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沒有血性

既然提起了完顏阿骨打,盧俊義便想起了他和他的後裔們乾的好事,滿清做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金華大屠殺、廣州大屠殺等幾百個屠城事件,文字獄、罷黜火器、阻礙科技文化發展導致二百多年沒出一個科技文化成果、培養奴才文化、簽訂數千條不平等條約、割地數百萬公里、賠銀數億兩,哎,滿清對整個中華民族造的孽可以寫成成千上萬本書,可以寫滿成就一個四庫全書,有些老賊再怎麼翻案都翻不過來,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所謂沒有一個昏君個個都是英明神武的十二帝辮子王朝啊,你們沒有機會誕生了。哼哼,剃髮令,盧俊義準備日後推行蓄髮令,nv真人如果不蓄髮殺無赦。

除了靖康之恥外,盧俊義還深深地記得下列事件:宋金同盟伐遼,根據宋金盟約,滅遼後,金國應該將燕雲之地六州歸還宋。可是,阿骨打早把燕地的金帛、豪族、工匠、民戶席捲擄掠一空,宋朝所得的僅是空城赤地而已。

盧俊義再看看匈奴、鮮卑、突厥、党項、契丹、nv真、蒙古、滿等曾侵略奴役過漢族的遊牧民族,還有高麗、東瀛、吐蕃、安南等sāo擾侵略過漢族的齷齪xiǎo族,發現他們除了兇殘沒人xìng之外,還有卑鄙狡詐、不講信用的天xìng,畏威不懷德、欺軟怕硬同樣也是他們共有的天xìng。相比之下,漢族簡直是世界上對外族最好的民族,但是luàn世好人最難做,爲了自己的生存爲了民族的生存,好人還是留給別人做吧。

對待這些yīn險狡詐、背信棄義、忘恩負義、沒有人xìng羞恥的民族,盧俊義倡導建立的漢族jīng神應該是以直報怨、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而且還要加倍報復。

盧俊義對蘇聯的斯大林一直存有很壞的印象,但是這個人的一個命令讓盧俊義很生讚賞:屠殺nv英雄卓婭地德國某團所有人員一律不留活口,拿那一個團爲英雄雪恥。

在中國,可能除了漢武帝。其他帝王那裡,這樣的事情絕對不會出現,他們信奉仁義之道,相信人族和畜生族是有友誼的,某些帝王比如朱元璋等還曾說過沒有蒙元就沒有他們所以就不願意對蒙元趕盡殺絕。伊索寓言裡農夫與蛇的故事至今讀來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中國寓言裡也有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這兩個故事jiāo相輝映,反映了真正的智者是怎麼看待人和畜生的關係。那些英明神武地帝王竟然無視之。不敢雪恥報仇的民族是怯懦可憐的民族,不敢或者不願報仇雪恥的民族領袖是不配做領袖的,可中國曆代這樣的帝王太多了。

有一次很偉大的對外抗敵戰爭,我們犧牲了幾千萬人,許多英雄都白白犧牲了,我們不僅沒有要對方血債血償,連戰爭賠償都放棄了,而且是領導中國的兩大政治勢力地領導人全部都放棄。身爲國民身爲漢族人,是何等的悲哀。也許有某個雜種國家在後面替那個畜生國家聲援,我們怪錯了領袖,但如果我們一直堅持,那個雜種國家敢爲了一個戰敗國而得罪一個戰勝國嗎?儒家思想,該死的儒家思想,左右了兩個偉人的判斷。讓他們做出了讓他們蒙羞的決定。現在看看吧,如果當時中國索要了戰爭賠款,那個畜生島國根本不可能發展這麼快,不可能這麼快又騎在中國頭上拉屎。

盧俊義穿越到宋代,他根本不可能按照當時的情況去看那些異族。有了北宋末、南宋末、明末、蒙元、滿清的歷史教訓,他怎麼可能對nv真(同時是滿清地祖先)、蒙古會掉以輕心;有了清末、民國和現代的歷史教訓和親身體驗。他怎麼可能對歐洲、東瀛、高麗、安南、天竺友好起來?支持他奮鬥下去的除了個人的野心之外,更多的是一種歷史使命感,剩下的就是沒有被現代平淡生活消磨掉地血xìng。

自宋以後,華夏民族開始走下坡路,一兩個三流國家,竟打得當時世界大國宋朝丟掉半壁江山。宋朝開國後採取文官制,以後的各朝代也分分效仿,也造成了華夏民族差點被異族滅國。自那以後華夏民族失去了我們祖輩犯我漢者其遠必誅的勇氣。

文人當政是華夏民族的衰敗的開始,因爲文人沒有血xìng,誤國誤民。崇洋媚外。文人發展經濟文化有可取之處。其它的也就一般了。古人云:百無一用書生。後世有些狗學者還說什麼中國人對日本人有偏見,是教育的結果。盧俊義想起後世。那麼多的jīng英學者的所謂普世民主等賣國言論。想想當年xiǎo日本,區區一島國。居然能橫暴中國多年!這是最好例證,漢jiān、僞軍,這些日本人的走狗不都是中國人嗎?以後也是如此,崇洋媚外,對自己地同胞,恨不得騎在人家脖子上,對待老外好像見親爹。這樣地畜生層出不窮!

而且不單單是對待民族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問題上,對待身邊問題也能看出。

一個暴徒在自己妻子地身上砍了七十八刀。圍觀者數十人。沒有一個上前相救——其中有當地地司法局長!一個研究生被四個流氓追打。跳河致死。圍觀者無人報警無人營救!一個持刀地歹徒在公共汽車上強jiān多人。一切順順當當。車上有被強jiān者地成年親兄弟!

類似地報道還見過不少。光聽說地就有很多。在這樣地事實面前還能夠說什麼?暴徒、歹徒、流氓之不可救yào我們已經沒有什麼可說地了。這些東西天不怕地不怕。上帝都管不着他們。可是那些受害者地親人、鄰居、圍觀者在幹什麼?在這些事件裡。中國人被分成三類人:罪犯、受害人、看客。

美國傳教士明恩溥地名著《中國人地素質》中有一章專談中國人缺乏同情心。他說:中國人對別人所受痛苦所表現出來地冷漠。任何別地文明國家都無法望其項背。這本書寫於清末。過了一百多年。中國還是沒有改變。中國人還是沒有改變。魯迅先生寫《yào》。寫《阿Q正傳》。分析這種無血xìng地民族xìng早已成爲經典。但是經典往往意味着名氣大。讀地人少。明理而後行者當然也就更少。

魯迅地分析具有直觀地dòng察和深刻。但是沒有指出國人民族xìng中這些徹骨地萎縮到底是因爲什麼。是什麼造成了國人如此沒有血xìng。像行屍走ròu一樣地蠅營狗苟。靈魂死絕。毫無生氣?是什麼造成了中國人在歷史上經歷了那麼慘烈地幾千年。可是教科書裡只讓人記住那些微不足道地輝煌。而不敢正視先祖和自己犯下地罪孽?

一個民族不敢回頭凝視、省視、審視自己地罪惡。這種罪惡就會成爲家常便飯。成爲歷史地癲癇。這個民族有個被尊奉地聖人叫孔丘。他教導mén徒時發明了避諱。所謂爲尊者諱。爲賢者諱。爲親者諱。他寫歷史也就用上了這個發明。爲魯國諱。於是諱來諱去。真相就被諱光了。可以不講理。只要有諱就可以不講。中國人不再求真。只求安。不少人常常誤以爲中國傳統追求和諧。那都是寫紙上當不得真地。中國人真正求地只是安穩。爲尊者、賢者、親者諱。就可以讓他們逍遙理外。讓他們這些權勢者安全地侵害弱勢者了。

都說中國人地冷漠、無血xìng是因爲奴xìng重。奴xìng重則是因爲**傳統太深厚。這也只是皮相之見。因爲我們更要問地是爲什麼中國人**傳統那麼深厚?因爲中國人不求真。中國人沒有信仰。這纔是中國人一切問題地總病根。沒有信仰就不會生髮出追求自由地信念。不求真就不會較真。不會較真。沒有自由理念。那就只有一條路。被強權者奴役。周而復始。循環往復。中國人在奴役中生生死死。沒有生命地川流。只有一灘死水。因爲沒有信仰所以被奴役;因爲沒有信仰。所以被奴役後無法翻身。在奴役中生存地人。不存在真正有尊嚴地生活。因此一切事情都只有和稀泥。說穿了就是不講理。最多講點禮!講點面子。追求有尊嚴地生活是人xìng地本能。這面子就是在奴役中生存地人無法獲得真正地自尊後地變種怪胎。於是它就成了一個虛假地尊嚴。一個假冒僞劣地尊嚴。侵蝕民族xìng中最後地奴役避難所。並且成爲**地維護者。沒有了信仰依託地禮。至多也就是個面子地代名詞。於是禮就變成繁文縟節。毫無生氣專mén把活人變死人地枷鎖。沒有信仰地人、沒有自由信念地人是難以擺脫這些羈絆地。在巨大地強力面前他們不可能有反叛地勇氣。因爲他們不知道該反叛什麼。這種沒有靈魂地生存天長日久隨着文化血液瀰漫到絕大多數國人身上。於是最後國人身上留下地不再是血xìng而是奴xìng。在一切強力面前地下跪。無論官方地還是民間地。

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七十四章 荊公後裔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二十一章 噩夢驚魂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五十五章 議攻高麗第二章 到了水滸時空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三十章 內患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一百章 軍制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第十章 過年第五十四章 衙內高強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三十一章 大興馬政第六十章 掃北高麗第八十七章 籠絡下屬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四十章 臺灣製糖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九十章 黃門四傑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十章 殺破狼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四十九章 宋贖燕京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七十六章 攜美逃跑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三十九章 孫安大敗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八十九章 通臂猿侯健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六十七章 火拼王倫第三十三章 抓捕第一百二一章 佔領青州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十一章 拜訪樑中書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九十三章 孫立混入第三十四章 石將軍石勇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六十七章 火拼王倫第六十三章 不能守株待兔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二十五章 折服三雄第十二章 過元宵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一百二六章 膠東黃金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十四章 見到師父和師弟第一章 看過水滸嗎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二十一章 噩夢驚魂
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七十四章 荊公後裔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二十一章 噩夢驚魂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五十五章 議攻高麗第二章 到了水滸時空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三十章 內患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一百章 軍制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第十章 過年第五十四章 衙內高強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三十一章 大興馬政第六十章 掃北高麗第八十七章 籠絡下屬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四十章 臺灣製糖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九十章 黃門四傑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十章 殺破狼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四十九章 宋贖燕京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七十六章 攜美逃跑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三十九章 孫安大敗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八十九章 通臂猿侯健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六十七章 火拼王倫第三十三章 抓捕第一百二一章 佔領青州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十一章 拜訪樑中書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九十三章 孫立混入第三十四章 石將軍石勇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六十七章 火拼王倫第六十三章 不能守株待兔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二十五章 折服三雄第十二章 過元宵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一百二六章 膠東黃金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十四章 見到師父和師弟第一章 看過水滸嗎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八十九章 齊國憲法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二十一章 噩夢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