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基爾馬諾沃村方向的坦克第四旅原本也會有同樣的下場,因爲他們受命像坦克第27旅那樣讓坦克拋棄步兵與騎兵一同進攻。
但卡圖科夫上校頂住壓力沒有同意這麼做。
他向上級報告:“我保證在要求的時間內攻佔斯基爾馬諾沃村,不過請上級允許我用自己的方式!”
或許是因爲坦克第四旅之前取得的戰績,於是上級同意了卡圖科夫的請求。
卡圖科夫沒有像坦克第27旅那樣從正面進攻,也沒有沿着公路和鐵路進攻。
因爲卡圖科夫很清楚,德國人是在這一帶組織兵力和裝備打算從這裡突破蘇第二道防線進攻莫斯科的……沃洛科拉姆斯克與克林一樣,有一條公路和鐵路直達莫斯科。
事實上,莫斯科周圍的公路和鐵路線就像是一個蜘蛛網,莫斯科在正中央,外圍有一系列重要的節點卡在公路和鐵路上,這些節點是繞不過去或是很難繞過去的,因爲旁邊都是難以通行的泥濘地、沼澤、河流等。
北面的克林是一個,往南就是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基、奧勃寧斯克等,這些節點也就是的第二道防線的支柱,蘇德兩軍主要就是在這些節點上攻防廝殺,一旦被德軍突破又沒能及時補上缺口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卡圖科夫認爲,既然敵人打算從這裡進攻,那麼他們必定在這裡準備了大量的炮火及坦克,這些炮火和坦克能輕易的封鎖坦克第四旅的進攻路線,即便是找到了一個適合進攻的開闊地也一樣。
事實證明卡圖科夫的想法是正確的,科茲沃村方向第27坦克旅和第44騎兵師的失敗就證明了這一點。
就算最終第四坦克旅因爲T34的數量和步坦協同的能力成功佔領目標,但付出的代價只怕也是無法接受的。
所以,卡圖科夫部隊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份在正面佯攻,另一部份則從側面迂迴。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坦克第四團團長扎哈卡維奇少校反對道:“從南側迂迴,這代表我們的坦克要跨過一片泥濘地!”
“德國人也是這麼想的!”卡圖科夫說:“所以他們不會想到我們從這個方向進攻!”
“但如果我們的坦克陷在泥地中……”
“你忘了我們有自救木嗎,扎哈卡維奇同志?”卡圖科夫說:“我們受過相關的訓練,只要有幾輛坦克順利的衝進敵人的防線就可以爲步兵提供掩護,然後……其它坦克就能得到足夠的時間跟進!”
扎哈卡維奇聞言只能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這似乎是個可行的計劃,身爲坦克指揮官的他只是習慣性的對泥濘地心存恐懼。
於是,在斯基爾馬諾沃村方向的炮火準備就在炮彈中加上了煙霧彈。
坦克第二營在正面公路、鐵路以及其間的一片開闊地上展開佯攻,坦克第一營四十幾輛坦克帶着第333步兵團迂迴。
舒爾卡就是其中之一,不過他的注意力不是被敵人吸引而是看着身後跟着部隊的宣傳車。
“同志們!”喇叭裡傳出激昂壯闊的聲音:“我們的國家正在經受敵人的入侵,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但這些侵略者打錯了算盤,我們勇敢的戰士不怕犧牲,偉大的人民前赴後繼,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我們絕不會後退一步,一切敵人將滅亡……”
“怎麼了,舒爾卡同志?”指導員問。
“我們是迂迴!”舒爾卡說:“在敵人沒有察覺的情況下迂迴,它是打算一直這麼喊下去嗎?”
指導員突然明白了什麼,然後轉身走向宣傳車。
後來據說指導員還費了一番力氣才說服宣傳車關掉喇叭……原因是那是來自最高統帥的命令,他們不敢輕易違抗。
最後沒辦法,指導員只能憤怒的衝着他們吼道:“知道你們在做什麼嗎?我有理由相信你們是敵人的間諜,你們用這種方式暴露我們的進攻方向,好讓他們提早做好防備並把炮彈打到我們頭上!”
誰也不敢輕易承擔間諜的後果,於是這才罷休。
進攻比想像的要順利。
原本以爲村前的一條小溪會是很大的障礙,但熟悉地形的當地戰士卻知道哪個河段是坦克可以通過的。
“下游五百米,那個部份原本有一塊巨石!它擋住了溪水的去路使其拐了個彎導致溪水經常漫進村裡,兩年前我們用炸藥把巨石炸平了讓溪水通過。也就是說,那裡的河底是堅硬的石頭!”
事實果然就像他們說的那樣,於是T34十分順利的渡過小溪。
如果說有什麼麻煩的話,那就是石頭在溪水的衝涮下變得光滑而且長了綠苔使履帶容易打滑,但只需要慢速通過就沒有問題。
緊接着就一片泥濘地,大慨兩公里纔到達斯基爾馬諾沃村。
就像卡圖科夫想的那樣,德國人肯定認爲這片泥濘地不會有坦克能通過,當然也不會有步兵願意從這裡進攻……原因是泥濘使步兵無法奔跑着快速躍進,同時這一帶除了幾片灌木之外也一片空曠無處藏身。
如果有人從這裡進攻的話,只需要幾挺機槍就能將其擋住。
問題就在於蘇軍是坦克加步兵前進,而且熟悉地形的戰士們知道哪些地段是硬地哪些地方是名副其實的溼地。
這對於出生在這裡的人來說很容易分辯,夏季時硬地就會成爲百姓行走的一條路,它們只是在雨季來臨時表面上被爛泥覆蓋,而溼地卻是連底部都是鬆軟的,甚至還有可能是個大坑。
另一方面,則是坦克帶着足夠多的圓木,每輛坦克旁邊及後部都綁着十幾根圓木,甚至還用汽車運了幾車隨時準備補充。
它們填在坑裡就不回收了,也就是說實際是用圓木鋪出了一條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