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

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防疫

杭州,古井村。

蘇軾和唐慎微在村中考察,帶領他們的,是蘇軾的好友,黃州名醫龐安。

浙江今年年成極度不順,先是鬧水,後邊鬧旱,之後鬧風,接着瘟疫。

真實歷史上的這連續四場災害,讓杭州一地就損失了七十萬的人口。

好在如今的兩浙路,是經過蘇油整治的兩浙路,兩浙路的核心——太湖流域,如今的漊港和水利工程早已大成。

太湖上游的諸多山溪湖泊,都被改造成了水庫,加上有了方便快捷的電報通訊,水庫能提前得到通知,放水增容,待到洪峰抵達,發揮出蓄水作用。

洪水最讓人畏懼的就是洪峰,人類抗擊自然災害的過程,就是一個減峰消谷的過程。

利用水庫抗過洪峰過境的那個短期危機,對於消弭水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接下來就是旱情。

對付旱情到今天,尤其是在兩浙路,有了豐富的經驗。

首先還是水庫,保證了環太湖漊港水田這個兩浙路的基本盤。

前任杭州知州楊繪得到了蘇油的偏心支援,除了遍地機井,還有大量的抗旱作物。

蘇油下令楊繪大量推廣甘薯、玉黍,改水田爲旱田,同時在田邊地頭,推廣木薯和涼薯。

雖然不能作爲朝廷的稅收用糧,官倉減收是無法避免的事實,但是民間存糧卻極大的豐富起來,甚至超過了平年。

主要是木薯和涼薯太高產了,一畝能夠收成數千斤,乾燥之後也比稻子收成高。

雖然這些東西不符合宋人現在的飲食習慣,比如甘薯這玩意兒,吃多了心燒得慌,但是現在的關鍵是活命。

當蘇軾趕到杭州的時候,不由得對蘇油的先見之明額手慶幸。

前幾年日子好過的時候,蘇油堅定大力推行糧食儲備政策,如今雖然還沒有達到開闢國家商用糧庫的程度,但是起碼作爲國家糧食大基地和南海糧食的大中轉基地,兩浙路的常平倉、廣惠倉囤積了多年的糧食,足支五年。

還有民間,國家推行按地畝分等納稅制度之後,民間開始大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尤其在兩浙路這等魚米之鄉,家家戶戶都儲備了不少餘糧。

天降小幺叔,三十年間,大宋已經天翻地覆,否則如現在水旱連踵,家國無儲,繁榮的兩浙路立刻就會翻成人間地獄。

還有一處關鍵,就是兩浙路發達的交通。

朝廷的援助能夠通過鐵路一日送到楚州,然後通過蒸汽運河船,海船南下杭州。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藥品。

還有電報,讓地方能夠及時請示並得到答覆,鑑於今年臺風厲害,蘇軾上奏朝廷,要求兩浙路今年緩發朝廷漕運的請求,兩個時辰就得到了朝廷回覆。

蘇軾命人將電報抄錄到衙門外張貼,杭州糧價應聲而落。

但是並不是說問題就全部解決了,兩浙路基礎本來就好,又是大宋三十年來第二處發展起來的地區,人口已經高達三千萬,除了平野,也有山區那樣朝廷能力還達不到的地方。

因此各地城鎮,一樣出現了流民。

如今吃飯和住宿問題不大,可是大量流民居於城鎮之外,造成了嚴重衛生問題。

瘟疫隨之而來。

幸好大宋的醫療條件也和數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趙頵搞了十來年,八百多卷的《醫典》可不是開玩笑的。

病因很快搞清楚了,痢疾,這也讓蘇軾鬆了一口氣。

因爲蘇油告訴他杭州是海貿中心,如果杭州的瘟疫經由海船傳播到新宋洲、東勝洲的話,那些長期與世界隔絕的蕃人和三代遺民,甚至有被瘟疫搞到滅族之憂。

好在只是痢疾,東勝洲本身就是盛產金雞納霜的地方,那玩意兒治療痢疾堪稱特效。

蘇軾治療瘟疫的方法得自蘇油和石薇,臨出來之時,朝廷特意加了他龍圖閣學士,蘇油本來不同意,但是高滔滔直接敕黃門下省,強行予以了通過。

君恩深重,蘇軾立即乘坐火車,大半日便抵達了徐州,然後登上蒸汽船,短短五天,蘇軾便抵達了杭州城外。

杭州城內外的老百姓,聽聞大蘇夫子再臨杭城,競相奔走,似乎只要學士一到,天災都要退避一般。

蘇軾大受感動,立即開始了救災行動,然後發現,雖然災害嚴重,但是災情卻比小幺叔預估的好得多,發了幾通電報之後,就一頭扎進瘟疫控制上頭。

杭州大街小巷,現在擠滿了求醫問藥的窮苦百姓。有些不良藥商開始囤積居奇,趁機擡高藥價,大發昧心之財。

大蘇將貼子散出去,宗教界的朋友立刻出動,和尚尼姑們輪番到藥店化緣藥材,化不到就賴在那裡不走。

不少寺廟捐出絹帛寶鈔,不少道人和尚本身就是名醫,紛紛出山加入醫療團。

然後蘇軾寫了兩篇文章刊載在《潮報》和《商報》上,宣佈將撥出官銀兩千緡,又以身作則,捐出自己多年積蓄的私房錢黃金五十兩,建立醫院。

流量明星好處這就顯現出來了,朋友粉絲紛紛聲援。

杭州城裡第一筆重金卻是來自回回街,蒲珊等大土豪直接湊了五百兩黃金,然後告訴大蘇,俺們那旮沓驅除瘟疫多用香料,這玩意兒要多少太守只管言語一聲,俺們給你管夠!

俺們木有別的要求,俺們在杭州都住了幾十年了,娃都是第四代了,不求別的,只求給娃們落一個大宋戶籍,成不?

這個要求挺奇特,蘇軾只能上報朝廷。

蘇油樂了,這事兒不叫事兒,現在青唐、寧夏、荊湖,大宋吸納的蕃夷編戶那是多了去了,杭州這點簡直就是毛毛雨。

不過先說斷後不亂,要成爲大宋編戶就要給大宋做貢獻,可不能光享受福利。

杭州回回們吸納了不少大宋的航海技術,能讓他們變成宋人,對技術壟斷有好處。

消息傳回,回回們頓時載歌載舞,又奉獻了黃金三百兩。

有了錢財,藥材,人力,大蘇立即令人在各處街口,城門支起大鍋,熬製湯藥,對窮苦百姓免費贈服。

同時寫信給天師道、玉局觀、大相國寺,請求醫生的支援。

再次上書朝廷,杭州流行的是痢疾,要求市舶司將今年支應朝廷的金雞納霜留下,給杭州病情嚴重的老百姓使用。

很快朝廷批示下來,同意。

同時轉達了京師大學堂醫學院的指導意見,對付痢疾傳染,首先就要控制水源和食物,朝廷已經命令兩淮都轉運使蔡京運煤,要求蘇軾嚴格執行防疫條例,居民不得飲用生水,不得隨地便溺,做好水源消毒,食物必須煮熟,碗筷必須燙煮。

然後還要組織人力疏通因水災和颱風帶來的城市下水道堵塞,掏浚西湖換入活水,發放肥皂做好居民衛生。

龐安帶着蘇軾和唐慎微在村子中轉悠:“根據朝廷和子瞻的意思,杭州每個村都派駐了一名醫生,主要負責衛生宣傳與防疫治病,不光治療痢疾,也接診其他病例。”

“這次朝廷反應速度極快,老夫這個村子,可是沒死一個人,呵呵呵……”說完捋起鬍鬚:“相比當年在徐州救疫那次,可是大不相同了。”

幾個娃子舉着風車從村路上跑過,見到龐安一起喊太醫爺爺。

蘇軾抓過一個小孩來檢查雙手,發現指甲都很乾淨,纔將人家放過,對龐安說道:“神醫有心了。”

龐安擺手:“這個不敢當,全是太皇太后和陛下的恩德,說實話要不是有了金雞納霜,村中幾個重病人怕是有些棘手。”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決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大練兵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鎮第二百三十三章 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君臣對話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貨幣化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報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商都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一章 眉山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九百一十四章 甕城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反撲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八十章 觀瓷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知識產權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急驚風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六百零四章 劉嗣當官第九百零七章 各有勾當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八百二十八章 齊射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國寺第三十九章 棄兒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發展路線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還錢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員外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賀禮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樑乙埋的顧忌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活與生存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謀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鬥爭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情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白駝溝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二百九十二章 馬上草賦第二百一十六章 例題第七百八十七章 文會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蘇油的背鍋俠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烈祠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五百三十章 單舟對敵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決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大練兵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鎮第二百三十三章 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君臣對話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貨幣化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報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商都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一章 眉山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九百一十四章 甕城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反撲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八十章 觀瓷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知識產權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急驚風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六百零四章 劉嗣當官第九百零七章 各有勾當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八百二十八章 齊射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國寺第三十九章 棄兒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發展路線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還錢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員外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賀禮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樑乙埋的顧忌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活與生存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謀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鬥爭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情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白駝溝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二百九十二章 馬上草賦第二百一十六章 例題第七百八十七章 文會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蘇油的背鍋俠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烈祠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五百三十章 單舟對敵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