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插秧忙

身體稍好一些,張便去了鄉下。

正是暮春時節,春粟已經種下,不過張家的秧田裡卻有許多人。秧苗已經長成,開始拔秧栽禾。

撥秧是個辛苦的活,扎個馬步蹲在田裡,一點一點的把秧苗從地裡撥出來,還得小心,不用能蠻力,要不然嫩嫩的秧苗就斷了。這就需要秧田管理的好,曬田和水得控制的精準,這樣拔秧的時候,秧才容易撥,也不會沾太多的泥。

右手撥秧,左手整理,湊成一把之後,還要在水裡慢慢的把根上的泥洗淨,要不然把秧挑到田裡去會相當的麻煩。

“好一派熱鬧的生機景象。”

孫伏伽站在張的身邊,看着秧田裡那一派忙碌景象。

這位大業三年的進士,武德五年的秀才,通過禮部試又通過了吏部試,結果授官的時候只給了他一個八品校書郎之職。

孫伏伽免官之前可是御史中丞,這已經是御史臺的次官,通常再往上就有機會進入三省,不出十年,往往都有機會做到宰相的。可是現在,卻只授了個校書郎。這還不如當年他在隋朝考取的進士,好歹當時他還做了尚書令史。

當年與他同科的進士五人中,就有一個是房玄齡,可如今房玄齡也是秦王府要員。也不知道最後吏部是怎麼想的,給了他一個校書郎不說,還把他調到了東宮,分到了崇文館。

孫伏伽於是成了張的屬下,既是張的門生又是張的屬下。

不過做張的手下也有個好處,比如現在,張跑到鄉下來,於是孫伏伽也跟着馬周、岑文本來到了張家溝,孫伏伽也成了光榮的張秘書了。

這次打仗,張家的長工也有上百個去當兵了,這讓張家也有點措手不及,不得不臨時招短工,可關中好多青壯男子都去當兵了。

現在張家秧田裡拔秧的就基本上都是羣婦人和小姑娘,七八歲的也有。

秧被撥出來,整理洗淨後紮成一隻只的秧把,有專門送秧的少年們,他們揹着柳筐或挑着柳筐,把秧送往稻田。

一塊塊的梯田裡,不少張家的長工短工男人們,趕着牛推着耖,正進行插秧前的最後一次碎地平整,田裡放滿了水,地耖平後,還有男子挑着一擔擔的沼肥,進行施肥。一畝地,二十擔的沼肥,這相當於基肥。加上之前施的肥,一畝地已經相當於有兩千斤肥,以後還要追加幾次肥,起碼還得千斤左右。

張家溝已經建了許多個酵池,另外長安城外也有許多幹肥場。

“一畝地施如此多的肥,真是驚人。”

“沒有肥,如何長的出好莊稼。”

張看着那片忙碌的梯田景象,心裡十分自豪,他將帶來的是全新的耕種方式,在有限的田地裡,提高產量。不再只是粗放式耕種,田地有限,也沒有那麼多的地可墾種,但新的耕種方式,讓田地提高產量,卻是有很大的空間。

一畝地一年施加三千斤左右的有機肥,將能充份的保證張家梯田水稻一年起碼五百斤的產量。

四十擔沼肥,這是個很大的數字。一畝四十擔,這裡一千畝,那就是四萬擔。

光是插秧前,給每畝地澆二十擔肥,就是個很大的勞動量。一個壯男子,一天從張家溝運肥過來,動用騾車,也頂多澆個兩三畝地。

更別說,這麼多的沼肥,還得需要很多酵池。

“如果畝產真能達到五百斤,我覺得就算漚這麼多肥和運肥澆地比較辛苦,但也非常值得。”孫伏伽心裡算了個賬,本來如洗澡溝這樣的荒坡,還是頭一年,就算一季產一石都算不錯了,現在張弄成梯田水田,施那麼多肥,結果有望一季產四石,這等於翻了四倍。

一畝荒地變成了四畝坡地,相當於三畝左右不錯的田。

僅這片梯田,張家就等於讓張家溝一下子多出來三四千畝地的收成,若把張家其它的兩千來畝地算上,那些地也全施足肥,產量翻上一倍,等於又多了兩千畝地。

張家溝一個小村子,突然多出了五六千畝地的收成,這有多驚人。

若是整個白鹿鄉都用上這肥,都施足了肥,豈不等於產量翻倍,田地增了一倍?

關中如今每年糧食有缺口一百多萬石,如果全部用了張文遠的這種種田法,施足肥,豈不是關中產量能翻倍,那關中一下子就能糧食自足了。

孫伏伽也知道想一下子把這種方法推廣到整個關中有些困難,土地施足肥也不容易,成本也有不少。

但是,說一千道一萬,能夠讓土地產出翻倍,這都是驚世駭俗的。這個肥的成本,也完全是可以忽略的。肥的成本高,豈會比朝廷每年從關外辛苦無比的運糧進京更高?

“三郎,把這方法整理出來,向全國推廣,能讓多少人不再餓肚子啊。”

張笑笑。

“嗯,我在長安建立了肥廠,今年又已經開始在洛陽等多地建立肥廠,我將源源不斷的向百姓提供這種優質高效的肥料。”

馬周在一邊笑笑。

孫三郎的想法永遠跟別人是不一樣的,如孫伏伽之樣的官員,現了增產的好辦法,先想到的是獻給朝廷,或者說是爲名。但張三郎,永遠會是馬上去開作坊建廠子,讓自己賺錢。

張還讓人去各地準備跟當地豪族一起合夥開肥廠。

他的乾肥廠的產品乾肥,還準備銷往各地呢。雖然乾肥不如酵池弄來的沼液肥效更好,但卻能夠長期保存和遠距離運輸銷售。

沼液肥只能是在田莊裡,現取現用。

但製成乾肥,肥效雖減了一些,可依然比傳統的漚肥堆肥效果好很多,而且還利於保存與運輸,能成爲一項真正的商品。

其實農夫雖然見識少,可也不少智慧。

對於一樣新鮮的事務,他們也許會猶豫。可只要親眼看到了效果,那麼他們就不會再有疑惑。

起碼,張家溝的村民,已經全部都在使用這種新的肥料,他們也按照張教導他們的方法施肥。基肥、追肥,什麼時候施肥,每次施多少,這些也都是學問。

張對於這些村民們,倒也很大方,幫他們修了一個酵池,教他們如何把各種垃圾、肥料等酵成沼肥。

現在張已經準備着手讓張家的工程隊開展一項新業務,就是在各地鄉村,幫鄉民們修建這種酵池,讓鄉民們自己漚沼肥。

“水稻的產量比起粟麥要高,但伺弄起來卻要精細的多,要求太高了,不但要求肥足,更要求水足。關中大多數地方是沒有這個條件的。”

張也有些感嘆,水稻若是選的種好,再精心耕種,確實產量不低。但種稻比種麥粟,要多出許多人工來。

關中這塊地方,從秦漢到如今,其實開的已經很厲害了,能墾的地方都墾了。地方不大,人口卻太多。加之此時朝廷對於河套以及河湟等不錯的農耕地的失控,越的讓關中的耕地顯得稀少。

只說一個河套平原,那可是極富裕的一塊土地啊,前套後套加起來,風水寶地,但現在西套的朔方在樑師都手裡,東套的前套和後套,都在突厥人手裡。

至於河湟谷地,卻是被吐谷渾人佔着。

另外,關外的江漢地區,開則很不足,只有江漢平原開了,但更多的地方還相當落後,甚至原始,那邊地廣人稀,耕種水平更是落後。

基本上還是一季,若是在這些地方推廣肥料,搞精耕細作,實行二季耕種,湖廣熟,天下足啊。

不過開湖廣,還得到宋朝呢。

現在,那邊也就長江邊上和漢江邊上的部份地區算是開化的,其餘的地方還有許多蠻族,被視爲蠻荒之地。

“三郎在想什麼?”孫伏伽現在越來越佩服張了。

“我在想,這片溝坡幾年能夠開完成。”

“我也很期待見到那一天,到時這裡水波粼粼,果樹蔥蔥,雞鴨成羣,牛羊遍地,稻花香裡,劃一只小船,在荷葉中穿行,採點蓮蓬菱角,釣幾尾鮮魚,就在船上生火煮食,這樣的生活,想想就無比愜意啊。”孫伏伽想象着那景象,都不由的有幾分沉醉了。

“我打算過些日子就在下面建些房子,全部是臨水而建,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上,後面帶個小院子,前面帶個小碼頭,有幾間客房,剛好能住上一家人。”

“建這樣的房子?”

“出租,長安城裡住膩了,可以到我這裡來休閒度個假,就如你所說的,到山上去抓放養的雞,到水庫裡釣魚,去摘蓮蓬採菱角,享受鄉下的寧靜與自然。”

“而且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這裡爲大家準備好房屋,我們還提供僕傭幫你打掃房間,提供飯菜等。不需要花錢置業,也不需要時常派人照顧打量,你隨時可以來,來了就能享受,隨時也可以走,沒有半點牽掛。”

孫伏伽聽了之後,很是心動。

“這樣的小屋很不錯,到時建好了我一定要租一棟。”

“當然沒有問題。”(未完待續。)

第443章 李三耍流氓第1219章 外放第1360章 鐵與血第1013章 李世民第1337章 殺無赦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139章 隨軍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759章 兒皇帝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873章 叩宮門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三十四章 再賺崔家一筆第五十一章 逃之夭夭第940章 隆重推薦:楊小逍拔刀記!第160章 狼來了第816章第577章 太子日記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662章 撞破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第1072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1092章 出草第191章 吃醋第1219章 外放第1199章 無奈的皇帝第1326章 合夥人第908章 感謝二狗狗娃的萬賞!第573章 李世民閉嘴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163章 一百響爆竹第626章 斬!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94章 800畝好地第163章 一百響爆竹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五十五章 猴兒酒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1542章 切糕、沙陀人第1414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第1125章 三十如狼第1192章 第一刀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961章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321章 太子不敗而敗,突厥不勝而勝!第1482章 墜入地獄第211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1260章 瘋王第960章第393章 三郎,朕該立誰爲太子?第55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191章 吃醋第1347章 拿朕的劍來第1554章 弄個天竺王噹噹第一百零九章 佔便宜第1047章 李世民第937章第844章 天賜良緣第914章第937章第806章 招兵買馬第1458章 流鬼第1505章 一女二嫁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143章 自力更生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244章 除夕第二十九章 翻臉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922章 求月票!第1512章 紅旗飄飄,劍已出鞘第617章 三把火第1296章 擅權第218章 入學贊助費第692章 太子墜馬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1456章 華租界第995章 人質第1519章 加冕稱帝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第183章 奶牛第1580章 朕不是李淵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366章 免死金牌第1323章 大膽第695章 虯髯客出手第475章 突厥人都慫了嗎?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791章 想和議,先殺李超
第443章 李三耍流氓第1219章 外放第1360章 鐵與血第1013章 李世民第1337章 殺無赦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139章 隨軍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759章 兒皇帝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873章 叩宮門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三十四章 再賺崔家一筆第五十一章 逃之夭夭第940章 隆重推薦:楊小逍拔刀記!第160章 狼來了第816章第577章 太子日記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662章 撞破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第1072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1092章 出草第191章 吃醋第1219章 外放第1199章 無奈的皇帝第1326章 合夥人第908章 感謝二狗狗娃的萬賞!第573章 李世民閉嘴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163章 一百響爆竹第626章 斬!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94章 800畝好地第163章 一百響爆竹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五十五章 猴兒酒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1542章 切糕、沙陀人第1414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第1125章 三十如狼第1192章 第一刀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961章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321章 太子不敗而敗,突厥不勝而勝!第1482章 墜入地獄第211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1260章 瘋王第960章第393章 三郎,朕該立誰爲太子?第55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191章 吃醋第1347章 拿朕的劍來第1554章 弄個天竺王噹噹第一百零九章 佔便宜第1047章 李世民第937章第844章 天賜良緣第914章第937章第806章 招兵買馬第1458章 流鬼第1505章 一女二嫁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143章 自力更生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244章 除夕第二十九章 翻臉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922章 求月票!第1512章 紅旗飄飄,劍已出鞘第617章 三把火第1296章 擅權第218章 入學贊助費第692章 太子墜馬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1456章 華租界第995章 人質第1519章 加冕稱帝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第183章 奶牛第1580章 朕不是李淵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366章 免死金牌第1323章 大膽第695章 虯髯客出手第475章 突厥人都慫了嗎?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791章 想和議,先殺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