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燕青

由於原來盧俊義的記憶有些丟失,這時新生的盧俊義不得不到處走動一下,來激發出原來的記憶。先是逛逛這盧家大宅,盧家真是龐大,不亞於那紅樓夢裡的賈府,盧俊義花了三四個時辰才轉完。

盧家在大名府的東北側,距離大名留守府很近,難怪原水滸裡盧俊義那麼快就被抓了。

盧家大宅是一個莊園,四周深濠固防,二道護城河,圩周石牆高矗,四角箭垛成犄角之勢。莊園佔地面積足有四五百畝,有上百個院子,莊園中軸一線穿珠,一宅七院,一幢高一幢,門庭各爲七間,檐口內爲捲棚,靠牆立柱,橫有門楣,兩邊柱頭鑲有童墩,配有精雕龍撐。靠門兩側有大型石鼓,黑漆大門下有閘板,門樓房頂爲五脊六獸,正脊兩端塑有龍頭,房川脊裝有鰲魚獸頭,脊中有鐵鑄雄鷹,拱坊上有雕刻彩繪。

整個盧家大宅裡有上千奴僕在忙東忙西,看到家主巡視也沒有讓他們放慢腳步,每個人都在有條不紊地做着自己的工作,看來盧家原本訓練奴僕甚是得法。

這些天,盧俊義腦海裡像是在放幻燈一樣,一遍遍的在回憶現代商業運作,回憶北宋歷史水滸傳說,和現在面對的一切做着對比。

他突然想起來原水滸世界裡的李固和賈氏,自己會不會倒黴催的已經遇到了這兩個賤人呢。於是問燕青:“小乙,主母何在?”

面前這個燕青跟水滸裡面描述的一般無二。他比盧俊義小上七歲,現年二十歲。

盧俊義十三歲的時候,父親就慘死在宋遼戰場上,隨後過了三年母親傷心而死,剩下盧俊義一人孤苦伶仃,幸好還有燕青一直在身邊陪伴。

燕青自小父母雙亡,被盧家收養,一直跟着盧俊義,兩人有將近二十年的情誼,這對主僕的關係不同一般,還夾雜有兄弟、朋友、父子等複雜感情在裡面,稱得上是誰也離不開誰。

燕青長相極其英俊,可謂齒白脣紅、明目皓齒、風流倜儻,稱得上是這個時代的第一美男子,盧俊義雖然也很帥氣,但跟燕青相比,卻少了些倜儻。

燕青不但長得好,性格更好,生性樂觀開朗,詼諧幽默,與他相處都會有如沐春風之感。燕青還很聰明,他他懂得各地的俚語方言,知道三教九流的黑話規矩;琴棋書畫、唱歌跳舞、蹴鞠無一不精,在相撲(摔跤)方面更是天下一絕。他還擅長使用弩,在郊外打獵,例不虛發,從不落空。

燕青爲人風流而不下流,喜歡纏綿青樓楚館,對女人甚有辦法,人送外號浪子燕青。

燕青除了經常隨從盧俊義左右,還負責盧家的酒家生意,像大名府第一高樓翠雲樓就是在燕青經營下如火如荼。另外一些娛樂事業如戲院、青樓也都交給了燕青去打理;對家族生意的每半年的盤點原本應該是盧俊義做的,也都交給燕青去做。盧俊義自身一來是家主二來嗜好練武,所以甘願做撒手掌櫃,只是負責決策,並不參與具體事務。

燕青很忠義,很感恩,雖然時人都把他當盧俊義的親弟弟看待,他還甘願自居爲奴僕。

在原水滸裡燕青對盧俊義的赤膽忠心,讓看了《水滸傳》很多遍的現代盧衝非常感動,當時很羨慕盧俊義有這樣一個忠誠的奴僕和朋友。自己這番成了盧俊義,面前的這個燕青會不會還像書中所寫的那般忠誠呢?

有了對水滸的瞭解,帶着這個瞭解再去觀察面前的燕青,盧俊義不得不承認,自己手下真正可用、可信之人目前唯有燕青,其他的有待發掘。

盧俊義受傷的那段時間,燕青去外地收賬了,今天才剛剛回來。

燕青事情忙碌,也有點記不清楚具體的情況,只好招來金瓶這兩個丫鬟過來問話。

金瓶一本正經回答:“回主人,你問的是那一個主母?”

銀瓶接腔道:“原來的主母何在呢,在墓裡呢;以後的主母何在呢,在她孃家呢,哈哈。”

燕青白了銀瓶一眼:“休要胡說。”銀瓶撇了撇嘴沒有頂嘴,畢竟燕青是盧府上千個奴僕的統領,是大管家,直接能管到她們的。

盧俊義拍了拍額頭,想起來了。

原來盧俊義在十八歲的時候和青梅竹馬的師妹周薇喜結連理,兩人在一起談文論武,相敬如賓,恩愛非常,羨煞旁人。但好景不長,過了四年的甜蜜日子,周薇就因病去世。盧俊義悲痛無比,沉浸武學中,對家族生意不管不問。結果盧俊義的岳父兼師父周侗實在看不過去了,說你身爲家主該有家主的責任感,不能只做武夫,盧俊義不聽。

但一個大家族的家主總不能一直做鰥夫,所以過了四年,在家族長老們的催促下,盧俊義開始考慮續絃。盧俊義的大伯盧有德推薦了一戶人家,姓賈,是北平附近有名的殷實人家。盧有德不知是何居心,把這賈氏誇的天上難找世上難尋,如同一朵花一般,把盧俊義原來封閉已久的心煽動開來。

消息傳到周侗老爺子的耳裡,老爺子很生氣,生氣的原因是老爺知道那賈家的底細。老爺子經常遊歷天下,消息特別多,而盧俊義是溫室的花朵,世代北京豪富,根本不知外面的險惡。結果周侗告訴盧俊義後,盧俊義還誤會周老爺子生氣是因爲他盧俊義沒有爲周薇守身如玉,這誤會大了,氣得周老爺子收拾東西就去了東京汴梁林沖師弟那裡。

盧俊義想起了往事,心裡很對不起師父,也爲自己的有眼無珠後悔異常。這個姓賈的肯定是那個在水滸中跟李固通姦謀害親夫的賈氏,幸好她還沒有進盧家,事情尚有迴旋餘地。

盧俊義問道:“金瓶,你還記得那個姓賈的女子什麼時候進門嗎?”金瓶想主人可能因爲受傷導致現在神志不是太清楚,沒有在意地答道:“再過一個月,就是您大喜之日了。”

“那我知道了,小乙,跟我來,有兩件事情要你去辦。”盧俊義對付賈氏的事情也只能吩咐燕青去辦。燕青跟隨盧俊義進了書房。

掩上門後,盧俊義小聲地說道:“我這些天聽到了一些風聲,好像那個賈氏不是良人。我現在理解了老爺子的苦心,所以麻煩你去東京請老爺子回來,如果你去了不行,我再親自去請。”燕青是他最心腹之人,讓燕青前去請估計師父會回來吧。

“還有一個事,就是你去安排得力可靠的人手去監視賈家,關於賈氏的傳言都要記錄給我知道,如果發現有可疑人員馬上帶回來給我審問。對了,這個事情千萬不能讓那個盧有德知道,我懷疑他別有用心。”

第一百零九章 娶李師師第四十二章 廉政公署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九十一章 聖手書生和玉臂匠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二十九章 高俅慘敗第二十一章 噩夢驚魂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十九章 一統江淮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九十九章 玉幡竿孟康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七十一章 李師師第七十五章 滅親自罰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三十五章 名將脫穎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五十八章 兩妹出嫁第三十七章 名將之瑕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一百二七章 海軍攻略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四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四十章 臺灣製糖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第七章 賤貨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十九章 一統江淮第十五章 鄆哥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七十八章 復興架構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二十章 十字坡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七十四章 荊公後裔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鏡子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十二章 四大聖地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三十章 發展馬政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五十四章 衙內高強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四十七章 純粹發泄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寫此書的終極目標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九十三章 紫髯伯皇甫端第二十章 十字坡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六十七章 漢奸藥師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四十七章 政治婚姻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一百二七章 海軍攻略
第一百零九章 娶李師師第四十二章 廉政公署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九十一章 聖手書生和玉臂匠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二十九章 高俅慘敗第二十一章 噩夢驚魂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十九章 一統江淮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九十九章 玉幡竿孟康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七十一章 李師師第七十五章 滅親自罰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三十五章 名將脫穎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五十八章 兩妹出嫁第三十七章 名將之瑕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一百二七章 海軍攻略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四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四十章 臺灣製糖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第七章 賤貨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十九章 一統江淮第十五章 鄆哥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七十八章 復興架構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二十章 十字坡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七十四章 荊公後裔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鏡子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六十八章 娶李清照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十二章 四大聖地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三十章 發展馬政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五十四章 衙內高強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四十七章 純粹發泄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寫此書的終極目標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九十三章 紫髯伯皇甫端第二十章 十字坡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六十七章 漢奸藥師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四十七章 政治婚姻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一百二七章 海軍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