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

第二百六十四章兩道菜做六天

老太太樂得不行:“你也別老慣着她,聽說她就提了一句,你便想法把趙學士的白龜都贏給她了?那可是趙學士的心頭寶貝。”

蘇油笑道:“換的,用音律之學和《西南圖志》,同趙學士換的,還搭了一副眼鏡。我這是投其所好,老頭可不算吃虧。”

老太太笑道:“趙學士如今甚得官家看重,你小心考試的時候落到他手裡。”

蘇油樂了:“要真落到他手裡倒好了。他的疏奏我起草過不少,到時候照貓畫虎來一份,他總不好意思自己把自己給發落掉吧?”

一番的裝乖賣醜把老太太逗得前仰後合:“家裡來了少年人,氣氛就是不一樣,老身是有時間沒有這麼開心了,明潤今日便留府中吃頓飯。對了福安家的,前兩日宮裡賞下的幹鮑,大家應該都沒嘗過,正好明潤來了,做出來大家嚐嚐。”

蘇油訝異道:“京中還能吃到海鮮?”

老太太說道:“這也是剛傳過來的東西,聽聞歐陽內翰還特意爲食蛤做了一首詩呢。”

這就是蘇油無知了,歐陽修有一首《初食車螯》詩。

累累盤中蛤,來自海之涯。

坐客初未識,食之先嘆嗟。

……

車螯就是文蛤,不過海鮮的做法如今汴京很多富貴人家都不會,宋人筆記就寫過好幾個胡亂處理海鮮,最後把海蜇炸沒了之類的糗事。

果然,福安家的估計是石府的膳食娘子之類,面帶難色稟告:“老太君,這幹鮑的做法,如今汴京城裡就沒會的,要我說就是官家賞賜下來爲難我們來着。”

蘇油也笑道:“別廢那勁了,這東西兩日之內可都吃不成。”

老太太眼神一亮:“明潤你會?”

蘇油點頭笑道:“奶奶,我弄吃的學問,可能比讀書還好上那麼一些。”

老太太拍了他一下,笑罵道:“小猢猻,可淨會胡說!”

石通先不幹了:“老太君,明潤可真沒胡說……”

老太太道:“你閉嘴!這話傳入士林,沒得讓明潤被笑話。”

蘇油擺手:“這個我真不怕,此乃雅癖。要是讀書人沒點愛好點綴,那就如一株梅樹偏不開花,無趣至極。”

老太太拉着蘇油的手:“你們讀書人的稀奇古怪老身弄不明白,不過你可真不能走了。”

“怎麼做這幹鮑,你得教給我家膳食娘子,明潤我問你,女眷們的交際靠什麼?”

蘇油頓時就明白了,如今大宋豪富高層,追求的是新奇。石家掌握了料理海鮮的正確方法,就可以打通女人外交路線,爲石家恢復往日的影響力,會有不小的幫助。

於是笑道:“是我沒想得周全,那這幾天就不走了,先去廚房看看都有些什麼食材。對了,眉山調料,家裡都有吧?”

老太太笑道:“都有都有,石家堡子和可龍裡一水之隔,每年都送來好些。”

蘇油笑道:“那就成!”

幹鮑魚的泡發方法,是要用一點不沾油的容器,半日換水一次,連續用井水泡發兩天,再用溫水泡發一夜,然後取出,刷洗乾淨備用。

不過這事情先不急,蘇油先巡查起廚房來。

結果真淘到不少的好東西,幹海鮮連魚翅,刺蔘,乾貝,魴肚,魚脣都有。

中國人吃魚翅的記錄,始於《宋會要》。

吃海蔘那就更早,三國時期《臨海水土異物志》記載:“土肉,如小兒臂大,長五寸,中有腹,無口目……炙食。”

蘇油問道:“幹冬菇,幹豬蹄筋可有?”

福安家的說道:“冬菇有,蹄筋沒有。”

蘇油想了想:“去問問外邊,弓箭坊或者皮甲坊,或者有。”

福安家的笑道:“得虧少爺提醒,原來家裡也是有的。”

蘇油搖頭:“這下兩天都不夠,今天主要就是發這些乾貨,手法也有講究的,我一樣樣教你,先從刺蔘開始。”

光泡發手法就夠複雜了。

比如刺蔘,先泡,後煮,再泡,需要五天時間。

比如蹄筋,需要放入水中浸泡一夜,然後加清水、蔥、姜、黃酒,蒸兩個時辰,當蹄筋綿軟時,撈入清水中浸泡一個時辰,剔去外層筋膜,再用清水洗乾淨。

比如魚翅,要分出厚薄,先浸泡、再煮燜、再煨煲,一共也得三四個時辰。

比如魚肚,要用油發。

計算着時間一樣樣發制,中間的這些日子裡,蘇油順便叫福安家娘子做川菜。

直到五天後,纔開始正式做菜。

首先還要先製作鮑魚上湯。

一隻老母雞,兩斤豬棒骨,將上料斬塊飛水洗淨,放入砂鍋中加滿水和料酒,大火燒開轉中火燉煮至個半時辰,放入乾貝,眉山火腿,又是個半時辰。

然後處理各種食材。

水發魚翅去沙,剔整排在竹箅上,放進沸水鍋中,加蔥段、薑片、黃酒煮一陣子,逼去腥味,揀去蔥、姜,汁不用,將箅拿出放進碗裡,魚翅上擺放豬肥膘肉,加黃酒上籠屜,用旺火蒸一個時辰。

同樣的,各種配料,都用相應的手法和刀工處理完畢。

接着開始炒料。

鍋中留油,旺火燒至七成熱時,將蔥段、薑片下鍋炒出香味,放入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豬肚塊翻炒,加入醬油、雞肉鬆、冰糖、黃酒、骨湯、桂皮,加蓋燉煮後,揀去蔥、姜,桂皮雜料,起鍋撈出其餘各料,湯汁待用。

取一個黃酒罈子洗淨,加入清水,放在微火上燒熱倒掉,壇底放一個小竹箅,將之前煮過的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豬肚塊及花冬菇、冬筍塊放入。

再把魚翅、火腿片、乾貝、鮑魚片用紗布包成長方形,擺在雞、鴨等料上。

然後倒入煮雞、鴨等料的湯汁,用荷葉在壇口上封蓋,並倒扣壓上一隻小碗。

裝好後,將酒罈置於炭爐上,用小火煨一個時辰。

於此同時,處理鮑魚。

將發好的鮑魚改十字交叉花刀。

取來眉山腐乳,攪拌成腐乳醬。

煎五花肉,加少許油潤鍋,放入五花**出油脂,然後加冰糖翻炒,逼出好看的糖色,讓五花肉會裹上一層。

加之前處理好的鮑魚。

加腐乳翻炒。

加入倒入沒過食材的熱水,加一片香葉、一塊桂皮、一個八角。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燉煮。

另一邊啓蓋,速將刺蔘、蹄筋、魚脣、魚肚放入壇內,重新封好壇口,再煨半個時辰。

兩邊幾乎同時到達火候,等到五花肉可以輕易被筷子戳入後,加少許生抽調味收汁。

另一邊將壇口菜倒在大盆內,紗布包打開,鴿蛋放在最上面,蓋上盆蓋。

接着開始配菜,大盆這邊,配上蓑衣蘿蔔一碟、火腿拌豆芽一碟、冬菇炒豆苗一碟、油辣芥一碟以及銀絲捲、芝麻燒餅。

鮑魚那邊,配上清炒芥菜尖。

兩道菜,足足花了六天時間,終於可以上桌了。

幾日下來,石家人對蘇油做菜的講究都已經無語了,現在汴京城誰要是再敢說蘇家是四川荒鄙來的土炊餅暴發戶,石家膳食娘子首先就要噴他一臉。

是不是暴發戶,不看車馬衣服,端看生活習慣。

你家暴發戶兩道菜做六天?!

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四十六章 石家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爺爺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原始股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夢中詩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一千零二十章 標準化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來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大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墳場遊說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名府第一百零四章 買山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風箏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兀鐗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光屁股重騎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八百七十四章 蒲釋馬第七百一十七章 旱情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開個感言吧,一百五十字寫不下。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動員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又見董非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七百六十一章 聊上了第八百二十五章 黎太后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蘇的傳聞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劉奉世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河之威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權力的誘惑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七百一十八章 遊說各方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還是知客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利弊之爭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妹的男朋友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儀第七百九十三章 勞動人民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辯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惹不起的奏章第一千零一章 有志者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一章 眉山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報中央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鐵路第九十五章 蛋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四百四十二章 婚前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車陣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體智慧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古道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調防
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四十六章 石家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爺爺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原始股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夢中詩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一千零二十章 標準化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來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大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墳場遊說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名府第一百零四章 買山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風箏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兀鐗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光屁股重騎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八百七十四章 蒲釋馬第七百一十七章 旱情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開個感言吧,一百五十字寫不下。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動員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又見董非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七百六十一章 聊上了第八百二十五章 黎太后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蘇的傳聞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劉奉世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河之威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權力的誘惑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七百一十八章 遊說各方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還是知客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利弊之爭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妹的男朋友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儀第七百九十三章 勞動人民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辯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惹不起的奏章第一千零一章 有志者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一章 眉山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報中央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鐵路第九十五章 蛋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四百四十二章 婚前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車陣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體智慧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古道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調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