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東宮四大天王

楊縣令腆着肚子一身深綠官袍,滿臉微笑的在一羣差役的簇擁下,從人羣中擠開一條道路,走進臺下圍起來的那一圈空地內。

“楊明府請入席。”

馬周這個掛名的白鹿書院的副山長,一襲白袍站在那裡笑臉迎賓。

楊縣令滿意的點頭,今天這場面有些大,很露臉啊。這張三郎不愧是短短時間就當了五品高官的人,果然會來事。這場面,嘖嘖,尤其是這貴賓席設置的非常好啊。數千百姓四面圍觀,而他卻坐在這貴賓席上,多威風。

楊縣令正想着是不是上臺先說幾句話呢。

結果就見四周的人都轉頭往後看,然後就見一股煙塵,然後人有高呼。

“這是東宮衛率!”人羣中有長安來的人喊道。

“爲兩個穿緋袍的,哎喲,兩位大官來了。”

有恰好認識的人立馬道,“那是太子中允和太子洗馬。”

“太子洗馬不是咱們白鹿書院的山長嘛,怎麼又來個太子洗馬?”旁邊看熱鬧的人中,有不解的問。

馬上就有人給他解答,“東宮有兩個太子洗馬的,是左春坊下司經局的長官,都是從五品上,這太子中允比太子洗馬高一級,也是左春坊的。”

“對的,左春坊的長官是左庶子,現東宮左春坊左庶子,正是咱們張三郎妻舅滎陽郡公呢。他下面有兩個太子中允和兩個太子洗馬。除了咱們張三郎這個新封的太子洗馬,還有一位太子洗馬姓魏字玄成。”

“那這個太子中允是誰?”

“這個看起來年紀挺大的,好像是王叔玠,太原祁縣王家的,五姓之一。”

“哦!”

一羣不明真相的吃瓜羣衆紛紛拖長了聲音點頭,其實真正聽明白的沒有幾個。大多數小民,他們根本搞不清楚朝廷的官職有哪些,更別說東宮裡的官職了。

很多人只知道東宮有一個太子洗馬,還是因爲張三郎當了這官。不少人一開始還以爲這個洗馬之職,真的只是給太子洗馬的呢。不少人還曾爲張三郎抱不平,張三郎如此有才能本事,怎麼給貶到東宮給太子洗馬去了啊。

後來聽說,洗馬是從五品上,是很大的官。

這些人還暗自納悶,怎麼給太子洗個馬就是五品的官,那皇帝洗馬豈不得是四品官?

楊縣令和自己的幾個屬下站在那裡有點摸不清頭腦。

這時柯里正小跑着過來,“明府,太子殿下差太子中允王郎君、太子洗馬魏郎君前來,請明府等往迎接。”

縣令有些愣神。

一個小小的私塾開個學,怎麼太子也給關注了,還派了兩位五品上官前來。

趙縣尉輕推了下自己的上司,“明府,快前往迎接。”

楊縣令整了整衣袍,連忙點頭,“都隨我迎接兩位東宮上官。”

魏徵和王珪兩人的派頭還是挺大的,太子特意派了一隊東宮衛率護送着他們前來,還打起了東宮的旗號。

楊縣令趕到時,張已經先到一步了。

“張見過兩位!”

張打量着剛從馬上下來的兩人,一個五十出頭,一個四十出頭,他很快就猜到了兩人身份。太子中允王珪,太子洗馬魏徵。

這兩個以後就是自己的東宮同事了,嗯,這兩人也是太子的心腹謀士了。在東宮的地位,估計相當於房玄齡杜如晦了。

雖然東宮裡最重要的幾個職位是太子詹事和左右庶子,但那幾個職務,其實都是由朝中要臣兼任。比如左庶子鄭善果,就是朝中的民部尚書還兼任大理卿。

東宮裡真正最得建成倚重信任的還是王珪和魏徵等這羣人。

“張洗馬果然年輕有爲啊。”王珪笑着打量張,張賣相還是不錯的,高高大大還白白淨淨的,如今頭也長起來了,眉清目秀,確實很瀟灑倜儻。

魏徵面帶微笑沒說話,而是一直在觀察打量着張。看了一會,覺得張確實很灑脫,見到他們,也沒有絲毫的怯場,不卑不亢的。

“魏徵魏玄成,早就想要見見文遠了,可惜你一直不來東宮啊。本以爲你在家與新婚妻子如膝似膠捨不得分離呢,卻不料你原來是在家著作三字經,還寫出了張氏家規如此好文,嗯,建立白鹿書院,更是能名傳千古的好事啊。今日我二人特受太子囑託前來,爲白鹿書院慶賀。”

張拜手,“多謝兩位,也謝過太子。”

寒喧一陣,張請他們入貴賓席。

好在裡面擺的這些桌子上沒有擺上名牌,要不然還得臨時製作。不過如此一來,楊縣令那個主賓位置就得讓給王珪和魏徵,只能退居第三了。

不過人家都是紅袍,自己一件綠袍,沒辦法,只能坐到第三張桌子上去。

其它縣尉縣丞里正,以及那些族長們等,也都只能依次往後排。

兩個小地主現在自己沒位置了,站在那裡風中凌亂。張管家非常抱歉的對他說,位置不夠了,請他們站站。

兩小地主看了看坐在前面的兩位東宮高官,再看了看臺上那位同樣穿着緋袍的張三郎,沒敢齜牙,老實的站那了。

管家剛準備上臺繼續主持呢。

結果聽到外面又是一陣聲響,張站在臺上,越過人羣,看到路邊又來了一些車馬。

“太子詹事安邑縣公裴公到。”

“太子左庶子民部尚書太理卿滎陽郡公鄭公到!”

裴世矩和鄭善果居然也到了,這兩個一個是太子詹事,一個是左庶子,都是東宮要員。尤其是裴世矩,張對這人還是有些瞭解的,都快八十歲了,可依然還擔任了東宮詹事重職,這可是相當於朝廷尚書令的位置。

特別是他其實是今年竇建德兵敗之後才歸唐的,可一入唐卻深得李淵信任。究其原因,這人可不僅僅是竇建德降臣這麼簡單。

裴世矩歷仕北齊北周隋唐,真正的四朝臣子。

讓張最佩服這個七十多歲老頭的是,出身於名門河東裴氏的裴世矩,參加起滅隋之戰,曾經以三千老弱平定嶺南,也是隋朝的外交專家,地理專家。在楊堅時就已經深得重用,到楊廣時,更是與宇文述等並稱五貴,同掌朝政。

他爲楊廣經營西域,打擊吐谷渾,甚至用計分裂突厥,在外交方面,真正的是當世第一人。

就算是在江都之變,楊廣被殺之後,宇文化及和竇建德都始終對他十分尊重,一直重用。降唐之後,李淵也對這個曾經的隋朝同僚,非常敬重。裴世矩都七十多歲了,還讓做了太子詹事,成爲東宮第一臣屬。

相反,隋朝的重臣蘇威,曾經主動的跑來長安,想要入唐爲官,結果李家父子卻直接拒絕了。

當然裴世矩後世時最有名的一條評價還是佞於隋而諍於唐,在楊廣時期,他一直是被打入奸佞之中的,可到了唐,卻成爲諍臣,爲李淵和李世民父子推崇。

不得不說是個很神奇的人物,反正有股子政權不倒翁的勁,什麼樣的皇帝他都能侍奉,也都能適應。一個開明的君主,他就是個諍臣,一個賢明的皇帝,他就是一個能臣,而遇到楊廣這樣的皇帝,他就成了一個佞臣。

今天裴世矩居然也來捧場了。

鄭善果以前在隋的時候也是當大理卿,跟裴世矩很熟。在江都的時候,一起做了宇文化及的臣子,後來又都落到了竇建德手裡。只是竇建德很尊重裴世矩,但卻對鄭善果不怎麼客氣,因此鄭善果早兩年到了長安,先歸的唐。

“三郎啊,這位是河東的裴弘大,現任太子詹事。”鄭善果爲張介紹着道。

張看着都快八十歲了,可還精神矍鑠的裴世矩,真心佩服的道,“裴公之名,晚輩早有聞聽。曾以三千弱兵定嶺南,也曾用計分突厥。經略西域、總領北蕃、遠征遼東,裴公壯哉!”

張說的這些,也確實都是裴世矩最得意的。他爲大隋得開西域,也爲大隋威懾草原,更曾力勸楊廣東征。

經略西域和威懾草原的策略都很成功,但徵遼,卻是大敗特敗,甚至成了隋亡國之因,這事困擾他多年了。

今天聽到張說起徵遼之事,他不由的無限感慨。

“人皆道隋因徵遼而亡,三郎卻似乎有不同意見?”

“裴公,隋時,西有吐谷渾,北有突厥,東有高句麗。若真要比較,突厥如羣狼,吐谷渾如豺狗。羣狼雖兇,可只要擊其狼王,則羣狼無必亂,至於豺狗,那不過是跟着狼撿食的,狼羣若亂,這豺狗自然也借不了威做不了福。唯有這東北高句麗,那是臥榻之猛虎啊,盤踞遼東,不斷西侵吞食我中原疆土,立國數百年,早就已經養虎爲患了,若不打斷他的脊樑,那纔是真正的心腹之患。”

張對於隋唐兩代前後數位皇帝征討高句麗,甚至楊廣李世民兩位皇帝先後御駕親征這事,是有自己的看法的。魏晉之後,中原內亂數百年,南北分治,一直內耗,而東北的高句麗趁着這個時間,不斷西侵,展壯大,甚至把東北許多部族都納入自己麾下。

若不是隋唐兩代數位皇帝一直用兵遼東,最終隋朝打斷了高句麗的脊樑,而唐朝時更是把高句麗連渣都打沒了,歷史上的契丹、女真、蒙古這樣的東北部族,肯定早就在隋唐時殺進關入,與漢人爭奪幽雲了。

好多人只說徵高句麗勞民傷財,損兵折將,還說唐朝最終也是滅了高句麗也沒守住,便宜了新羅。但他們沒看到,一個經歷數百年本已經強大起來的東北虎,最終在隋唐時被連番狂揍最終被轟成了渣,一個巨大的威脅直接被剷除了。

雖然高句麗滅掉以後,東北有新羅、渤海、契丹等接連興起,可直到晚唐之時,都還沒有一個勢力真正達到高句麗的全盛時期。要等到唐亡之後,契丹人才真正的興起於東北,南下於幽雲。

張很佩服裴世矩的外交戰略,佩服他的遠見卓識。

裴世矩有點激動,沒想到張三郎真的是認同自己的那一套的。

“三郎,今日老朽可是不請自來,你不厭煩吧?”

“裴公、鄭公能拔冗前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請!”(未完待續。)

第1313章 元寶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第573章 李世民閉嘴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3上門第829章 太子啊,咱們比不過李家啊第1591章 越獄第901章第1390章 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第842章 第二個瘋子第1161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364章 生不懼張文遠,死不畏閻羅王第1055章 武三娘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1418章 離婚第七十一章 拉起隊伍第139章 隨軍第696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1441章 除名第五十三章 黑野豬第965章第948章 第四更,感謝zjwzyq萬賞!第192章 心機姑娘第1091章 剪髮文身,錯臂左衽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1317章 凡十七戰皆捷第885章 回馬槍第1103章 李家三年義務教育和掃盲班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374章 靠山王第550章 罷相外放第七十五章 赦免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1154章 出閣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248章 三個女人都失眠第537章 畝產萬斤第127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105章 徵召第241章 探監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1191章 李世民第1053章 困龍昇天 第六章!第900章 黑太子第1400章 夜宿宮中第927章第559章 實在喝不下了第1415章 蘇烈要反第1272章 山頭第967章第1550章 又一個李世民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606章 廂軍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468章 李超這是欺君罔上第145章 給你一個任務第913章 跪求保底月票!第298章 暴卒長安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05章 造反了第459章 **--賜死、斬首第1590章 假途滅虢第953章 感謝木屋古鐘萬賞!第635章 丹江口第965章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1147章 天下家族,排名第三第727章 家祭第1375章 向張超宣戰第604章 遭天遣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284章 奪妻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431章 趙國公第611章 步行水上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511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124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1041章 圍城第866章 皇帝也無賴第841章 世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一十四章 天可汗第七十六章 世人皆濁我獨清第657章 中秋第402章 立你爲太子第700章 李家的殖民地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1184章 換封第291章 債還清了
第1313章 元寶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第573章 李世民閉嘴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3上門第829章 太子啊,咱們比不過李家啊第1591章 越獄第901章第1390章 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第842章 第二個瘋子第1161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364章 生不懼張文遠,死不畏閻羅王第1055章 武三娘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1418章 離婚第七十一章 拉起隊伍第139章 隨軍第696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1441章 除名第五十三章 黑野豬第965章第948章 第四更,感謝zjwzyq萬賞!第192章 心機姑娘第1091章 剪髮文身,錯臂左衽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1317章 凡十七戰皆捷第885章 回馬槍第1103章 李家三年義務教育和掃盲班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374章 靠山王第550章 罷相外放第七十五章 赦免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1154章 出閣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248章 三個女人都失眠第537章 畝產萬斤第127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105章 徵召第241章 探監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1191章 李世民第1053章 困龍昇天 第六章!第900章 黑太子第1400章 夜宿宮中第927章第559章 實在喝不下了第1415章 蘇烈要反第1272章 山頭第967章第1550章 又一個李世民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606章 廂軍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468章 李超這是欺君罔上第145章 給你一個任務第913章 跪求保底月票!第298章 暴卒長安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05章 造反了第459章 **--賜死、斬首第1590章 假途滅虢第953章 感謝木屋古鐘萬賞!第635章 丹江口第965章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1147章 天下家族,排名第三第727章 家祭第1375章 向張超宣戰第604章 遭天遣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284章 奪妻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431章 趙國公第611章 步行水上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511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124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1041章 圍城第866章 皇帝也無賴第841章 世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一十四章 天可汗第七十六章 世人皆濁我獨清第657章 中秋第402章 立你爲太子第700章 李家的殖民地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1184章 換封第291章 債還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