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

bookmark

第五百零四章何爲先

趙頊獨自關在小房間裡,揹着自己母親和弟弟狂笑着翻看賬簿的時候,蘇油卻從銀行事務中抽身出來,開始了他的日常工作。

定出工作安排,每日上午聽取胄案,匠作各方面的簡報,做出批示。

中午在胄案小憩一個時辰。

下午則巡視各處工坊,科研院所,要不就是河渠,工地。

偶爾溜號躲懶,在可貞樓與到訪的讀書人們打屁聊天,哦不,交流思想。

晚上吃過晚飯,還要檢查士子們的蠟刻書版,觀看信件,需要回復的,都得一一回復。

恢復規格還挺高,動不動就要和詩,比數學題還要燒腦。

而且趙頊或者唐鐵頭還會隔三差五的遣人來喚,打擾蘇油的正常工作,畢竟這娃身上還揹着一個翰林侍讀的身份。

唐鐵頭現在集中精力啃積欠這塊硬骨頭,治理三角債的任務其實主要是蘇油在負責。

汴京如今的經濟結構,看起來非常可怕,但是相對後世那是簡單太多了。

真正刨去內府,計司所屬各衙門,專榷這些唐鐵頭親自操刀的部分,剩下的那些真正商務,相比蜀中,簡直就是毛毛雨。

所以蘇油雖然一天天過得相當充實,其實還是有些養尊處優了。

這天蘇油正在皇城西北監工,李憲來了。

皇宋以仁孝治國,皇帝上臺第一件事情,就是給長輩修造宮殿。

兩所新宮殿,自然是將作監的任務,太皇太后的那所,叫慶壽宮,皇太后的那所,叫寶慈宮。

李憲看着兩所高大的木質樑柱框架,不由得嘖嘖稱奇:“果然厲害,往年兩座大殿,修造起碼一年,如今看來,竟然能在半年就完工?怎麼做到的?”

蘇油腦袋上扣着個藤盔,對李憲笑道:“有了鋸牀,刨牀,標準尺寸的構件,以及手拉葫蘆吊,手腳架扣件等設備,效率不翻兩番,我都不好意思說嘴。”

李憲低聲說道:“什麼時候上大梁,我在官家那裡提提,過來看看西洋景。”

蘇油同樣低聲道:“禮花籌備處弄出來一百多支神機銃,上四軍幾家都指揮吵吵嚷嚷,我覺得還是先給內衛裝備起來比較妥當。”

“皇城司離陛下最近,不過他們的職責更多是刺探汴京消息,用不上;寬衣天武就是儀仗隊人樣子,說白了純粹擺設;因此神機銃最好的接收者,莫過於御龍弓箭直和弩直,畢竟神機銃和弓弩一般,都是遠程武器嘛。”

李憲就摸着下巴笑了,這次人情交換不虧,這下自己知道該往哪個方向活動了。

兩人奸笑完畢,蘇油這才問道:“內使前來,只是監察工程進度嗎?”

李憲說道:“這是其一,另外午後官家閒暇,請司馬學士講學。文公,韓公皆至,對了,還有富公,說是你治療軟足病的建議極好,臨行前想與你一見,陛下寬準了。”

當日下午,趙頊在邇英閣接見羣臣。

歷史上富弼這次入見,因爲足疾,趙頊特意指令他乘坐肩輿至殿門,令其子紹庭掖以進,且命毋拜。

如今富弼當日用不着了,不過還是杵着邛杖。

司馬光進讀《資治通鑑》,讀到蘇秦約六國從事爲止。

講課結束,趙頊問道:“蘇秦、張儀,掉三寸之舌,乃能如是乎?”

司馬光回答到:“縱橫之術,其實無益於治理國家。臣之所以要將它寫在書裡,,是想讓後人見識當時風俗——專以辯說爲高,君王悉國而聽之。所謂‘利口覆邦’,說得就是他們了。”

趙頊說道:“聞卿進讀,終日忘倦。”

又轉頭對文彥博等說道:“天下敝事至多,不可不興革啊……相公們,有什麼辦法嗎?”

文彥博說道:“陛下,這就好比琴瑟不調,必先解弦而後重新上弦。”

韓絳說道:“爲政立事,當有大小先後之序,所謂綱舉目張,先從大的急的做起。”

富弼知道趙頊銳於有爲,勸道:“人君好惡,不可令人窺測,可窺測則奸人得以傅會其意。”

“陛下當如天之鑑人,善惡皆所自取,然後誅賞隨之,則功罪無不得其實矣。”

趙頊嘆氣:“當今理財最爲急務,養兵備邊,府庫不可不豐,大臣都應該留意節用。”

“漢文身衣弋綈,非徒然也,數十年間,終有成效。以此言之,事不可不勉。”

富弼說道:“陛下臨御未久,當先佈德澤,干戈一起,所繫禍福不細。願二十年口不言兵,亦不宜重賞邊功。”

蘇油躬身道:“陛下,漢文之德,不在身衣弋綈,而在使民生各有所安,衣食各有所據。富公所言不言兵者,是指大宋近二十年大體的戰略方針,並非完全不戰。”

“韓公在陝西便做得很好,修建甘谷城,將大宋的影響繼續向青唐延伸,厚培戰略態勢,以更加利於掌控青唐。”

“這是隨着關中實力的增強,所採取的自然措施,所謂水到渠成者也。”

“如果說陝西戰略態勢,是以渭州爲頭腦,關中爲腹心,青唐作左臂,橫山做右臂的話;那大宋便是以汴京爲頭腦,蜀中杭揚爲腹心,陝西做左臂,河北做右臂,形成整體的戰略防禦態勢。”

“然而如今大宋,雖然左臂漸復,但右臂尤其羸弱。羸弱的原因,就在於作爲血脈的黃河,累次爆管。”

“陛下,如今已近四月,桃花汛漸起,七月八月的大汛,需要警惕。”

“我認爲河務考察,當是至重,河北生民,受不起再一次漂沒了啊……”

趙頊沉默良久:“蘇油,你主事地方日久,如今到了京中,便不要一味埋頭在實務上,還是要學會開闊眼界格局。”

“仁宗皇帝對你恩遇有加,朕也對你寄有厚望,需要你儘快提升自己,明白嗎?”

靠,被批評了!蘇油趕緊躬身:“謝陛下指點。”

趙頊這纔對其餘各人言道:“諸公,爲治者,何所先?”

韓絳說道:“梳理爲先。”

文彥博說道:“節用爲先。”

司馬光說道:“察人爲先。”

富弼說道:“阜安宇內爲先。”

蘇油看了看大佬們:“呃,臣認爲諸公所言皆有道理,那麼諸事何不併舉,比如韓公負責梳理制度,文公負責節用財富,司馬公負責察人忠奸,富公……”

說道這裡啞火了,富弼說的阜安宇內,必須是宰執之位。

富弼微微一笑:“臣年邁衰朽,疾病纏身,就連能否替陛下治理好汝州,都已經憂心忡忡,擔心力不從心。”

趙頊還想挽留:“富公,不若留使集禧觀,備位諮詢,若何?”

富弼態度堅決:“韓公去了陝西,歐陽去了陳州,老臣何德何能,能超邁二公?陛下,還請成全老臣,讓老臣保留一點名節吧。”

趙頊嘆了一口氣:“那就還請富公在汝州將養調理,你與韓琦,歐陽修,都是兩朝重臣,朝廷今後還要多有仰賴。”

富弼鬆了口氣,躬身道:“謝陛下隆恩。”

蘇油在這次召見之後,再沒有被打擾工作,安安心心地料理其胄案和將作的事務來。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儀第五百零八章 新宮殿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室尚書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頒獎第四百五十章 再到東川第十一章 物價第八百二十六章 決戰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東川郡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陳希亮第八百一十三章 殉爆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六百三十九章 街坊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三百四十八章 軍靴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四百六十七章 徹底失控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個承諾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天賦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蘇魚公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戰而勝第二百九十章 建言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烈祠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飽便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妖師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害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蘇釀酒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烏龍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退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愛聽評書的戰俘第七百六十五章 沒活明白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六百六十一章 蘇油是好同志第九百二十四章 解封卷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談判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監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拍桌子而已第八十章 觀瓷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名利兼收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新年將至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蘇文字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八百五十二章 捕象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二百七十三章 汴京臘月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積欠第五百六十章 進與退第七百零七章 多少是一點點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蓋棺定論第四百六十章 第三個自己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大赦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繼任者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報第四百八十一章 種諤的攻略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變人事的另一種解說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儀第五百零八章 新宮殿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室尚書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頒獎第四百五十章 再到東川第十一章 物價第八百二十六章 決戰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東川郡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陳希亮第八百一十三章 殉爆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六百三十九章 街坊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三百四十八章 軍靴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四百六十七章 徹底失控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個承諾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天賦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蘇魚公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戰而勝第二百九十章 建言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烈祠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飽便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妖師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害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蘇釀酒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烏龍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退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愛聽評書的戰俘第七百六十五章 沒活明白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六百六十一章 蘇油是好同志第九百二十四章 解封卷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談判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監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拍桌子而已第八十章 觀瓷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名利兼收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新年將至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蘇文字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八百五十二章 捕象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二百七十三章 汴京臘月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積欠第五百六十章 進與退第七百零七章 多少是一點點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蓋棺定論第四百六十章 第三個自己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大赦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繼任者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報第四百八十一章 種諤的攻略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變人事的另一種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