,王欽若的出外,丁謂邀寇準入朝爲相,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邁向臨朝稱制的墊腳石!官家的病情愈發嚴重,朝政荒廢而太子年幼,除了母儀天下的自己,還有誰能控制大宋這個龐大的帝國?

她緊握的雙手因爲過分用力而顯得一絲蒼白,深吸一口氣喃喃的自語道:“只要多享受幾年就好,只享受幾年我定然還政與益兒!只要多享受幾年……”

她忘了權利的慾望就像噬心的毒蛇會一口口的把本心吞噬。

陳彤急急的把另一份奏疏放在御案上低聲道:“娘娘這是政事堂推舉寇相公的奏疏請您過目。”

劉娥皺眉的接過看了看:“知道了,官家體力不濟,宣麻拜相由吾代勞。”

陳彤的動作一僵,呆呆的望着御案後的劉娥,宣麻拜相的大拜除豈能由一個婦人染指?

可他他忘了女人是個敏感的生物,劉娥的鳳目一挑,冷冷的望向陳彤:“你還有何事?!”

“奴婢無事,只不過大拜除必須官家親臨,此次特殊是否會讓寇相公覺得……”

“閹豎爾敢非議政事!難道跟着官家久了便可放肆?!”劉娥彷彿被揭了傷疤一樣疼痛,瞬間就暴怒而起。

“娘娘恕罪,奴婢不敢了!”陳彤第一次見到往日賢淑的皇后發怒,立刻跪倒在地縮成一團。

劉娥起伏着胸膛道:“此次作罷,下次定然嚴懲!”

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
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