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下

又有人影無聲無息地走到牀側隔着簾子跪下,伸入一雙晶瑩美麗的手,捏住詠善的足底,爲他細心按摩,勁道陰柔適中,居然真的讓詠善覺得疼痛似有緩解。

詠善愜意地呻吟一聲:心裡微跳,忽覺不妥,猛然坐起,把牀上的垂簾一掀,低聲驚道:“母親?”

跪在牀側爲詠善拿捏的人正是淑妃,一身華美宮裝,漆黑油亮的濃髮挽了一個貴妃髻,顯然經過一番精心打扮而來。一邊伸手爲詠善輕輕按摩着腳底,一邊擡頭淺笑道:“怎麼?疼得好點了沒有?”

“母親快請起來。”詠善拉住淑妃的手,鎖起眉道:“快起來。母親怎麼跪在兒子牀下?”

淑妃卻絲毫不動,嘴角一扯,苦澀的笑容漣漪般在臉上泛開,“你已經貴爲,詠臨的命拽在你的手中。母親不跪你,又去跪誰?”

“詠臨的事情我心裡有數,絕不會傳出去。母親快起來,別這麼跪着,兒子受不起。”詠善挪腳下牀,去扶淑妃。他腿上傷勢嚴重,這一挪動,傷口撕裂般一陣揪心地疼,頓時冷汗直流,勉強忍着疼對淑妃道:“詠臨是我唯一的弟弟,我怎麼會不顧他的性命?”

淑妃聽了這句,才站了起來,坐在牀邊。見詠善額頭上都是冷汗,也嚇了一跳,親自用衣袖幫他拭了拭,關切道:“疼得這麼厲害?母親宮裡面有藥,要他們拿過來……”

詠善搖頭,“不用了,疼一疼就會過去。人來人往的拿藥,事情反而容易鬧大。”

淑妃昨夜教訓了詠臨一頓,後來發現詠臨腰間那塊瘀青,又覺心疼,也不禁暗怪詠善下腳太狠。

現在見了詠善這樣,又對詠臨恨得牙癢癢,“這個詠臨,真是該死。就這麼一個哥哥,也動刀動槍的,要是真把你傷得重了,他一輩子都要悔侮腸子。”

詠善半晌沒作聲,後來才面無表情地道:“我昨天也把他踢得狠了。母親記得找人給他敷點藥,下雪的時候別再滿皇宮地亂跑。傷上加風寒,那可不好玩。”

“母親知道。”

話說到這裡,兩人不約而同地沉默下來。

詠善背倚牀頭靠着,腿傷的疼竟是沒有停過,他也不作聲,默默忍着。

淑妃有一下沒一下地撫着他的手,爲他擦額上滲出的細密的冷汗。

房中似乎越來越悶,教人喘氣都喘不過來。

詠善垂下眼簾,將黑曜石般的眼睛藏起了一半,低聲道:“母親回宮吧。詠臨的事,您不用擔心。”

“能不擔心嗎?”淑妃嘆了一口氣,“雖然事情發生的時候內懲院裡只有你們三個人,但難保有人看出蛛絲馬跡。這麼大的皇宮,到處都是眼睛,你以爲真的可以瞞得過?我也希望可以瞞過去,但是不管怎麼說,必須未雨綢繆,想一想事情敗露時候的退路。”

“退路?”詠善忽然冷笑,看向淑妃,一雙眼眸驟然間寒若利劍,“原來母親已經爲兒子想好退路了,不,是爲詠臨。”

“是爲你們兩兄弟。”淑妃直逼他的目光,冷冷回了一句。剎那間,神態間才顯出和詠善如出一轍的倔傲無情,活生生一個模子裡出來的母子骨肉,一字一頓道:“傷害,無論如何只有處死一途。你腿上的傷來得不明不白,只要謹妃那邊得知消息,請個太醫過來,稍作檢驗就可以看出是兵刀所傷,到時候,你要對你父皇怎麼交代?當時內懲院中只有三個人,到底是誰刺傷了你?詠臨,還是詠棋?”

“詠臨。”

“不,是詠棋。”淑妃抓住詠善的手,緊緊的,一絲也不肯鬆勁,死命盯着他的眼睛,彷彿是哀求,又彷彿是警告,“詠棋纔是最適合的人選。他被押回受審,恨你將他的位取而代之,所以含恨傷你。而你呢,你對他還有兄弟之情,不忍心置他於死地,所以隱而不報。將來要是事情隱瞞不住,被人發現你的傷,就用這個說法。詠善,這樣的,纔是你父皇心目中的好。用詠棋抵罪,不但可以救你親弟弟命,還會讓你有最好的說辭,只是……”

“只是動手的是詠臨。”

淑妃臉色陡然一變,“你說什麼?”

詠善腿上疼不可當,目光此刻卻異常淡遠,也不望向淑妃,只是輕輕把嘴角往上一扯,“要是事情敗露了,我就和父皇說,動手的,是詠臨。母親,這不是實情嗎?”

“你……”淑妃原本緊緊握着他的手,此刻卻像被毒蛇咬了一口似的,驀然扔開他的手,站起來連退兩步,驚疑不定地審視着他,壓抑着急劇的呼吸,宛如心碎般低聲道:“你……你這是要母親死……”

詠善畢竟只有十幾歲,終不忍聽她如此悽切的聲音,把眼睛垂下,很久才緩緩道:“妳要詠棋死,也就是要我死。母親,妳真這麼不喜歡我嗎?”情不自禁,竟長長嘆了一聲。

淑妃本來恨極,聽他這一聲長嘆,彷彿一生一世的鬱結惆悵都盡積在其中,只覺得像人在無邊無際的海中,辛酸無奈,都從四面八方席捲而來。定睛一看,眼前的人眉目鼻樑都和詠臨一模一樣,除了表情從沒有詠臨頑皮可愛之外,又有什麼地方不及詠臨?

不由心腸驟軟,走前兩步,緩緩在牀頭坐下,居然一伸手,把詠善的肩膀輕輕摟住,柔聲道:“傻孩子,母親怎麼會不喜歡你?我只擔心你忘了這裡是皇宮,所謂情愛,在別的地方或許珍貴,在皇宮裡,卻一錢不值。就算你爲了詠棋犧牲所有,犧牲你的位,犧牲詠臨,犧牲母親,甚至犧牲你自己,到頭來,也只剩一地心碎。”

詠臨從小被淑妃這樣親暱擁抱的次數數之不盡,但對於詠善來說,卻少之又少。

他被淑妃輕輕擁着,心窩裡一陣暖意直往四肢百骸裡遊走,不由自主地反握了淑妃的手,輕輕一捏,“母親放心吧。動手的不是詠棋,也不是詠臨,是我自己。”

淑妃聽這話沒頭沒腦,微覺詫異,剛想仔細問,忽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外至內,傳了過來。

常得富小跑進來,臉上帶了一絲不安,“殿下,淑妃娘娘,詠升殿下帶着陳太醫來了。”

“太醫?”淑妃驀然站起,失聲低呼。

常得富還未說話,詠升和陳太醫已經到了門前,大模大樣直接跨進詠善的寢房。

兩人顯然是匆匆趕來,外面天色剛亮,風還很大,詠升卻走得滿額都是熱汗,一進門,隨手解了身上的貂皮大裘,遞給門外伺候的太監,故作親熱道:“剛起來就聽說殿下受傷了,把母親和弟弟我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殿下的身體是國之根本,要是有什麼意外,那可怎麼好?我想這事不能馬虎,今天一早去稟明父皇,父皇立即命陳太醫過來爲療傷。殿下也真是的,怎麼受了傷也不傳太醫,把我們擔心死了。”

一邊說,一邊走,已經走到詠善牀前,見了一身宮裝的淑妃,瀟灑地行了一個禮,“娘娘也在?”又露出奇怪的神色,“娘娘的臉色怎麼這麼蒼白?不會是連娘娘也受傷了吧?”一副意氣風發的模樣。

淑妃看着老態龍鍾的陳太醫拎着太醫專用的小藥箱,心裡一陣亂跳。

這老東西在太醫院任職三十七年,向來以爲人剛正著稱,真正是個油鹽不浸,水火不侵的貨色。今天如果來的是旁人,或許可以稍做功夫,打點着要他不要亂說話,怎麼偏偏來的是這個老古板?

她心裡七上八下,臉上卻一絲不顯,穩重安詳地緩緩在牀邊坐下,對詠升冷冷道:“你心裡如果真有殿下,也不會未得允許就亂闖殿了。”

詠升似乎早就得到謹妃教導,只管笑嘻嘻應對,“淑妃娘娘錯怪我了。我是奉父皇的旨意過來的,怎麼是亂闖?”

詠善自從詠升進門,就一直靜靜打量着他,眸光深遠難測。見淑妃還要說話,詠善插話道:“又不是什麼大事,父皇日理萬機,何必驚動他老人家?”轉頭對向他磕頭請安的陳太醫溫言道:“起來吧。你年紀大了,以後見了本不必磕頭。”微微笑了笑。

他平常嚴肅深沉,冷硬無情是出了名的。這一笑,卻如平湖秋波般和暖,顯得格外溫文寬仁。

陳太醫從地上艱難地爬起來,又向前行了一禮,不卑不亢道:“皇上命下官來爲殿下診傷,請問殿下傷口在何處,爲何所傷?”

詠升在一旁道:“傷口應該是在大腿,聽說是被刺傷的吧?”

“胡說,”詠善訓了詠升一句,語氣卻並不嚴厲,臉上還帶着一點淺淺的笑容,“要是有刺客,早就稟報父皇,禁閉城門大肆搜捕了。傷口確實在腿上,不過原因嘛……”

他看着陳太醫,脣角那一抹懶洋洋的笑容極冷,開口道:“說出來實在有些丟面子,我去內懲院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不巧雪裡有些斷了的枯竹朝上支着,一截插進了腿側。意外之傷,常得富又是懂得藥理的,就沒有驚動太醫院。”

詠升顯然得到確鑿消息,一臉看好戲的表情,聽了詠善一番說辭,故意皺眉道:“竹子?怎麼我聽說是刺傷的呢?不管怎麼說,傷口一看便知,殿下身體要緊,請陳太醫看看傷口吧。”

淑妃看着陳太醫顫巍巍向前,猶如被貓爪子撓心一樣,坐立不安。暗地裡拿眼睛瞥詠升,恨不得把這個蠢貨連同他母親一同亂箭射死。

詠善沒怎麼作聲,歪靠在牀上。

常得富在一旁伺候,也是一臉肅穆,見詠善臉上發白,料想他躺得不舒服,連忙拿了個小軟枕過來墊在他腰下,又躡到牀頭另一邊,輕手輕腳爲詠善揉肩。

一邊殷勤伺候,一邊斜眼去看陳太醫。

陳太醫半跪在牀側,請示過詠善,將他下衣撩起,解下小褲,大腿上果然包紮了密密一層白紗布。

陳太醫一看,便恭謹道:“殿下見諒,下官要解開紗布,看過傷口,纔可以開方醫治。”

淑妃心裡凜然,忍不住道:“太醫今天是怎麼了?傷口好不容易包裹好,正應該精心調養,貿然打開,不是讓受疼嗎?醫者父母心,太醫只爲了看一個無足輕重的傷口,爲了給自己交差,就忍心置的痛楚於不顧?”

“娘娘說對了,下官是爲了交差。”陳太醫半跪着,紋絲不動,昏黃的老眼向上一瞥,一閃而過的眸光竟有幾分犀利,仍是那副不卑不亢的聲調,“下官奉旨而來,皇上的差事,天下誰敢敷衍?”

淑妃被他一頂大帽子壓下來,頓時喉嚨一噎。

詠升看在眼裡,得意不已,差點噗哧一聲笑出來。

陳太醫又轉頭去看詠善,“殿下,下官要解開紗布了。會有點疼,請殿下稍做忍耐。”

詠善略略皺眉,隨即釋然,“要解就解吧,長痛不如短痛。”看了淑妃一眼。

陳太醫應了一聲,果然小心翼翼動起手來。

淑妃心跳加快,緊張地捏緊自己的衣袖。

詠善雖然表面冷漠,但對弟弟詠臨其實一向照顧有加,每到要命關頭,都是護着詠臨的。

但他又捨不得犧牲詠棋。

這孩子,難道竟有別的傻想頭?

想到這裡,淑妃更加不安,再也坐不住,站起來移到陳太醫身後,關切地看着。

紗布一層一層解開,開始幾層還是潔白無瑕,到了後面的,都滲着鮮血,可見傷得頗重。

淑妃看得心驚瞻顫:心裡又罵詠臨,這死小子,把哥哥傷成這樣。

最後一層紗布終於揭開。

傷口露了出來。

淑妃驚呼一聲。

詠善腿上的傷口極不勻整,皮肉外翻,血肉模糊一片,露在外面的肉呈現一點白色,顯得異常可怕。

陳太醫也被嚇了一跳,悚然道:“殿下傷得不輕,怎麼可以不通知太醫院?內懲院這根竹子惹禍不少。”

“竹子?”詠升心生不祥之兆,從椅上一跳而起,湊過來看,狐疑地問:“陳太醫,殿下真是被竹子弄傷的?”

“詠升殿下看傷口便知。這傷口裡面還有存留的竹層,難怪會疼痛難忍。”陳太醫打開隨身的小藥箱,取出工具,爲詠善挑走傷口裡的竹層。

詠升下死勁盯着那可怕的傷口,企圖從上面找出一點刀刀刺傷的痕跡來。但刀口小,竹子大,一個小小的傷口上覆蓋了一個更大的傷口,哪裡還能看出什麼。

常得富本來正爲詠善揉肩,這時候小跑到牀邊,撲通跪了下來,磕頭認罪,“小的該死,昨夜燭光搖晃,小的眼睛又不好使,昨天爲殿下包紮時,竟還留了竹層在裡面。小的該死!”

“起來吧。”詠善一邊咬牙忍疼,哼了一聲,“這時候誰有功夫怪你?幫我擦擦額頭的汗。”

常得富鬆了一口氣,趕緊跑起來爲他仔細擦汗。

陳太醫爲詠善挑刺,淑妃在後面看得渾身冷汗,畢竟是親生兒子,看着他腿上血肉模糊,淑妃腸子都要揉在一起了。膝蓋發軟,向後趔趄一步,轉身就往外跑,倚着門柱,一手捂着嘴,“哇”地吐了一地。

胃裡連酸水都吐盡了,纔好不容易止住。自然有宮女太監們捧熱水毛巾過來伺候。

淑妃吐個乾淨,才腳下發虛地回去看望詠善。

幸虧陳太醫年紀老是老,一雙手卻很利落,已經挑好刺,敷了藥,正在用白紗包紮。

不過片刻,就已包紮完畢,站起來向詠善和淑妃行禮,稟道:“的傷是竹刺傷。現在傷口已經包裹好,方子下宮開了,再叫太醫院煎好送過來。下官還要向皇上覆命,先告辭了。”

詠升得意而來,掃興而歸,知道大事不妙,哪裡還敢逗留,連忙請辭,跟着陳太醫一起溜了。

常得富恭恭敬敬地送他們出宮。

一時間,房間裡只剩詠善、淑妃。

詠善被折騰得臉色蒼白,見淑妃似乎失魂落魄,卻笑了起來,“母親瞻色不比從前了。記得從前蕭妃意圖毒害父皇,父皇大怒,判蕭妃凌遲處死,還責令後宮衆妃皇子一起觀刑。那次血濺遍地,嚇昏了不少妃子,只有母親和麗妃由始至終站得穩穩當當。怎麼今天只是看了一點點血,就吐成這樣?”

淑妃深深看他一眼,嘆道:“等你日後有了自己的兒子,自然知道別人的血和自己兒子的血有什麼不同了。那是怎樣一種滋味,你將來終會明白。”

詠善怔了一怔,半晌,也嘆了一聲。

“不必等到那個時候。這種滋味,我現在已經知道了。”不知是否傷後虛弱,他的聲音低到了極點,幾乎微不可聞,“母親,我把詠棋燙傷了……用燒紅的金如意……”

淑妃一顫。

她伸出雙手,彷彿想摟住詠善。

詠善卻猛然別過臉,伏在牀上,用撕破似的嗓子,像受傷後疼痛難忍的野獸一樣痛哭起來。

皇宮內福禍只在旦夕,詠升匆匆忙忙在御前密告,結果太醫證實確實只是竹傷,讓詠升在父皇面前丟了一個大臉,連帶着謹妃也心驚膽顫,生怕被詠善反咬一口,在詠升頭上安一個“妄言”的罪名。

不枓,不但在殿養傷的詠善毫無動靜,連皇上也沒怎麼生氣,過了幾天,居然還下了一道聖旨,說“養傷期間,瑣碎國務也需照料”,命令“皇子詠升稍作輔助理事,以爲錘鍊”。

詠升又驚又喜,這次可是因禍得福,雖然沒有害了詠善等人,卻有好運從天而降,居然藉此機會撈到了參與國家政事的機會。

於是養傷,五皇子開始管些小小外事。

謠傳新遇刺的事,就此告一段落。

詠善這次流血不少,傷在腿上,後來傷口又被竹子插了進去。雖然從小練習武藝,筋強骨壯,這麼折騰下來,第二天傷口就開始發炎。

他生性好強,又擔心消息傳到父皇耳裡,如果再次追究起來,不知道還會惹出什麼大禍,所以不許常得富向上稟告,只按時把太醫院送來的湯藥一口喝乾,還逞強坐在牀上熬夜看前面送過來的瑣事奏報。

這樣耽擱幾天,傷口沒全好,又添了發熱症狀,口乾舌燥,喝多少水都不管用,再隔兩三日,竟然連坐起來都勉強了。

常得富這個時候才知道真的糟了,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一開始就報上去,當然沒有什麼大事。

現在病成這樣,忽然上報,必定驚動皇上。

他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想來想去,最後匆匆去見淑妃。淑妃聽了,驚得連轎子都來不及叫人準備,披着一襲斗篷就冒着雪匆匆趕到殿,往牀邊一瞅,詠善滿臉熱得通紅,輪廓卻直瘦下去不少。

淑妃又傷心又氣憤,當場就指着常得富罵,“混賬東西!千金之軀,何等尊貴,你們就這樣糟蹋?病了幾天了,居然連本宮都敢不告訴?他說不報就不報嗎?要是詠善有個三長兩短,不需皇上下旨,本宮就先剮了你!”

詠善病中昏昏欲睡,聽見淑妃罵人,勉強睜開眼睛,“母親,兒子只是頭有點發熱,過兩天就好了。”

淑妃看見詠善醒了,趕緊伏下腰,柔聲道:“詠善,你身上不舒服,不要開口說話勞神,母親把上個月你父皇賞的千年老山蓼帶了來,已經吩咐他們下去熬了。”伸手輕觸詠善的額頭,熱如烙鐵,驚得她把手往後一縮。

詠善恍惚一笑,還沒開口,牀前又閃出一個人影,居然是詠臨,一臉愧疚道:“哥,我……我……我錯了……”撲通一聲雙膝跪在牀前,抱住他一隻手,“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哥哥不要生氣,好生養病。等哥哥病好了,要打要殺都隨哥哥。”鼻子一酸,豆大的眼淚簌簌掉了下來。

詠善沒想到他還有膽子過來,驀然一怔,想一想他在內懲院無法無天,和自己當面對着幹,拔刀子扎人的時候下手半點也不留情,頓時怒火不打一處來,正要把他的手狠狠甩開,目光所到之處,卻看見淑妃一臉殷切地盯着他,眼中滿是哀求之意。他愕了一瞬,心中就微微嘆了一聲,再看詠臨,那張和自己一模一樣的臉,哭得孩子似的,眼淚大顆大顆的向下滾,確實悔恨到了極點,心裡又是一軟。

他冷冷瞅着詠臨,隔了片刻,纔有氣無力地道……這麼冷的天,還跪在地上。一點都不知道愛惜自己,母親白疼你了。起來吧。”

詠臨一刀傷了詠善,連着幾個晚上都睡不着,現在見到一向身強體壯的哥哥爲了自己病成這樣,更是難過,一哭就停不下來。詠善開了口,他也沒聽清楚,只管繼續抱着詠善的手哭,淑妃把他從地上拉起來,斥道:“還哭什麼?哥哥已經不生你的氣了。他正生病呢,你別在這裡吵他。”

詠臨一想也對,趕緊舉起袖子往哭得溼漉漉的臉上一抹,乖乖閉了嘴。

不一會蔘湯熬好送了上來,淑妃嫌宮女們笨手笨腳,親自坐在牀前端碗去喂,詠臨正想找機會補過,趕緊跑去把詠善小心翼翼地扶起來,讓孿生哥哥靠在自己肩膀上。

不知道是不是淑妃帶來的老山蔘確實比宮裡常用的人蔘要好,詠善一口一口喝了蔘湯,自覺添了不少精神。看看眼前身後,正是宮中和自己骨血相連,最最親密的兩個人。別人也就算了,這兩個,卻是這輩子註定同榮共辱的。

他性子冷硬陰鵝,現在病得昏昏沉沉,胸膛裡卻多了一分柔情,溫和地看了淑妃一眼,低聲道:“母親不要擔心,我從小練劍習武,身子沒那麼弱。倒是詠臨那天捱了我一腳,挺不輕的,怕會傷了內腑,要記得找人看看。”

“已經看過了,我皮厚肉粗,前兩天連瘀痕都散盡了。”詠臨在後面小心地撐着詠善,一邊道:“那一腳是我活該,母親說哥哥原該踢得更重一點纔好。”

淑妃瞪他一眼,數落道:“你還有臉說?要不是你哥哥護着你,你現在還能坐在這笑?”

三人說了一會話,都覺心中抑鬱散去不少,越發親密。

淑妃怕詠善坐着說話吃力,和詠臨又把他扶着睡下,繼續聊了一會,說到詠升現在正開始管事,每天裝模作樣到前面去見大臣們。

詠善笑道:“這樣正好。不做事的可以藏拙,做事的必定露拙。他資歷淺,又不懂事,去管那些瑣碎事,不出幾天一定會出岔子。”

詠臨因爲詠善的腿傷後來還刺了竹子耿耿於懷,哼了一聲,“要不是他去父皇面前告密,哥哥的傷口也不會重成這樣了。”

淑妃卻顯然另有心事,和詠善商議道:“養傷,別的皇子輔政也是常例。不過爲什麼是詠升?好端端放着一個詠臨在這裡,既是的孿生兄弟,又是老三,排行不是比詠升還大一點?怎麼就不下旨要詠臨去輔政呢?”

“詠臨這個脾氣,還是不要去管政事比較好。”詠善沉吟道:“以後等我傷好了,親自帶他一帶,等他學些本領再說。不然惹出事情,更難收拾。”

淑妃露出寬慰之色,“有你護着他,我就放心了。”

“母親放心。我也只有這麼一個同母兄弟,難道我就不疼他?他要是還缺什麼,想要什麼,儘管直接報來給我就好。”

詠臨和他一同長大,對這個孿生哥哥脾氣其實極爲了解,氣起來的時候下手毫不留情,一旦氣消了,對他這個弟弟還是很疼的。

聽詠善這麼一說,詠臨知道哥哥真的不氣了,大爲高興,在詠善背後直對淑妃得意洋洋地做鬼臉。

淑妃也笑起來,“現在想巴結他,送禮給他的人多着呢,還有什麼到不了手的?他也想不到什麼要來求你。”

“纔不是。”詠臨趕緊插嘴道:“這就正巧有一件事想求哥哥。”

“怎麼?”

“我想求哥哥開恩,饒了詠棋哥哥。”

話一落地,詠善臉色驟然變了。

連淑妃也沒想到詠臨會這麼混賬,胡亂開口,頓時黑了臉。

殿內一陣沉默,空氣沉甸甸地,向人心上直壓下來。

“詠臨……”詠善隔了一會,才輕聲問:“你剛纔說什麼?”

“我也知道,哥哥是奉旨查問,但是詠棋哥哥從小和我親密,他的爲人我最清楚。什麼私通大臣,意圖謀反,這些事詠棋哥哥絕不可能做的。再這樣關押審問,不但問不出結果,反而誤傷好人。內懲院出了名的濫用酷刑,他脾氣溫和,膽子小,又受了傷。昨天我偷偷去看他,他瘦了不少,隔着窗子和我說,他恐怕出不去了,只求我替他去看一眼麗妃……”

淑妃在一邊早就瞧着詠善臉色越來越沉,這下忍不住喝道:“詠臨,你給我閉嘴!叮囑了你多少次不許管內懲院的事。你好大的膽子,還敢瞞着我!張誠那個混帳,越來越不會辦事了!”

“母親,我……”

“你給我下去,不許再來煩你哥哥!”

詠善渾身又熱又冷,眼前一陣眼花。他強撐着不露疲態,咬了咬牙,對淑妃淡淡道:“母親,讓他說吧。詠臨,詠棋都對你說了些什麼?你都告訴我。”

詠臨應了一聲,老老實實道:“詠棋哥哥說他命運不濟,本來就不是長壽的人,只是掛念麗妃娘娘,下能盡孝道,內心愧疚。我和他說,他的事父皇和詠善哥哥你遲早會查清楚,爲了那些流言誹謗,總不能真的把一個皇子給冤殺了。我還和他說,詠善哥哥只是奉旨辦事,等他明白了真相,必定不會爲難他。他聽了我的話,說……說……”

“他說什麼?”詠善半睜着眼睛,低聲問。

詠臨也知道這句話不大穩妥,吞吞吐吐了半天,央求道:“哥哥,他和你不常在一塊,對你爲人不清楚,只是無心之言,我說了,你可不要對他生氣。”

淑妃知道要糟,站在一邊直對詠臨使眼色。

詠善此刻已經是點了火的油罐,隨時都會炸開,她也不敢隨便作聲——萬一詠善連她一併恨上,那麼就連勸和他們兄弟的人都沒了。

詠善嘆一口氣,“你說吧。”

“詠棋哥哥聽到你的名字,就打了個哆嗦,還說,他實在是怕了你。”

詠善眼睛驟瞪,眸中滿是滔天暴浪。

只睜了一睜,又緩緩閉上眼,臉上本來是發熱的紅暈,現在竟倏然全褪了下去,被蒼白替代,像誰在上面覆了一層半透明的白漿紙。

一時無人說話。

殿內沉悶得令人窒息。

詠臨小心地看着詠善的臉色,“哥哥,你生氣了?”

“我不氣。”詠善氣得渾身打顫,死咬着牙,扯着嘴脣強笑,“我是,他是囚犯。他怕我,本來就應該的。哈哈,怕得好,正要他怕呢。”說到後面,喉間一陣透不過氣來的哽噎,又好像是哭音。

詠善吃了一驚,暗暗壓抑,長長几個呼吸後,才覺得好了點,睜開眼睛,看着詠臨,問道:“他只掛念麗妃娘娘,你替他去看了麗妃嗎?”

“嗯。”詠臨應了一聲,偷偷瞅詠善一眼,居然似乎有點心虛瞻怯。

詠善病得手腳發軟,精明卻一絲不減,見詠臨這個神色,心中動了疑心,略一思索,吃了一驚,看向詠臨的目光頓時變得凌厲,“你帶了什麼給麗妃?”

淑妃站在一旁,臉色也變了。

“也沒什麼……”

“到底是什麼?”

詠臨知道瞞不過,硬着頭皮模模糊糊道:“也就是一封問安的書信而已……”

詠善大怒之下,竟有了幾分力氣,猛坐起上身,揮手一個耳光朝詠臨搧過去。

啪!

耳光聲響徹殿。

詠臨也不敢避,直愣愣被他打得耳朵嗡嗡作響。

詠善瞪目怒眉,搧了他一下,還不解恨,舉起手要搧第二下,卻渾身泛酸,找不到一絲力氣,緩緩向後倒去。

淑妃驚呼一聲,趕緊把他扶住了,顫聲道:“詠善,你不要動怒,養病要緊。常得富!常得富!快拿藥來!”抽出一隻纖纖玉手,往詠臨身上狠打了兩下,罵道:“混賬東西,你是要活活氣死母親嗎?你……你送的什麼好信?”

詠臨捂着腫起半邊的臉,急忙解釋道:“真的沒寫什麼,我都看過了,只是問候麗妃娘娘平安,請她不必擔心,還有就是安慰麗妃娘娘,說他的舅舅和太傅那邊,其實並沒有和他通什麼要不得的信,信裡面的內容都只是聊聊詩詞而已……”

淑妃氣得幾乎暈死過去,看着她不爭氣的小兒子罵道:“胡塗!你也不問問他爲了什麼案子被押回京城的?那些信……這傳出去,根本就是內外溝通,串供的死證!這事要是被揭穿,你這呆子背定了傳遞私信,勾結其中的罪名!”說到氣處,又狠狠打了詠臨幾下。

詠臨臉上被淑妃戴着的寶石戒指劃了三四道血痕,卻沒有去擦,他看母親如此生氣,也知道犯了大錯,隱隱着慌起來,發愣道:“信是詠棋哥哥親手給我的,又是我親自交給麗妃娘娘的,應該不會被人知道吧?”

詠善這時候已經過了氣頭,身上冷熱交加,難受得直想暈倒,勉強開口道:

“母親,他不僅這些事,現在也沒功夫和他說。這事,我看要早做準備。”

淑妃點頭應了。

詠善喘了片刻,又問詠臨,“你送信的時候,被誰看見了嗎?”

詠臨努力回想了一下,搖頭道:“冷宮人少,一路走過去,都沒見人影。就是麗妃住的小殿門口站着兩個侍衛,他們開門讓我進去的。”

淑妃黑着臉道:“日後事情扯出來,那兩個侍衛就是要你命的人證。”

詠臨低下頭,不敢再作聲。

詠善沉吟了一會,開口道:“母親和詠臨都先回去,這事我還要想想。別太擔心,信就算被什麼人截到了,也未必會立刻把事情兜出去,總有迴轉的餘地。詠臨回去之後,哪也不許去。”

淑妃忙道:“你放心,回去我就把他鎖起來。”

命人送走淑妃詠臨,詠善躺在牀上,愣愣看着上方牀頂刻着的龍睛鳳尾,把常得富叫了來,吩咐道:“你去內懲院,就說是我的話,要他們把詠棋殿下立即送到這來。”

第二十六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章 第十四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15章 第5章 下第二十二章 第十五章 第二十四章 第38章 第29章 第二十三章 第5章 下第二十六章 第二章 第27章 第43章 第5章 下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一章 第43章 第35章 第十章 第41章 第一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39章 第29章 第15章 第十四章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第二十一章 第29章 第三十三章 第30章 第30章 第九章 第15章 第七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5章 下第三章 第三十三章 第十一章 第十九章 第十四章 第三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一章 第39章 第二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40章 第29章 第四章 第三十一章 第二章 第32章 第31章 第十八章 第32章 第20章 下第二十一章 第十四章 第六章 第十五章 第十一章 第一章 第八章 第三十五章 第37章 第九章 第十八章 第37章 第31章 第十九章 第十章 第十六章 第十二章 第30章 第29章 第八章 第二十二章 第5章 下第八章 第十三章 第29章 第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章 第40章
第二十六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章 第十四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15章 第5章 下第二十二章 第十五章 第二十四章 第38章 第29章 第二十三章 第5章 下第二十六章 第二章 第27章 第43章 第5章 下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一章 第43章 第35章 第十章 第41章 第一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39章 第29章 第15章 第十四章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第二十一章 第29章 第三十三章 第30章 第30章 第九章 第15章 第七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5章 下第三章 第三十三章 第十一章 第十九章 第十四章 第三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一章 第39章 第二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40章 第29章 第四章 第三十一章 第二章 第32章 第31章 第十八章 第32章 第20章 下第二十一章 第十四章 第六章 第十五章 第十一章 第一章 第八章 第三十五章 第37章 第九章 第十八章 第37章 第31章 第十九章 第十章 第十六章 第十二章 第30章 第29章 第八章 第二十二章 第5章 下第八章 第十三章 第29章 第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章 第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