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

bookmark

至於挖地道等攻城的微末小計,若是堯君素都不懂得防範的話,只怕是不能在歷史上堅守多久的。

房玄齡獻策道:“不如指揮大軍先全力攻打夏縣,並在安邑與夏縣之間的半途中埋下伏兵,若夏縣告急,必向安邑求援,安邑若出兵救援,便中我軍伏兵,若不出兵,則夏縣先爲我軍攻取,也能打擊安邑守軍的士氣,讓其失去外援。”

房玄齡此計,陽謀與詭計相結合,實乃此時最適合的計策,所以說完之後,立即立即被李隱採納了。

十一月初四,黃君漢攻佔河東郡的虞鄉,同日,蘇定方破桑泉縣,初五,羅士信殺入芮城,丘行恭攻破猗鄉,沒用多少時間,李隱帳下將領便將河東郡的除安邑、夏縣兩城之外的城池佔領,並在分處一部分士兵留守後,率人馬與李隱會合。

十三日,李隱率大軍離開安邑,往夏縣而去,並於半途讓蘇定方帶着萬於人馬尋有利之地埋伏,然後親率其餘大軍將夏縣的縣城圍了個水泄不通,等攻城器械都準備好後,李隱下令,大軍開始進攻夏縣!

從投石車上拋射而出的巨石,猛的砸在夏縣的城牆上,發出巨大的響聲,衆多箭樓如一個個擇人而噬的猛獸一般,緩緩向前推進,陣型整齊有序的士兵,從四面八方往夏縣城池殺去,夏縣的守將王行本見到此等情形後,心頓時沉到了谷底,知道自己這敵人乃平生勁敵,不容小覷。

“將軍,要向安邑求援嗎?”王行本身邊一個將領臉色發白的問道,王行本聽後,立即訓斥道:“仗纔剛開打,怎能就要求援?除非城快破了,不然我絕不會求援!”

王行本說着,狠狠的瞪了那位將領一眼,帶着其他的人走開了。

夏縣之戰開打五天後,戰場一片狼藉,夏縣城池已到處沾滿鮮血,在李隱几萬精銳之師的數日猛攻之下,夏縣已是岌岌可危,王行本終於頂不住壓力,讓人突圍而出,前去安邑求援了。

當安邑守將堯君素收到夏縣的救援急告後,緊緊的皺起了眉頭,夏縣有兵八千,城高糧足,守將王行本也是知兵善戰之人,怎麼只堅守了五天,就頂不住了?

堯君素的的手下將領薛宗,似是看出了堯君素的疑慮,出言道:“敵軍主帥李隱,久經戰陣,手下多爲經驗豐富的士卒,乃李淵手下頭號善戰之輩,非一般人所能比,王行本將軍堅守不了多日,也實屬正常。”

堯君素哼了一聲,“這種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言語,以後就不要再說了。”

薛宗怯怯懦懦的小心詢問:“那我們救不救援夏縣?”

堯君素道:“要想守住安邑,夏縣不可不救,我會帶一萬五千人出城,由你和李楚客兩人堅守安邑,不得有任何的鬆懈,以免被敵軍有機可乘。”

薛宗與李楚客二將齊聲領命,堯君素於是點齊人馬出了安邑,直往夏縣而去。

兵法上講無援不守,一座城池,若是沒有援軍的話是堅守不了的,即便守將告訴普通士兵的援軍,可能只是水中月、鏡中花,不一定真的會來,但如果連存在於相像中的援軍都沒有的話,士兵守城的意志定會不夠堅定,城池也就岌岌可危了。

現在的河東郡,南、北、西面都已全是敵人,位於東面的洛陽,又陷入數十萬瓦崗大軍的輕饒之中,傻子都知道洛陽並沒多餘的力量來救河東郡。

所以,堯君素纔會在夏縣分兵八千,以互爲救援力量,牽制、分散敵軍力量,這本是符合兵法要道的策略。

在堯君素的設想中,即便李隱親率所有大軍全力攻打夏縣,以夏縣的防禦力量,也定能支持至少一個月,到那時候,李隱的大軍定已是人困馬乏,只要他適時出擊,與王行本來個內外夾擊,定能打敗李隱這數萬大軍!

然而,堯君素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得力干將王行本,竟只僅僅堅守了五天,就已向他救援了。堯君素瞭解王行本,知道他如果不是到了實在抗不住的境地的話,是不會向他求援的,所以此時如果不派兵救援夏縣,夏縣定會爲李隱所破。

雖然帶了大部分兵力出安邑救援夏縣,但堯君素並沒有失去警惕之心,他自知兵力仍少於李隱軍,極容易被李隱圍點打援,所以四處派出探馬,查明前方道路以及此時夏縣戰場上的情報。

蘇定方所佈置伏兵之處,離安邑到夏縣之間的大道尚有些距離,四周都是高大的樹木,極容易隱藏大軍。

不過即便這樣,仍是差點被堯君素的探馬探查到,幸而被蘇定方佈置在四周的暗哨給幾時發現殺死了,又因有部分探馬剛好從蘇定方大軍的所在之地擦身而過,所以堯君素雖察覺到有些探馬遲遲未回,只怕凶多吉少,但卻不知他們損於何處,故而此時停下大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蘇定方在得知堯君素帶着大軍出了安邑城後,便派人快馬稟報了李隱,蘇定方又怕堯君素會出現遲疑不前的情況,便獻計李隱,讓他在攻城的時候,稍微的露出些破綻,以誘堯君素繼續進軍。

所以就在堯君素感到進退兩難之際,前去夏縣探查戰況的探馬回報,李隱的大軍此時有部分軍隊忽然陷入混亂,還有幾個將領直接帶着軍隊脫離大軍,直往北方而去了。

堯君素得知這個情報後,臉色一陣陰晴不定,最後一咬牙,下令全軍急速前進!

因爲知道自己的軍隊與李隱軍隊的實力差距,在李隱大軍尚未出現頹勢的情況下,堯君素並沒有將李隱的大軍擊敗的心思,他此次帶兵前來救援夏縣,一是爲了激勵夏縣守軍的士氣,以讓他們繼續堅守城池,二則是爲了干擾、牽制敵軍,並伺機而動,如果能打上一兩個漂亮的小規模勝仗,那便可以完美回安邑了。

第109章 尉遲恭第八十四章 傅鷹之所見第171章 除夕夜(下)第八十章 河東第十四章 好夢易碎第213章 內憂第九十二章 馬匪來襲第178章 江都之亂(上)第216章 朱桀滅第133章 大敗突厥第十章 夜市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134章 說李靖第265章 皇家矛盾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十二章 雪中之舞第109章 尉遲恭第216章 朱桀滅第三十七章 平壤之戰第五十九章 知己知彼第191章 離間之計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271章 名聲大噪第153章 房謀杜斷第212章 河西攻略第九十二章 馬匪來襲第180章 殺戮繼續第136章 李密亂中原第131章 天下崩壞第137章 家書傳建成第118章 江淮二雄第七章 轉變之始第七十六章 女兒情第120章 大業十二年第四章 唐國公府第十四章 好夢易碎第120章 大業十二年第256章 攻伐第177章 煙花三月第168章 羣芳館【求訂閱!】第139章 劉文靜使突厥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179章 江都之亂(下)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199章 再次受賞第148章 屯軍龍門第四十八章 打!第六十九章 戰爭轉折第113章 蘇威第十九章 蠍子島第109章 尉遲恭第六十一章 楊玄感造反第253章 突遇敵襲第149章 渡河第136章 李密亂中原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245章 北海第163章 河東郡攻防戰(下)第五十二章 離與聚第210章 偶遇玄奘第180章 殺戮繼續第212章 河西攻略第177章 煙花三月第六十一章 楊玄感造反第190章 蚌鶴相鬥第194章 李隱平隴右(下)第153章 房謀杜斷第218章 傳國玉璽第104章 太原論事第225章 棄城而逃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七十七章 打獵高麗與高句麗第204章 東宮第233章 山丘遇險第230章 程咬金來投第192章 王世充血染東都第三十三章 鏖戰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255章 竇建德飲恨薊城第156章 入主關中第五十一章 結拜第159章 帝王心術第267章 楊文幹叛亂第222章 兵敗雀鼠谷第220章黃蛇嶺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253章 突遇敵襲第157章 晉國公第116章 雁門被圍(上)第181章 儒生入敵營第240章 追擊第122章 竇建德第155章 李、王初交鋒第121章 蘇定方第169章 魅雪第206章 檢舉第268章 劉黑闥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
第109章 尉遲恭第八十四章 傅鷹之所見第171章 除夕夜(下)第八十章 河東第十四章 好夢易碎第213章 內憂第九十二章 馬匪來襲第178章 江都之亂(上)第216章 朱桀滅第133章 大敗突厥第十章 夜市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134章 說李靖第265章 皇家矛盾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十二章 雪中之舞第109章 尉遲恭第216章 朱桀滅第三十七章 平壤之戰第五十九章 知己知彼第191章 離間之計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271章 名聲大噪第153章 房謀杜斷第212章 河西攻略第九十二章 馬匪來襲第180章 殺戮繼續第136章 李密亂中原第131章 天下崩壞第137章 家書傳建成第118章 江淮二雄第七章 轉變之始第七十六章 女兒情第120章 大業十二年第四章 唐國公府第十四章 好夢易碎第120章 大業十二年第256章 攻伐第177章 煙花三月第168章 羣芳館【求訂閱!】第139章 劉文靜使突厥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179章 江都之亂(下)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199章 再次受賞第148章 屯軍龍門第四十八章 打!第六十九章 戰爭轉折第113章 蘇威第十九章 蠍子島第109章 尉遲恭第六十一章 楊玄感造反第253章 突遇敵襲第149章 渡河第136章 李密亂中原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245章 北海第163章 河東郡攻防戰(下)第五十二章 離與聚第210章 偶遇玄奘第180章 殺戮繼續第212章 河西攻略第177章 煙花三月第六十一章 楊玄感造反第190章 蚌鶴相鬥第194章 李隱平隴右(下)第153章 房謀杜斷第218章 傳國玉璽第104章 太原論事第225章 棄城而逃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七十七章 打獵高麗與高句麗第204章 東宮第233章 山丘遇險第230章 程咬金來投第192章 王世充血染東都第三十三章 鏖戰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255章 竇建德飲恨薊城第156章 入主關中第五十一章 結拜第159章 帝王心術第267章 楊文幹叛亂第222章 兵敗雀鼠谷第220章黃蛇嶺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253章 突遇敵襲第157章 晉國公第116章 雁門被圍(上)第181章 儒生入敵營第240章 追擊第122章 竇建德第155章 李、王初交鋒第121章 蘇定方第169章 魅雪第206章 檢舉第268章 劉黑闥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