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各懷鬼胎

小傢伙已經會看人臉色,大概是感覺到她的語氣不善,小傢伙不笑了,嘟着小嘴,皺起眉頭看着她,很嚴肅的樣子。

歐陽玉衍直起腰,又恢復了雍容高貴的氣度:“把孩子帶回房去,我們不走!”

奶孃不敢多話,連忙答應一聲,抱着孩子走了出去。

袁愚茤急忙拉上障子門,走到歐陽玉衍身邊,急切地道:“大公子!”

歐陽玉衍沉着臉,瞟他一眼道:“誰讓你擅作主張的,我說過要離開麼?”

袁愚茤茫然道:“可是……,咱們……,是!屬下知罪!”

歐陽玉衍重重地“哼”一聲,道:“我被不滿、憤懣、仇恨,或者……還有那麼一點嫉妒,迷亂了神智。這一次,遙兒做的漂亮,我敗得心服口服!我栽在她手裡,不冤,那些不甘、那些憤怒,便也煙消雲散了,我現在很清醒!”

歐陽玉衍在房中緩緩地踱着步子,一步一尺,緩慢而力,量出幾步後,她緩緩站定身子,仰首望了半天屋頂的承塵,低聲道:“我要擴充官場中的人脈需要錢,我要聘請江湖奇士爲我所用需要錢,就算打聽消息、買通門路,都需要錢!”

她長長地吸了口氣,道:“我已無顏向家族求助,事已至此,家族怕也不會再給我投入,我需要自己的資金來源,現在還能受我支配的生意還有多少?”

袁愚茤定了定神,答道:“咱們保全了一些產業,還有一大筆財富……”

歐陽玉衍截口道:“坐吃山空?”

袁愚茤忙道:“不不,現在這些錢,都轉化成了生意。一本萬利的生意!道人與河內老尼、還有那個秦人深受女王寵信,這幾個人都愛財如命,咱們的生意現在都和他們掛靠在一起,藉助他們的勢力,無往而不利……”

當初孔如風就已告訴過歐陽玉衍,說女王奉若神明的那三位活神仙,實際上是幾個江湖騙子。之後。因爲這幾人深受女王寵信。歐陽玉衍覺得有利可圖,曾派人和他們接觸,陸續把一些生意掛靠在他們名下。

由此。對這幾個人的事情,歐陽玉衍也知道的越來越多,那位據說能知過去未來、每日只吃三粒米的河內老尼,常常大魚大肉。這事兒她很清楚。

河內老尼擁有授戒收徒的特權之後,只要有孝敬給她。她便爲人剃度,不分良莠地發放度碟,以致許多青樓**爲了逃避稅賦、隱瞞財產,也紛紛做了她的弟子。以致門下烏煙瘴氣,這事歐陽玉衍也很清楚。

再比如那位道人留連地方不返,到處作威作福。還有那個秦人斂財受禮的諸般作爲。不過這些事和她全無關係,她只知道藉助這幾個人的勢力。她的貨物哪怕是違禁品也能暢通無阻,穿城過阜不但不用上稅,就連運輸都可以藉助朝廷驛運之力,不需要她花一分錢。

如今她極需用錢,跟這三個神棍合作來錢又最快,她幾乎把所有的浮財都投了進去,壯大她掛靠在這三個神棍名下的生意。

歐陽玉衍聽袁愚茤解釋了一番,緩緩點頭道:“嗯!憑此一端,我們當然不可能恢復在顯墨時那般實力,但是積蓄一年、兩年、最多三年,我們便有了一搏之力!”

歐陽玉衍霍然轉向袁愚茤,沉聲道:“這一次,遙兒幹得漂亮!我很開心,因爲打敗我的人,並不是一個泛泛之輩!可是,她再了得,終究還是一個人,是人就會出錯,她不可能一直贏下去!”

歐陽玉衍攥起了拳頭,不知道是說給袁愚茤聽,還是給自己打氣:“今日臥薪嚐膽,來日必與她一較高下!”

……

雪紛飛,紛飛雪。

窗前那盆水仙開花了,幽香撲鼻,院中那株川西小米分也開花了,紅豔勝火。還有就是,遙兒不負所望,一局妙奕,砥定乾坤,安軻很是歡喜。

冬季幾乎從不踏出房門的安軻因爲歡喜,忽然有了興致想到院子裡賞一賞那株紅梅,於是,船孃便趕緊張羅起來。

裡三層外三層的衣賞先穿上,再套上銀針海龍皮的裘袍,戴上秋板紫貂皮的昭君暖套,外罩一件雪狐皮的鶴氅,腳下一雙鹿皮駝絨內襯的小靴,懷裡袖着一隻暖烘烘的手爐,纖細的脖頸上纏了一條大貂鼠的風領。

風領纏了足有三圈,結果一張清麗精緻的小臉,就只剩下一雙大眼睛了,原本挺拔可人的嬌軀也變成了一隻笨拙的熊寶寶,態寶寶費力地踱到院子裡,就開始呼呼地喘氣,繞着那一樹紅梅只欣賞了半柱香的時間,船孃便張羅着請他回暖房。

於是,安軻打道回府,緊接着就是摘下秋板紫貂皮的昭君暖套,解下大貂鼠的風領,脫去雪狐皮的鶴氅,卸下銀針海龍皮的裘袍,脫掉鹿皮駝絨內襯的小靴,然後又是外三層裡三層,等他從一隻笨拙臃腫的熊寶寶,重新還原成一個清秀君子的小兒郎,額頭都沁出汗來。

安軻格格地笑,他覺得很有趣。

船孃本來還擔心他會受了風寒,擔心他會累着身子,可是看見公子那快樂得像個淘氣小男孩的樣子,她心裡滿滿的都是感動,只覺一向靜若曇花的公子能這般快樂一笑,便什麼都值了。

彌子暇聽家人稟報,冬季從不出房的大小姐跑到院子裡賞梅花去了。

彌子暇先是嚇了一跳,繼而勃然大怒,安軻身子虛弱,怎能受得了風寒侵襲,這些下人越來越不像話了,竟然不勸阻着些!

獨孤宇趕緊又奔了安軻的小院,到了院中,安軻卻已回房去了,彌子暇站在門外,側耳聽着安軻用輕咳但極歡喜暢快的語調都船孃說着話,原本的震怒不知不覺便散去了。

……

今天臨安官員和士紳們宴請的人是監察御史王幫。

朝廷每年都會派監察御史巡訪各府郡,他們管的事情很雜。吏治民情、司法訴訟、徭役差派、府學教化,無所不包。他們一般很少直接插手地方政務,但是他們有權在回京後,把一路見聞詳細地稟報給女王。

這種特殊的“調研員”,雖然官兒不大,但是權力太重,所以地方上從來都不敢怠慢。而這位名叫王幫的監察御史不但自身負有替天子察訪民情的特權。他的長兄還是鳳閣舍人兼吏部侍郎。有這一層關係,地方上的官員自然更加阿諛。

這場接風宴既不能顯得過於奢華,又不能掉了品味。臨安令柳徇天可是煞費了一番心思,酒筵辦得大方得體,賓主盡歡。待這場盛宴結束時,鵝毛大雪也停了。滿城銀裝素裹,份外妖嬈。

柳徇天想安排王御史住到自己府上。剛剛對他說明心意,王幫便笑起來:“柳府君一番美意,助心領了。不過來時我就已經先以書信告知了吉兄行程,說是要住在他的府上。與他抵足而眠,一敘離別之情的。”

王幫說着把一個人拉到面前。柳徇天認得此人是明堂尉吉象,臨安的明堂尉職權和身份都比較特殊。

他是縣尉。負責執法治安,但不是負責普通坊市。而是負責宮城。宮城的範圍不止包括皇宮大內,皇宮大內之外那些地方,有各衙的差役、有灑掃的工人、有馬伕廚子,平時難免也有偷雞摸狗、打架鬥毆的事情。

這臨安的明堂尉,就是專門負責宮城範圍內的治安和一般刑事、民事案件的。如今俊下臣擔任的就是臨安合宮尉,而這臨安明堂尉就是吉象,因爲合宮是女王的居所,所以吉象是俊下臣的直接下屬。

吉象此人性情果毅、沉默寡言。在臨安官宦的圈子裡不是個很引人注目的角色,平素參加的一些酒宴應酬也極少,所以柳徇天對他印象不深,只記得此人形容嚴肅、不苟言笑,卻沒想到他與這位王御史如此熟稔。

王幫見他微露驚詫之意,便笑着解釋道:“某與吉兄相交久矣,當年我二人在進京趕考路上便結識了。我二人一同赴京,又同租一處宅第備考,一同考中進士,算是多年的老朋友了。”

吉象向柳徇天牽了牽似乎因爲不常笑,早就顯得僵硬了的臉部肌肉,嘴脣嚅動了一下,就算是向他打過招呼了。

王幫連稱客氣,吉象雖不苟談笑,話也比較少,這時也知道該說句話了,連忙幫腔說上幾句,柳徇天這才罷休,只是攜了王御史的手,把他送出酒樓,直到他和吉象登車離去,柳徇天才向今日赴宴的臨安衆官員士紳一一告辭,大家各自登車回府。

吉象在不熟悉的人面前一向沉默寡言,但是對相交多年的朋友卻是談笑風生,總有說不完的話題,與平素模樣判若兩人。二人登車,一路賞着雪景,說着各自這些年來的發展和際遇,談笑間便到了吉府。

吉府坐擁三進院落,雖然稱不上華美,卻也寬敞、肅穆,很有官宦人家的氣派。

吉象回府後,少不得又叫家人整治了幾道小菜,以紅泥小爐焙酒,與好友當窗賞雪,再度言談。不知不覺到了晚上,吉象談興猶濃,叫人在客房鋪了兩人的鋪蓋,掌起燈來,繼續喝酒聊天。

這時二人早已說完這幾年各自的發展,王幫正講起他一路上的種種見聞,對吉象笑道:“吉兄,來時路上,我偶然聽見一樁傳聞,說是洛州錄事參軍綦連耀有天命在身,綦連家的宅第有王氣。哈哈哈,坊間還有人說,綦連耀生有兩子,大兒名大覺,小兒名小覺,這兩個覺,便是兩角麒麟之意。”

王幫酒喝的多了,舌頭已經有些大,但是聲音倒還清晰:“他們還說,綦連耀,這個耀字拆開就是光翟,喻意光宅天下,江山之主!你說……可不可笑?”

吉象一聽,不由暗吃一驚,酒意都醒了幾分,連忙問道:“王兄可把此事報與了天子?”

“噯!無稽之談!完全是坊間小民以訛傳訛的無稽之談!”王幫揮揮袖子,大笑道:“綦連耀不過是洛州的一個小小錄事參軍,王氣天命?光宅天下?可笑!可笑!某豈會相信這等無稽之談,以此神怪之說蠱惑天子耳目呢!”

王幫說着,仿若已不勝酒力,往前一趴,伏到了案上。吉象連連搓手,急聲道:“王兄糊塗啊!這可不是小事,身爲人主,最忌憚的就是這種事,從古至今,不管是何等明君英主,但凡對這種消息,都是寧可信其有,不敢信其無的,你怎麼……”

王幫伏在案上,呼嚕聲大作。吉象推了推他,喚道:“賢弟,賢弟?”

王幫已然睡得熟了,全無半點知覺,吉象苦笑一聲,站起身來,在房中緩緩踱了幾步,終於下定決心,揚聲喚道:“來人,扶王御史登榻歇息!”

兩個小廝應聲走入,見吉象從牆邊架上摘下袍子,忍不住問道:“阿郎不歇息嗎?”

吉象道:“你們先侍候王御史睡下,某去書房處理一樁公事!”吉象說着,推門而去。

兩個小廝費力地拖起王幫,把他帶拉帶抱地弄到榻上,替他脫下靴子,蓋上錦被,因爲自家阿郎還要回來歇息,兩個小廝在桌上留了一盞燈,這才退了出去。

王幫側臥在榻上,呼嚕聲大作,兩個小廝一走,他呼嚕不停,一雙眼睛卻睜了開來,向門口一瞧,詭異地一笑。

他與吉象相交久矣,深知這位同年的脾氣稟性。這位仁兄心思深重,遇事素來不肯行差踏錯半步,王幫早就知道只要把這個傳言告訴他,吉象就絕不會漠然視之。

田承乾從同州郡拖回一條俊下臣的瘋狗,想讓它去咬姜德胥和遙兒。但是這條瘋狗已經威風不再,得讓它重新成爲女王器重的看家狗,纔有資格同姜德胥和遙兒叫板,所以田承乾用了一個最有效的辦法來讓女王姑母重新器重這條瘋狗。

他知道姑母最猜忌的事是什麼:謀反!他要做文章,只能從這個題目上下手。L

第16章 絕色妖男第296章 路見不平第357章 欽差遇刺第九十九章 漸起微瀾第210章 一頓肉打第372章 各逞心機第15章 臨安之花第八十三章 沁梅危機第396章 談詩論道第56章 遙兒領隊第一百零六章 杯酒斷腸第336章 雞鴨魚肉第12章 小灼良人第22章 香樟販首第六十六章 楚侯猖狂第342章 死地逢生第25章 女人鬥富第158章 路向幽若第204章 婚禮隱情第36章 離姜心殤第340章 階下之囚第1章 若水人家第188章 妙計天成第221章 秘密告密第294章 殘忍吃法第316章 替母選妃第174章 醉人很乖?第六十五章 蹴鞠戰鬥第424章 梟雄落幕第343章 引蛇出洞第285章 笑裡藏刀第18章 難上青天第265章 一場故事第60章 心意綿綿第41章 谷廟小曲第六十四章 好戲開鑼第280章 瀚海波平第173章 功虧一簣第226章 風起青萍第292章 四大金剛第300章 此案重審!第113章 若水真相?!第268章 女人心針第149章 妙計上心第306章 短兵相接第395章 騙吃騙喝第九十章 王儲誰屬?第272章 王儲末路第117章 笑面虎兒第279章 稚童匭書第121章 人性覺悟第228章 女王心衰第269章 風雨欲來第349章 偶遇故人第388章 神秘老者第169章 絕望絕望!第394章 可有請柬?第248章 奇葩主審第29章 人海茫茫第247章 國嬈之恨第38章 討債討債!第404章 小灼產子第一百零六章 杯酒斷腸第374章 垂死掙扎第334章 夜探三騙第241章 情敵救贖一百零四章 活色不香第383章 主動作死第420章 天官郎中第112章 老婦金玲第七十五章 純純愛戀第一百零三章 孤男寡女第279章 稚童匭書第178章 欲語還休第396章 談詩論道第175章 天然陷阱第361章 色膽橫生第316章 替母選妃第九十八章 癡情謀劃第338章 垂死掙扎第60章 心意綿綿第163章 一出啞劇第16章 絕色妖男第321章 傲嬌人兒第178章 欲語還休第132章 烽煙漸起第39章 若水冤魂第398章 一場造化第284章 高官尊爵第311章 三司會審第134章 桃花盛時第168章 醉人往事第363章 硝煙乍起第362章 黃雀在後第133章 孤竹之行第285章 笑裡藏刀第337章 上玄心思第153章 民族咋創?第118章 燕國奸細?第423章 驟起發難
第16章 絕色妖男第296章 路見不平第357章 欽差遇刺第九十九章 漸起微瀾第210章 一頓肉打第372章 各逞心機第15章 臨安之花第八十三章 沁梅危機第396章 談詩論道第56章 遙兒領隊第一百零六章 杯酒斷腸第336章 雞鴨魚肉第12章 小灼良人第22章 香樟販首第六十六章 楚侯猖狂第342章 死地逢生第25章 女人鬥富第158章 路向幽若第204章 婚禮隱情第36章 離姜心殤第340章 階下之囚第1章 若水人家第188章 妙計天成第221章 秘密告密第294章 殘忍吃法第316章 替母選妃第174章 醉人很乖?第六十五章 蹴鞠戰鬥第424章 梟雄落幕第343章 引蛇出洞第285章 笑裡藏刀第18章 難上青天第265章 一場故事第60章 心意綿綿第41章 谷廟小曲第六十四章 好戲開鑼第280章 瀚海波平第173章 功虧一簣第226章 風起青萍第292章 四大金剛第300章 此案重審!第113章 若水真相?!第268章 女人心針第149章 妙計上心第306章 短兵相接第395章 騙吃騙喝第九十章 王儲誰屬?第272章 王儲末路第117章 笑面虎兒第279章 稚童匭書第121章 人性覺悟第228章 女王心衰第269章 風雨欲來第349章 偶遇故人第388章 神秘老者第169章 絕望絕望!第394章 可有請柬?第248章 奇葩主審第29章 人海茫茫第247章 國嬈之恨第38章 討債討債!第404章 小灼產子第一百零六章 杯酒斷腸第374章 垂死掙扎第334章 夜探三騙第241章 情敵救贖一百零四章 活色不香第383章 主動作死第420章 天官郎中第112章 老婦金玲第七十五章 純純愛戀第一百零三章 孤男寡女第279章 稚童匭書第178章 欲語還休第396章 談詩論道第175章 天然陷阱第361章 色膽橫生第316章 替母選妃第九十八章 癡情謀劃第338章 垂死掙扎第60章 心意綿綿第163章 一出啞劇第16章 絕色妖男第321章 傲嬌人兒第178章 欲語還休第132章 烽煙漸起第39章 若水冤魂第398章 一場造化第284章 高官尊爵第311章 三司會審第134章 桃花盛時第168章 醉人往事第363章 硝煙乍起第362章 黃雀在後第133章 孤竹之行第285章 笑裡藏刀第337章 上玄心思第153章 民族咋創?第118章 燕國奸細?第423章 驟起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