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拔劍論功

廊下看雨的衙差們似乎感覺到了廳中忽然有些異樣的氣氛,扭頭往廳裡看了一眼,只見寇卿宮的長史側靠在几案上,手中拈着一枚閃閃發光的銀魚符,隨着五指有韻律的起伏。那隻魚符在他指間靈活地跳躍着、翻滾着,攸而閃入掌中,攸而又出現在指背上。

上卿院直趙琿坐在左側一張坐榻上,背後靠着一隻圓形的靠墊,雙手一撩袍裾,翹起了二郎腿,右側的侍御使蘇長鳳幾乎是同時與他做了相同的動作。側下方。兩名衙役擡了一張几案悄然放下,放好文房四寶,一位書令在几案後面坐下……

廳中就像在演一部默片,只有動作,沒有聲音。

當動作都靜止下來時,遙兒手掌一翻,那枚銀魚符就從指尖跳到了掌心,她把魚符揣回銀魚袋,坐直了身子,對趙琿和蘇長鳳道:“兩人大人誰先表述一下?”

二人客氣一番,便由先審此案的上卿院直趙琿做結案陳詞。

趙琿咳嗽一聲,說道:“西門藝上門討債,常林無力償還。雙方發生口角,既而發生爭鬥,爭執中,常之遠助父行兇,擊殺西門藝,事實清楚,當事人也供認不諱。我大齊律規定,父爲人所毆,子相救,致人傷殘,照尋常鬥毆罪減三等。至人死亡者,依常律處斬!故此,本官以爲,常之遠應判死刑!”

蘇長鳳瞟了遙兒一眼,見遙兒安坐不動,知道他是等着自己開口。他若開口,必是反駁上卿院,建議減刑的,雖然距遙兒的無罪釋放還差着一籌,終究有相通之處,不免等於幫了遙兒的忙。

可是眼下遙兒不語,他也只好開口。在他想來,減刑從道義上是可以發揮一下的。至於無罪釋放,卻未免施刑過寬了,眼下不妨先駁倒御使臺和寇卿宮的共同敵人上卿院,再與遙兒計較。主意一定,便道:

“法令之作用,在於防兇暴。孝行之作用,在於開教化。常之遠救父,是行孝而非兇暴。常之遠年紀幼小。能明白行孝的道理,這不是因爲朝廷教化的功勞嗎?《王制》稱五刑之理,必原父子之親;《春秋》之義,原心定罪!

今常之遠生被皇風,幼符至孝!我等讞刑司法,應該懲惡揚善!常之遠雖然殺人當死,不過他尚在童年,能知父子之道,若令其償命,恐有悖朝廷彰行孝道之義。故而本官以爲,應罪減一等。如此,既彰行孝道,又懲治不法,兩全其美!”

一旁書令奮筆疾書,筆走龍蛇地將官員們的論刑依據一一記下。

趙琿反駁道:“常林欠債在先,非義也。西門藝索債,常林拒之,又生口角,只是尋常毆鬥。常林之子助父行兇。若以孝道遮掩,減其刑罰,如此,天下人但有爲非作歹者。其子豈不是都可以助父爲虐了?”

蘇長鳳眉頭一挑,道:“你口口聲聲說常林欠債在先,是爲不義。莫非足下忘了,七夕之夜,西門藝見色起意,是以蓄意設賭。引誘常林的事了?若說不義,西門藝不義在先,何以獨責常林之過?”

遙兒嘴角一絲笑意飛快地掠過,他就知道,這兩人相爭,必定會談到誰先有過錯這個問題。御使臺當初給她設了個套。只要她同情常家,想爲常家父子減罪,就只能爲御使臺所用。而今,她比御使臺更激進一步,御使臺這個套就成了給他們自己下的了,只要他們還堅持自己的意見。就不可避免的要在這一點上與遙兒站在一起。

廳外的雨繼續下着,而且越下越大。廳中代表上卿院的趙琿和代表御使臺的蘇長鳳辯論也愈發激烈起來,兩個人把自己所有能講的理由都說了出來,到後來已經再無新意,只能車軲轆話翻來覆去的擡槓了。

這時候。一直靜坐不語的遙兒突然插口道:“本官以爲,御使臺所言有理!法由情斷,西門藝見色起意,圖謀不軌,程氏娘子之死,西門藝難辭其咎。之後,他又設賭騙人,靈前相欺,如此惡行,神憎鬼厭,自有取死之道!”

蘇長鳳道:“這麼說,長史是同意我上卿院的意見了?”

遙兒馬上搖頭道:“小女子同意上卿院對西門藝不義在先,自有取死之道的看法,但是在量刑上,與上卿院又有不同!”

他看了看趙琿和蘇長鳳,朗聲道:“法理不外乎情理。情與法,互爲輕重。那麼誰輕誰重?什麼時候輕什麼時候重?什麼時候不會因爲嚴肅執法而傷了倫理道德,什麼時候不會因爲重視倫理道德而忽視了國家刑法?”

她左右看看,又道:“這就是我們法官的責任了,區別不同情況,或者法就於情,或者情讓於法,或者情法各讓一步,以求和諧。”

蘇長鳳立即插口道:“我上卿院建議減刑。正是這般想法!”

遙兒馬上響應道:“御使臺能基於這一點考慮減刑,遙兒贊同!不過我之所以堅持常之遠應無罪開釋,自有道理!” шωш _t tkan _C○

她慢慢站起來,說道:“朝廷之法,素來重名教。所以。尊長與卑幼發生罵、毆、傷、殺等事時,卑幼一方承擔更多責任!父母若毆殺子女,爲子女者不能舉告父母!父母殺了人,子女也不能告。

可是如果母親殺死父親,依我朝律法該當如何呢?兩位熟諳律法,應該知道,那時,不論是嫡母、繼母、還是慈母,作爲子女的皆不再受子孫不得告祖父母、父母禁令的約束,也不再履行爲尊者諱的義務,可以而且必須向官府告發!

父親也是尊長,母親也是尊長,何以如此呢?因爲同爲親情,父親重於母親,所以,於孝行之中,又加了尊卑的考量,父親之親尊於母親之親,因此母殺父,則應當舉告。兩位大人,本官說的對麼?”

趙琿和蘇長鳳猶豫了一下,勉爲其難地點了點頭。本朝律法如此,他們也辯駁不得。

遙兒又道:“我大齊律規定,祖父母、父母被人毆打,子孫當即毆擊對方。若打傷對方,比照普通毆傷罪減一等處治。我想請教兩位,他人毆打了自己的父祖,自有官府衙門可以懲辦啊,告到官府不就行了。爲何法律規定子孫應該馬上還擊解救尊長呢?”

蘇長鳳道:“這是因爲做子孫的,有對尊長盡孝道的義務。眼看尊長被毆打,卻不施救,只等事後舉告到官府,這爲人子女的孝道何在?若因有官府庇護而放棄孝道倫理,難道立法的目的就是爲了敗壞道德嗎?不過……”

蘇長鳳皺了皺眉,道:“不過這與你我所議有何關係?常之遠救父,我御使臺本就認爲理所應當。只不過,救父固然是出於孝道,當時卻非一定要殺人才能救父。殺人就是違法。救父乃是行孝,所以御使臺取折衷之策,建議減刑,有何不對?”

說到這裡,兩人不知不覺間,已經把上卿院丟在了一邊。本來是死罪、減刑、無罪這樣三個話題,在遙兒巧妙地誘導下,已經把死罪拋到了一邊,變成減刑和無罪之爭了。

遙兒道:“我舉此例是想說明,法律是人設立的。所以它不可能盡善盡美,總有一些設立法律的時候不曾想到的問題,當法律明顯有悖於道德倫理甚至情理的時候,一味堅持法律是很荒謬的。這麼做甚至是背離了設立法律的初衷。”

趙琿冷笑道:“任你舌燦蓮花,不過是想爲常之遠免罪罷了!禮法二事,王教大端。長史,這樁殺人案,若據禮經而放人,則法律形同虛設!若依法律。則殺人者當死!禮與法,皆爲王道,你如何取捨呢?”

蘇長鳳一聽,趕緊推銷自己的減罪論,接口道:“所以說啊,常之遠不救父,則有悖孝道。爲了救父而殺人,則手段過激,若不懲處,來日必有人恃禮教而犯國法。我御使臺主張輕判,即彰揚了孝道,又使人不敢輕易違法!”

遙兒道:“二位大人謬也,是大謬。爲什麼這麼說呢?蓋因律法與禮教之上,尚有大義與小義之權衡。比如說,我大齊律規定,有人犯罪,你若知而不告,便是有罪!但是犯罪者是你的祖父母或父母時,你告了反而是有罪了,這就是因爲涉及孝道。

看見外人犯罪,你不告有罪。看見你的祖父母或父母犯罪,你告了有罪,要判你絞刑的;然而,若是你的父母或祖父母所犯的是謀反大罪時,規定又是一變,這時候告了無罪。不告則有罪了,何以如此?”

遙兒掃了他們一眼,咄咄逼人地道:“爲什麼同樣是祖父母、父母犯罪,前者告了你有罪,因爲你不孝。後者不告你有罪?因爲這是謀反!謀反,受害者是千家萬戶。所以你一家一姓的孝,要服從天下人的公益。

可見,法律與道德倫理產生牴觸的時候,一般要遷就於道德倫理。可是這個範圍只限於一家一姓之間的法律和道德倫理,如果犯人的罪行損及天下人如謀反大罪。則法律要置於孝道之上,縱是子女也該告他。

綜上所述,法也好,道也好,運用存乎一心,全看它對天下人的作用如何。常之遠救父心切,錯手殺人。不是故意行兇,他是爲了行孝,所損及者只是西門藝一人,被殺者又做了些什麼呢?

這個西門藝見色起意,設賭爲局,逼死程氏。常氏一家,常之遠的祖母、父親、母親皆因西門藝一人而受害,其人作爲,傷天害理!常之遠因行孝而致其死亡,應該得到寬宥,如此。彰行的不止是常之遠的孝道,也是維護天下人的公義!”

趙琿曬然道:“如此說來,那常家老嫗打死兒媳,也當免罪了,這不是孝道嗎!”

遙兒正色道:“這不是孝道!程氏娘子與這老婦比起來年輕力壯,可是這老婦將她活活打死,她可曾反抗過?她已經盡了孝道,程氏娘子被打死後,她的丈夫和兒子可曾舉告?他們沒有,所以他們也盡了孝道。

舉告者何人?坊間百姓是也!常家老婦刁蠻冷厲,明明是奸人作祟,兒子品行低劣,卻無端遷怒於貞淑溫良的兒媳,將她活活打死。激起衆怒,由坊間百姓告至坊正、武侯處,再由坊正田侯告至臨安府,這是義,天下之義!”

遙兒說到這裡,提起丹田之氣,將她的結案陳詞最後一句遠遠地送了出去,便是散佈在抄手遊廊裡的衙差公吏們都聽得一清二楚:“法律若不能鼓勵道德行爲就不是善法,法治若不能鼓勵道德行爲就不是善治!據此,本官以爲,常之遠無罪!”

趙琿沉聲道:“我上卿院反對!”

蘇長鳳也勃然道:“我御使臺反對!”

“那就沒辦法了!”

遙兒把手一攤,擺出一副兵痞的架勢,說道:“既然三法司各執己見,這三司會審看來也是沒有結論了。那就……具事陳奏,呈中書門下,由宰相們定奪吧!”

“喀喇喇……”

天空中適時響起一聲秋雷,爲遙兒這句話,打上了一個驚心動魄的註解。L

第211章 柳河之死第227章 情醉最殤第113章 若水真相?!第29章 人海茫茫第166章 他是誰呀?第435章 針鋒相對第26章 一曲微醺第345章 末日瘋狂第七十章 青黑家僕第142章 傷兵滿營第312章 管絃繁奏第313章 拔劍論功第319章 驀然回首第13章 痛打賤人第6章 嬌娘做賊第150章 王城故事第138章 小狼呼義第325章 俏小廝兒第158章 路向幽若第270章 巫咒之禍第401章 等魚上鉤第176章 梅花血雨第421章 選官之道第六十五章 蹴鞠戰鬥第418章 左右逢源第359章 老少聯手第360章 邊疆姑娘第204章 婚禮隱情第201章 死去活來第一百零九章 調入百騎第127章 市井婚禮第157章 魚兒咬鉤第42章 兩個仇人第385章 浮出水面第322章 利益交換第151章 借臉離間第425章 孤注一擲第387章 小郎安軻第302章 不怕鬧大!第294章 殘忍吃法第349章 偶遇故人第355章 殺劍出鞘第174章 醉人很乖?第172章 固執將軍第39章 若水冤魂第244章 二郎相見第15章 臨安之花第154章 波瀾將起第227章 情醉最殤第252章 離姜行動第421章 選官之道第123章 女人小孩第392章 蝴蝶效應第52章 遙兒的悟第193章 意外之人第257章 發配慕華第423章 驟起發難第18章 難上青天第431章 毒蛇出洞第162章 魚目混珠第420章 天官郎中第4章 恨天之地第285章 笑裡藏刀第六十三章 鳳門四隱第259章 三重門兒第7章 撿個醉人?第195章 伊人愁腸第62章 姚氏隱秘第282章 長遠意義第387章 小郎安軻第402章 玉殺四怪第284章 高官尊爵第219章 熟女妖嬈第425章 孤注一擲第235章 抱蔓摘瓜第182章 姜葉女謀第120章 嬰孩小柒第191章 一臺好戲第437章 禍水東引第409章 真是熱鬧!第262章 積羞成怒第八十五章 遙兒評詩第239章 觀主遽色第408章 逃跑計劃第318章 衆裡尋他第175章 天然陷阱第126章 貼心男友第180章 我的房間!第171章 纏綿情絲第286章 遙兒的心第162章 魚目混珠第283章 小紈野望第320章 打情罵俏第376章 善後處理第一百零七章 狂牛瘋驢第192章 亂點鴛鴦第28掌 黃粱一夢第160章 爲難女人第277章 昭然若揭
第211章 柳河之死第227章 情醉最殤第113章 若水真相?!第29章 人海茫茫第166章 他是誰呀?第435章 針鋒相對第26章 一曲微醺第345章 末日瘋狂第七十章 青黑家僕第142章 傷兵滿營第312章 管絃繁奏第313章 拔劍論功第319章 驀然回首第13章 痛打賤人第6章 嬌娘做賊第150章 王城故事第138章 小狼呼義第325章 俏小廝兒第158章 路向幽若第270章 巫咒之禍第401章 等魚上鉤第176章 梅花血雨第421章 選官之道第六十五章 蹴鞠戰鬥第418章 左右逢源第359章 老少聯手第360章 邊疆姑娘第204章 婚禮隱情第201章 死去活來第一百零九章 調入百騎第127章 市井婚禮第157章 魚兒咬鉤第42章 兩個仇人第385章 浮出水面第322章 利益交換第151章 借臉離間第425章 孤注一擲第387章 小郎安軻第302章 不怕鬧大!第294章 殘忍吃法第349章 偶遇故人第355章 殺劍出鞘第174章 醉人很乖?第172章 固執將軍第39章 若水冤魂第244章 二郎相見第15章 臨安之花第154章 波瀾將起第227章 情醉最殤第252章 離姜行動第421章 選官之道第123章 女人小孩第392章 蝴蝶效應第52章 遙兒的悟第193章 意外之人第257章 發配慕華第423章 驟起發難第18章 難上青天第431章 毒蛇出洞第162章 魚目混珠第420章 天官郎中第4章 恨天之地第285章 笑裡藏刀第六十三章 鳳門四隱第259章 三重門兒第7章 撿個醉人?第195章 伊人愁腸第62章 姚氏隱秘第282章 長遠意義第387章 小郎安軻第402章 玉殺四怪第284章 高官尊爵第219章 熟女妖嬈第425章 孤注一擲第235章 抱蔓摘瓜第182章 姜葉女謀第120章 嬰孩小柒第191章 一臺好戲第437章 禍水東引第409章 真是熱鬧!第262章 積羞成怒第八十五章 遙兒評詩第239章 觀主遽色第408章 逃跑計劃第318章 衆裡尋他第175章 天然陷阱第126章 貼心男友第180章 我的房間!第171章 纏綿情絲第286章 遙兒的心第162章 魚目混珠第283章 小紈野望第320章 打情罵俏第376章 善後處理第一百零七章 狂牛瘋驢第192章 亂點鴛鴦第28掌 黃粱一夢第160章 爲難女人第277章 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