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十字坡

林沖答道:“他想到延安府老種攻略相公那裡去。”

書中暗表,這老種略相公正是种師道,而非他的父親種諤。因爲種諤出生於公元一零二七年,死於一零八三年了,屍骨已經埋進土裡快三十年了。他兒子种師道(出生於公元一零五一年),這一年已經六十歲了,執掌邊關稱之爲老種正適合。而魯智深目前服役的那個小種略相公應該正是種諤的小兒子,种師道的弟弟,种師中。那個老種略相公的老字可以理解成爲老大的老。這兩個兄弟後來到靖康年間都已經七十多歲了,還要替那個該死的趙宋朝廷守東京,可惜在昏君奸臣的破壞下最後功敗垂成。這兩位老人正是跟宗澤一樣值得敬仰的民族英雄,原來水滸傳上字裡行間也顯露出曾在這二人手下服役的魯智深、楊志、湯隆對這兩個老將滿含的尊敬之情。

只是這兩位老將對趙宋朝廷的忠心耿耿,卻能讓盧俊義從中大做文章。

其實真實的歷史上是有王進的記載的。禁軍將領(文獻中沒說是教頭)王進在京城得罪了高官(文獻中沒指明是高俅),逃到延安种師中門下守邊關,在西北領兵和西夏的小股部隊有過戰鬥,皆獲勝。又任先鋒,在後來的太原戰役中,隨同种師中力戰而死。

不論看水滸,還是看歷史,王進都是很有本事卻命運坎坷悲慘的人物,不行,不能讓王進落得這樣的下場,更不能便宜了趙宋那個昏庸朝廷。

盧俊義忙叫道:“王進大哥和那種師道可有古舊?”

林沖答道:“並不曾聽說。只是那裡的軍官們多次到東京來,對王大哥的槍棒功夫甚是推許而已。”

盧俊義聽到此言,心道收服王進的良機到了,急忙跑了出去,其他幾人也跟着跑了出來。

到了王進家,只見那兩個殿帥府的底層軍官張牌軍和李牌軍在王進家門口焦急的轉悠。看那大門已經鎖上,盧俊義頓時明白怎麼回事。

想必王進已經瞞過這兩個人,星夜帶着老母親逃離東京。只是他們一人一馬走的並不太快,快馬加鞭還能趕上。

忙和林沖等人到僻靜處商議,把自己的猜測講給他們聽,讓林沖找些王進下屬親信幫忙掩飾一下,給王進的逃亡爭取時間,同時告訴周侗讓老爺子帶着丫鬟自行回大名府,而自己將飛馬去追趕王進,勸服他改變行程。

周侗、林沖疑惑道:“王進前去老種攻略相公處,他的滿身武藝便有了用武之地,這不是很好嗎?你去追趕他作甚?”

盧俊義苦笑道:“王大哥和种師道並不熟悉,种師道不可能會爲了王大哥而得罪這皇帝身邊炙手可熱的當道紅人的,王大哥也須知道此理,此番前去延安只是幌子,莫不是在那邊就此歸隱不問世事,這可浪費他這絕世武功。我要前去勸說他做一番事業。”

周侗這才理解:“官場上的事情向來如此,只有錦上添花的,沒有雪中送炭的。可以理解,你這就去吧,家裡的事情你且放下心。”

林沖、徐寧要當值,宗澤、孫立要前去登州任職,李綱要趕考,而楊志被派去太湖邊監督搬運花石綱赴京交納。只有盧俊義一人有時間去做這樣的事情,而盧俊義爲了挽救這個大才,耗了重金買了一匹白馬。北宋時期中原嚴重缺乏馬匹,盧俊義買到的這匹白馬也只是比一般耕地拉車的駑馬好上一點,只好湊合騎着,馬不停蹄地向延安府趕去。

已經過去三天了,一路上並沒有看到王進母子,盧俊義心想,往延安府就這一條道,怎麼會遇不到呢,他們母子就一匹馬能走得快嗎?

這一天,來到河南孟州地界。看到前面有條大嶺,奔過嶺來,只一望時,見遠遠地土坡下約有十來間草屋,傍着溪邊柳樹上挑出個酒帘兒。

盧俊義口渴,奔下嶺來,山崗邊見到一個樵夫,挑了一擔柴過來。

盧俊義叫道:“漢子,借問這裡地名叫做甚麼去處?”

樵夫道:“這條道路是孟州道。這條嶺前面大樹林邊,便是有名的十字坡。”說完,那樵夫用同情憐憫的眼光看了看盧俊義。盧俊義明白那樵夫眼神中的含義,十字坡,那兩個沒人性的傢伙這麼早就出場了?

盧俊義毫不懼怕,反倒有些隱隱的興奮。他謝過樵夫,一直向十字坡走去。

看到前面有一株大柳樹,粗大茂盛,四五個人抱不交,上面都是枯藤纏着,顯得蒼茫恐怖。走過那株大柳樹,正看到一個酒家。

酒家門前窗檻邊坐着一個婦人,搭着草綠色的披肩,頭上插着滿頭的黃燦燦的金釵,鬢邊插着些野花,顯得俗不可耐。

見盧俊義來到門前,那婦人便走起身來迎接。盧俊義定睛一看,嚇了一跳,面前這女子簡直是芙蓉姐姐在世。

只見這女子下面繫着一條血紅的生絹裙,敞開了胸脯,露出血紅色的束腰,上面一排金燦燦的黃金鈕。看那婦人的裝束,已經俗氣沖天,險些將盧俊義薰得當場嘔吐。

再看那婦人的相貌如何?眉橫殺氣,眼露兇光。水桶般的肥腰贅肉橫生,棒槌似的粗壯手腳。臉上厚鋪着一層膩粉,還亂塗了一層血紅的胭脂。仔細看來真是羞殺芙蓉,不讓楊二。

盧俊義努力低下頭,不去看那女子的惡形惡狀,怕是自己看得仔細了,自己的腸胃跟自己過不去。

當時那婦人倚門迎接,說道:“客官,歇腳了去。本家有好酒、好肉,要點心時,有好大包子!”

這臺詞好熟悉啊,盧俊義頓時想起了原著中武松在十字坡的遭遇,真是一模一樣。

面前這個惡婆娘應該正是那母夜叉孫二孃吧,盧俊義想起他們夫妻二人在水滸中的惡行,已經氣憤填膺,但還是要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盧俊義先把馬匹拴好,把馬背上包裹解下來,放在桌子上。包裹頗有些金銀,放在桌上發出響聲,那孫二孃頓時雙眼冒出金光。

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第四十九章 宋贖燕京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二十五章 折服三雄第十七章 與李綱孫立論武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常歡樂很喜歡的一首歌第七十六章 神化崇拜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十章 過年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五十九章 漁翁得利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三十章 洪七第八十四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五十九章 反盜版第十二章 四大聖地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四十六章 苦惱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二十三章 到史家莊第三十章 洪七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八十七章 分權壟斷常歡樂很喜歡的一首歌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五十九章 反盜版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第五十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四十九章 宋贖燕京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九章 白眼狼第十九章 一統江淮第五十七章 後顧無憂第六十六章 未來的炮兵大將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二十三章 到史家莊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二十四章 賽秦瓊第九十一章 誅殺劉豫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六十九章 張叔夜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十二章 四大聖地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一章 看過水滸嗎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九十章 黃門四傑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十六章 改判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八章 景陽岡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十六章 改判
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第四十九章 宋贖燕京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二十五章 折服三雄第十七章 與李綱孫立論武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常歡樂很喜歡的一首歌第七十六章 神化崇拜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十章 過年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五十九章 漁翁得利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三十章 洪七第八十四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五十九章 反盜版第十二章 四大聖地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四十六章 苦惱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二十三章 到史家莊第三十章 洪七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八十七章 分權壟斷常歡樂很喜歡的一首歌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五十九章 反盜版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第五十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四十九章 宋贖燕京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九章 白眼狼第十九章 一統江淮第五十七章 後顧無憂第六十六章 未來的炮兵大將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二十三章 到史家莊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二十四章 賽秦瓊第九十一章 誅殺劉豫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六十九章 張叔夜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十二章 四大聖地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一章 看過水滸嗎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九十章 黃門四傑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十六章 改判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八章 景陽岡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十六章 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