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支持

bookmark

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支持

沈括說道:“種帥對軍事地理的熟悉程度實在令人歎爲觀止,這兩條故道,經過勘測,幾乎不可更易。”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南線就是勾連過洞水和綿蔓水的那條,從太原南下到榆次、壽陽、沿綿蔓水河谷過娘子關,井陘,抵達滹沱河南岸,再沿河谷抵達真定府的大鎮獲鹿。”

蘇油想想茫茫太行山都不由得蛋疼:“這路多長?多少橋洞?要花多少錢?”

沈括遲疑了一下:“這條路長度比北線短得多,共計四百五十里,就是……工程有點難度,沿途隧道二十三處,大小橋樑嘛……一千兩百多處。”

蘇油問道:“那造價呢?這條鐵路,造價都在修橋打洞上,別拿松木鐵軌的價錢來蒙我。”

沈括赧然道:“這路比秦蘭鐵路造價小些……”

蘇油勃然大怒:“秦蘭鐵路的重要性你不知道?那是大宋溝通和控制寧夏青唐和西域的命脈!是你這溝通兩路的破設計能比?說數!”

沈括吞吞吐吐地報數:“兩千……兩千三百萬……貫。”

蘇油都不想回答可行不可行了:“另一條!”

沈括說道:“另一條就繞遠了,從太原北上,過赤塘石嶺兩關,抵達忻州、定襄。之後沿滹沱河谷抵達獲鹿。全長總計七百里。”

“除了距離問題,忻州距離雁門不過兩百里,遼人兵馬一日急奔可至,這個安全上……”

“那也要他們能夠突破雁門關才行,這個不用考慮!”蘇油問道:“這條路上有多少橋洞?太行呂梁間的那兩關,怕也不太好過啊……”

宋用臣說道:“我與沈漕帥相度過了,如今河槽大多袒露,將線路沿河槽繞道,棄漢唐舊棧道不取,多走五十里,就能夠繞開石嶺雄關,避開諸多谷橋隧道,深挖高填的工程。”

蘇油看着線路圖:“還不如從忻州繼續北上過河,然後沿滹沱河北岸抵達真定,如此一來還能將支線修到雁門,你們覺得如何?”

兩人目瞪口呆,連連拱手:“萬萬使不得,如此遼人一來,整條鐵路都在其攻擊之下,連滹沱河天然的隔絕都失去了。”

沈括趕緊說道:“知道使相有志於幽燕,但是此議送到朝廷,必然難獲批准,萬萬不可節外生枝。”

宋用臣也趕緊打岔:“這條線路路程比南線長了兩百多裡,不過建造難度小得多,最大一處涵洞長度三百五十米,全部工程造價一千五百萬貫。”

蘇油不禁嘆氣:“這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陛下一共也就撥給我一千五百萬貫,如今四路到處都在建設,這些錢基本都有了用處,實在是拿不出來這麼多啊。”

沈括說道:“要節用的話,其實還有一個辦法。”

蘇油端起茶杯:“要是節約一兩百萬貫,那存中你就不用說了。”

沈括說道:“差不多……能省三分之二吧。”

蘇油一口茶水沒管住,要不是轉頭快,差點就噴到了地圖上:“什麼?!”

沈括說道:“我們可以修窄軌,就是最早的鐵路那種。”

“最早的?”蘇油開始琢磨:“金牛道捲揚機道那種?”

“那個也實在太早了點……”沈括都沒好意思吐槽那壓根不算鐵路:“下官是說,陳留到開封最早的那條。”

“馬拉鐵路?好像還不錯……”

“也不是馬拉鐵路,下官的意思,是就最早那個寬度,一般的也是枕木與鋼軌,火車頭就用我們最早發明的火車頭那種大小,以如今第五代蒸汽機的功率,完全適合。”

蘇油動心了:“五百萬貫,這下可以考慮了……”

沈括說道:“使相別忘了,定襄一帶煤鐵豐富,如此一來,可以同時供給太原和真定。”

蘇油明白了,這娃不光光想鍊銅,還垂涎北面的煤鐵!

沈括繼續說道:“下官忝爲河東轉運司,考察到雁門一帶,有豐富的鉀石和金紅石……”

這下蘇油更懂了,金紅石就是鈦礦,如今的宋人還沒有得到金屬鈦,但是金紅石本身就是一種寶石,其中一種還是如今大宋頂級的寶石新貴——發晶。

然而沈括志不在此,這娃現在名下也有不少專利,其中有一項就是白水泥。

鉀石因爲熔點低,加工便利,具備助熔特性,除了製作鉀肥、炸藥備料,還是釉料、瓷胚、搪瓷、玻璃的重要成分。

釉料含鉀含鈦越高,白度就越白,而白水泥,其中重要的成分就是鉀長石煉後的礦渣。

現在的汴京城已經流行起瓷磚和白水泥,用作建築高級外牆和內裝。

蘇油看着沈括:“剛剛誰口口聲聲說支線修到雁門不妥來着?合着話是要我去說,你一點是非都不沾,好處倒是能撈不少對吧?”

沈括嘀咕道:“這不是公私兩便之策嘛……”

“公私兩便個屁啊,你也不想想白水泥生產出來賣給誰,河北四路還沒有到白水泥勾瓷磚縫的奢遮份上!”

被揭穿肚子裡的彎彎繞,沈括的臉騰一下就紅了。

蘇油合上筆記本:“不過嘛,現在沒到那份上,並不意味着數年之後也不到那份上。”

沈括和宋用臣頓時大喜:“司徒允了?”

蘇油笑道:“允了也沒用,兩位想想,要修建鐵路,就得有鋼材,鋼材得利用水路,方能運到太原或者真定,從哪裡運?”

“我大名臨漳現在也出鋼材,那也只能運到真定。”

“汾水入河口在哪裡?在河中府,離西京不遠!你太原要的鋼鐵,只能從蘭州或者鄭州運過去!”

沈括指着地圖上一個地方:“我不要鋼材,只要給我個鍊鋼廠,我在晉州煉礬務自己造!”

晉州就是後世臨汾,山西地界,煤鐵都有,如今朝廷在那裡有一個煉焦廠,給鄭州和太原提供焦煤。

還有一個煉礬務。

大宋以前將所有含水結晶礦統稱爲礬,隨着化學的進展,到如今也分得很細了。

比如眉山的硝礬,其實是硫酸鈉,銅陵的礬,是硫酸銅,還有綠礬是硫酸亞鐵,黃礬是硫酸鐵。

晉州的礬是明礬,十二水硫酸鉀鋁,宋人對它需求量極大,主要用途是入藥、淨水、熬膠漆,鞣皮,還有最重要的一條,製作繪畫用紙,以及繪畫時的需要。

工筆畫層層渲染,一幅畫往往需要用礬膠覆蓋五到七層,起到固色和防止潤色的作用。。

當然還有製作粉絲和油條。

如今蘇油已經用碳酸氫鈉、碳酸鈣、磷酸二氫鈉、檸檬酸、玉米澱粉、植物纖維粉的混合粉來替代明礬,成功發明了粉絲和油條的無害添加劑,以取代明礬。

爲了家中幾個喜歡吃粉絲和油條的神獸,蘇油也是操碎了心了。

晉州不但有豐富的煤鐵,還有鋁、鉀、金、銀、銅等礦藏,位置也很合適,汾河水運也便利,加上沈括這工科狗,河東路工業前景廣闊。

不過蘇油還是沒有說死,只和沈括說道:“我會奏請朝廷,讓存中你從課務之外的銅料中留下一半,作爲發展工業的本金,至於這個數目能到多大,夠不夠你建鋼廠,機械廠,那就全看你有多大的本事兒了。”

“如果一年之內產能出來,能湊夠錢,我可以出面讓鄭州給你提供設備,到時候才說得到這鐵路造不造的問題。”

說完又對宋用臣說道:“道路勘測還要繼續,儘量設計合理,儘量降低建造成本,哪怕是我們沒法建造,也可以留給後面的人來造,用臣是老水利老鐵路了,我知道你肯定能做好,也一定知道前期勘測的重要性。”

“需要多少人手,到時候給我報個數,我全力支持。”

第二百六十章 王安石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泉井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廷議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軍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三百四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演武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比第一百一十七章 堂哥第二十八章 玉瓷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開會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學習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國縣第四百八十一章 種諤的攻略第四百五十二章 退軍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二百四十章 鱖魚肥(加更,求票,月票好少)第五十章 沙金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第一百六十八章 反撲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利弊之爭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蒼狼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韓縝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遼人是傳統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科舉改革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九百八十七章 補全證據鏈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陽兵工廠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文釗投誠第一百五十五章 偉大的航程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馬彬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文鬱的心思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爛的世界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不由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安置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石府的變化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洪井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消耗戰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三百四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五百二十九章都是熟人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徒弟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彌辣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一百四十六章 君君臣臣(上架求定)第七百五十四章 咖啡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
第二百六十章 王安石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泉井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廷議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軍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三百四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演武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比第一百一十七章 堂哥第二十八章 玉瓷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開會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學習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國縣第四百八十一章 種諤的攻略第四百五十二章 退軍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二百四十章 鱖魚肥(加更,求票,月票好少)第五十章 沙金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第一百六十八章 反撲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利弊之爭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蒼狼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韓縝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遼人是傳統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科舉改革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九百八十七章 補全證據鏈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陽兵工廠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文釗投誠第一百五十五章 偉大的航程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馬彬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文鬱的心思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爛的世界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不由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安置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石府的變化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洪井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消耗戰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三百四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五百二十九章都是熟人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徒弟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彌辣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一百四十六章 君君臣臣(上架求定)第七百五十四章 咖啡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