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羣龍無首

bookmark

審美是運動變化的,老張要是跟張叔叔一個輩分,怎麼地也有一堆擁躉。蜂腰猿臂鬚髯皆美固然是吸引一票美嬌娘,他現在這粗獷壯碩的賣相……那也不錯啊,至少很多小娘子覺得有安全感。

亂世嘛,老公就得長這樣纔有飯吃。

只不過如今京城流行的,到底還是發生了劇變,鬚髯皆美依舊行市深,但沒有鬚髯的小生,那也是水漲船高。

喜好“娘炮”倒是不至於,但整個城南……人均小帥吧。

總之,“小帥”是一種現行的潮流,瞧着乾淨整潔,還挺耐看。

我長得不醜,我長得不醜,我長得不醜……

默唸三遍,老張氣定神閒,看着李董很是淡定。自己長得醜不醜,皇帝說了不算!

“朕前幾年求仙問道,意圖長生。不拘道士、浮屠,還是親信妻子,多有勸解。如今看來,這世上求長生之事,多是鏡中花、水中月。“

李世民抱着個茶杯,就這麼悠哉悠哉地說着,還時不時微微地搖晃一下搖搖椅。

“我不敢說長生一定不可能。”

老張看着李世民,坦然地說道,“不過眼下這貞觀朝,是不可能的。”

“……”

聽張德猛地來一句,李世民眼睛一亮,還沒來得及激動呢,希望直接破滅。

再如何瀟灑,當皇帝的總歸想着能續命就續命,他老子八十多奔九的人了,還每天堅持鍛鍊,戴着老花鏡看報紙的閱讀速度,比一般人還要快。

這上哪兒說理去?

“求長生,是人之常情。越是富貴,越是如此。”

張德話鋒又是一轉,“換作尋常百姓,也不說鄉野蒼頭,只說這洛陽城中的普通人家。這一日的過活本就艱辛,倘使讓他們長生去,怕是過個三五十年就自己抹脖子尋死去了。這等長生,要來作甚?還不如做個鼎灰,早死早超生。”

話聽着有點喪,但普通人找不到出路的時候,大抵上就是“一了百了”的心態。

死亡即終結,死亡即解脫,大抵上毫無希望的時候,便是如此。

李世民懂這個,所以作爲“上位者”,他總是要控制着統治的尺度,一旦過度,就跟楊廣一樣,逼死幾百萬人,不給人一丁點活路,那麼,稍微有一點點星火,蒼頭黔首在終結和解脫之前,總歸是要蹦躂兩下的。

燒你孃的江都,燒你孃的大興,燒你孃的狗皇帝!

“老夫甚是奇怪。”

李世民饒有趣味地打量着張德,他沒有自稱“朕”,而是拉家常一般,自稱“老夫”,看着張德,李世民問道,“你好歹也是江東豪強之家,又是張公謹之親族,怎地行事至此?”

“陛下是指這二十年怪現狀嗎?”

說話之間,老張自顧自尋了個茶杯,然後倒了點茶,周圍幾個宮婢眼珠子鼓在那裡,顯然沒想到這個江漢觀察使老大人這麼的膽大包天。

只是更讓宮婢們震驚的是,皇帝居然很淡定地看着張德做這一切。

“老夫之前和你談過,你雖說並無問鼎天下之心,可也絕非唐朝周公,莫不是你真要做個聖人?”

“聖人個屁。”

張德喝了一口茶,大喇喇地坐在那裡,對李世民道,“無非人生寂寞,找點樂子罷了。”

“人生寂寞?”

李世民不解,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老張卻沒打算解釋,不過還是道:“這等世界,太過無趣。從武漢來京城,車馬交替,用時數日十數日,旁人覺得已經快得驚人。在我眼中,形同坐牢。這唐朝的一切,都是慢的,慢到令人無趣……”

整個唐朝,哪怕是現在,在張德眼中,也不過是一個兩千萬平方公里的超巨型“農家樂”。

玩個一天兩天甚至十天半個月,都會覺得有趣。

玩一輩子……人會絕望的。

李世民從張德呆滯的眼神中,看到點東西,不是眼屎,而是猶豫。

“朕明白了。”

呆滯中的張德猛地一愣:??????

你明白什麼了就明白?

不過李世民還真就明白了張德的這種狀態,只聽他開口道:“你所求不可得,可謂絕望。只是,人生在世,總要做點甚麼,這所求不可得,明知不可得,亦要奮力一搏。明知不可爲而爲之,殊爲不易。”

張德眼睛圓瞪,只恨自己詞窮言少,只好衝李世民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不刷李董666還能怎樣?

難怪能成“聖人可汗”,能成“千古一帝”,這觀察揣摩的本領,工科狗再穿越一百回也沒用。

純粹天賦啊。

老張固然明白自己是偏執的,但他真未必能夠清晰地解釋自己的這種偏執。禪宗的老和尚不是沒有想要利用他這種偏執,來誘導他放光頭們一條生路。

可惜,非法穿越的工科狗一琢磨老和尚壞得很,佔了耕地不交稅還想侵佔勞動人口,這老和尚們的口燦蓮花,也敵不過南無機械工程佛的暴力鐵拳。

至於阿羅本老神父更加簡單粗暴:一切都是主的意志嘛,張使君,你的刀有點快,可別割了頸動脈啊。

給李世民添了一點茶水,老張笑呵呵地說道:“陛下誠乃‘千古一帝’,當真是不摻假的,比秦皇漢武強多了。”

明知道這馬屁很硬,可李董很享受,別人的話說的再漂亮,那都透着一股子假。但眼前這條高大壯碩的江南土狗,言語很隨意,意思卻很誠懇。

能坐而論“道”,自然有對等說話的實力。

“若朕盡起二十萬大軍,可能攻滅武漢?”

“不能。”

老張搖搖頭,“若是十年前……五年前,倒也有幾分成算。如今麼,陛下這二十萬大軍,能擺開來放在漢水兩岸的,也就三五萬人。連營結寨,若是從前,怕不是楊廣東征的規模,小一百萬人塞在這麼一個狹窄逼仄的地界,還不如精兵好用。”

“不錯。你雖不知兵,算賬確實厲害。”

如果打仗就是數人頭,也就沒那麼多屁事了。維持二十萬大軍,貞觀朝初期的末世,後勤最少也要五十萬左右。拖拖拉拉再搞點花頭,底下再弄點油水,這總後勤數量,撐到八十萬都有可能。

然而實際上開打,進入江漢平原這一帶,能讓三五萬人施展開來,就已經是萬幸,屬於天時地利人和都在。

可武漢是三五萬人就能解決的事情嗎?

“一個武漢的‘民團’,遠遠不如一個羽林衛衛士;三個武漢的‘民團’,也會被三個羽林衛追着殺;十個武漢的‘民團’,就能鼓起勇氣和十個羽林衛鬥上一鬥;五十個武漢的‘民團’,敢拼着死人和五十個羽林衛開打;五百個武漢的‘民團’,死了一半也不會怕了五百個羽林衛……”

李世民一愣,看着張德平靜地說着一件似乎很微不足道的事情,作爲沙場宿將,李世民問張德:“武漢的‘民團’,定有敢戰的理由。”

“羽林衛的衛士,爲的是功名利祿,皇帝給了俸祿、功名,他們給皇帝賣命,這是交易。東家給錢,泥腿子地裡幹活,這是道理。”

頓了頓,張德繼續說道,“但在武漢的泥腿子,可沒有俸祿、功名可以取。但是,朝廷不能給的,武漢能給,倘使真有武漢傾覆的一天,那如今的一切,都會煙消雲散。以前的武漢佬勇於私鬥,現在的武漢佬,卻不以好勇鬥狠爲傲,因爲都要忙着賺錢,忙着做工。可如果有人砸了他們的飯碗,搶了他們的錢,那此時不打不鬥,還能有活路嗎?”

“此間道理,無非是‘爲誰而戰’四個字。”

李世民連連點頭,“若非你橫空出世,天下匹夫,多是‘各爲其主’。”

“不錯。”

老張很是驚詫,他知道李世民是最頂級的帝王,但沒想到他強悍到這種地步。很多東西,別看各路名將名帥在總結什麼什麼兵法,什麼廟算什麼將兵,然而實際上歷朝歷代的泥腿子舉事,固然都失敗了,可動盪的幾年時間,就足夠把一個文盲農夫,歷練成一個有兩把刷子的“悍將”。

什麼兵法……能打贏就是兵法,會總結會累積經驗就是兵法。

但更高更深入的層面,鮮有名將去探討,或許意識不到,或許意識到了,卻不會去碰觸。

畢竟,帝王不需要去總結什麼兵法。

“爲誰而戰”,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是帝王纔會去研究的東西。

而在武漢……“帝王”有點多。

“見羣龍無首,吉。”

唸叨了這麼一句,李世民喝了一口茶,又問張德,“若依君之意,怕是武漢羣龍,亦將爲新龍所斬。”

老張一臉懵逼:?????

這都是說得啥玩意?聽不懂啊。

李世民似乎並沒有察覺到張德沒有聽懂,反而自言自語道:“也不知怎地,跟你這麼聊上一會,朕亦覺得,一人爲君,也無甚意思。人人爲君,天下大吉啊。”

“做自己的君王?”

鬼使神差地,老張腦袋裡蹦躂出來這麼一句話,李世民聽了之後,略作思索:“有點道理。”

第三十一章 煩得很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五十五章 黑臉老漢技術強第八十一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六十八章 熱鬧非凡第七十七章 花錢第七十四章 一顆正義的心臟第六十七章 貨幣變化第八十二章 新政令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十五章 碰瓷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第八十一章 江陰之行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七十九章 需要思考的鑽被窩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二十章 問程老三借錢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十二章 亂第五十四章 傷別離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二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四十九章 沔州景象第七十四章 穩第十五章 老陰貨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六章 放飛自我第十二章 門路第二十一章 不死心第一章 微妙的變化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三十章 人才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十二章 不摻合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六十四章 自有變化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九十八章 變臉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五十二章 好手藝第六十二章 真的很忙第三十七章 觀察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三十一章 誰是張小乙(求推薦票)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六十六章 新來的第九十八章 君臣之談第七十八章 大丈夫第六十章 吾皇聖明第六十七章 太谷縣令(一更)第四十章 安平獲利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四十三章 進階版本第七十二章 蕭二公子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十章 江楓漁火對愁眠第二十三章 一個簡單的道理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五十章 很平常的生活(第一更)第二章 西行第五十七章 執着的人第七十一章 哄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八十六章 盼着第五十五章 田地產出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五十五章 拜門何求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六十二章 業務多第六十九章 明槍易躲第七十二章 翅膀一扇第十六章 熬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第二章 震盪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七十一章 兩面性(三江票有麼?)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九十八章 朝野“合流”
第三十一章 煩得很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五十五章 黑臉老漢技術強第八十一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六十八章 熱鬧非凡第七十七章 花錢第七十四章 一顆正義的心臟第六十七章 貨幣變化第八十二章 新政令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十五章 碰瓷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第八十一章 江陰之行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七十九章 需要思考的鑽被窩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二十章 問程老三借錢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十二章 亂第五十四章 傷別離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二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四十九章 沔州景象第七十四章 穩第十五章 老陰貨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六章 放飛自我第十二章 門路第二十一章 不死心第一章 微妙的變化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三十章 人才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十二章 不摻合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六十四章 自有變化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九十八章 變臉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五十二章 好手藝第六十二章 真的很忙第三十七章 觀察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三十一章 誰是張小乙(求推薦票)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六十六章 新來的第九十八章 君臣之談第七十八章 大丈夫第六十章 吾皇聖明第六十七章 太谷縣令(一更)第四十章 安平獲利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四十三章 進階版本第七十二章 蕭二公子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十章 江楓漁火對愁眠第二十三章 一個簡單的道理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五十章 很平常的生活(第一更)第二章 西行第五十七章 執着的人第七十一章 哄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八十六章 盼着第五十五章 田地產出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五十五章 拜門何求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六十二章 業務多第六十九章 明槍易躲第七十二章 翅膀一扇第十六章 熬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第二章 震盪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七十一章 兩面性(三江票有麼?)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九十八章 朝野“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