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七百三十章 常州與饒州

bookmark

第七百三十章常州與饒州

晏幾道說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我已經辭官掛印,變賣了京中產業,一路護送鄭兄南下。蘇明潤最擅長蠱惑人心,此次上書要陛下將你編管昌國,處於其氣焰之下,絕對是沒有安好心。”

鄭俠繼續搖頭:“少保那句話我還是認同的,犯了錯誤,就要承擔責任,我的遭遇怨不得旁人。”

“賢弟,海島上的日子不好過,你的盛情愚兄心領了,舉家隨我受罪,鄭俠斷不敢認同。”

晏幾道冷笑道:“京中的炎涼,我算是看得夠夠的了,還不如與鄭兄詩酒生涯來得痛快,此次去杭州,看我如何揭穿蘇明潤僞善的嘴臉!”

……

六月,天氣酷熱,常州滆湖邊上,無數的力夫正在壘築堤壩。

呂嘉問穿着一身短葛衫子,一身油汗,戴着個草編的帽子,脖子下領圈底下,與脖子上能夠曬到太陽的地方,完全是兩種顏色。

滆湖工地,只是常州大工程工地的一處,如今整個常州,無錫與宜興之間的太湖沿岸,都在興舉各種各樣的工程。

這項工程,稱之爲漊港。

漊港所運用到的技術,叫做竹木圍籬透水技術。

簡單的說,就是在沿湖的沼澤灘塗上,規劃出水道和田土,然後釘下木樁和竹樁,用竹木圍籬進行分割。

之後挖深水路,將河道中的泥取出來,搬運到田土規劃範圍堆積,泥土中的水分又會從圍籬裡透出來,漸漸將沼澤變成水是水,土是土的狀態。

與太湖湖岸垂直走向的水道,稱爲“漊港”,與漊垂直的切割水道,稱爲“橫塘”。

漊港和橫塘,將灘塗沼澤切割成一塊塊四方的圩田,一塊田地的面積,往往就是三四平方公里,可以容納一兩個村子。

圩田與水道相接的周邊地方,是挖河取土形成的高壩地帶,可以栽種蔬菜,桑果樹,建造房屋。

裡邊的低地,是大面積的水田,種植水稻,百合,蓮藕等水生作物。

最中間的地方,則是水塘,養鴨養鵝養魚蝦。

這是一個回字型的完美的生態循環系統,每年從太湖取來肥沃的湖泥,與村落的農家肥一起,給作物提供所需的肥力。

桑葉養蠶,樹下放雞鴨;蠶糞和雞鴨糞,又用於堆肥,養魚;魚類的糞便,又形成肥沃的塘泥,每年用於滿足高地的肥力。

要旱澇保收,就得在每一處漊港,也就是水道與太湖的連接處,設立閘門。

同時要在太湖上游建立水庫,引來乾渠,給漊港地區提供水源。

洪水到來之際,上游放下閘門,將主要水流分入太湖。

漊港與太湖接口處,同樣放下閘門,避免太湖的漲水倒灌入漊港和橫塘,淹沒圩田。

旱季的時候,上游閘門打開,漊港閘門放下,乾渠過來的水被封閉在漊港之內,同樣可以保證生產。

大部分時間裡,太湖就是水源,漊港橫塘裡還可以捕捉魚蝦。

村落一般安置在漊港臨水高地處,生活便利而舒適。

這簡直就是一個農耕文明創造的傳奇。

今年的旱情,因爲蘇油安排出來的一百萬專項資金,以及前期郟亶和沈括的主持修造的工程,勉強讓太湖周邊現有的田地,沒有遭受到酷虐的旱情。

根據蔡京的統計,一個太湖流域的稻米產出,便足以支撐應對整個兩浙路的旱情!

呂嘉問到現在終於明白,爲何蘇油對他那一套一向嗤之以鼻;也終於明白身在江寧府的王相公,爲何來信諄諄勸戒,要求他全力配合蘇油。

就看湖州孫覺孫和蘇州王晦的態度就明白,倆老頭生怕被常州爲了保自己的生產,斷了下游的水源,一天一馬的來回監督,孫覺還在自高崖岸,王晦可是連“小老弟”都喊出來了。

再看看圩田裡沉甸甸的占城稻穗,再看看農夫們對郟亶,蔡京的尊重程度,呂嘉問也不能一點沒有觸動。

朝廷已經下詔了,褒獎了王安石,趙抃,蘇油,沈括,郟亶,蔡京治旱之功。

想到蘇油曾經許諾過的話,以事功見進,就算我看你一千個不順眼,也得捏着鼻子給你請功的話,呂嘉問的心又滾燙了起來。

手下通判過來了:“太守,京中的藥材過來了。”

呂嘉問說道:“那就趕緊調配分發,對了,每處工程隊,以百人爲一隊,置辦一口大缸,每日裡的清涼藥飲必須保證。”

通判點頭轉身正要走,呂嘉問又叫住:“蘇少保說了,所有人等,不得引用生水,天氣再熱,也必須使用蚊帳,這兩條必須嚴責監督!這是廣銳軍用過的善法,陝北移民到荊湖,能不損一人,這裡邊絕對有門道。理解的要照做,不理解,同樣先要照做,明白沒有?”

通判點頭:“明白了。”

呂嘉問說道:“去吧,我再去巡巡糧倉和工料倉。”

……

饒州,銀山監。

曾布看着厚釉白瓷槽鋼裡的薄鐵片,看着已經從藍色變成黃色的溶液,感覺自己剛剛真是開眼了。

這種興奮感,不亞於才做出了一首得意的新詩,讀到了一篇曠絕的好文章,那種一股甘霖從頭上灌下來,直達尾椎尖端的舒爽,多少年不曾有過了?

槽中的液體,經歷過很多神奇的變化。

石鍮說道:“銀山礦是伴生礦,以銅爲主,還有不少金,銀。”

“礦料粉碎,以酸液浸泡後,便能得到這種藍色的液體。”

“液體中主要是銅,銀,剩下的泥料裡,則是固體的金。”

“通過沉澱槽沖洗,因爲金與礦泥的比重不同,因此被留了下來。”

“剩下的液體,加入鋅片,便能釋放出氫,還原出黑色的粉末銀。”

“過濾掉銀,剩下溶液加入鐵片,鐵片上便能還原出銅了。”

曾布看得歎爲觀止:“鉛山那邊也是如此?”

石鍮笑道:“鉛山那邊就更簡單了,那裡有苦泉,直接就能提濃出膽礬溶液,加入鐵片便能還原出銅來,比以往開礦熔鍊的方法,節省人工不啻天壤。這就是溼法鍊銅術!”

曾布搖頭:“鉛山,銀山,饒平,永豐,要是都推舉此法,我大宋今年的產銅量,至少可翻一番!”

石鍮點頭:“少保的意思,最多明年,皇宋銀行兩浙分行,便可以從鹽本位換成銅本位,將鹽的生產性能解放出來……”

曾布是三司使出身,對這些套路自然是門清:“接下來就該以銅爲本,發行寶鈔,銅錢,以刺激商旅,擴大貿易規模。兩浙路,轉眼便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石鍮笑道:“太守,不再擔心榷課了?”

曾布哈哈大笑:“今日方信蘇少保點石成金之能,也信他光風霽月之懷。我這就去景德坐鎮,時候得拿出點東西來,不能眼看着湖州那小兒得志!”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爭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消耗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鐵甲艦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八百五十五章 宗兄使遼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定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九百三十六章 遠慮纖圖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儀第九百二十九章 橫山關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內庫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河套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經略六路第一百八十一章 尊重第一百五十章 變化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益交換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名府第六十章 仿宋體第八百一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關於官制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幽雲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路途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宮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時辰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九百二十四章 解封卷子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談判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四百三十四章 請假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調整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蓋棺定論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蒼狼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大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飽線第二百二十四章 詩會第三百三十四章 圖經本草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師爺第三百一十三章 愛聽評書的戰俘第一千零八章 經濟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救災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權書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六百六十六章 治河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無此君臣民第八百六十一章 參觀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親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十七章 鬥茶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日本第二百七十章 王韶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純臣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勢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九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戲精聚會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巡視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打出手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三百五十二章 變態繁榮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爭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消耗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鐵甲艦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八百五十五章 宗兄使遼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定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九百三十六章 遠慮纖圖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儀第九百二十九章 橫山關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內庫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河套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經略六路第一百八十一章 尊重第一百五十章 變化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益交換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名府第六十章 仿宋體第八百一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關於官制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幽雲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路途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宮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時辰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九百二十四章 解封卷子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談判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四百三十四章 請假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調整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蓋棺定論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蒼狼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大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飽線第二百二十四章 詩會第三百三十四章 圖經本草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師爺第三百一十三章 愛聽評書的戰俘第一千零八章 經濟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救災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權書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六百六十六章 治河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無此君臣民第八百六十一章 參觀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親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十七章 鬥茶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日本第二百七十章 王韶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純臣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勢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九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戲精聚會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巡視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打出手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三百五十二章 變態繁榮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