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三國鼎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李承乾一直想做點事情,可真的再次監國後,他發現好像沒什麼事情可做。3.最快父親離京之前,他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可等父親一走,他發現無從下手。

他挺羨慕老師李超,可以二話不說就拋下這漢京留守和輔政大臣的職事,能夠在家裡悠閒的懶散着,五天才上一次朝,但也不過是來走個過場。

問他些事情,他也都是推給那三位。

爲什麼太師會這樣呢?因爲太師嫌自己太年輕,幹不了事情?他心裡想着。

可他不甘於只是個坐在金殿御椅上做擺設的,太子少師楊恭仁說朝中事情交給他們就好,殿下無須操心。但他是監國太子,而且不是幾年前的監國太子,那個時候他還沒有加冠,而今,他已經加冠成0人,那麼他的監國就應當是能掌握留守朝廷的。

“你是太子殿下,是大唐的儲君。”太子少傅杜淹說,他提醒他,“殿下如今還年輕,多學習就好。”

他已經學習了九年了。

父親當上皇帝起,他就被冊封爲太子,然後跟着學習政務。

兩天前,西方羅馬國的使團抵達。他們從遙遠的西方而來,沿着絲綢之路,翻越蔥嶺、天山,經過河西走廊,然後經臨長安,又到達洛陽。最後從滎陽轉入運河,經汴州再沿蔡河,順着新建的西運河,一路乘船抵達了漢京。

那位使者是羅馬皇帝弗拉維斯希拉剋略的兒子,是一位王子。

這位王子帶來了一支龐大的使團,過去羅馬也派出過使團來唐,但從沒有一次,如這次規格之高,規模之大。

這是一支近千人的使團,還有着龐大的駱駝隊,揹負着無數的羅馬貨物,還有給大唐皇帝的羅馬禮物。

不過他們來晚了一步,皇帝已經去了泰山。

承乾派出鴻臚寺的官員代表他迎接了使團,派將他們安排在了鴻臚寺住下。

“老師,你說羅馬使團此次前來所爲何事?”

承乾每天早朝在金殿,但退朝之後卻依然還是在東宮之中。

明天就要正式接見羅馬王子,但承乾卻還不清楚這次羅馬使團前來的意思。他特意宣李超入宮,要聽聽這位聰明的老師的意見。

“楊相國說羅馬人帶來了很多貨物,說他們這次來是爲了貿易!”承乾道。

李超笑了笑,他坐在那裡端着一杯茶,“殿下,羅馬人確實帶着很多貨物前來,但貿易不過是順帶。他們不會特別讓一位王子前來貿易的,畢竟我們與他們幾萬裡之遙。”

說到這裡,李超問承乾,“殿下對這個羅馬有多少了解?”

“據說羅馬是在漢朝時就已經存在的西方強大國家?”

其實唐人對於羅馬瞭解的並不多,畢竟那麼遙遠,他們更分不清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和東西羅馬帝國的區別了。

現在所說的羅馬,是東羅馬帝國,而在後世的歷史上,爲了與羅馬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便把東羅馬稱爲拜占庭帝國。

但事實上,歷經千年的東羅馬帝國,直至滅亡,他們自己都從不曾稱呼過自己爲拜占庭。

羅馬帝國建立是在西漢第十二位皇帝漢成帝的時候,羅馬帝國建立的時候,西漢已經快要被王莽篡奪了。

而羅馬共和國建立的時候,則更要遠溯到中國的春秋之時,羅馬共和國建立時,孔子正開壇設教,廣招弟子。

不過羅馬共和國也不是羅馬的最初,公元前510年,羅馬人驅逐了前國王暴君,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才建立了羅馬共和國。

從羅馬王政時代,到羅馬共和國,再到羅馬帝國,再到羅馬一分爲王,羅馬在西方,可謂是一個強盛的文明代表。

羅馬是在羅馬共和國時代擴張強大起來的,最早羅馬也只是一個城邦的概念,後來擴張成爲一個環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的大國。

到中國西漢末年的時候,羅馬元老院授予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羅馬共和國由此進入了帝國時代。

四百年後,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爲二,實行永久分治。八十年後,西羅馬在內憂外患下滅亡,而東羅馬卻在近一千年後才被奧斯曼攻破君士坦丁堡滅亡。

“殿下,中原對羅馬古稱大秦,後稱東羅馬爲拂,羅馬,正是絲綢之路貿易的終點。我們認爲羅馬是個與中原一樣發達的文明王朝,於是稱其爲大秦。”

承乾笑了笑,“看來以前我跟老師學的地理和世界歷史不夠認真,今天再補補課。”

“當今的東羅馬皇帝,是弗拉維斯、希拉剋略。這位皇帝其實是一個開國皇帝!”

承乾愣了,“開國皇帝?東羅馬不是應當已經立國二百餘年了嗎?”

“確實如此,但又並非完全如此。”李超繼續爲承乾講解,“希拉剋略的父親是莫里斯皇帝時期同波斯篡位者赫拉姆交戰中的關鍵人物,戰後,莫里斯任命老希拉剋略擔任阿非利加省督。”

“這麼跟你說吧,就是在幾十年前,東羅馬其實一直在走下坡路。在大約三十年前,一支軍隊叛亂,他們喊着反對皇帝的口號,向都城進軍。這支隊伍由一位百夫長率領,在都城百姓的支持下,這支由百夫長率領的叛軍迅速的攻下了首都,並將皇帝莫里斯和他的子民以及朝廷裡敵視軍隊的代表大臣,都推上了斷臺頭。”

“那位百夫長,也一步登天成爲了帝國新皇帝。”

“啊?一個百夫長就這樣兵變成功了?”承乾覺得不可思議。

百夫長啊,而且還是從地方叛亂,一路打進都城的。羅馬帝國不是非常強大,疆域廣闊嗎,怎麼一個百夫長就給把都城攻下,把皇帝殺了呢,皇帝不會逃跑嗎?

他想起上次漢京之亂,太上皇藉着新政惹得許多舊閥世家官僚不滿之機,復辟做亂,得到無數人支持,拉起了幾十萬人馬,結果都還沒能成功呢。

“殿下,那百夫長雖然篡位爲皇帝,但名不正則言不順,他從一開始就受到帝國元老院、大貴族和官僚們的激烈反對,因此他們迅速的東方各省挑起內戰,而東羅馬多年的老對手波斯也趁機發動戰爭。”

“波斯皇帝率兵進攻羅馬的時候,還帶了一個自稱是莫里斯皇帝之子的傀儡,奪取了羅馬大片的地區。”

“東羅馬陷入了長達八年的血腥內戰之中,同時承受着波斯的外侵。”

“而在這場亂戰之中,阿非利加省督之子希拉剋略,在最恰當的時機站了出來,”

“希拉剋略家族宣佈放棄對百夫長的效忠,他們起兵進軍。僅用了兩年時間,得到各方支持的希拉剋略家大軍,就抵達都城之下。”

“希拉剋略與各方貴族等達成協議,他們爲希拉剋略加冕稱帝。都城的禁了琿也向希拉剋略投降,希拉剋略俘虜了百夫長皇帝福卡斯,並隨後處死了他。同年秋,希拉剋略正式登基稱帝,建立了希拉剋略王朝!”

“有些明白,又有些不太明白。”承乾聽完覺得腦子有些亂。“希拉剋略當了皇帝,還是東羅馬帝國嗎?”

“你可以這樣理解,我中原幾千年來一直是華夏帝國,從秦到漢,從漢到魏晉,再到隋再到唐,也經歷了許多個王朝,但都是華夏正統,一脈相承。”

“哦,這樣說我就明白了。這麼說,羅馬其實也有好些個王朝了。”

“老師,這位希拉剋略挺厲害的。”

“那是,希拉剋略在二十年前建立了王朝,此後與波斯屢次交戰,逐漸把波斯趁內戰奪走的土地又奪回來了。並且,他還全面推行改革,使得原來不斷衰弱的羅馬,再次強盛起來。”

“這位皇帝是很有抱負的皇帝,如果我猜的不錯,他這次派皇子前來大唐,肯定是看到我們大唐與波斯的矛盾。風水輪流轉,二十多年前,羅馬內亂不止。而這幾年,自庫思老二世被兒子所弒殺之後,波斯五年換五帝,甚至連庫思老的兩個女兒都各當了一年皇帝,可謂是亂的不得了,現在波斯的大權已經旁落到了那些統兵大將的手裡。”

“希拉剋略豈有放過這樣好機會的時候?”

“老師,你是說羅馬想和我大唐聯手,一起討伐波斯?”承乾一下子明白過來。

李超讚賞的道,“沒錯,就是如此。羅馬這些年雖然休養生息,可也畢竟是曾元氣大傷。而羅馬這幾年大亂,但其實力也還很強。羅馬與波斯對戰,羅馬未必就能穩贏。因此他們找上我們,想聯合我們一起討伐波斯,就很明顯了。”

“羅馬與我大唐聯手,東西夾擊,波斯必敗。這是穩贏不輸的合作,希拉剋略皇帝可是謀算的很好。”

承乾皺眉沉思。

“老師,那我大唐要與羅馬聯手嗎?”

“殿下不妨先答應羅馬王子,至於具體的聯手合作方案,可以慢慢談。”李超笑的如同一隻狐狸。

第449章 龍武——遷都、分封第1100章 恩惠第1185章 崩逝第329章 虯髯客、紅拂女第97章 現在反悔還來的及第308章 從軍行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1121章 暴風雨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507章 三百個牀位不鏽鋼第191章 吃醋第1419章 皇太孫第1170章 李超憑什麼第639章 糧票第943章 第六更送上,求票!第1551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第484章 立碑第872章 還是太年輕第1557章 此生不悔入華夏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626章 斬!第234章 有恃無恐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1221章 海闊天空第722章 天王第1474章 版圖第780章 不能輸個一個娘們第1346章 王不見王第265章 黜陟大使第1069章 天花第436章 鄭表妹十更送上,發幾句感言!第528章 文遠,你來當講武堂校長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第六十章 送禮佳品第1245章 自裁謝罪第138章 護士長第559章 實在喝不下了第1316章 一手刀劍,一手儒經第743章 六道兵馬元帥第461章 青銅峽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1364章 唐騎踏破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1058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第535章 讓你幫我個忙第五章 回車騎府第837章 開刀第1066章 紈絝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1552章 文成公主第547章 看熱鬧的李淵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724章 狡兔三窟第993章 勤王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667章 偷工減料第635章 丹江口第751章 太上皇第937章第124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1162章 刺殺皇帝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1484章 聖天子第913章 跪求保底月票!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369章 一個也別想跑第1446章 官媒第1102章 一份大禮第325章 一匹布換頭牛,四斤茶換匹馬第1389章 張氏盟友第383章 玄武門之變第586章 合夥人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1094章 大本營第658章 朕的太子越來越像李超了第143章 自力更生第1403章 大憲章第141章 搶食第1183章 白袍薛禮和霸氣測漏的天可汗第1583章 懦夫第289章 李三娘子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1383章 石見銀山第143章 自力更生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1539章 又一個女王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1140章 奪黃金數萬斤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733章 幹他媽的長孫無忌第740章 無鹽則無國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1247章 請陛下退位第174章 博陵崔家爲十三娘添妝第351章 金紫光祿大夫
第449章 龍武——遷都、分封第1100章 恩惠第1185章 崩逝第329章 虯髯客、紅拂女第97章 現在反悔還來的及第308章 從軍行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1121章 暴風雨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507章 三百個牀位不鏽鋼第191章 吃醋第1419章 皇太孫第1170章 李超憑什麼第639章 糧票第943章 第六更送上,求票!第1551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第484章 立碑第872章 還是太年輕第1557章 此生不悔入華夏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626章 斬!第234章 有恃無恐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1221章 海闊天空第722章 天王第1474章 版圖第780章 不能輸個一個娘們第1346章 王不見王第265章 黜陟大使第1069章 天花第436章 鄭表妹十更送上,發幾句感言!第528章 文遠,你來當講武堂校長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第六十章 送禮佳品第1245章 自裁謝罪第138章 護士長第559章 實在喝不下了第1316章 一手刀劍,一手儒經第743章 六道兵馬元帥第461章 青銅峽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1364章 唐騎踏破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1058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第535章 讓你幫我個忙第五章 回車騎府第837章 開刀第1066章 紈絝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1552章 文成公主第547章 看熱鬧的李淵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724章 狡兔三窟第993章 勤王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667章 偷工減料第635章 丹江口第751章 太上皇第937章第124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1162章 刺殺皇帝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1484章 聖天子第913章 跪求保底月票!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369章 一個也別想跑第1446章 官媒第1102章 一份大禮第325章 一匹布換頭牛,四斤茶換匹馬第1389章 張氏盟友第383章 玄武門之變第586章 合夥人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1094章 大本營第658章 朕的太子越來越像李超了第143章 自力更生第1403章 大憲章第141章 搶食第1183章 白袍薛禮和霸氣測漏的天可汗第1583章 懦夫第289章 李三娘子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1383章 石見銀山第143章 自力更生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1539章 又一個女王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1140章 奪黃金數萬斤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733章 幹他媽的長孫無忌第740章 無鹽則無國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1247章 請陛下退位第174章 博陵崔家爲十三娘添妝第351章 金紫光祿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