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向張超宣戰

“王承恩,太師最近在做什麼?”

打了一個哈欠,皇帝有些精神不振的問道,“聽說太師調了不少兵去呂宋?”

昨天,皇帝考慮了許久,整夜未眠。他自問無法當個撒手皇帝,他也不願意將什麼都交給內閣和翰林院的諸卿。

雖然他們確實能力出衆,可他也有抱負,他想要親自掌控這個帝國。只是,在他心裡,始終還對一個人充滿着忌憚。

哪怕他現在不在京師,卻也一樣是他繞不過去的一個坎。

別人他都不怕,唯獨怕張超。

對張超瞭解的越多,越是讓人對他充滿着敬畏。

承乾已經繼位一年半了,每天的朝會上,他穿上皇袍,佩上皇帝才能帶的飾物,坐在金殿龍椅上,高高在上,冠冕堂皇。

然後,他知道,自己並不是這個帝國真正的主宰者。

這個帝國,還有一雙手,在幕後操縱着這一切。

“太師最近正忙着征服呂宋諸島的土著,將不服的土著抓回呂宋港,爲他修建港口和王都。現在呂宋有兵八千,其中水師三千,分爲三個分艦隊,擁有一百多條大小船隻,還有五千陸軍,分爲三團九營,另有一個直屬騎兵侍衛營。”

王承恩認真的把得到的呂宋消息告訴皇帝。

“八千兵馬,”皇帝臉上看不出喜怒,“太師無論走到哪裡,總能舉手一揮,就聚起千軍萬馬。”

王承恩以小心揣摩出的恭敬語調道,“陛下,鎮海軍現在這八千兵,倒是挺普通的。而且他們現在主要忙着征服土著,在此之餘,海軍兼着捕魚,陸軍兼着墾荒築城。”

承乾輕輕的皺眉。

那微微的一蹙,透露出了皇帝的不滿。

“不要輕視太師,他的每個看似普通的舉動,往往卻蘊含深意。”

“現在呂宋聚集多少人口了?”

“回陛下,據說呂宋港現在有十萬人。”

承乾吃驚。

“十萬?”

不是說呂宋蠻荒之島嗎,怎麼一下子聚齊了十萬人口。

這纔多久,滿打滿算都不會超過三個月。

“有琉求等地調去的八千兵,又有琉求調去的三萬餘山夷,還有中原吸引去的數千淘金客,以及幾千被招募去的工匠、移民百姓等。最多的還是當地征服的島夷,約有五萬奴隸,另有不少則是歸附的夷人,被太師徵召服勞役。”

承乾手指在桌子上輕輕敲打着,十萬人,他深知人口的力量。有土斯有財,有人方成勢。

張超有錢,有兵,現在有地盤又有了人口,看來,呂宋很快就會成爲下一個琉求了。

不過他有些疑惑的是,他聽到一些消息,說張超今年不打算回京了。

眼看着已經到了年底,張超卻不入京朝集。

他在計劃着什麼呢?

呂宋,真的就有那麼重要嗎?

一片荒島,隨便交給張家的管事去經營就可以了,沒有必要由他親自坐鎮吧。

“確認太師今年不回京嗎?”

“我聽到的一些消息,太師好像跟馬院長他們透露,無意再回京城。他打算留在呂宋,安心發展經營自己的封地。”

承乾冷笑一聲。

“你相信嗎,王承恩?”

“這個,臣也不好確定。”

“反正,朕是不信的。”承乾根本不相信張超能放下這朝中的事務。他始終認爲,張超是一個很有權力慾望的人,要不然,他當初也不會跟太上皇走到那一步了。

他若真能放的下,那就早放手,不要去練什麼私兵,不要結交那麼多重臣貴族,那太上皇又怎麼可能一直對他不放心呢。

張超總說不戀權,可每到關鍵時候,卻又都死抓着權力不放。甚至,會不惜起兵。

他說是捍衛新法,過去承乾相信,但現在不太相信了。

“對了,關於暗影,六扇門查到了多少?”

承乾以前知道張超有這樣的一個組織,但並不知道名字,更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他只知道,教頭柯慶,既是張超衛隊的首領,更是這支秘密組織的首領。

而柯慶的女兒柯青,似乎也是這個組織的高層。

但其它的,一無所知,只知道神秘非常,而且力量十分強大。

暗影這個名字,還是王承恩告訴承乾的。而王承恩能知道,也是柯慶親口對他說的。

王承恩低下頭,有些羞愧的道,“暗影相當神秘,臣能感覺的到他,似乎無處不在,可卻又根本無跡可尋。還有,臣懷疑六扇門裡,早就滲透進了他們的人。”

承乾不滿的眯起眼睛。

“朕的身邊,可有暗影的人?”

“臣無能,臣不知。”

皇帝嘆口氣,“王承恩,六扇門已經不可靠了。朕要你另組一支人馬,要更隱秘,可忠心,更可靠。人不需多,但要忠要能幹。這支人馬,就叫飛騎吧!”

既然六扇門已經被滲透了,那乾脆重起爐竈。

無論如何,他都需要一個更可靠的人馬。

“鎮國公主府上的定期聚會還有舉行嗎?”承乾問。

“嗯,每週一次,有時兩次。”王承恩回道,張超不在京,張黨現在通過鎮國公主府的聚會每週聚議。

表面上,是貴族間的宴會,但皇帝知道,這是張黨的密會。

內閣的褚遂良、岑文本、楊師度、于志寧,翰林院的馬周、許敬宗、孔潁達、虞士南、李守素,還有李靖、秦瓊、郭孝恪、李君羨等一衆大將。

每週,不會所有人都聚在一起,但起碼會有七八人在。

現在甚至有一個傳言,說鎮國公主府是影子內閣。

許多朝廷上決定的事務,看似內閣、翰林院、議會等決定的,但實際上已經提前在鎮國公主府的週末宴會上私下商議並決定了。尤其是涉及到張黨的一些重要事務,比如之前他那道關於鑄幣的詔令,就是在鎮國公主府上經他們商議後,最後由科院駁回了。

“目無君上,結黨營私。”承乾在心裡暗罵道。

當年太上皇在位的時候,有誰敢這樣。

可現在,他們越來越明目張膽了。

“王承恩,朕給你一個任務,秘密收集褚遂良、岑文本等張黨重要成員的罪證,任何不法罪行的證據,蒐集起來。”

王承恩驚訝,“陛下這是要對他們下手?”

承乾搖頭。

“暫時還不行,但朕也不能什麼都不做,記得要秘密行事。”

用過早餐,承乾換上禮服上早朝。

早朝結束,他召長孫無忌說話。

“朕想好了,要將鑄幣權和紙鈔發行權收歸朝廷,此外,除鹽和茶葉之外,酒、糖、瓷器、生絲,將由朝廷專營。糖酒瓷器生絲產出後,必須由朝廷統購。”

“糖加工商人和販糖商人,需要在朝廷處購買糖,並需要墊付糖稅。瓷器、生絲、酒也如此。”

要搞就搞一個大的。

朝廷賣鹽一年能賣四千萬,茶葉一年也能賣不少。

現在承乾準備把最賺錢的幾樣商品,都由朝廷專賣。

“陛下,這未免有些步子太大了。”

從某個方面來講,皇帝要搞專賣,也沒錯。過去鹽鐵專賣,後來茶酒也專賣過,因爲這些東西賺錢,朝廷專賣其實就相當於壟斷經營。

現在皇帝提出的專賣,跟鹽茶一樣。

由百姓商家負責生產,然後朝廷統一收購,禁私人收購。商人要販賣酒糖瓷器絲綢,就要先到朝廷這裡來買。

朝廷掌握着所有的糖酒這些,就能擁有定價權,可以把價格提高。甚至如鹽一樣,徵加重稅,購買的商人,不但要付商品貨款,還要把稅也給交了。

商人買了糖、酒等,回去要再加工也好,要直接販賣也罷,朝廷就不管了。反正錢也收了,稅也徵了。

“百姓種桑養蠶,紡絲織綢,朝廷如果要控制生絲,只怕不好。總不能百姓把生絲賣給朝廷,然後又向朝廷再高價買回來織絲吧?”

承乾想了想,“可以加一條,設定一個量,百姓可以保留多少量的生絲自用,超過這個量那就算是商用,需賣給朝廷,那些絲廠就要向朝廷買絲。”

“那不如直接收蠶繭,陛下,臣以爲絲綢生產,有許多是百姓家庭手工生產。如果將絲綢也要專賣,那影響太大。”

“國舅說的固然有些道理,但如今大半以上的生絲卻是由那些絲廠收購蠶繭繅絲的。那些出口的絲綢,包括中原市場上的許多絲綢,都是由那些大絲綢廠紡織的。如果朝廷直接對蠶繭統購專賣,只要給百姓保留一定的蠶繭,那麼朕以爲是可行的。”

酒稅、繭稅、糖稅、瓷器稅,承乾打算和茶葉一樣,統一由朝廷收購,然後再出售給商人,禁止生產者自行買賣。

至於稅率,打算十稅二。比起鹽稅的加價十倍,當然要便宜許多。

原先茶葉是十稅一,現在十稅二,也翻了一倍。朝廷現在茶葉產量極大,每年內銷大,外銷量也大,年產幾千萬斤茶葉。

茶稅翻倍,朝廷僅茶稅一項就能增加上千萬稅收。

更別說,酒原來專營後來取消,現在又要專賣,還要徵二十的重稅。

因爲酒比較特殊,朝廷不能直接把酒買下來再賣,因此承乾提出對釀酒的作坊加強監管,他們必須從朝廷官府登記取得酒牌,然後才能釀造酒。他們釀造的酒,朝廷十稅二。

瓷器也是如此,瓷器窯生產的瓷器,十稅二。

“陛下,茶葉、糖、瓷器,張家佔的市場份額最大,甚至就連絲綢,他們張家也是最大的絲綢商人,在各地的絲廠織廠,擁有無數機器和工人。陛下把這幾樣加入專營專賣,徵收重稅,只怕張超不會同意。”

“太師曾對朕說,工坊、商販經營,照章納稅是天經地義。朕也清楚,除已經專賣的鹽鐵茶,糖、絲、瓷器的利潤都是極大的,如張超這樣的大貴族大商人,憑着雄厚的資本幾乎是壟斷市場,獨佔暴利。可朝廷卻無利,朕要徵稅,也是天經地義,爲國爲民,這徵來的稅,也不會進我李承乾的內庫,而是進國庫,取之用民,將來用之於民。”

鑄幣權、發鈔權,如今又要對糖、茶、酒、絲、瓷徵收兩成的特別重稅,皇帝的下手很狠啊。

“只怕議會科院根本不會通過了。”長孫無忌道。這幾樣東西,可不止是張家在做啊,甚至他長孫無忌也是在經營的,還有無數的貴族商賈們都在經營,畢竟,這幾樣幾乎佔據了外銷產品的絕大多數。

“通不過就罷撤科議員,再通不過,就解散議會。”承乾目光堅定,這一次,他充滿鬥志。

第154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1201章 廣積糧第278章 精武體操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951章 海賊第一百零四章 馬子第636章 白條第588章 小鬼當家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96章第696章 你永遠是太子第677章 我沒瘋,是李閻王在發瘋第468章 李超這是欺君罔上第870章 王牌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三十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403章 新門神秦瓊、尉遲恭第1041章 圍城第320章 待我君臨天下,許你世代榮華!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182章 當家娘子第1002章 清洗 感謝yyww668的萬賞!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1568章 *******第1119章 無孔不入第992章 轉移家眷第1087章 漢京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653章 夜郎第1598章 老哥哥第1533章 秦瓊、李靖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548章 三千第548章 三千第653章 夜郎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1346章 王不見王第1215章 狼煙起第249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1487章 霸氣的皇太子殿下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702章 加封李超第1232章 京亂第五十九章 娶妻當娶五姓女第553章 翻臉無情第582章 帝師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1442章 劊子手第1517章 欲擒故縱第773章 胭脂馬第95章 負債累累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1471章 剪羊毛第924章 爲逍遙傲狂萬賞加更!第752章 長孫無忌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七十八章 組團第六十四章 陪門財第1488章 皇協軍第722章 天王第543章 營建新都第八章 老相好和燒尾宴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745章 九等戶稅第1059章 異姓王第793章 天意第754章 李靖第312章 左右爲難第1117章 太子出走第1469章 倭寇第658章 朕的太子越來越像李超了第510章 大帥開課了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489章 叔父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348章 不過又是一個李密第249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914章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1467章 投名狀第1020章 帝國雙璧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八章 老相好和燒尾宴第205章 私塾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915章第127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912章第651章 屠城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254章 衆籌第1386章 李世民第1216章 王玄策第778章 把老子的炮拿來
第154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1201章 廣積糧第278章 精武體操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951章 海賊第一百零四章 馬子第636章 白條第588章 小鬼當家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96章第696章 你永遠是太子第677章 我沒瘋,是李閻王在發瘋第468章 李超這是欺君罔上第870章 王牌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三十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403章 新門神秦瓊、尉遲恭第1041章 圍城第320章 待我君臨天下,許你世代榮華!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182章 當家娘子第1002章 清洗 感謝yyww668的萬賞!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1568章 *******第1119章 無孔不入第992章 轉移家眷第1087章 漢京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653章 夜郎第1598章 老哥哥第1533章 秦瓊、李靖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548章 三千第548章 三千第653章 夜郎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1346章 王不見王第1215章 狼煙起第249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1487章 霸氣的皇太子殿下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702章 加封李超第1232章 京亂第五十九章 娶妻當娶五姓女第553章 翻臉無情第582章 帝師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1442章 劊子手第1517章 欲擒故縱第773章 胭脂馬第95章 負債累累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1471章 剪羊毛第924章 爲逍遙傲狂萬賞加更!第752章 長孫無忌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七十八章 組團第六十四章 陪門財第1488章 皇協軍第722章 天王第543章 營建新都第八章 老相好和燒尾宴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745章 九等戶稅第1059章 異姓王第793章 天意第754章 李靖第312章 左右爲難第1117章 太子出走第1469章 倭寇第658章 朕的太子越來越像李超了第510章 大帥開課了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489章 叔父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348章 不過又是一個李密第249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914章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1467章 投名狀第1020章 帝國雙璧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八章 老相好和燒尾宴第205章 私塾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915章第127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912章第651章 屠城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254章 衆籌第1386章 李世民第1216章 王玄策第778章 把老子的炮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