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政

bookmark

第五百八十六章新政

王安石命京畿,陝西,河北率先施行。

不過蘇油卻認爲這個法要不是王安石上來就要先保底一個億,而是把小目標再定低一點,讓理想照進現實的話,其實還是大可以操作一把的。

因爲中國自古皇權不下鄉,保甲法,是唯一的嘗試。

蘇油笑道:“學士,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今介甫公嚴命陝西施行,無論如何,也得想出辦法來應付過去才行。”

“此法雖然說是隻在農閒時調用民力,但是真的農家,一年到頭,哪裡得閒?”

“別忘了農閒還有差役!”

“漢唐府兵是什麼?那是良家子,有經濟實力自備鎧甲刀槍的家庭!”

“因此陝西保甲之法,無論如何得改,首先就是將四五等戶,剔除出保甲之列。”

“還有,大量裁汰巡檢司,縣尉司的士卒和弓手,我也認爲不妥。”

“現在我們陝西,不差錢,不差地,我的想法是,先從軍中汰裁久戰之兵,提高軍隊素質。然後退伍下來的軍士得有地方可去,正好使之充實到縣兩司裡邊去。而兩司以前的士卒和弓手,則汰裁回鄉間去,由他們來充當地方保甲。”

這其實就是後世軍人轉業充實地方公安警察隊伍那一套,如今縣級警察部門能力太差,就讓退役軍人來幹。

然後新生勢力和舊有勢力相互制衡,雙方都不敢做得太出格。

司馬光沉吟到:“這隻解決了一部分問題,諸戶聯保……”

蘇油說道:“諸戶聯保,只是一個組織,他們的職責不是要作爲預備役參加操練,而是相互勸業,相互賙濟,防止有作奸犯科之苗頭。這個正好可以結合鄉約的推行,培厚民風民德。”

這就是把諸護聯保,變成後世小區大媽的工作職責。

“相應的,從縣衙退下去的保甲,我準備給他們保持縣衙的俸祿,同時還要加強訓練,如此便不用勞動地方了。”

“每個村,配備治安室,這些保甲,只負責自己村中治安,至於校閱什麼的,讓縣令巡檢司下到各村巡檢,不許無故集中保甲校閱,以免勞民傷財。”

“當然,上三等戶的子弟,願意參軍的,我大大歡迎,這個走州縣舉薦的路子,許他們到各州參加武事選拔,考覈條例很快會頒佈下去。”

“窮學文,富學武,這些子弟走走遠路沒問題。”

“學士,先生,你看我們這樣施行,能把上頭應付過去不?”

司馬光說道:“好是好,但是你這不但沒有節約開銷,反而增加了開銷,而且……人也多了啊……”

蘇油笑道:“地方弓手軍卒,難道真靠縣裡發給的俸祿?還不是搜刮?現在我同意他們拿着俸祿回鄉,其一鄉下生活,費用比城中低得多;其二自己鄉里,事情不能做得過分;三來還有退役軍人巡檢監督,總好過集中在縣裡成爲縣上負擔吧?”

“巡檢司,縣尉司換成職業軍人,軍士素養比以前高得多,相應的人手便可以精簡一些,一進一出,縣上負擔其實也並沒有增加太多。”

“這部分負擔,陝西路轉運司撥出專款予以補貼即可,反正現在我們不差錢。”

司馬光和邵雍,怕是從出生起就沒見過陝西人民過上好日子,這幾年變化算是天翻地覆,對蘇油的能力還是相信的,最終表示同意。

司馬光說道:“明潤,那保馬法……”

蘇油立刻拱手:“這方法堅決不行,我會明確上章反對。”

這是和保守派達成妥協,以反對保馬法,換取司馬光同意對保甲法實施改良。

司馬光對蘇明潤的態度表示滿意,覺得這孩子還是可以拯救一下的:“還有什麼?一起說出來吧,我不信你要弄這個似是而非的‘保甲法’,只有這點目的,這不是你蘇明潤的風格。”

蘇油笑了:“保甲法要施行,就得摸查人戶,丁口,田產。”

“這是好事,如今陝西南邊地少人多,北邊地多人少,南邊負擔沉重,北邊卻無人耕種。”

“我準備用大量可耕之地,招募南邊各州四五等戶,按照當年渭州救濟扶持之策,讓他們去北邊,和西夏過來的漢戶雜處,種地,放牧,通婚。”

“同時,發佈政策,明春視察各州縣,如果發現非耕熟地,政府有權力干預督責,國家有義務根據市價,將那些土地從大戶手裡贖回。”

司馬光大驚:“這是觸犯了上等戶的利益。”

蘇油手一攤:“學士放心,我當然還有其他輔助手段,不會讓大戶損失。”

“關鍵是大義在我手中,會得到大量下等戶的擁護。”

“難道他們無人耕作了,在陝西糧食吃緊的情況下,國家能讓那些地空着嗎?”

“他們要挽留客戶,難道不能降低租息嗎?當土地不再是稀缺資源,人力反過來成爲稀缺資源的時候,地價本來就會下降,出售土地,難道不是減輕上等戶的負擔嗎?”

“這是經濟規律決定的。每個人,都有選擇更好生活的權力,即便是四五等戶,無地客戶,都是如此。”

“上等戶,本來就沒有強留客戶的法律特權。”

“學士,兩位先生,我想問,讓耕者有其田,不是我們這些當政者夢寐以求的目標嗎?現在在陝西,有實現這個夢想的可能,我們該怎麼選擇?我們該不該去做?”

張載立即說道:“此事我去發動工作隊,我關洛有志之士,當仁不讓!”

邵雍也撫掌:“好大事業,哈哈哈耕者有其田,好大事業!”

司馬光還是有些猶疑:“此事必須萬全,明潤,耕牛,種子,農具,必須備好,沿途流轉,安置,一點岔子出不得,否則必然會招來攻擊。”

蘇油說道:“事情已經準備妥當了,這事情,我會求得太皇太后,太后,陛下,商州高相爺的大力支持。”

“三位是陝西士林的領袖,我擔心的是,得不到你們的支持。”

“如果你們不願意,之前一切就當我沒說;如果你們能夠支持我,陝西士,農,工,商,就算是走到了一條路上,我們同心同力,將陝西搞好。”

今天怕是司馬光回到陝西后最高興的一天:“陝西是對夏前線,新法諸多掣肘,難以施行。明潤你只管放手去做,老夫全力支持你!”

“我們要讓陛下看到,除了那些操切的新法,原來大宋,原來陝西,還有另外的選擇!”

蘇油站起身來:“這件事,是國家大利所在,受到阻撓,也是肯定的,所以此事的重點,不在施政,而在輿論。”

“士林風議必須配合工作隊,走出去,沉下去,宣傳到位,宣傳紮實。讓百姓完全明白政策,不至於被別有用心的人誤導。”

“弄紮實一地,我們才改造一地,輿論沒有佔據上風之前,我們寧肯不動。”

“此事,蘇油力不能擔,就拜託學士和二位先生了。”

司馬光笑道:“這個軍令,老夫敢領!”

仁政,是儒家施政的最高綱領,也是保守派和改革派的理論分野。

雖然兩派都高舉仁政的大旗,但是保守派光知道喊口號,卻拿不出實際舉措。

改革派看清了國家急需改革,也大喊口號,但是實際操作中,還是商鞅桑弘羊那一套,被保守派捏着痛腳不放。

商鞅變法,讓秦國從奴隸制變成封建制,其進步意義是不容置疑的。

而王安石的變法,仔細研究下來,不能與商鞅變法相比。

但是真的沒有第三種選擇嗎?至少在渭州,在陝西,蘇油給出了另外的答案。

當然這是在完全控制石門峽,陝西北部軍事態勢得到根本性扭轉之後帶來的紅利,於其它地區,不一定就適用。

經濟增長,的確能掩蓋和彌補很多問題。

蘇油的做法,是讓這紅利惠及到陝西所有人,而不是回到被少數人瓜分吞吃掉的老路上去。

這就讓保守派很滿意了,陝西是他們的大本營,陝西搞好了,他們就有了與改革派對抗的堅實證據。

這,纔是司馬光支持蘇油的根本原因。

第七百九十五章 遼國之變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無雙國士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復官第二百九十二章 馬上草賦第七百六十三章 花花繞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新情況新問題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詩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八百二十五章 黎太后第九百三十一章 程嶽第四百四十一章 衆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與對策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一百六十三章 對策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欖球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積極防禦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八百二十八章 齊射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九百七十八章 軍事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靈州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渾脫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兀鐗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旅遊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四十六章 石家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四百二十章 衝擊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潛歸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勸諫第六百五十一章 罰銅第二百六十二章《上歐陽內翰書》第九百七十二章 通通不認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三百六十五章 馬鹿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動腦筋第八百六十章 微服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軟模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第六十一章 曲榷協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曙生病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六百四十一章 陛見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內庫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力諫第六百四十一章 陛見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計相學宮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九百一十四章 甕城戰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堯舜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盤子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綱要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六章 田字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第九百三十一章 程嶽第十九章 蘇家第六十九章 雀譜第七百三十三章 賈憲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一百三十五章 來訪第二百一十章 眼鏡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
第七百九十五章 遼國之變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無雙國士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復官第二百九十二章 馬上草賦第七百六十三章 花花繞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新情況新問題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詩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八百二十五章 黎太后第九百三十一章 程嶽第四百四十一章 衆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與對策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一百六十三章 對策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欖球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積極防禦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八百二十八章 齊射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九百七十八章 軍事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靈州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渾脫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兀鐗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旅遊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四十六章 石家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四百二十章 衝擊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潛歸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勸諫第六百五十一章 罰銅第二百六十二章《上歐陽內翰書》第九百七十二章 通通不認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三百六十五章 馬鹿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動腦筋第八百六十章 微服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軟模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第六十一章 曲榷協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曙生病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六百四十一章 陛見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內庫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力諫第六百四十一章 陛見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計相學宮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九百一十四章 甕城戰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堯舜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盤子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綱要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六章 田字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第九百三十一章 程嶽第十九章 蘇家第六十九章 雀譜第七百三十三章 賈憲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一百三十五章 來訪第二百一十章 眼鏡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