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舉薦

在葉青還沒有回到臨安的時候,王淮並沒有意識到北伐之功到底誰爲主、誰爲次。

在他看來,朝廷這一次的北伐之戰,首當其衝的最大功臣便是他王淮。

畢竟,在聖上無心理政之餘,自己獨自一人撐起了朝堂,頂着主和派與金人使臣的巨大壓力,讓這場謀劃了近三年的北伐之戰,最終以收復北地四路爲戰果結束。

所以理所當然的,不論是朝堂之上的衆多同僚還是無心理政的聖上,哪怕是臨安城的百姓,都應該會認爲,這一次的北伐之功,當該是以他王淮爲首纔對。

如同一件事情的從發展到結束,自我感覺良好、太把自己當回事兒的人一樣,總會認爲自己在這一件事情中,佔據着極其重要的位置,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王淮如今依然還是如此樂觀的認爲着,在聖上晉升葉青的封號後,接下來的大動作,應該就是進一步的穩固他王淮在朝堂之上的權利了。

甚至他已經開始在憧憬,隨着聖上禪位,而後太子繼位之後,自己恐怕也將會被聖上委以輔佐太子之重任,如此一來,他便可更加名正言順的處置朝堂政事。

樑克家有些憂心的看着意氣風發的王淮,嘆了好幾次氣,但依然還是不忍心打斷王淮的美夢。

“韓侂冑明日便會回到臨安,到時候,恐怕也少不了封賞一事兒。畢竟,鎮壓自杞、羅殿兩國,又爲我大宋朝廷籌到了更多的戰馬,這件事情雖然不如北伐之戰那般讓朝廷、百姓揚眉吐氣,但終究也是一件大快人心、揚我大宋之威的快事。所以韓誠會不會藉此機會從而扭轉頹勢,王大人不得不防纔是。”樑克家儘量剋制着自己的情緒說道。

“左尊右次,這是多年來朝堂之規。即便是韓誠他能夠因其子之功沾光,但比起北伐一事兒來,就如同螢火之光豈能與皓月爭輝?”王淮神情從容悠然,繼續淡淡道:“如今聖上之意,只是晉封了葉青的封號,至於其他差遣並無給予封賞,所以你還看不出來嗎?這是聖上打算在太子繼位之後,由太子來主朝堂官員之差遣,從而大批量的拾遺補闕,儘可能的做到太子登基後,手中便有可信任的臣子能夠差遣,以此來穩固太子治下的朝堂。”

“既然如此,那麼大人就更應該謹慎……。”樑克家心裡再次無奈的嘆口氣,兩年的權相生涯,看起來已經徹底讓王淮衝昏了頭腦,有些無法能夠冷靜的分析朝堂之形勢了。

“你以爲太子繼位之後,便能夠在短時間內把錯綜複雜的朝堂梳理清楚?依眼下的形勢來看,聖上必然會讓我與韓誠來輔佐登基後的太子,而今我已經獨掌朝堂好幾年,官員差遣任免一事兒,太子若是聰明,自然是知道該跟誰商議,與誰來請教。就如同……那被我廢置了半年多的皇城司一樣,如今聖上再次交給葉青,其目的不就是希望他能夠順利禪位,讓太子順利登基?所以啊,太子登基後,葉青的仕途恐怕也不會是平步青雲,到頭來,能夠保的住淮南東路安撫使一職就算是不錯了。”王淮欣賞着茶杯裡漸漸下落的茶葉說道。

“大人就沒有想過,若是聖上或者是太子登基後,更換相位……。”樑克家眉頭皺的更加厲害,終於還是不由自主的提了出來。

“韓誠嗎?”王淮帶着一絲不屑問道。

“下官說的是宗室趙汝愚。”樑克家平靜的說道。

而後,就看見王淮神色僵了下,緩緩放下手裡的茶杯,不由自主的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另外一邊,在院心桑樹下與白大美人纏綿的葉統領,被樑興的咳嗽聲攪擾了濃情蜜意的興致,而後在白大美人臉色漲紅、侷促不安,飛快跑進樓裡的情況下,葉青坐上馬車,前往好久不曾去過的涌金樓。

再次走進紙醉金迷的涌金樓,當初熟悉的一切便開始涌上心頭,只不過當初那趙才卿、溫婉如今早已經被更爲年輕的女子所代替,成爲了涌金樓新的頭牌姑娘。

鐵打的涌金樓、流水的青樓女子,女人的最好光景不過就是那麼幾年,而歲月的無情,在這青樓裡面則是被凸顯的尤爲明顯。

宮絛鮫綃、曲裙薄紗,把一個個豆蔻年華般的女子,襯托的更是如同人間尤物。肌若凝脂、氣若幽蘭,薄紗掩映着若隱若現的玲瓏身段,明眸皓齒、巧笑倩兮,一個個美麗的面孔讓人目不暇接,加上那耳邊緩緩流淌着的動人樂聲,爲美人一擲千金的豪爽文人雅士,使得整個涌金樓顯得更爲奢靡與心蕩。

房間裡的趙汝愚已經等候多時,看到葉青走進來後,這才緩緩起身含笑行禮:“多日不見,葉大人風采依舊。今日凱旋,趙某特意在此爲葉大人賀。”

“沂國公有心了。”葉青還禮說道。

良辰美景之下,葉青與趙汝愚同樣是各懷心思,耳邊的樂聲變得更輕緩,而那舞動着嬌軀的美人兒,隨着薄紗曲裙的擺動,雪白的肌膚、修長的肢體也是若隱若現。

“想必今日,沂國公宴請葉某,恐怕非是隻爲慶賀朝廷收復北地四路一事兒吧?”葉青放下酒杯,旁邊香氣逼人的女子,立刻便乖巧的爲葉青斟酒,而那女子身上的香味兒,則是如今在臨安隨處可以買到的,當初燕傾城後來自己鼓搗出來的新的水粉。

“魯國公以爲呢?”趙汝愚不答反問道:“難道魯國公回到臨安五日後,還不想跟趙某一敘?”

“我本以爲你會沉得住氣。畢竟,如今宗室內,就是魏王都不及你在朝堂之上來的重要不是?”葉青再次舉杯,與趙汝愚一飲而盡道。

趙汝愚默默的看着葉青,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如此看來,魯國公是猜到了趙某必然會找你了?”

“雖久不在臨安,但沂國公也知道,臨安形勢葉青並非是全然無知,若不然的話,沂國公也不會親自在這涌金樓來宴請我。史彌遠因爲王淮的支持,所以搶了沂國公一直心心念的吏部尚書一職,如今聖上禪位之意已定,沂國公自然是出力不少,一旦太子繼位,沂國公必然是平步青雲、位極人臣。我葉青……自然是樂於看到沂國公能夠在朝堂之上更進一步。”葉青手拿酒杯,並沒有第一時間喝下去。

“魯國公是真心還是有何目的?何以讓趙某相信?”趙汝愚一飲而盡,看着一直端着酒杯的葉青問道。

看着葉青笑笑不說話,而後把手裡的酒一飲而盡,趙汝愚發現,自己如此問好像顯得有些多餘。

畢竟,當初就是葉青指使他的夫人,還有那信王妃鍾晴,兩人一同說服了自己支持太子登基、勸諫聖上禪位,而今此事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那麼他趙汝愚,就不得不去想,接下來自己的下一步該如何走了。

吏部尚書顯然已經不能夠滿足他的野心,何況,聖上禪位、太子登基,自己可謂是出力不少,所以太子殿下登基後,自己這個如今已經是太子黨的宗室,不出意外的話,必然是會受到太子重用。

可若想要真正的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僅僅依靠太子殿下的支持顯然是不夠的,太子登基後,必然是還會重用一些老臣,而這些人,沒人清楚他們是否願意看到他趙汝愚在朝堂之上更進一步。

葉青明確的告訴他,樂於看到他趙汝愚在朝堂之上更進一步,這讓趙汝愚自然是心頭輕鬆了不少,不過,這並非是他今日找葉青的目的。

趙汝愚心裡很清楚,自從葉青遣鍾晴以及白純跟他秘探後,他與葉青之間的關係,雖非是化干戈爲玉帛那般,但如今兩人應該有共同的利益纔對,若不然的話,葉青又何必勸說自己支持太子呢?

所以此次宴請葉青來涌金樓,他趙汝愚是希望能夠得到葉青的全力支持。

“明日韓侂冑便會到達臨安。”趙汝愚沉聲說道。

“所以呢?”葉青嘴角帶着一直以來的隨和笑意,道:“自我大宋立國以來,還從來沒有過哪一個皇家宗室能夠登上相位。”

“此一時彼一時罷了,如今太子相信趙某。而魯國公……想必也很清楚,朝堂之上向來講究歷任年深、排資歷爲主,魯國公若是想要在朝堂再進一步,恐怕還需時日。何況依趙某愚見,如今魯國公恐怕也沒有心思在朝堂之上吧?淮南東路,甚至是北地四路應該纔是葉大人你的重中之重。趙某可以答應葉大人,若是葉大人能夠讓趙某如願,那麼趙某必然會不計前嫌,給予你想要的朝堂方便,如何?”趙汝愚直接了當的說道,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拐彎抹角。

“知樞密院事。”葉青淡淡的說道。

而後趙汝愚的眉頭則是漸漸的皺了起來:“葉大人的野心……恐怕趙某無法滿足。”

樞密院與兵部之間的關係,就如同後世軍委與國防部的關係相差不多(不準較真兒),葉青這是在赤裸裸的要更多、更大的兵權,這說明,他已經不滿足於只是一個統兵作戰的武將,他要的是真正能夠決策朝廷出兵的權利。

一旦葉青被差遣爲知樞密院事,那麼他只要在樞密院手段得當,可就意味着,他對於北地四路的大宋大軍,就真正有了決策權,要打要退就完全可以由他一人來決斷了。

當然,前提條件是,手段得當,能夠說服其他樞密院的官員來支持他的決策,當然,他同樣也可以完全置之不理其他人的反對聲,因爲即將登基的太子對他可是極爲信任。

“這麼說來,沂國公是不願意在朝堂之上舉薦葉某了?”葉青臉上的神情依舊平靜,並未因爲趙汝愚的拒絕而發生任何變化。

“那是不是……葉大人就會找韓大人來做這一筆交易呢?”趙汝愚神色凝重,旁邊涌金樓爲他們二人斟酒的女子,也不知何時已經悄悄離開,只有那輕緩的音樂,依舊從遠處的角落輕輕的流淌着,像是怕驚擾了房間內,開始變得有些凝重、壓抑的氣氛。

“不用我主動找,明日一旦韓侂冑回臨安,想必他就會第一時間來找我。到時候除了他的意思外,想必也會爲我帶來韓大人的示好不是?”葉青平靜的說道:“不只是你,想必如今在臨安的官員,都很清楚我葉青志不在朝堂,若不然的話,我又怎麼會只要了一個皇城司的差遣?”

“那葉大人爲何不找太子殿下?趙某相信,葉大人若是找太子殿下,殿下一定不會拒絕,何況對於太子來說,這也不是難事兒不是?”趙汝愚凝重的問道。

“不錯,話是如此說,但沂國公可想過,若是太子提議被朝堂同僚反對該如何辦?太子一旦猶豫不決,那麼就等同於暫時堵死了我進樞密院一事兒的所有路徑不是?”葉青笑着說道。

“所以只要我趙汝愚在朝堂之上舉薦你,即便是有朝堂同僚反對,但只要這個時候,太子出聲支持、決斷,那麼此事兒就算是可以定下來了。”趙汝愚沉思了下後繼續說道:“太子提議,我趙汝愚即便是支持,但終究抵不過反對的同僚聲音。但我趙汝愚舉薦,太子支持,卻是完全可以壓過同僚反對的聲音。葉大人好心思啊……不過是換個方法,一條死路就被葉大人徹底盤活。”

“而且韓大人若是舉薦我,反對的聲音絕對比沂國公你舉薦我時的反對之聲要小的多。”葉青端起酒杯主動一飲而盡。

趙汝愚緩緩端起酒杯,視線卻是一直盯着葉青,王淮必然是相位不保,何況在葉青北伐時,兩人之間已經是鬧的極爲不睦,葉青必然是會支持王淮請辭,而後支持自己入相。

當然,趙汝愚他也沒有野心大到想要直接接替王淮的左相一職,在他看來,自己能夠坐上右相就已經滿足了。

“如此說來,葉大人是極有把握讓王相請辭了?”趙汝愚並沒有給葉青一個明確的答覆問道。

“人人都以爲我葉青把持着北地四路的官場,從而使得吏部的差遣文書在北地四路難以通行,但事實是如此嗎?”葉青不給趙汝愚說話的機會,繼續說道:“顯然事實並非是如此,魏國公史浩提出的歸正人三字,使得北地四路百姓與我大宋百姓相互歧視,使得北地四路百姓宋民之心、歸順朝廷之意漸漸淡化,也使得朝堂官員極不情願前往北地四路拾遺補闕。但吏部卻是樂此不疲,幾乎每日都會差遣他人前往北地四路,而後又出爾反爾的撤回差遣文書,沂國公難道就沒有發現,身爲吏部尚書的史彌遠,實則是利用北地四路的差遣任命,在收受賄賂,而非是真正的想要差遣官員前往北地四路嗎?”

“百姓對於北地四路的歧視,蔓延至朝堂之上已非新鮮事兒,官員多不願前往北地四路任差遣,也非是新鮮事兒。因爲除了葉大人你之外,沒有其他官員相信北地四路不會再被金人侵佔,在他們看來,金人早晚還會報復的,所以他們纔不願意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下。何況……比起臨安、江南的繁華富庶來,北地四路終究是太窮了,沒有油水可撈,沒有如同涌金樓這樣紙醉金迷的青樓、沒有豆蔻年華、婀娜多姿的女子陪他們快意逍遙,所以誰願意去呢?”趙汝愚凝重的神色,終於是漸漸散開說道。

“所以史彌遠因此而收受百官賄賂,王淮因此而受益,沂國公應該也有耳聞吧?”葉青笑問道。

“所以魯國公你回到臨安,第一件事兒並非是請聖上爲你封賞,而是迫不及待的重掌皇城司,就是爲了……。”趙汝愚笑着問道。

“所以沂國公可以選擇拒絕舉薦葉某,因爲韓大人必然會很高興看到,在朝堂之上壓制了他好幾年的王淮,終於有把柄落在了他手裡,終於有機會扳倒王淮,從而取而代之。”葉青說道。

“你真的志不在朝堂?只想要抗金、阻金再次南下?”趙汝愚又是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問道。

“開封府當年的繁華不亞於臨安,北地四路也是我大宋朝廷的疆域,終究要有人去做這些事情的。你身爲宗室,既然要爲相,除了你自己的利益外,難道就真的沒有考慮過皇家宗室的顏面與當年的恥辱嗎?”葉青問道。

趙汝愚有些拿不定主意的站起身,緩緩走到窗前,打開窗戶的瞬間,映入眼簾的除了無盡的夜色與燈火通明的景象外,還有那不絕於耳的繁華熱鬧聲。

“有人說你葉青想要自立爲王,你如何解釋?”趙汝愚的聲音透着一絲惆悵跟糾結,畢竟,知樞密院事的權利太大了,以葉青的城府,一旦被舉薦入了樞密院,那麼朝廷就真的難以控制了。

既然他趙汝愚想要爲相,那麼也就必須要考量,一旦自己爲相後,葉青也同樣得到了更大的權利後,自己是不是還能夠對葉青產生牽制呢?

“若是我想要自立爲王,那我就不會回臨安了。我葉青乃是大宋朝廷的臣子,生是大宋之臣,死也是大宋之民,自立爲王?我葉青可沒有與天下人爲敵的愚蠢想法兒啊。”葉青拿着酒杯走到窗前,遞給了趙汝愚一杯後繼續道:“想要自立也需有根基、看清楚時勢才行,北地四路如今北有金國叫囂復仇、南有我大宋朝廷疑神疑鬼,東是大海絕地末路,西有夏國虎視眈眈,如此情形下,一旦我自立,朝廷只要一紙詔書,便可令全天下對我葉青羣起而攻之。到時候揹負罵名不說,恐怕我葉青都會屍骨無存、死無葬身之地,所以你覺得我葉青會幹這樣的蠢事嗎?”

“如此看來……那樣的話確實是自找死路了。”趙汝愚端着酒杯一飲而盡:“真懷念當初在夏國邊城剛認識你的時候,那時候,就沒有這麼多煩心事兒……建康,終究是我心裡過不去的坎啊。”

葉青緩緩轉頭,看着趙汝愚,而趙汝愚也是同樣平靜的看着他,建康一事兒,顯然趙汝愚沒打算就這麼算了。

第五百七十二章 死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理寺卿第三百五十九章 合謀第六百一十八章 資源1020 啓程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鬆坊1160 臨安第七十九章 西湖有感第六百零九章 皇室尊嚴第七百五十九章 孔雀東南飛1106 嫁禍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石二鳥1205 大理寺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靜的夜第三百九十二章 隻手遮天第七百五十七章 玉津園第五百四十六章 百鍊剛 繞指柔第五百五十二章 清晨 唐婉1017 啥章節名好呢第四百五十四章 任氏三兄弟第四章 看家護院第四百三十章 狂歡第四百五十七章 敲山震虎第六百二十五章 賦稅第四十五章 伏擊第九百八十八章 休整與援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閃即逝第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八十章 名刺第六百八十四章 木有章節名第七百八十三章 離間第三百零一章 鍾晴第七章 棉布的尷尬第九十五章 論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面談第六百九十一章 爺孫對第二百一十五章 改名兒第三百四十九章 消沉的沉默1027 黑白對錯第一百九十章 探營2第七百二十二章 舉薦第五百一十章 深巷第一百七十七章 知府第一百五十章 亂了心思第一百九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一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三百九十四章 誤會第二百六十九章 槍的衝動第五百二十九章 拜訪第二百四十三章 借刀第一百六十七章 石門巷第九百零三章 立場第三百七十二章 朝堂勢力第二百三十九章 套路第四百五十四章 任氏三兄弟第六百四十六章 任命1080 覲見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壽宮第九十一章 要挾第四百六十六章 缺個章節名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強自立第六百九十九章 意義1140 淨慈寺1074 說服第四百三十三章 長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邀約第六百三十章 探望第九百六十九章 攻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冤家路窄1177 坊間傳言1110 耶律蠢材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不卸甲1168 回到臨安第五十九章 你怎麼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不卸甲第三百八十一章 瀛洲第三百六十六章 能不能缺個章節名?1071 杏園內的袒露心扉第三百零一章 鍾晴第八百三十章 斥候1008 恩科進士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山治第八百九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零三章 元日將至第七百一十四章 啓程第五百六十九章 你說第三百四十五章 血紅詭異第一百四十六章 吵架1208 近墨者……黑第九百九十章 挑撥離間第七百五十五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四百二十五章 全真教第六百二十七章 史彌遠的選擇題第七百二十八章 出謀劃策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個章節名好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夫妻團聚第九百七十八章 內訌第五百九十二章 口諭1009 對手的對手與對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點到即可
第五百七十二章 死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理寺卿第三百五十九章 合謀第六百一十八章 資源1020 啓程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鬆坊1160 臨安第七十九章 西湖有感第六百零九章 皇室尊嚴第七百五十九章 孔雀東南飛1106 嫁禍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石二鳥1205 大理寺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靜的夜第三百九十二章 隻手遮天第七百五十七章 玉津園第五百四十六章 百鍊剛 繞指柔第五百五十二章 清晨 唐婉1017 啥章節名好呢第四百五十四章 任氏三兄弟第四章 看家護院第四百三十章 狂歡第四百五十七章 敲山震虎第六百二十五章 賦稅第四十五章 伏擊第九百八十八章 休整與援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閃即逝第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八十章 名刺第六百八十四章 木有章節名第七百八十三章 離間第三百零一章 鍾晴第七章 棉布的尷尬第九十五章 論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面談第六百九十一章 爺孫對第二百一十五章 改名兒第三百四十九章 消沉的沉默1027 黑白對錯第一百九十章 探營2第七百二十二章 舉薦第五百一十章 深巷第一百七十七章 知府第一百五十章 亂了心思第一百九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一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三百九十四章 誤會第二百六十九章 槍的衝動第五百二十九章 拜訪第二百四十三章 借刀第一百六十七章 石門巷第九百零三章 立場第三百七十二章 朝堂勢力第二百三十九章 套路第四百五十四章 任氏三兄弟第六百四十六章 任命1080 覲見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壽宮第九十一章 要挾第四百六十六章 缺個章節名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強自立第六百九十九章 意義1140 淨慈寺1074 說服第四百三十三章 長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邀約第六百三十章 探望第九百六十九章 攻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冤家路窄1177 坊間傳言1110 耶律蠢材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不卸甲1168 回到臨安第五十九章 你怎麼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不卸甲第三百八十一章 瀛洲第三百六十六章 能不能缺個章節名?1071 杏園內的袒露心扉第三百零一章 鍾晴第八百三十章 斥候1008 恩科進士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山治第八百九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零三章 元日將至第七百一十四章 啓程第五百六十九章 你說第三百四十五章 血紅詭異第一百四十六章 吵架1208 近墨者……黑第九百九十章 挑撥離間第七百五十五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四百二十五章 全真教第六百二十七章 史彌遠的選擇題第七百二十八章 出謀劃策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個章節名好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夫妻團聚第九百七十八章 內訌第五百九十二章 口諭1009 對手的對手與對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點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