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

bookmark

塞北突然分崩離析,這是個意外之喜。內外朝在宰輔們的刻意控制下,都做了低調處理。薛延陀兵敗,夷男授首,定性爲真珠毗伽可汗尋釁邊境,引諸部恐懼,自亂而亡。

總的來說,長安人民羣衆從朝廷那邊得到的宣傳就是:有個皇帝冊封爲真珠毗伽可汗的鐵勒大部落酋長,跑來大唐邊境挑釁,叫囂有種單挑。但是他自己的部下們嚇尿了,害怕和大唐打,於是就把酋長剁了腦袋,然後引發了內亂,薛延陀就滅亡了。

很科學,很合理,毫無ps痕跡。

連老張都覺得房玄齡真尼瑪有一套,做宰相真的是要有點演技的。

草原這次是真的出現了權力真空,從北狄到突厥鐵勒,這次的草原,是真的羣龍無首。比鮮卑大分裂還要糟糕的一盤散沙。

朝廷當然很高興嘍,辣麼多牛羊,辣麼多苦力。可朝廷頭疼的也是這個,羣龍無首一盤散沙,就會誕生很多有活力的社會團體,然後會引發一些不必要的治安事件。

所以,李皇帝下達了最高指示:塞北自古以來都是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效仿兩漢,建立都護府。

那麼問題來了,誰做大都護呢?

因爲這個情況,宰輔們就差赤膊在太極宮互毆,外朝的人也是在不斷地打聽消息。跑門路的更是不計其數,元謀功臣沒一個落下,都被人捧起來,送禮的人排隊能繞平康坊兩圈。

總之,這是一個讓平康坊姐們兒忙不開嘴的時代。忙到下面那張嘴還在上班,上面那張嘴卻讓丫鬟伺候着餵飯……

包場的豪客多不勝數,胡商們更是連連砸錢,要請華潤號的掌櫃主事們給點小道消息。

誰都沒閒着。

“大都護……”

十二衛的頭頭們聚了個餐,一般是不讓聚餐的,怕被人說密謀造反。不過這回是皇帝下了旨的,讓他們自己也推舉推舉。

目前最有希望的是李靖和李勣,接下來是侯君集和張公謹,再然後就是尉遲恭程知節和李道宗。

長孫無忌其實也有希望,此時老陰貨屬於無業遊民,閒賦在家,整個一憋屈老頭兒。就因爲自己是皇帝的大舅哥,宰相位子就這麼飛了。

爲這事兒,李董可是費盡心思要把大舅哥重新搞回來。

否則朝廷裡那些宰輔,一半不是全心全意爲民主服務,太不符合普世價值了。

“陛下,若設都護府,只怕以塞北之大,當立都督府十五六。如今突厥鐵勒接連敗亡,此乃曠古未有之良機。倘若羈縻,只怕百幾十年後,春風吹又生,再生大患。”

草原這事兒,對農業時代的封建帝國而言,沒轍。這不是農耕民族單挑哪個草原民族,而是農耕民族刷怪一樣刷了一百年又一百年。等到農民們刷不動了,新誕生的牧民就吃飽喝足,來個搶劫一日遊。

所以,不管是誰,都琢磨着一勞永逸。春秋就有人喊着搞“尊王攘夷”,除了高舉政治正確大旗之外,也是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軍事意義在。

長孫無忌是想要超越他爹長孫晟的,如果只是做個元謀功臣,做個最強外戚,毫無意義。

“輔機,不若效仿定襄都督府舊例?”

“不可啊。”長孫無忌感慨一聲,“彼時朝內共推,上下用命,故縱是契丹奚人不快,亦不足爲慮。如今內外紛紛,如鼎中沸水,各有所圖,再依張公謹之例,只怕爭執數年,也未必有結果。”

李世民點點頭,他是皇帝,當然清楚雖然當今普世價值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然而事實上五門七望就是當他傻屌,半個高端人才都不捨得給他爽,就算有崔浩那樣的妖孽在家裡窩着,不出仕你就算是皇帝又能怎樣?

而不是世家望族的人,雖然踊躍報名在大唐帝國有限責任公司上班,可他們大部分打的主意就是努力在公司做好之後,爭取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然後成爲世家望族。最後學五門七望一樣,把皇族當傻屌……

塞北要設都護府,才只是有個概念呢,大家就開始炒起來。

可見,概念股這個玩意兒,唐朝人玩的也很溜。

就算自己家撈不着大都護,特麼草原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總行了吧?總不見得十幾個都督府都特麼不給個一官半職吧?

這麼一想,大家渾身都充滿了動力,說不定一不小心就成了張公謹第二呢?

“輔機,不知可有成法?”

長孫無忌搖搖頭,舊例和想法,都不可取。他長孫無忌到底不是諸葛武侯,更不是靠經濟戰就能玩死別人的管仲啊。

“陛下,臣雖胸無良策,卻有一招應急之法。”

忽地,長孫無忌眼睛看着李世民,“應急之法,可將紛爭退後五到十年。數年之內,若諸部治理成效長遠,再謀良法。”

“說說看。”

李世民喝了一口清茶,茶葉是李思摩進貢的,據說是巴蜀雀舌,唯一不同的是,這茶葉是張德讓人炒制而成的。

他自己拿起茶壺,給長孫無忌也添了一杯,然後手指了指,示意長孫無忌坐下喝茶慢慢說。

長孫無忌坐下後,整理思緒的同時,喝了一口雀舌茶,半晌,回味着滋味,點頭道:“好茶。”

將茶杯放下後,長孫無忌緩緩道:“若新設都護府,可先設大都護一職。”

頓了頓,他接着道,“然則各部都督府,先不設立。可設牧監多處,分上中下。之上又不設有司,任其自主。”

“牧監不過五六品,便是自主,其權不大,又有何用?總不見得草原紛爭,一出事,就尋大都護吧?”

“不,各處牧監,皆設互市監,並立而行。”

長孫無忌言罷,“夷男覆滅,固有其不自量力,引發契苾等諸部不滿,最後兵敗爲契苾何力所殺。但懷遠郡王以利驅人之策,着實精妙。河東河北關內,勇於私鬥怯於公戰者,皆爲利往。其數,達五萬之巨!”

這一點也是讓長孫無忌非常震驚的,李思摩弄出來的動靜,非常巨大。這也是後來李世民願意拿出鼓纛,讓李思摩折騰的依仗。

“思摩忠心任是,乃孤臣也。”

李董一臉欣慰,連忙誇獎,深怕大舅哥突然就黑自己的忠犬。

長孫無忌不以爲意,沉聲道:“然則此事,臣也只是覺得震驚,讓臣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另有一事。”

李二愣了一下:“輔機之言,莫非是華潤號?”

“正是!”

長孫無忌回憶着大河工坊的井然有序,雖然他還不明白其中的奧妙,但卻隱隱覺得,大河工坊那種形制,很特別,和別處的作坊,是不同的。

“關內道河東道北地諸縣府,雖有扶持,然則能夠調動民力運輸糧草,卻損失甚小,此間妙處,臣不解;思摩之力,非塞北諸部之敵,然則懷遠之利,令諸蠻紛至沓來,臣驚於懷遠盤剝之狠,然諸蠻卻又歡喜而去,臣二不解;草原之民,入夏而耕,如莽夫繡花不得要領,然則塞上河水兩岸,開墾新田十五萬畝,皆出牧民之手,臣三不解。”

言罷,長孫無忌眯着眼睛道:“既然華潤號能削草原民力,用之於中土,不如朝廷扶持,任其自流。朝廷所需,不外是牧監互市監抽稅即可。華潤號獲利愈多,朝廷抽稅亦愈豐。且此道雖爲商賈之利,然則遠離中國,乃以惑亂中國之民,一舉多得。”

長孫無忌的意思,李世民聽懂了。

鐵勒突厥故地的偌大疆土上,靠朝廷的直接統治,目前是辦不到的。羈縻統治的話,會給那些草原部落官方名分,給他們增大活動範圍的名分。

然而現在只設立都護府,軍州如何佈置,都先擱置幾年再看,反正也沒人能威脅中原。但也不是讓草原就這樣休養生息,該做的還得多。能放牧的地方,就收歸國有管控,設牧監,多少牛羊多少駿馬,清點好。

能交易的地方,就放互市監,朝廷和大家做生意,當然抽稅這事兒,換個說法就是保護費。

而目前能讓草原民族人力資源被消耗的,除了戰爭,貌似就只有懷遠這個奇葩地方,那麼雖然不知道爲什麼,不如就讓懷遠這樣搞上幾年,然後再看效果。

思緒良久,李董點了點頭,然後又下了一份旨意,半保密性質,給了懷遠城華潤商號的親密戰友忠誠朋友樑豐縣男張操之。

老張打開聖旨一瞧,眨了眨眼:“哎喲臥槽,這特麼是東印度公司唐朝版?!”

第十二章 睡吧第八十八章 明鏡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二十六章 串聯(第二更)第五十幾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八章 故人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十五章 功業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八十六章 參差荇菜好吃嗎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七十六章 兩個成語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八十三 聚兵(三更求票)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八十二章 此事無關金錢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十七章 光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八章 人地論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八十三章 貴族不易(豬年初一第一更!新年老鐵們大吉大利!)第六十章 聚餐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三十章 人才第五十四章 基業長久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十六章 這勾當第三章 躁動第八十九章 扒第九十九章 開道第八十五章 大唐義士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五十三章 寶貝第八十五章 尋思着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六十八章 封王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十六章 這勾當第十二章 小圓臉第八十八章 顧問第八章 故人第四十七章 妙不可言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四十三章 內奸就是爽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憂鬱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八十章 農墾局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九十二章 信息反饋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五章 抓老鼠的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四十二章 門路第八十章 幫閒第三十六章 buff背後第四十四章 沒見過第三十四章 有價無市香辛料第七十三章 調查第九十七章 地方變化第十三章 好奇公主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七十六章 值多少錢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八十九章 遷徙(年初三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半步人瑞第八十一章 江陰之行第三十章 有福之人第六十七章 “招股”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六十幾章 有遠見第二十七章 令人失望第六十五章 農事院第九十三章 新酒第七章 令人拜服第一章 定策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十五章 唐代閃婚(一更)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三十四章 史
第十二章 睡吧第八十八章 明鏡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二十六章 串聯(第二更)第五十幾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八章 故人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十五章 功業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八十六章 參差荇菜好吃嗎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七十六章 兩個成語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八十三 聚兵(三更求票)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八十二章 此事無關金錢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十七章 光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八章 人地論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八十三章 貴族不易(豬年初一第一更!新年老鐵們大吉大利!)第六十章 聚餐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三十章 人才第五十四章 基業長久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十六章 這勾當第三章 躁動第八十九章 扒第九十九章 開道第八十五章 大唐義士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五十三章 寶貝第八十五章 尋思着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六十八章 封王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十六章 這勾當第十二章 小圓臉第八十八章 顧問第八章 故人第四十七章 妙不可言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四十三章 內奸就是爽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憂鬱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八十章 農墾局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九十二章 信息反饋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五章 抓老鼠的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四十二章 門路第八十章 幫閒第三十六章 buff背後第四十四章 沒見過第三十四章 有價無市香辛料第七十三章 調查第九十七章 地方變化第十三章 好奇公主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七十六章 值多少錢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八十九章 遷徙(年初三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半步人瑞第八十一章 江陰之行第三十章 有福之人第六十七章 “招股”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六十幾章 有遠見第二十七章 令人失望第六十五章 農事院第九十三章 新酒第七章 令人拜服第一章 定策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十五章 唐代閃婚(一更)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三十四章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