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經營流求

公孫勝帶着他的弟子們將那些土着們忽悠住了,將那些土着們本身就棄之如敝屣的平原和盆地給佔了,還給了這些土着部落的酋長們一些jīng美的絲綢、陶瓷等製品。那些土着還以爲神要他們投靠的人很傻呢,所以對李俊的海軍也生不起什麼敵意。

有些生番土着尚處於食人部落階段,桀驁不馴,劫殺落單的義軍士兵,李俊知道這個情況後,抑制不住滿腹的忿恨,發動一個師的兵力,動用弩炮、神臂弓,將這個五千人的部落,流求島上最大的生番部落全數剿滅,不管男nv老幼盡數坑殺。在用弩炮拋出炸yào包炸燬那生番部落聚居地和坑殺那些食人部落部衆時,李俊特意邀請其他土着部落的人前來參觀,通過澎湖人通譯轉告那些土着:“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從澎湖移居到嘉義的四五百漢人中,有一百多人都學會了土話,甚至有些人跟土人通婚,去了土着的nv子。李俊便任命這一百多漢族男子做通譯,做爲義軍和土着的溝通橋樑。

土着們打獵或者捕魚得來的獵物就可以通過那些澎湖通譯做中間人和義軍做生意,從義軍手中得到那些jīng美的製品,當然還有一些茶葉和白酒,這些部落的酋長們都喜歡上了漢人的這些東西,他們本來想搶了漢人的東西。但經過李俊剿滅那食人部落後,他們知道自己怎麼也打不過漢人。漢人地弩炮能一下子就將他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房子給炸燬。而且漢人不僅跟他們做生意,還給他們蓋房子,還教會他們怎麼耕田,還教他們的孩子認字,比起那些整日跟自己部落爭鬥的其他土着部落,漢人好太多了。公孫勝見流求的局勢慢慢穩定下來。就留下他的弟子們繼續傳教,他自己返回山東。展現神蹟和恫嚇後,再行傳教時,沒有那個部落不願跟從地,很順利地,玄教將土着部落征服了。當然流求這裡的玄教不同於中土的玄教,教義很簡單,拜盤古、伏羲、nv媧三神,效忠漢人,即可上天堂。否則下地獄。

流求島上大大xiǎoxiǎo的土着部落有二百多個,大的部落有數千人,xiǎo的部落幾百人,合起來有近十萬人。這十萬人都歸順義軍後,便成了義軍建設流求的主力之一而不再是阻力。

盧俊義很不想在漢人攻取流求的時候發生西班牙人攻取美洲大陸時的悲劇,到如今較爲和平地接受流求,他很欣慰。他想起一件事情,不禁啞然失笑,要知道。這些土着,這就是後世臺灣原住民的祖先,張惠妹也是原住民,把這些土着看成是盧俊義很喜歡地一個歌手張惠妹的祖先,想象着這些土着們正在唱着“連綿的青山百里長呀,巍巍聳起像屏障呀喂,青青的山嶺穿雲霄呀,白雲片片天蒼蒼呀喂”,盧俊義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心情輕鬆了許多。

流求。講起這個名字,盧俊義就生氣,也不知道誰起的鬼名字。真繞口,又容易誤認爲是琉球。盧俊義下令給李俊和協助李俊經營流求的盧俊信,詔諭流求島和澎湖周邊的所有人。流求在李俊海軍到達嘉義時的那一天,正式更名爲“臺灣”。

李俊海軍在北宋政和六年。即公元一一一六年,這一年的七月初八到達嘉義。七月初八這一天,也定爲臺灣島地自由日,日後每一年的這一天台灣島上的所有居民全部放假,可以盡情狂歡。而且,至此開始,臺灣島上所有的地名,都依照主公盧俊義繪製的臺灣地圖。

臺灣太大了,義軍的人力嚴重不夠,就是再加上那些自願依附幫忙的土着人,也不能一下子將臺灣全面開發,只能一點點地開始建設。先開發的是淡水平原和臺北盆地,這裡距離山東半島最近。盧俊義派盧俊信帶着盧家家人、夥計,領着一萬願意出海發展謀求更多田地和財產的山東、河北的流民,坐上密州船舶司地大船,從山東日照出海,經鬱州、舟山、dòng頭,幾度補給,前往業已被李俊海軍佔領的淡水。

盧俊義暫設臺灣爲一個府,任命盧俊信爲知府,李俊兼任臺灣府的兵馬總管。盧俊信全面負責臺灣府尤其是臺北縣地屯田工作。

盧俊信在治臺之初,便清楚地意識到盧俊義jiāo給他的任務已經不同於以往,他回信給盧俊義稱“爲治之道,在於足食,臺灣土厚泉甘,膏壤未闢,當用寓兵於農之法,庶可以足食。”

當時地臺灣。平原盆地上一片片荒草。渺無人煙。只有山上有一些土着部落。這些土着平素以漁獵爲生。不習耕種。將臺南平原爲主地大片沃野盡數荒廢。卻正便宜了對這些沃土垂涎三尺地梁山義軍。當盧俊信開始墾荒時。發現一個非常嚴重地問題。他帶來地都是黃河流域山東、河北等地地農民。這些地方種植地多是xiǎo麥。幾乎從未種植過水稻。而臺灣溼熱多雨。不適合種植xiǎo麥。幸得那羣澎湖人說他們會種植水稻。他們從澎湖遷移到臺灣跟那些土人jiāo易得來地土地都用做種植水稻。但是那些澎湖人只有數百人。面對諾大地臺灣島來說。人力嚴重不夠。就làng費了土地資源。

盧俊信犯愁了。他飛鴿傳說給盧俊義講述了人力不夠地難題。盧俊義在山東也有同樣地問題。屯田和開礦人力都不夠。後來盧俊義想到了後代某些野jī大學拉生源地手段。便巧妙地用於山東和臺灣建設上地爭取勞動力。隨後盧俊義給盧俊信回信。詳細講述瞭如何爭取更多勞動力地方法。盧俊信豁然開朗。他讓所有澎湖人返回福建去爭取他們同鄉來臺灣。規定只要拉來一個人。就給那個拉人地人一百文。如果你有本事拉來了一百人。你就得到賞金一萬文。即十貫錢。當然這個價格是對壯年勞動力而言。如果兒童婦nv地話。賞金減半。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些從福建越海來到澎湖地人。大部分就是失去土地地。他們知曉福建人多地少地情況越演越烈。拉人容易。還能白得賞錢。都自告奮勇乘坐義軍地大海船回到了福建。福建本地人大多數都苦於地窮地少。一聽那些衣錦還鄉地人物說東邊那個大島土地是如何地多如何地富饒。都異常踊躍地離鄉背井前往臺灣。一年之中。福建地三百多萬人中流失了三十多萬去了臺灣。有些貪圖義軍賞金地澎湖人看剩下地福建人死活不願離鄉背井。便前去江西、廣東、浙江等地遊說。將臺灣描述成遍地黃金地寶島。將這些外省人都拉到泉州、廈mén、明州等港口。再通知附近島嶼上駐紮地李俊海軍。由他們地船隻護送這些移民前去臺灣。數年內。被澎湖人遊說前往臺灣地非福建籍移民足有二三十萬。

本來如果沒有天災**。實在活不下去了。沒有人願意離鄉背井。金窩銀窩不如自己地土窩窩。這是中國人根深蒂固地鄉土觀念。但偏偏有了**。就是兵災。方臘義軍席捲東南數省。方臘地摩尼教仇恨地主士子。每到一地必殺盡官僚士子。而摩尼教內部也沒有培養出治政人才。方臘義軍發展過快。很快他們地後勤就跟不上了。就只好劫掠地方。義軍很快變成了匪軍。兵災使得這些眷戀故土地鄉民們生活日益艱難。土窩窩已經變成了地獄。再聽到那些澎湖人地遊說。那邊又有一個天堂地召喚。他們便心甘情願地跟着澎湖人去了臺灣。

有了這麼多勞動力。盧俊信建設臺灣地信心大大增強。

撥出二chéng人開礦。一部分人去瑞芳、金瓜石地區一帶開採金、銀、銅等貴重金屬。這一帶地黃金儲量有近五六百萬噸。不亞於膠東;一部分人去大屯山一帶去開採天然硫磺。這是中國天然硫磺儲量最多地地方。然後擇地製造黑火yào;再派一部分人去花蓮地豐田與西林地區開採藍石、貓眼石、翠yù等yù石。這裡地yù石儲量六十萬噸。後世地臺灣yù舉世聞名。

再撥出一chéng人去築城,先築造簡易民居,再築淡水、臺北、基隆等軍事要塞,然後陸續協助海軍建設各個港口,在港口險要處建造軍事要塞,再逐步建設大城池和正式的民居。

剩下的七成移民和一部分願意跟移民學習耕作技術的土人,開始進行屯田。每一家每個人都可分得十畝田地,當然是良田、劣田參半。種子和耕作工具由義軍提供,最後的收成公私五五分成。大部分良田種植水稻,其他不適合種植水稻的則種植甘蔗、芝麻、綠豆、yào材。

剩下的山間劣田沒人要,便開闢做軍屯。盧俊信從移民中挑選出一萬人,組成臺灣防備軍陸戰師,再接收李俊海軍的第六整編師改成臺灣防備軍的陸軍海戰師,臺灣防備軍主要做臺灣島、澎湖羣島和臺灣附近的諸xiǎo島的防禦,盧俊義chōu掉盧俊勇前去擔任臺灣防備軍的指揮官兼臺灣礦產總監,盧俊孝調任山東礦產總監。

盧俊義的元首府另外下達了一個調令,讓李俊和孫立做了調換,李俊調任海軍第二軍軍長,駐防濟州島,孫立調任海軍第一軍軍長,駐防颱灣,準備攻擊琉球羣島。另外從蓬萊的廟島羣島到金mén島的所有駐紮海軍整編爲海軍第三軍,軍長由盧俊遊擔任,盧大海任常務副軍長,第三軍的職責一來防守山東到臺灣的航線,二來控制朝廷的泉州、杭州、明州等港口的航運,順便收取過路海船的保護費,三來在所在島上開始進行軍屯。(未完待續,如yù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org,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

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九十一章 誅殺劉豫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九十章 黃門四傑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三十五章 公審第十三章 攻下大名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三十四章 石將軍石勇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一百一零章 呼延來犯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十二章 過元宵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六十七章 漢奸藥師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五十七章 後顧無憂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五十三章 天壽公主第五十九章 無敵弩炮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五章 趙佶昏招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四章 過來了真快樂第五十六章 方臘謝我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五十六章 合理剽竊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盧俊義的呆和能(轉載)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二十七章 敲詐趙宋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十五章 鄆哥第五十八章 強弓硬弩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二十六章 岳飛拜師第十八章 佔據淮西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六十九章 金平河北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二十七章 少華三英第四十四章 劉高之妻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四十八章 拐帶回家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四十五章 現世蔣瑤第九章 關勝之計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六十七章 漢奸藥師第三十三章 抓捕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
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九十一章 誅殺劉豫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九十章 黃門四傑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六十一章 攻破開城第三十五章 公審第十三章 攻下大名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三十四章 石將軍石勇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一百一零章 呼延來犯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十二章 過元宵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六十七章 漢奸藥師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五十七章 後顧無憂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五十三章 天壽公主第五十九章 無敵弩炮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五章 趙佶昏招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四章 過來了真快樂第五十六章 方臘謝我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五十六章 合理剽竊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盧俊義的呆和能(轉載)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二十七章 敲詐趙宋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十五章 鄆哥第五十八章 強弓硬弩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二十六章 岳飛拜師第十八章 佔據淮西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六十九章 金平河北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二十七章 少華三英第四十四章 劉高之妻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四十八章 拐帶回家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四十五章 現世蔣瑤第九章 關勝之計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六十七章 漢奸藥師第三十三章 抓捕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