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認清現實

bookmark

“弘文閣新擬‘巡撫江北諸事’之奏疏,賓王怎麼看?”

新修弛道遼東段已經初具規模,綿延至鴨綠水,隨處可見奔馳的騎士在那裡巡弋。皇帝行在,自然是森嚴壁壘。甲士身上的板甲,宛若亮銀一般絢爛,倘若是近衛大戟士,又用金絲鑲邊燙花,和同列的羽林軍猛士,風格全然不同。

皇帝換了常服,修身體貼的衣衫,馬靴更是讓修剪別緻的軍褲在小腿處收窄,使得皇帝的身材,看上去極爲提拔。

說話間,皇帝似乎是伸出了手,一旁有個只露出雙眼的甲士立刻將一柄大弓雙手奉上。

持弓遠眺,灘塗的蘆葦蕩藏匿着不知道多少野禽。手指捻了一支箭,只聽一聲牛角號聲,震的蘆葦蕩各種鳥嘶鶴鳴。一隻鷺鷥將將撲騰出碩大的白色鳥軀,在紗帳也似的蘆葦之間正要飛走,卻是被一箭射爆了鳥頭。

箭矢直接將兩隻鳥眼穿過,看上去就像是有隻鳥兒掛在了箭桿上。

“陛下好箭術。”

“朕之箭術,敬德馬槊,皆是天下第一。”

儘管有吹牛逼的成分,但皇帝的箭術,的的確確屬於第一流的水平,羽林軍中只有步弓神射手能比他強。近衛中的阿史那氏,便是射鵰手,技術也就是堪堪比皇帝強那麼一丁點。

“賓王還沒有回答朕的問題。”

“臣還要細細思量。”

馬周微微欠身,如此回道。

“邊走邊說吧。”

隨手將手中大弓一拋,甲士上前一步,將大弓接住,然後穩穩地慢上一個身位,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面。

“賓王以爲,克明緣何有此奏章?”

“中原盡在陛下掌握之中,能有拱衛中原之門戶,自是好的。”

“你說的是公心,私情怎麼說?”

“就要看杜公所求爲何。”

“嗯。”

李皇帝點點頭,指望臣子忠心耿耿,他李世民是從來不指望的。臣子願意跟着皇帝走,刨除姻親之誼,就自是利益上的“賞罰分明”。有功就賞,這是恩;有過就罰,這是威。前者是器量,後者是力量,缺一不可。

跟着老大有肉吃,山賊都懂的道理,何況君王?

但懂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

貞觀朝剛剛成立那會兒,纔多少肉?整個關中就盼着新皇帝上位好發點福利,尉遲恭拿了李元吉的府邸財產就鬧的滿朝文武跳腳,這光景,大家吃肉也就是嚐嚐鮮,公司業績擺在那裡,還要面對突厥牧業的競爭,日子不好過,都是熬。

可誰曾想熬過來了呢?

原本想的,也就是和隋文帝那年景差不多,挖個坑埋點土數個一二三四五,就指着地裡刨食,能混點口糧就不錯了。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日子最艱苦的時候,蝗蟲都吃上了,上哪兒說理去?

然而莫名其妙的,突然就有錢了呢?

兩百萬貫他李世民跟人分了也就分了,關中幾百萬丁口跟兄弟夥你一攤我一攤,也沒什麼。

可後來就不一樣了,兩百萬貫他爽氣,兩千萬貫……那還能一樣?關中幾百萬丁口瓜分可以接受,中原一千多萬丁口……那能是一回事?

原本以爲這輩子都沒可能幹死的五姓七望,不但弄死了一家,還幹殘了兩家,剩下的都在瑟瑟發抖,唯恐惹惱他李世民。

這種感覺……贊!

只是到了這個地步,再想讓他分潤手中的地盤,卻是相當的艱難。且不說權力帶來的無上快慰,既然老兄弟反對“封建”,那他反對“分餅”,也不過是一報還一報。更何況,“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個道理,老夥計們沒有不懂的。

張亮不就很聰明嗎?侯君集不也很服帖嗎?就算是在漠北的尉遲恭,讓他回京就回京,讓他外出就外出,絕無二話。

憑什麼他們能做到,有的人就做不到?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好大的口氣!”

思緒萬千的李董突然蹦達出來這麼一句話,讓馬周愣了一下,江湖傳言這句話是李奉誡說的。

而李奉誡……着實也有那麼點意思。事業上辦了《揚子晚報》,傳承上形成了迥異江淮的“揚子學派”,魏徵點評是有類春秋遺風。主要理念就是“身體力行”“去假求真”,和南北朝以來的“談玄”有着很大的區別。

饒是魏徵是個數一數二的嘴炮大神,但也相當肯定“揚子學派”那種嗓門再大落在紙面,無數爭議實踐爲先的理念。

馬週一時沒想透,爲什麼老闆突然會把李奉誡和杜如晦聯繫在一起,二者根本是兩回事。

用“垂垂老矣”來形容杜如晦,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而且杜如晦早些年的的確確“病退”過,再復出,也不過幹了點“爲王前驅”的微小工作。

直隸近畿能夠“土改”成功,杜如晦當年得罪那麼多人,打下的堅實基礎,纔是皇帝能夠囂張遷都的實力底氣。

依託當年的京洛板軌,杜如晦減除的中小世家不計其數,最終留下的,也就是盤亙洛陽多年,以清河崔氏爲首的老大世族。

“陛下意有所指?”

“依賓王之見,朕若玄甲盡出,若要滌盪荊楚重整河山,有幾何成算?”

皇帝的思維有點跳脫,馬周想要跟上,卻是不容易。

只不過再怎麼跳脫,陡然問出這麼一個驚心動魄的問題,還是讓馬周有些肝顫。

半晌,馬周微微擡頭,看着老闆正色道:“陛下以爲呢?”

他很少反問,但這一回,反問其實就是回答。

果然,皇帝微微一嘆:“此間強敵,非是荊楚,非是江漢,非是張德,非是房謀杜斷……熙熙攘攘皆爲名利,若非當年貪婪,又豈會有此局面?浮屠多言因果,名家講究‘名實’,如今局面,不過是舊年經營,才至於此。”

“……”

事到如今,還有什麼看不明白的?只是讓李皇帝感覺怪誕的是,怎麼會就一起中招了呢?不僅僅是他,房謀杜斷何嘗不是?五姓七望何嘗不是?甚至連武德老臣,都是如此。

“祥瑞……祥他孃的瑞!”

良久,李世民突然罵出了聲。

第三章 體諒人的張大郎第二十七章 好機會第五十五章 家有一老第三十五章 靈醒做事第九十章 演技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三十四章 大動作第六十七章 太谷縣令(一更)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十章 禍害鄉里第五十三章 寶貝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三十章 僞劣工科狗第十三章 孃舅親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二十六章 這個破遊戲第二十七章 資本第八十五章 繼續飲鴆止渴第九十三章 新酒第九十四章 看不透第八十二章 舊時之言,今日之見第五十幾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十二章 亂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十三章 還是個孩子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六十九章 薛書記第六十章 超前的想法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十一章 備份第二十八章 當年朱雀街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十章 提督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八十二章 貞觀禽獸第七十五章 奮鬥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十六章 土狗的陰損第十六章 大禮第三十七章 不殺第十八章 辦事效率第十六章 霸道總裁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八十一章 江陰之行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九章 安全出宮第二十五章 無言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十八章 辦事效率第四十一章 吃麪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六十幾章 推油第七十八章 天下誰堪爲敵手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九十一章 慢慢來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第六十二章 圓桌好漢第九十八章 變臉第六十一章 可憐第四十九章 藝術生(推薦票)第十九章 反轉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謀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七十四章 認清現實第九十七章 不得不發第十章 江楓漁火對愁眠第四十九章 一舉成名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八章 瓜分無份第二十五章 閒談第六十章 天命在漢第十六章 獵殺第十六章 交配權第四十八章 變化第五十二章 龍門客棧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三十七章 不懂第八十二章 舊時之言,今日之見第十五章 搞定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八十二章 衍生需求第三十五章 瘋了
第三章 體諒人的張大郎第二十七章 好機會第五十五章 家有一老第三十五章 靈醒做事第九十章 演技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三十四章 大動作第六十七章 太谷縣令(一更)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十章 禍害鄉里第五十三章 寶貝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三十章 僞劣工科狗第十三章 孃舅親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二十六章 這個破遊戲第二十七章 資本第八十五章 繼續飲鴆止渴第九十三章 新酒第九十四章 看不透第八十二章 舊時之言,今日之見第五十幾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十二章 亂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十三章 還是個孩子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六十九章 薛書記第六十章 超前的想法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十一章 備份第二十八章 當年朱雀街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十章 提督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八十二章 貞觀禽獸第七十五章 奮鬥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十六章 土狗的陰損第十六章 大禮第三十七章 不殺第十八章 辦事效率第十六章 霸道總裁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八十一章 江陰之行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九章 安全出宮第二十五章 無言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十八章 辦事效率第四十一章 吃麪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六十幾章 推油第七十八章 天下誰堪爲敵手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九十一章 慢慢來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第六十二章 圓桌好漢第九十八章 變臉第六十一章 可憐第四十九章 藝術生(推薦票)第十九章 反轉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謀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七十四章 認清現實第九十七章 不得不發第十章 江楓漁火對愁眠第四十九章 一舉成名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八章 瓜分無份第二十五章 閒談第六十章 天命在漢第十六章 獵殺第十六章 交配權第四十八章 變化第五十二章 龍門客棧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三十七章 不懂第八十二章 舊時之言,今日之見第十五章 搞定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八十二章 衍生需求第三十五章 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