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讀書的地方就在宮內一個名爲靜心齋的幽靜小室內。

兩人一同到達時,現任太傅的王景橋已早到多時,詠善含笑向太傅解釋了兩句,便把遲到的事情敷衍過去了。

行過禮,和詠棋一人坐了一桌,兩桌之間隔着半臂的空當兒,上面備好了筆墨硯臺和幾張白紙,還有課本。

“今天,還是……講一講老莊。”

王景橋年近六十,老眼昏花,說話也不利落,每說幾個字,就要慢悠悠思上一下,不然就是咳嗽一聲。

不過詠善和詠棋知道這人是朝廷老臣,這些年身體不好了,父皇命他半休半養,順便教導皇子們讀書,儘管對慢吞吞的教導不怎麼耐煩,卻還是對他非常尊敬。

“齊物論,嗯……都看過了吧?”

王景橋拿起書,先讀了一邊,他年紀老邁,已經有些口齒不清,但躬行王事,卻非常盡職,凡是覺得讀得不順暢的,都要停下來,勻一勻氣,再好好讀上一次。

全文讀了一次,再逐句講解,也是讀一句,說一句。

這麼來來回回,一篇莊子的《齊物論》,只說了前面四段,已經用了將近兩個時辰。老太傅講得口乾舌燥,說罷了端茶,矜持地飲了一口,看着兩個正襟危坐的皇家學生,“兩位殿下,有什麼,思,不明白的地方嗎?”

詠善看看詠棋。

詠棋輕輕搖頭。

太博對着兩人都凝神看了看,慢慢道:“竟然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嗯,那我就……考着問問吧。詠棋殿下,你說說‘與接爲構,日以心鬥’是何意思?”

“是,太博。”詠棋應了,低頭想了想,才斟酌着緩聲道:“這是說人在世間,行事相處之間,整天以心計相鬥。”

“那……殿下怎樣看呢?”

“可嘆。”

“哦?”王老太傅不置可否,混濁的老眼盯着詠棋,停了那麼一瞬,喃喃道:“殿下年紀未長,知道可嘆,已算不錯了。可這一句,並非只做此解。‘與接爲構,日以心鬥’也可以解成,人在世間,每一刻見識到的,體會到的,都在影響你的心。”

詠棋心裡微震,低頭受教。

太傅嘆了一口氣,又把目光遲鈍地轉向詠善,“殿下,對剛纔的講書,嗯……有什麼想法?”

詠善輕鬆地笑了笑,“我倒是在想那兩句‘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其殺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

“哦?請殿下照自己的想法,解一解這兩句。”

“可解做,將自己的想法如盟誓一樣存在心中,不加以言語解釋,所謂以守致勝。”

“那……後一句呢?”

詠善凝思片刻,忽然露出一個自嘲的笑容,淡淡道:“其殺如秋冬,應該可以解釋爲衰敗如秋冬之枯草,但人生在世,誰到頭來不會變成秋冬之枯草?”

王景橋佈滿皺紋的臉,緩緩綻開一個老態龍鍾的笑,一邊笑,卻又一邊搖頭,喃喃道:“謬解,謬解。唉,老莊大道,古來又有多少人可以解得對呢?殿下這一解。也只是按着殿下的心性來,旁人不可勸了。”

放下茶碗,顫巍巍站起來,“今日先講到這,年紀老邁,不堪長坐。”

兩個學生連忙站起來,一邊一個扶着太傅的手,一直扶到出了靜心齋,詠善命常得富派人把小暖轎擡過來,送了太傅上轎。

兩人目送着太傅的暖轎遠遠去了,才轉頭互看了一眼。

詠善問:“一下子坐了兩個多時辰,累不累?吃點什麼纔好?”

詠棋卻還在回味剛纔課上的話,道:“從前都是雷太傅爲我講課,這個王太傅的課,還是頭一次聽。雖然說話慢吞吞的,細想起來好像真的有些滋味。”

“當然,畢竟是當今大家嘛。”詠善領了詠棋進門,吩咐常得富準備飲食,都端到可以隔窗看景的小側屋去。

兩人都入了小側屋,幾個內侍忙迎上來,把他們身上穿着見太傅的外套給脫了,換上一襲輕鬆簡單的便服。

詠善把內侍們爲他脫下的一大串玉飾拿在手上打量,最上面一個方形玉飾,透雕着古神獸面,下面紅色纓絡線連着兩個水禽形玉帶鉤,再往下,又是連着四個輔首銜玉環,連串穿戴起來,如在腰前鋪排成一片美玉連環,既大方又尊貴,難怪被萬衆挑一的選出來上貢宮廷。

父皇平目的賞賜極多,尤其是有外臣進貢,當的通常能得到數十樣,常常幾個方盤子蒙着黃緞送過來,詠善只是掃一眼就算了,今天才發現這件東西極有趣。

不禁越看越愛。

他想了想,自己拿着這套玉飾走到詠棋身後,道:“詠棋哥哥,你站着別動。”

手繞過詠棋的腰,把東西掛他腰帶上。玉飾一開始已經被組連好,現在掛起來便不怎麼費事,一會兒就掛好了。

“這樣多好看。”

詠棋把眉蹙起,等詠善一鬆開,自己就伸手去解,“這是的東西,別人不能戴。”

詠善抓住他的手,“上面也沒有的字樣,不過是一件玩物,你那麼在意幹什麼?我的東西你嫌棄嗎?”

詠棋見他說話口氣又開始不好,爲難地站着不動。

詠善不理他,自己把東西又在詠棋腰帶上系得更緊了些,弄好了,才道:“你也多少穿得尊貴點,不然,等麗妃見到你身上寒酸,還以爲我這個新刻薄你。”

詠棋聽見“麗妃”兩個字,稍稍動容,沉默一會兒,露出個不打算繼續爭辯的神色。

詠善知道他聽話了,柔聲道:“詠棋哥哥,我們先吃點東西。讀這麼久的書,你怎麼連桌上的茶都不喝一口?往日讀書也這麼用功嗎?”

攜了詠棋,兩人在窗邊隔桌而坐。

常得富這個時候卻輕輕走了進來,“殿下,五殿下求見。”

詠善眼內精光霍地一跳,瞬間就冷靜下來,不鹹不淡地“嗯”了一下,“知道了。派人在門口攔着,別讓他進來掃興。”

“是,小的這就去辦。”

“常得富。”

常得富立即站住了腳,“在,殿下還有什麼吩咐?”

“去和詠升說,他託我辦的事,我已經在辦了,不過,事情要慢慢來,不能心急。有消息,我會找人告訴他。你傳話的時候小心點,好好說,別惹惱了他。”

“是,小的一定小心。”

一大早起來讀書,現在兩人都飢腸轆轆。

飯菜很快一一擺上來,仍是詠棋喜歡吃的。

詠善幫他弄了一勺豆腐放碗裡,“豆腐是好物,可惜始終太素了。我叫人用雲腿片夾在豆腐裡面慢火蒸過,味道會好些。”

才吃了兩三口,腳步聲又傳過來。

詠善一臉不耐地看着走進來的常得富,“又怎麼了?”

常得富後面還跟着兩個內侍,手上都託着蓋了錦緞的大方盤,可知都是貴重金銀玉器,“稟殿下,詠升殿下已經回去了,說一切都拜託殿下您了。臨走前,他還留下了一些禮物,說是孝敬哥哥……”

詠善揮揮手,“好了。查看過沒有違禁的物品,你好好收起來就是了,這麼一點雞毛蒜皮的事,用得着過來擾着我們兄弟吃飯嗎?”

常得富也知道自己來得不是時候,應着聲趕緊帶人退下去。

詠善瞪着他們把門上的垂簾放下,才繼續把半邊身子扭回來繼續吃飯,低頭看見碗裡多了一片雲腿,剎那間眼睛二兄,忍着笑問坐在自己對面的人,“你幫我夾的?”

詠棋被他打量得渾身不自在,又不好不答,半天悶悶地道:“我不愛吃雲腿,它藏在豆腐裡面……”

他一邊解釋,詠善臉上的笑一邊擴大,脣角往上翹,連雪白整齊的牙齒都微露出來,笑得非常好看。

“我吩咐了廚子把雲腿片弄出來才上桌的,一定是他們疏忽了。不妨再遇到裡面藏着雲腿的,給我吃就好。”詠善興致勃勃,又舀了一勺豆腐。

還未遞到詠棋碗裡,腳步聲又隔着簾傳來。

詠善多年練武,耳力比常人好上數倍,一聽見腳步聲:心煩無比,忍無可忍地扭頭沉聲道:“不管什麼事,都給我滾開!還讓歪讓人吃頓清靜飯?”

話音未落,已經有不怕死的掀開了簾子,探進一張嘻嘻哈哈的活潑臉蛋,“嘿,我就知道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我也剛餓了呢。”

又是詠臨那個喜歡上竄下跳的搗蛋鬼。

大模大樣走進來,伸脖子往桌上一看,皺皺鼻子道:“詠善哥哥真小氣,每天就是青菜豆腐蘿蔔冬瓜的,大不了添一兩塊桂花糕,餓壞詠棋哥哥了。幸虧我聰明,帶了一罈子香滷鹿肉過來。”

把懷裡抱着的一個小罈子放在桌上,屁股往詠棋那邊擠,大大剌剌道:“詠棋哥哥你挪一挪,我和你一道坐。這鹿肉可是我從宮外弄來的,嘖嘖,難得的美味。”

他那粗神經,壓根兒沒發現詠善的脖子上青筋一跳一跳,已經爆發在即了。

詠善隔着桌,幽幽盯着詠臨道:“你不待在母親那裡練騎射,又過來幹什麼?還是沒把我說的聽進耳朵裡?”

“練了!天沒亮就起來,練了一個大早上呢!”詠臨本來興高采烈,被詠善沉着臉問了一句,露出委屈神色,孩子般的急着爲自己辯解,“是母親說練功也要悠着點,不能一蹴而就,過了頭反而傷了筋骨,所以我纔沒繼續,趁空出來逛逛。哥哥要是不信,問母親好了,我什麼時候撒過謊了?”

他是個粗神經,詠棋卻多少知道詠善氣由何來,擔心詠臨這個笨弟弟再嚷嚷起來,更惹得詠善大怒,只好截了詠臨的話,皺眉輕訓道:“不練騎射,難道功課也去一邊?有時間就該安心學點東西,哪怕練練字也好。你分明是偷懶,尋個空就溜出來玩,還不向你詠善哥哥認錯?”

詠善在一旁聽着,心裡比明鏡還清白,這番話,每個宇都能嗅到迴護詠臨的味,說不出的畏懼小心。

他不禁自忖道,在詠棋心裡,他不過是個連孿生親弟也能下手的角色!

五臟六腑一痛,就有一股血摻着酸辣直往上衝,頂着喉頭,竟一個字也說不出。

結果叫嚷起來的是詠臨,詠棋一說完,他就扭頭看着詠棋,萬般委屈又疑惑地叫道:“詠棋哥哥,你也罵我?這到底怎麼了?我這次回來,不是捱打、就是捱罵,母親這樣,詠善哥哥這樣,現在連你也罵我!我今天干什麼壞事了?不過是拿一罈鹿肉過來想讓哥哥們一起嚐嚐,兄弟們一桌子吃個飯,也值得你們人人都罵我?我就這麼討人厭?”

他老虎似的大眼睛瞪得大大,居然紅了一圈,放開了嗓門,憤憤道:“既然個個都瞧不起我,把我叫回來幹什麼?索性讓我死在那鳥不生蛋的封地,豈不乾淨!”

詠善臉色早就青得嚇人,聽見詠臨叫喚得一聲大過一聲,說出索性死在封地上的混帳話,那股惱怒剮心似的實在按捺不住,猛地一聲雷霆大吼,“滾!”

手往桌上發瘋似的一掃。

頓時,所有菜碟碗筷,連着詠臨辛苦弄來的那壇鹿肉,乒乒乓乓,湯汁淋漓,全砸在地上。

一瞬間,房中氣氛窒息到極點。

詠臨看見詠善發怒,頓時啞了似的沒了聲音,怔了片刻,已是一臉傷心失望,霍地站起來,咬着牙掉頭就往外衝。

詠棋的母親只生了他一個,自己沒有同胞兄弟,反而從小就最疼這個弟弟,忍不住一把扯住他,“詠臨,你聽哥哥說……”

詠臨人高馬大,正發狠似的往外衝,詠棋坐着伸手去拉,根本拉不住,反而自己被帶歪了,一個坐不穩猛地一栽,額頭撞在桌沿上。

砰!發出好大一聲。

“詠棋!”詠善聽得心臟一縮,撲過去捧他的臉,“撞到哪了?讓我看看!”

詠臨也知道闖禍了,嚇了一跳,趕緊轉回來圍着詠棋打轉,叫道:“詠棋哥哥,詠棋哥哥,是我不好,你沒事吧?”看清楚詠棋額頭上紅了,毛毛躁躁道:“我給你揉揉。”

伸出手,還沒碰到詠棋的額頭,就被詠善一掌揮開,磨牙細聲道:“給我滾。”

詠臨垮下臉,慚愧得幾乎哭出來,“哥哥,我不是存心的,真的不是。”

“詠善,”詠棋輕輕喚了一聲,他細皮嫩肉,這一下撞得不輕,疼得臉色發白,蹙着眉央道:“殿下,他就是個不懂事的孩子,你別和他計較。”

詠臨卻更爲內疚,忽然大哭起來,“都是我的錯!是我乾的壞事!怪不得人人都嫌我,是我自己招惹的!詠善哥哥你像上次那樣打我出氣好了,連詠棋哥哥的份也一塊討回來,我絕不告訴母親就是!”

這兩個異母兄弟,竟然比孿生兄弟還有默契。

一個央求,一個痛哭,把堂堂夾在中間,連氣都喘不上來。

詠善冷眼看着他們兩個,腸子像被人拿筷子胡亂攪到斷了,連疼都不知道,什麼滋味也說不上,驀地一陣心灰意冷,反而冷靜下來,苦笑着道:“不過一頓家常飯,值得你們這樣又哭又叫?不像個皇子的模樣。”

他把詠棋扶起來坐好,回頭看見常得富在門外探頭探腦,揚聲吩咐道:“常得富,拿些碰傷的藥膏來,詠棋殿下不小心撞到了。還有,命人重新佈菜,除了剛纔那幾樣,再加兩個油水重的葷菜,詠臨是個一頓沒肉就活不成的。”

常得富連聲答應,立即跑去辦了,另有兩三個小內侍進來打掃,一地狼籍整理完畢,藥膏也到了,詠善拿在手裡,叫詠棋坐着別動,親自用指尖挑了一點,在紅腫的額頭上細心塗抹。

詠臨胡亂抹了哭得一塌糊塗的臉,在一邊手足無措地站着,訥訥道:“詠善哥哥,讓我來吧。”

詠善心裡灰冷,對他也不怎麼生氣了,語氣居然比往日溫和,“你坐着就好。練了一個上午騎射,飯都沒吃,還要哭一場,也夠你受的。”一邊說,一邊用指腹輕輕沿着傷處邊緣打圈。

動作溫柔得令人心碎。

詠棋見詠善今天這麼好應付,不禁有些驚訝,忍不住偷偷盯着眼前這個手握重權,喜怒無常的弟弟看,剛好被詠善掃到,詠棋微驚,立即把視線下垂。

“疼?揉得重了?”詠善停下手。

詠棋搖頭,“不……嗯,好多了。”

他本來垂着眼睛,睫毛濃濃密密,遮擋了眼底思緒,和詠善對了這一句:心裡忽忽一跳,彷彿石頭掉進湖面,泛起一圈又小,又沒聲息的漣漪,情不自禁又把眼睛擡了起來。

兩顆黑瞳仁潤如寶石,罕見的不帶戒備地瞅了詠善一眼。

詠善正幫他擦藥,離得極近,詠棋這樣輕輕一眼,直看入他魂魄裡去。一觸那目光,詠善心肝猛地被扯離了原位,連呼吸都驟然屏了。

他被炎帝挑選出來當,多少大事都不能讓他顏色稍變,這會兒卻激動得難以自持,胸膛漲滿起來,到發疼了,才知道自己早忘了呼吸。

詠善定定看着詠棋,按捺着他翻騰咆哮的心浪,良久,纔對詠棋低聲道:“我說過這輩子都對你好。你放心,詠善說過的話,從不反悔。”

這話說得太過誠摯,直似泛着血色一般凜冽決斷。

詠棋雖然早被詠善三番四次修理得痛不欲生,此刻卻也禁不住心底一顫。

他腦裡亂糟糟的,也不知該怎麼應這一句,訕訕地又把臉低下去,抿着脣不作聲。

他不作聲,詠善也不作聲,仍舊幫他揉傷口,像恨不得一心二忌,就靠着指尖把紅腫的傷口頃刻消整下去,一絲疼都不剩。

詠臨幹了錯事,心虛加內疚,老老實實聽詠善的,坐到一邊,雖然憋得難受,卻居然也真的很乖,安安靜靜沒亂開口。

兄弟三人都不說話,房中靜得連掉一根針都能聽見。

冬天的暖日子,午後陽光微微斜射,各人想各人的事,卻都覺得有些暖融融,渾身懶洋洋的,安逸舒坦到了極點。

這樣沉默着,像把許多不痛快的事都抹去了顏色,通通變淡。兄弟們彼此看一眼,竟都有些過意不去,目光漸漸柔和。

很快,常得富領着人把新做好的熱菜送上來,一碟一碟擺上桌,小心地笑着解釋,“爲詠臨殿下新添的兩樣葷菜,一樣是蔥油悶三黃雞,一樣是滷酒醬肘子。本來想弄個詠臨殿下最愛吃的牛肚子熱鍋的,但那東西預備耗時,怕做出來時間太長,讓三位殿下等太久……”

詠臨剛纔還算老實,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過片刻又故態復萌,被常得富逗得直呵呵,不等常得富說完,笑罵道:“你也大會巴結人了,弄兩樣菜就能被你捧得笑出一朵花來。思,要找個東西賞你。”他探手入懷,掏了半天,笑容忽然古怪起來。

原來今天練的是騎射,小玩意都沒帶身上,掏來掏去,根本掏不到什麼。詠臨只好低頭看自己的腰帶,上面拴着兩塊玉佩,一塊是炎帝賜的,一塊是淑妃昨天才給的,當然不能隨手賞人。

但話已出口,常得富又站在面前,拿不出東西,豈不尷尬死了?

詠臨一邊裝着樣子,一邊急得眼睛亂瞄,掃眼就瞧見了詠棋腰上的佩飾,湊過去作個揖,笑道:“詠棋哥哥,你這麼細的腰,掛着這麼大串的東西,沉甸甸的多辛苦,不如借一塊小的給我先使使,以後我弄個更漂亮的還你。”一邊說,一邊毛手毛腳要拆塊玉件下來。

非常意外,詠棋竟護着腰間不許他動手,哄道:“詠臨,你要東西,別的不行嗎?哥哥去找個好的給你。你快住手,別把它弄壞了。”

詠棋向來對詠臨最大方,只要詠臨央求,縱是心愛之物也肯讓出來給他。只是這腰上的玉飾組件,雖然每個部件都不大,做工卻異常精巧,連連相嵌,非常難得,想必也是詠善得到的賞賜中的上品。

詠善也許自己對這個也頗喜愛,卻送了給他,還在不久前親手幫他繫上。

如果就這麼當着詠善的面讓詠臨拆了一片去,連詠棋都自覺太對不起詠善,一邊阻止詠臨,不由又擔心詠善再次發怒,移動目光去看詠善的反應。

詠善哪裡會生氣。

他見詠棋護着自己送他的東西,早就高興得手腳微顫了,如喝了醇酒般半醉,只在心底反覆喃喃——

金石爲開,金石爲開……

瞧見詠棋看他,竟綻開一個燦若驕陽的笑容,快步走過去,攜了詠臨,以天下間最慈愛的兄長都自嘆不如的溫柔口氣道:“弟弟,你要東西賞人,我這裡有一堆呢,什麼玩意都有,隨着你挑,只要喜歡的,儘管選了,我差人送到你那裡去。以後還缺什麼,儘管過來我這殿裡挑就好。”高興到了極點,連話也說得古怪,一連串的“儘管。

詠善又摘了腰上一塊極名貴的玉佩,轉身丟給常得富,誇道:今天的菜做得好,你也算盡心了,拿着這個去吧。”

常得富從察覺詠臨想打詠棋腰上玉飾的主意開始,就嚇得腿肚子抽筋,大呼不妙,好幾次想開口求詠臨不要賞了,萬一殿下醋罈子翻了,牽連到自己這個小總管身上,可不是好玩的。

沒想到好運天降,詠棋一個小小的拒絕就讓事情轉了個彎,自己最後還得了一個寶貝,歡喜得眼睛瞇成一條縫,連連打躬道:“謝殿下,謝詠棋殿下,謝詠臨殿下。”拿着那玉佩,渾身快活地退下去了。

詠臨卻被詠善的兄長之愛打動了,好半天還張大了嘴巴,愣了似的看着詠善,不禁感動起來,一把攥着詠善的手,結結巴巴道:“詠善哥哥,我……我就知道自己再不爭氣,你也是……也是疼我的。”

破天荒地,詠善竟有些許慚愧。

詠棋在一旁道:“要說話,不如邊吃邊說吧。菜都涼了。”

兩個孿生兄弟回過神來,想起這頓飯吃得真不容易,不禁同時失笑,那一刻,那模樣和表情,活脫脫就是同一個模子出來的。

詠棋看得驚歎,第一次覺得詠善和詠臨真的極爲相像。

奇怪,從前竟看不出來。

於是,氣氛變得極好,兄弟三人竟兄友弟恭起來,一起在桌旁坐下,愜意地邊聊邊吃,說得最多的自然還是詠臨,一邊油水淋漓地啃着肘子,一邊嘰哩呱啦無所不談,詠善和詠棋細嚼慢嚥,聽着詠臨口水亂噴,臉上都帶着微笑,偶爾彼此互看一眼,便有什麼輕而暖和的東西撞在心頭一般,不禁暗中生了感嘆,只是一頓飯的光景,怎麼就恍如生前身後,截然不同?

天意真是不可測。

詠善心裡最清楚發生着什麼,詠棋卻只是模模糊糊,只是覺得眼前這人並不那麼可恨可怕了,自己也不貪心,若能如此下去,以後母親也活得平安,這樣的日子,倒也比自己預想過的要好上一點。

他這個願望,雖然真的不算貪心,但顯然並不容易成真。

一頓飯還沒吃完,事情就來了。

房門外,忽有人影一閃,在門外站住了腳,往裡面稟道:“殿下,小的有要事稟報。”

詠善吃飯是嚴令不許打擾的,正和詠棋隔桌相對,笑着聽詠臨誇誇其談,聽見聲音,朝門外一瞥,看清楚那人面目,頓時眼角一跳,放了筷子緩緩站起來,笑道:“你們先吃着,我出去一會兒。”

詠善踱出房門,等在門外的人剛動了動嘴,被詠善掃了個眼神,立即不作聲了。

兩人默默轉到廊下,詠善才悠悠道:“說吧。”

那人穿着宮內中級侍衛的衣服,眉目間藏着一絲細緻,名叫林川,是詠善身邊幾個探聽宮內消息的得力臂膀之一。

林川先左右看看。

“殿下。”他跨前一步,在詠善耳邊嘀咕了一句。

詠善一聽,臉色雖無大變,眼神卻驟地沉了下來,“母親去了麗妃那處什麼時候的事?她去幹什麼?”

麗妃待着的地方,自然就是冷宮。

他本來不想理會被關在冷宮的麗妃,不料一個詠臨,一個詠棋,先後都差點在那惹出大禍,再不下點功夫,日後更不得了,便吩咐林川暗中對冷宮裡的事留心一二。

林川道:氣小的得到的消息,淑妃娘娘約莫吃中飯的時候過去的,還帶了一個食盒,說和麗妃娘娘情同姐妹,看着麗妃娘娘一個人冷清,心裡過不去,弄點好吃的送去。以淑妃娘娘現在的身分,門口的侍衛們也不敢攔她,就讓她進去了。後來過了小半個時辰,淑妃娘娘就出了門,回殿裡去了。”

詠善從聽見“食盒”二字起,疑心就重了。

母親和麗妃之間的恩恩怨怨,明爭暗鬥,幾十年來就沒停過一天,已經到了不看見對方的屍首,心裡這簇火就消不下去的地步。

要不是淑妃還未正式成爲皇后,有些膽怯,自己這個又再三明裡暗裡地脅迫,恐怕淑妃早對被打入冷宮的仇敵下手了。

情同姐妹?

哼,連那些開門迎她進去的侍衛心裡都絕不會信。

詠善一邊暗暗冷笑,一邊徐徐地問:“食盒裡的東西,都有查驗過嗎?”

“當然查驗過。”林川稟道:“雖然是冷宮,麗妃娘娘畢竟曾經受過皇上多年寵愛,還爲皇上生了第一個兒子,她要是在裡頭出了事,看守的侍衛哪個活得成?況且兩位娘娘的事,侍衛們多少也知道,查驗的時候更是加倍小心。”

像是爲了安詠善的心,他又補充了一句,“另外,小的也已經打探清楚,淑妃娘娘離開後,麗妃娘娘依舊好好的待在裡頭。要是出了事,宮裡早就鬧起來了。”

“哦?”詠善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既然如此,母親去這一趟,就只是好心送些吃的?”

“像是有聊了兩句。”

“說了些什麼?”

“小的不清楚。”被詠善亮得像星似的眼珠子一瞅,林川呼吸微微急促起來,顯得有些爲難,低聲道:“冷宮是後宮裡頭管得最嚴的地方,要打探消息,買通人手,都需要時間。再說,那些貼身跟着麗妃的人,一則都是跟隨麗妃多年忠心耿耿的,二則,就算他們其中有一、兩個想另投明主,也要有機會和我們接頭不是?這才幾天的功夫,小的還暫時無法和裡頭的人打上交道,目前先買通一個看門的普通侍衛,只能知道門上的事,等再過些日子,小的想辦法慢慢往裡頭滲。殿下,這種事急不得。”

詠善知道他說的是實情。

在後宮裡頭打聽不該打聽的消息,本來就充滿危險,萬一露出馬腳被人揪住,說不定立即被栽上一個密謀的罪名。

尤其是冷宮,尤其是麗妃。

誰會相信在冷宮有動作的新不是爲了害麗妃,而是爲了保麗妃?

若在這個地方栽個跟頭,被人抓了實據,到了炎帝面前,那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詠善暗中嘆了一口氣,臉上卻裝作不在意,只道:“這麼幾天,你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是我從前考慮得不夠周全,早就該在冷宮那頭留意些,也不至於今日這樣。”

堂堂自責兩句,林川當然不敢插話,低着頭在一旁聽着。

詠善道:“你去見見買通的那個侍衛,誇獎他兩句,多賞點錢。以後再有不尋常的人在麗妃那裡露面,別管是不是在當值,立即來報。別像這次一樣,人都走了,我纔得到消息。”

林川點頭稱是。

詠善囑咐道:“多看着麗妃,如果有病痛,即刻召好的太醫去看,別讓人趁機下手害了她。”

兩人細細商量一番。

打發林川離開後,詠善記掛着屋裡的詠棋,又往原路回去。

第二十四章 第七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五章 第二十四章 第32章 第十七章 第37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二章 第37章 第26章 第六章 第二十五章 文案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三十三章 第39章 第三十四章 第九章 第二十三章 第三十二章 第九章 第31章 第16章 第5章 上第二十三章 第28章 第五章 第三十三章 第37章 第十四章 第28章 第二十四章 第35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五章 文案第八章 第一章 第九章 第二十八章 第三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五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章 第35章 第二十一章 第十七章 第二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二十一章 第十九章 第32章 第5章 下第四章 第30章 第二十一章 第16章 第五章 第一章 第六章 第二十章 第六章 第二十二章 第四章 第七章 第20章 上第三章 第二十一章 第36章 第三章 第41章 第六章 第三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文案第16章 第二十二章 第十五章 第五章 第十章 第十六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十七章 第5章 上第5章 上第十四章 第41章 第二十五章 第六章 第十一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七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五章 第二十四章 第32章 第十七章 第37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二章 第37章 第26章 第六章 第二十五章 文案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三十三章 第39章 第三十四章 第九章 第二十三章 第三十二章 第九章 第31章 第16章 第5章 上第二十三章 第28章 第五章 第三十三章 第37章 第十四章 第28章 第二十四章 第35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五章 文案第八章 第一章 第九章 第二十八章 第三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五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章 第35章 第二十一章 第十七章 第二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二十一章 第十九章 第32章 第5章 下第四章 第30章 第二十一章 第16章 第五章 第一章 第六章 第二十章 第六章 第二十二章 第四章 第七章 第20章 上第三章 第二十一章 第36章 第三章 第41章 第六章 第三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文案第16章 第二十二章 第十五章 第五章 第十章 第十六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十七章 第5章 上第5章 上第十四章 第41章 第二十五章 第六章 第十一章 第二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