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廷議

bookmark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廷議

“何況遼國本不是完全農耕之國,只怕到時候打蛇不死,反受其殃。”

張敦禮默然良久,吐出了一口長氣:“知曉此計不奏上官家,是爲不忠;而此計如此惡毒,奏上去真被官家採用,則是不仁不義。”

“歷仕太艱難了,我啊……還是老老實實的教書作畫吧……”

蘇油笑道:“駙馬還是心懷天下的,不過你放心,對遼人我們準備另外採用一套策略,大體上是如此……”

回到汴京,蘇油和蔡確,開始了與蕭禧的正式談判。

宋遼再開歲幣之議,在朝堂上引發了又一次爭議。

反對的和支持的兩種聲音都有,而且都很大。

趙頊本來想要乾綱獨斷的,被蘇油所阻止。

這是國策,一定要統一思想,要不陛下,我們舉行一次朝會,專門討論歲幣這件事情吧,多聽取意見,總是沒錯的。

趙頊對蘇油這樣的執政方式有些不以爲然,討論是不是還是通過奏章走比較好?這樣的當廷討論,大臣們在天子跟前爭得面紅耳赤,實在是有失體面。

蘇油笑了,爭得面紅耳赤,那就說明政策真的有問題。

首先要我們並不是怕大家反對,如果反對的原因是對的,那我們就可以調整;如果反對的原因是錯的,我們又可以給出解釋避免誤會。

這又有什麼不好的呢?

最後實在不行,還可以施行投票制呢,如果贊成的聲音比反對的多,我們就施行;如果反對的聲音比贊成的多,我們不施行就是了。

趙頊表示異議,那盤庚遷殷,商鞅變法,也是一意孤行,最後獲得成功的呀?

蘇油說道,那個時候的士人太少,百姓智識未開,需要上智之人引導,開化。

而如今士人已然深入到了鄉村之中,情況本來就和以前不一樣,陛下不光要看到盤庚商鞅,同樣還要看到苻堅敗淝水,曹操敗赤壁,那同樣是一意孤行的後果啊。

計較歷史算概率,一意孤行地執行政策,終究是贏的時候少,輸的時候多啊。

趙頊覺得蘇油說的也有道理,於是召集朝會,兩制以上官員,都可以在殿上暢所欲言。

這是有先例的,漢昭帝時,經諫議大夫杜延年提議,霍光以昭帝名義,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賢良文學六十餘人,就武帝時期的各項政策,特別是鹽鐵專賣政策,進行全面的總結和辯論。

會議從二月討論到七月,會議閉幕後,漢室取消酒類專賣和部分地區的鐵器專賣,調整國家戰略,開始與民休息。

到漢宣帝時,桓寬根據那次會議的記錄,整理出了一篇著名的文章——《鹽鐵論》,那次會議,也被稱爲“鹽鐵會議”。

朝會之上,王珪就表示了深刻擔憂:“陛下,遼國自來驕橫無禮,如今要求將歲幣的一半換成貨品,臣以爲不過是他們的以退爲進之計。”

“等到貨品到手,再來要求添加歲幣,我們又該怎麼辦?”

蘇油是今天負責回答和解釋問題的人:“王相公,這些都會是簽署協議的,兩國之間的協議,不是說推翻就能推翻的,那必將經過又一次的磋商和談判。”

“對於遼國的要求,我認爲,有理的,對大宋同時也有利的,我們可以同意;但是對於那些無理的,對大宋不利的,我們也當然要予以拒絕。”

“我們與遼國的協定,主要還看是否於宋有利。大宋和遼國自澶淵之盟以來,幾次歲幣之議,漸漸從二十萬貫緡,增加到了五十萬貫緡,而邊界之議,也是一再退讓。”

“如今這個協議,兩國堪稱敵體,可以說,這是自澶淵之盟以來,對我大宋最有利的一次協議。”

王珪說道:“明潤有偷樑換柱之嫌,這二十五萬貫銀銅換做了貨品,同樣還是價值二十五萬貫。”

“所以給遼國的歲幣其實還是一分未少,而且增加了榷貨的環節,反而多生事端,怎麼就是有利了呢?”

李肅之是政策的支持者,這時候出列:“將銀銅換做貨品,對大宋當然是有利的。”

“相公乃是國朝華翰,不知道商賈之事,其實道理很簡單,商賈進貨越多,那價格折扣就越大,同樣的訂單裡所含的貨品越多,那成本就越低。”

“這二十五萬貫,可以讓更多的商鋪工坊擴大規模,提高效益。”

“在如今河北凋敝的情況下,臣請用這二十五萬貫,加上優惠的稅制,在真定,大名兩處招納商賈,工匠,爲遼國人生產所需的貨物。一來能夠刺激河北的振興,二來可以就近調運,降低成本。”

“這二十五萬貫的貨品,成本其實不過十多萬貫,以錢易貨,對我朝來說,還有一個有利的地方,就是變相降低了歲幣的金額。”

“而剩下的那些,化作了百姓和商賈的收益,以及國家的稅收,何樂而不爲呢?”

孫固孫老頭這次站在了反對的一邊:“陛下,商賈之利,與國家之利不同。”

“遼人也不是易於之輩,二十五萬貫給他們帶去的,是機井,窺天鏡,藥品,奢侈品。”

“有了機井,便有了良田;有了藥品,就有了強健的國人;有了窺天鏡,就有了正統的歷法;有了奢侈品,就有了籠絡部族酋長的手段。”

蘇油笑道:“孫公所慮甚是,不過這些東西,也得看用在什麼地方。”

“不出蘇油所料的話,機井,遼人不會用於改善百姓的生活,而是增加貴族,佛寺的良田;藥品,那也是先給勳貴們保命,用不到國人身上;奢侈品,的確可以籠絡人心,但是靠奢侈品籠絡來的人心,靠得住嗎?”

“窺天鏡我要說明一下,對於研究星體有幫助,但是曆法是有一套觀測算法的,需要很長的時間天文記錄加以推算和佐證。”

“遼國的天文記錄並不靠譜,天文之學如今已然被大宋遠遠拋在了身後。”

“天文學,是理工之學山巔上的那顆明珠,沒有理工之學爲根基,天文之學就不會有大的成就。這東西,不是一個窺天鏡就能彌補起來的。”

“之所以出售窺天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窺天鏡前期的圖紙設計,模具設計,耗費了大量的成本。”

“如今一共才造了兩臺,分別放置在鐘山和汴京。之後那些模具圖紙便堆放在工部,再無用處。”

“現在遼國願意以十萬貫巨資採購一臺,就大大攤薄了我們製造窺天鏡的巨大成本。只要能再拉到一張訂單,我朝的窺天鏡的前期研發成本就全部賺回來了。”

“而且在滿足持續訂單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進行繼續進行研究和改良,一個大型窺天鏡,涉及的零部件極多,遼國要讓窺天鏡持續運轉,以後也少不得需要替換損壞部件。”

“那些部件精密異常,遼人是做不出來的,那就必須找我們繼續訂購。”

“所以這不但是一個大生意,還是一門長久的生意。”

孫固微微一笑,退回了朝班當中。

薛向其實是挺贊成這項制度的,但是他的經濟之能也在大宋數一數二,這時候出列:“應該說宋遼貿易,對兩國都是有好處的,但是我認爲,對遼國的好處,遠大於對大宋的好處。”

“有一點我想不通,紙幣的確能夠緩解錢荒,給我大宋帶來了極大的利益,可爲何卻要讓遼人也得此利器?”

“大遼經濟肯定會因此帶來一個極大的增長,其國力的增長,如何不會對我大宋形成極大的威脅?”

蘇油說道:“經濟薛公也是行家,遼國這次有大宋代爲印刷二十五萬貫‘絹鈔’,我大宋,可是要收取手續費的。”

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四百九十七章 水傀儡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烏龍第三百九十章 被嚇和嚇人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轉輪銃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價值窪地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一樣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壟斷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七十九章 竹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處理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一百九十一章 還是捱打了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內庫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五十章 沙金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故人之子(加更賀新年)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舉措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六章 田字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謀第六百九十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八百二十七章 殺戮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錢可通神第一百六十七章 縱橫家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豐年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六百九十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河套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廷議第九百一十九章 訶黎之死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劉奉世第八十六章 松花蛋第六百八十八章 玉津園第八百四十六章 大利第八百零五章 誓師第二百四十六章 懲罰和教育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第一百七十五章 寶貴的爐渣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七百一十七章 旱情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書房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俘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一百六十七章 縱橫家第一千零八章 經濟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藥性第三百零四章 翻譯官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金融業務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燒了第五百零九章 道德標杆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八百五十五章 宗兄使遼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陽兵工廠第六百三十九章 街坊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涼州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訪談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聖地
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四百九十七章 水傀儡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烏龍第三百九十章 被嚇和嚇人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轉輪銃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價值窪地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一樣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壟斷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七十九章 竹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處理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一百九十一章 還是捱打了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內庫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五十章 沙金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故人之子(加更賀新年)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舉措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六章 田字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謀第六百九十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八百二十七章 殺戮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錢可通神第一百六十七章 縱橫家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豐年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六百九十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河套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廷議第九百一十九章 訶黎之死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劉奉世第八十六章 松花蛋第六百八十八章 玉津園第八百四十六章 大利第八百零五章 誓師第二百四十六章 懲罰和教育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第一百七十五章 寶貴的爐渣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七百一十七章 旱情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書房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俘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一百六十七章 縱橫家第一千零八章 經濟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藥性第三百零四章 翻譯官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金融業務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燒了第五百零九章 道德標杆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八百五十五章 宗兄使遼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陽兵工廠第六百三十九章 街坊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涼州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訪談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