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

盧俊義有些驚訝,金蓮她不會這麼廢寢忘食吧。刺繡坊裡現在只有她一人,刺繡坊在盧府外門,離她在盧府內的院落相距一里多地,這黑燈瞎火的怎麼行呢,往日她和手下的一羣女工一起返回沒事,這次真叫人擔心。盧俊義忙快步跑向繡坊,結果繡坊大門緊鎖,想來潘金蓮已經返回去了。但一路上並沒有看到她人影,難道出現了什麼不測了嗎?大名府裡的治安可是一直不太好,時常有一些**搶劫的事情發生。

盧俊義慌得四下飛奔,卻芳蹤難覓。最後他累的靠在一顆大樹上喘息時,卻聽到身後樹林裡,兩個猥褻男子正在做精彩的對話。

男子甲驚喜道:“這女子長得真是正點,不愧是繡坊一朵花,也不枉我們惦記她多日。”男子乙略微有些惶恐道:“只是聽說這是盧俊義的禁臠,正在追求當中,我們把她搞了,你不怕盧俊義報復啊。”

男子甲哈哈笑道:“盧俊義,那個掃把星,剋死父母又剋死老婆的傢伙,有什麼好怕?”男子乙還是有些擔心地問道:“我曾經聽他們盧家的一個夥計說過,說盧俊義有四千人馬,有幾十員猛將,盧俊義本身武藝是天下無敵,至少在咱河北是第一。”

男子甲聞言狂笑道:“他家的夥計亂吹牛,他家的俊義武館學員是夠多的,在大名府都是四五千人,但那些都是學員,跟他沒啥關係。什麼猛將,都是些雞鳴狗盜之徒,聽說在薊州盜墓的鼓上蚤時遷都能得到重用,他盧家會有什麼勢力呢?怎麼能趕得上咱白虎幫,幫衆二三千,人強馬壯,咱們還有樑中書做後臺,怕他鳥啊。”(書中暗表,盧俊義將孤衛和寒衛對外宣稱都是學員,一些窮苦的在破爛的練習場上的學員是沒有人在意的,但是那些外人不知道這些窮學員纔是學到東西最多的。)

那男子甲又笑道:“我們先奸後殺,給盧俊義留個死屍,咱們再把現場處理乾淨點,看他盧俊義怎麼查,就是能查到是咱白虎幫乾的,他又怎麼敢動我們呢。”

盧俊義緊咬虎牙,慢慢探過頭向樹林裡展望,當時還有些朦朧月光,約莫能看清裡面人的長相。也想必是這兩人慾火焚身神志不清,否則早就聽見盧俊義在外面鏗鏘的腳步聲了。

那地上被捆綁起來塞着嘴巴的女子定是潘金蓮。她聽到這兩個惡賊的對話,害怕的渾身抖個不停。

盧俊義對這兩個賊人的衣服有些印象,正是大名府第一大黑幫白虎幫的裝束。白虎幫幫衆有兩三千人,在八十萬人的大名府裡橫行一時,無人敢惹。傳言幫主白老虎跟樑中書有親戚關係,得到留守大人的照顧後,在大名府裡強取豪奪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可謂當地一大害。

這白虎幫除了幫樑中書等貪官污吏處理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外,還開辦了一些賭場、青樓之類的娛樂場所,當然收保護費這種黑幫必做的更是收的更狠,連盧家旁支子弟的店鋪也會被他們強制收取保護費。

他們收取幫衆只看個子高低健不健壯,至於人品之類的全不在意,所以幫衆可謂良莠不齊,其中嗜好**、搶劫、偷盜的人物比比皆是。不過白虎幫在此稱霸多年,勾結官府目無王法,搞得羣衆都敢怒不敢言。連之前的盧俊義和他們也只是井水不犯河水,不願甚至有點不敢管他們的閒事。而如今的盧俊義經歷過二十一世紀在某個國度南方某省治安混亂之難過經歷,對這樣官匪勾結殘害百姓的黑幫甚是痛恨。再加上今日他們竟敢對自己的女人下手,是可忍孰不可忍,必欲除之而後快。

盧俊義看那賊人甲伸出手就要脫去潘金蓮的衣服,心中惱怒的想到,這一世潘金蓮的衣服只有我盧俊義才能這樣脫,你這個死跑龍套的賊人甲去死吧。就一瞬間的想法,盧俊義衝了進去,飛起了兩腳,將甲乙二人踢翻在地。

然後上前將潘金蓮鬆綁,掏出了塞在她嘴裡的手絹,扶她站了起來。潘金蓮見主人如同天神邊降落威風八面的前來拯救自己,心中大喜,渾身的恐懼疼痛一掃而空,猛地投入到盧俊義的懷裡,緊緊的抱住了主人的虎腰,喜極而泣道:“主人,金蓮好怕再也見不到你了。”

盧俊義也緊緊的摟住了潘金蓮的纖細蜂腰,埋怨道:“金蓮,答應我以後再也不要工作到那麼晚了,一定要和姐妹們一起走。我不能時常在你身邊,你可要好好照顧自己。”

兩人正在醞釀情緒,四目相接、電光閃爍準備發生點什麼的時候,盧俊義從潘金蓮的眼睛中看到一絲恐懼,她小嘴張的溜圓,頓時明白怎麼回事。盧俊義後腳一撩,一個帥氣的後蹬天將掙扎起來想要偷襲的匪人甲踢出去好遠,撞在一顆大樹上,頓時昏死過去,而那匪人乙沒有那樣的賊膽,就想轉身逃走,被盧俊義箭步流星趕上去一腳踹飛,也恰好撞在大樹上,暈死過去。

盧俊義在二十一世紀頗學過一些截拳道之類的武功,深覺得拳腳拳腳,拳頭的力量怎麼會有支撐渾身的腿腳力量大呢,所以到了這一世,除了長短兵器上練習外,在拳腳上練拳的同時,腿腳的功夫他也甚爲重視,甚至死皮賴臉地把師傅周侗不願意傳給他的鴛鴦腳也學了過來,只是沒有武松使得如意罷了。但他手無寸鐵要打鬥時,就會多用腿腳了。

當燕青、王進等人帶着幾十個近衛軍士兵找到了他們兩人的時候,盧俊義正踩在兩個匪人的身上和潘金蓮做了深深的溼吻。場面頗爲詭異,也虧得盧俊義這樣的強人才能在這樣的場面吻得下去。

盧俊義和潘金蓮二人正吻得忘我時,被一羣人看個正着。潘金蓮害羞地躲進了盧俊義的懷裡,盧俊義臉上也有些尷尬。看到燕青等一羣人都一副看好戲的表情,只好馬上轉移話題道:“趕快把這兩個惡賊綁回去,潑醒了,我要好好審問他們。”

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二十七章 繡防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十章 過年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五章 趙佶昏招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九章 關勝之計第九十九章 玉幡竿孟康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二十二章 佔領浙東第四十四章 政治任務第五十三章 宋末鴉片戰爭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一百二九章 雞失足尾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一百二六章 膠東黃金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二十七章 敲詐趙宋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六十七章 火拼王倫第十九章 王進被高俅逼走第七十八章 可惡的地頭蛇第五十八章 紅袖添香夜寫書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十章 玄教三界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五十七章 刮目相看第八十二章 未來的海軍大將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四十八章 未娶妻先納妾第五章 趙佶昏招
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二十七章 繡防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十章 過年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四十一章 田虎敗亡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五章 趙佶昏招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九章 關勝之計第九十九章 玉幡竿孟康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二十二章 佔領浙東第四十四章 政治任務第五十三章 宋末鴉片戰爭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一百二九章 雞失足尾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一百二六章 膠東黃金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二十七章 敲詐趙宋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勝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六十七章 火拼王倫第十九章 王進被高俅逼走第七十八章 可惡的地頭蛇第五十八章 紅袖添香夜寫書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十章 玄教三界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五十七章 刮目相看第八十二章 未來的海軍大將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四十八章 未娶妻先納妾第五章 趙佶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