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文遠,你來當講武堂校長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那朕就辦一個講武堂!”

李世民搓着手掌道,“文遠啊,你來當這個講武堂的祭酒如何?”

講武堂祭酒,那就是大唐皇家軍校的校長了。這所軍校,以後肯定會成爲大唐軍官的搖籃的,能當上校長,以後就是門生遍及大唐南北衙諸衛軍隊之中了。

嗯,想想很不錯。

不過絕不能答應。

大唐各衛軍中遍及你的門生弟子,這樣的人誰能放心?

“陛下,臣何德何能啊,這講武堂還得陛下親領啊。陛下本就馬上打的天下,統兵打仗無人可及,由陛下親自指點,這講武堂一定會辦的很成功。況且,那些能被選出來的將士們,也都是軍中的好苗子,假以時日,必定成爲我大唐軍界棟樑啊。如果陛下親領講武堂,那這講武堂中的學生,豈不就都成了天子門生嘛,這對學生們來說,也是個無尚榮耀啊!”

講武堂學生都是天子門生。

一句話,李世民大爲心動。

對啊,天子門生啊。換句話說,講武堂的祭酒,那就相當於是所有武官學生們的老師了。

爲了與國子監的祭酒區別,李超提議講武堂設校長,李世民親自擔任這個校長之職。

“好,那朕就來當這個校長,不過講武堂的籌辦事宜就交給文遠了。”

政事堂裡,皇帝跟李超一唱一和,講武堂就算定下來了。

那邊蕭瑀、陳叔達等人反應過來時,已經晚了一步了。

剛剛還稱讚李超有節操,值得依賴呢,怎麼轉眼間就跟皇帝站一塊去了。辦什麼講武堂,搞什麼常備軍啊,不要錢啊?

而且辦講武堂還是個很危險的苗子,弄了常備軍訓練了這些軍官,那肯定是爲了打仗的。如今新朝就應當偃武修文啊,整天想着打仗做什麼?只要守好國門就行了,天天想着打仗,這不成了楊廣?

蕭瑀很不客氣的站了出來,“陛下,練三萬常備軍,太倉沒錢。辦講武堂,這更加過了,朝廷如今就應當偃武修文。”

李超也不顧這位首相的面子,當即反駁道,“一味偃武修文,那就是自己砍自己一條腿,一個人,得有兩條腿,才能走才能跑。一文一武,纔是協調。沒聽說過,砍掉一條腿,還能跑的動的。我們不講窮兵黷武,可也不能自廢武功。如今天下既有文科舉,也當然可以有武科舉。”

“陛下,臣以爲,講武堂選拔學生方式,就可以仿照科舉制式,接納天下有志之士,考覈之後選入。不拘是否南北衙諸衛武官,只要是年齡相當,身家清白的大唐子民,都可以報名,這樣既有衛府選送,也有青年報名,天下優秀者俱有機會,朝廷也能選到最好的。”

“李相國,你說的輕巧,可三萬常備軍,還要加上辦一個講武堂,甚至還要輪調戍邊,這些都要錢的,錢從哪來?不要指望那太倉裡的一千萬。那些錢雖是託你的福,開源所得,但朝廷處處需要用錢,沒多餘的錢了。”陳叔達站到了蕭瑀一邊。

房玄齡這個時候出來。

“陛下,常備軍可以有,講武堂也可以辦,但我覺得還是慢慢來。不要一開始就弄這麼大規模嘛,現在有兩萬羽林了,就再擴編一千騎好了,講武堂可以辦,也不要一下子就招那麼多人嘛,選些軍官教導就好。”

這稀泥和的。

“就是啊,陛下,上次新增一萬羽林,這個田地都還沒湊齊呢,又要增加一萬騎,兩百萬畝地呢,京畿沒這麼多地啊。”

高士廉也說出了實際困難。

面對宰相們的反對,李世民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李超。

“文遠,你剛纔說有辦法解決北衙軍費,你現在不妨說說看。朕知道你開源有本事,不比這諸位相國們整天操心的是國家大事,沒空來想這開源節流之事。”李世民話有點重,一臉嘲諷樣。

被宰相們氣到了。

李超開源,朝廷年新增一千萬貫稅錢,可太倉裡這麼多錢,宰相們居然連一百萬都不肯分給他。

蕭瑀陳叔達等人都一臉尷尬。

你是皇帝你就能亂說什麼大實話了?

他們承認,自己搞錢方面確實不如李超,但管理朝政也不只是經濟啊。各有專長嘛!

賺錢李超確實內行,一般人比不了,眼光侷限不同。

唐初還是很小農思想的,各種制度都是圍繞着土地,不論是租庸調的稅制,還是均田制的基本國策,甚至是府兵制的兵制。

土地制度、軍制、稅制,這三項都是朝廷的根基,均田制、租庸調製和府兵制,就基本上決定了大唐的國家制度,以農爲本。

沒有半點商品經濟的意識。

⊕tt kan⊕¢ O

開國之初,鹽隨百姓製取販賣,不徵稅。礦產,隨人挖採冶煉。關稅取消,市稅很低,朝廷的商稅幾乎沒有。

稅收主要就是靠租庸的正稅,若是遇打仗等用錢的地方,或地方災害等,朝廷也沒錢可用,便只能開捐,加派。

這種開捐加派,其實就是流氓做派。

大唐表面看正稅不高,雜稅很少,但這種沒有制度的捐派,其實就是亂來。加上均田制度,也並不是那麼理想化。

依然有許多百姓均不到田,均不到一丁百畝的額度。而租庸調稅制,卻是以這個均田制爲核心的,你均不均到一百畝地,朝廷都是按丁收稅,每丁的稅收都是固定的。

這就是不合理之處,表面上朝廷倒是稅收固定,有保障。

可實際以後田只會兼併越來越厲害,百姓能均到的田也會越來越少,稅卻還不會少。如果沒有地,卻還得交上百畝地的稅?

這怎麼能公平,或者說,朝廷如何能保障收到這些預訂的稅收呢?

難。

唐立國不到百年,均田制、租庸調製、府兵制相繼就崩潰了。

根本就是田的問題,越到後面兼併越多,田越少,百姓授田越少,那麼以田爲核心的這種種基本的制度也就實行不下去了。

現在說來說去,又繞到了田上。

三萬常備軍,雖說不是府兵兵農合一了,但也得給他們保障啊。朝廷的意思是這些常備軍糧餉得發,但田也得分。畢竟普通百姓都均田,難道這北衙禁軍天子親衛反而不分田了?分了田,朝廷也能把薪水定的低點,減少點開支。

而且分田,也不是發薪水就能取代的了的,畢竟田能讓將士們更穩定。

可二百萬畝地,還要從京畿裡劃出來,怎麼劃?

關中平原地不少,但百姓更多啊。

朝廷此前遷出不少百姓到隴西、朔方去,又把不少貴族的封地換到邊疆,但關中依然還是地少人多。

朝廷收回來的許多土地,給關中百姓補足均田都遠遠不夠。

“陛下,對於北衙禁軍和講武堂的開支來源,我有三個解決方案!”

“三個方案?”

李世民臉上露出了笑容。

說到賺錢,果然還是李超最厲害,一來就三個方案、

“快說!”

“其一,是朝廷提前推行新錢貞觀通寶,盡收天下舊錢,改鑄新錢。鑄新錢有半成之利,以朝廷現有的鑄幣技術,只要有足夠的銅料,一年可鑄千萬貫新幣。陛下,半成之利,鑄千萬貫新錢,可得利五十萬貫!”

五十萬貫!

連陳叔達等人都不由的吸氣,五十萬啊,長安城裡家財五十萬的大貴族估計並不在少數,但對朝廷來說,五十萬也依然還是個很大的數字。

他們怎麼就沒想到呢,五十萬啊,早想到的話,太倉又多五十萬了。現在,這五十萬肯定落入皇帝之手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

“這個可以有,少府監鑄錢局,已經建成了數個鑄幣坊,錢模、水力衝壓機這些都好了,嗯,朕可以下詔,讓天下百姓限期將手中舊錢拿到官府兌換,逾期不兌的就做廢!”

“文遠,快說這第二個辦法!”

一個辦法就弄了五十萬貫,這後面肯定也很不錯。

“陛下,其實鑄幣坊還可以把朝廷和官府收集的金銀改鑄爲金銀幣,這個也同樣是有半成之利的,臣估計,若是施行的好,一年還可再添十萬貫左右。”

“這個也算是第一個方法裡的吧?好,你繼續!”李世民捻着鬍子笑道。

李超點頭。

“這第二個擴收方法,是貿易。”

“貿易?”

“沒錯,貿易,不僅僅是開放貿易,而是朝廷也要主動積極的加入其中。現在我們有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也有剛剛開通直往天竺的西南絲茶之路,還有通往漠北草原的茶馬之路,這三條,都是已經比較成熟的線路了,朝廷可以自己組建商貿隊,運輸商貨前往外番貿易。陛下,貨物貿易越遠,這利潤也就越大。”

“在長安,可能要十斤黑茶換一張上好羊皮,可在寧遠,一斤黑茶就能換一張上好羊皮,到了草原上,一斤黑茶直接就能換一頭大肥羊。若是到了那漠北極遠之地,一斤黑茶甚至能換好幾只羊。陛下,這就是貿易之利啊,朝廷完全有能力組織許多大型的商隊遠走四番。”

“而且,這種遠途國際貿易,不但能賺很多錢,也能爲大唐及時的瞭解周邊番國的底細實力,與他們增加友好,加強聯絡。向他們宣揚我大唐之名,帶去聖人之言,傳播我漢之文化!”

讓朝廷直接建商隊,跑國與國之際的國際貿易,這個李世民以前真沒想過,頂多是別的番國商團來朝貢,朝廷接受他們的貢品然後回賜,這其實算是一種與番國的貿易,但主動去外國貿易,還真沒有過。

聽李超一說,好像很有搞頭。李世民對於傳播大唐威名,傳播漢文化很感興趣,但同樣對於賺錢更感興趣。

“文遠,這個貿易一年能賺多少?”

“陛下,國際貿易利潤是極大的,若拋去成本,就是十倍之利也不是沒可能。一開始可能利要少些,但等路線和市場打開了,不多說,一年三五百萬貫的利我敢說肯定有的。”

“三五百萬?”李世民震驚了,三五十萬他都滿足了,別說三五百萬了。

“好,那就搞這個國際貿易!”李世民一巴掌拍在大腿上,迫不急待的就答應了。

“文遠,還有第三個方法呢?”(未完待續。)

第1535章 世風日下第五十九章 娶妻當娶五姓女第1136章 征服第244章 除夕第1232章 京亂第1478章 處置第884章 夜襲第514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1145章 學壞了第1094章 大本營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633章 揚名天下第1417章 君臨天下第799章 裂土分茅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833章 太上皇要跟李超決鬥第1283章 矯詔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1515章 稅警第1333章 廢君者第1075章 好漢不提當年勇第448章 龍武--賞你三百宮女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315章 剁手第390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742章 統購統銷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1103章 李家三年義務教育和掃盲班第329章 虯髯客、紅拂女第1352章 怕老婆第355章 朕欲立世民爲太子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86章 搖錢樹、聚寶盆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第343章 回長安第954章第583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1268章 武才人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249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841章 世家第745章 九等戶稅第623章 懲罰第966章 小娘皮第599章 通通吃掉第605章 殺富第654章 撒撇第288章 致富經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第1316章 一手刀劍,一手儒經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264章 暗箭第687章 龍涎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604章 遭天遣第728章 家祭第245章 僞君子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989章 殺李超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第646章 調兵待命第1398章 誘殺張超第1171章 肉身成聖第1142章 老丐第1270章 崩盤第99章 聯合養牛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1399章 南面攝政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411章 納文遠之妹第881章 監國攝政第656章 對敵人仁慈,對是對自己殘忍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六十六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397章 平陽姑姑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256章 張體第1128章 放虎歸山第945章 隆重推薦《逍遙秀才》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五章 回車騎府第1157章 夜宴第264章 暗箭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第933章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405章 造反了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1041章 圍城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1294章 開元第99章 聯合養牛
第1535章 世風日下第五十九章 娶妻當娶五姓女第1136章 征服第244章 除夕第1232章 京亂第1478章 處置第884章 夜襲第514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1145章 學壞了第1094章 大本營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633章 揚名天下第1417章 君臨天下第799章 裂土分茅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833章 太上皇要跟李超決鬥第1283章 矯詔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1515章 稅警第1333章 廢君者第1075章 好漢不提當年勇第448章 龍武--賞你三百宮女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315章 剁手第390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742章 統購統銷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1103章 李家三年義務教育和掃盲班第329章 虯髯客、紅拂女第1352章 怕老婆第355章 朕欲立世民爲太子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86章 搖錢樹、聚寶盆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第343章 回長安第954章第583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1268章 武才人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249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841章 世家第745章 九等戶稅第623章 懲罰第966章 小娘皮第599章 通通吃掉第605章 殺富第654章 撒撇第288章 致富經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第1316章 一手刀劍,一手儒經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264章 暗箭第687章 龍涎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604章 遭天遣第728章 家祭第245章 僞君子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989章 殺李超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第646章 調兵待命第1398章 誘殺張超第1171章 肉身成聖第1142章 老丐第1270章 崩盤第99章 聯合養牛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1399章 南面攝政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411章 納文遠之妹第881章 監國攝政第656章 對敵人仁慈,對是對自己殘忍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六十六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397章 平陽姑姑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256章 張體第1128章 放虎歸山第945章 隆重推薦《逍遙秀才》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五章 回車騎府第1157章 夜宴第264章 暗箭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第933章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405章 造反了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1041章 圍城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1294章 開元第99章 聯合養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