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上柱國兼七使

八月。

皇帝派使者至洮州。

江心市一戰的軍功報到朝廷,所有有功將士的功勞都得到了確認,皇帝甚至親自下旨,在張似的請功名單上,把一衆功臣將士們的封賞提高了一格。

洮州所有參戰府兵錄功一轉。

皇帝還特派人運來了御酒和錦緞,以賞賜給有功將士們。

所有有品級的武職,還都得到一席由皇宮宮女們縫製的錦袍和披風一件,所有的府兵,得到一件太府寺製作錦袍、披風一件。

馬周和許敬宗、匹婁武徹等一羣洮州文武,還獲得了特賜金紫特賜緋銀等榮耀。

唐朝賜服,沒有賜蟒袍、賜麒麟袍、鬥牛袍、黃馬褂這些,但唐朝也有賜服,賜金紫和緋銀。

賜金紫就是賜紫袍和金魚袋,紫金是三品以上官員才能穿戴的官袍顏色飾品。但有大功者,朝廷也往往對那些品級不夠的大臣賜金紫以示榮耀。而緋袍是四五品官員服色,朝廷有時也給那些不夠四五品的官員賜緋賞戴銀魚袋。

張已經是三品高官了,早有了金紫。

因此這次皇帝特別加封張爲上柱國勳官,賞賜張金銀瓶,一瓶裝滿金錢,一瓶裝滿銀錢,又賜下許多絹。還特賜張洮州永業田三千畝!

加授張爲招討使、鹽鐵使、轉運使。

看着朝廷授給自己的一堆使職,張也有些無奈,使職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是正式常設職,而是臨時差遣職務。

若加上之前朝廷授給張的安撫使、經略使和屯田使,張身兼六個使職,這也算是前無古人了。

不過張對於新加的三個使職有些疑惑。

來宣旨慰問洮州將士的是中書侍郎、郢國公宇文士及,宇文士及還同時是天策府司馬。皇帝派了中書省的副長官,同時還是天策府的司馬來,這可是很有些微妙之意的。

宇文士及雖然投唐時間不長,可跟李淵那是老同事了老朋友了,他兄弟宇文化及在江都弒君,他後來又被竇建德留任,但他一投唐,李淵就相當重用他。

李淵曾經對裴寂等道,“我六七年前就與他談論天下大事,你們還在他之後。”

不過宇文士及雖然是宇文化及的弟弟,他還曾娶過楊廣的女兒南陽公主,但卻是沒有參與江都密謀的。

投唐時間不長,都已經當了中書省的次官了。

“恭喜三郎啊!”

宇文士及呵呵的笑着恭喜,張以往跟他也是打過不少交道的。因爲宇文士及不光是中書侍郎,還是翰林學士、秦王府文學館學士,他們一起吃過飯編過書。

不過張也有些同情他。

他當年是隋朝五貴宇文述之子,娶了楊廣之女南陽公主,南陽公主是個很不錯的公主,夫婦有過一段很恩愛的日子。可江都兵變後,他雖未參與,但南陽公主卻恨他。後來宇文化及被竇建德擊敗,南陽公主和宇文士及都到了夏軍中。

南陽公主相當決絕的讓竇建德把她和宇文士及的兒子都給殺了,然後出家做了尼姑。

這也真是一樁悽慘的事情。

聽說後來宇文士及回到長安,遇到了南陽公主,還想求複合,結果南陽公主不屑一顧。

南陽公主確實是個奇女子,可憐的宇文士及。

“郢公,陛下加某這三使職是何意?”

使職不是加銜,不是什麼榮耀稱號,使職一般就是一個特派差事。比如經略、安撫,那是安撫洮州番民們的,屯田使,是專門負責洮州屯田事務的。

“三郎啊,陛下對於江心市一戰,可是非常滿意的。這個招討使,就是給予你一個更大的便宜處置的權力。”

張這個洮州都督兼刺史,統領着洮州文武。正常情況下,洮州府兵未得兵部命令不得調動,上次江心市之戰是防禦,因此特別。

現在皇帝給張一個招討使,就是讓他有更大的自主權。如果洮州邊境上有什麼風吹草動,張可以不經先請求朝廷,就能調集府兵防禦,甚至主動出擊吐谷渾。

這就是招討使,不須奏請,臨機決斷之權。招討,專爲對付吐谷渾而設。

一個招討使,可是充滿着殺氣的,看來皇帝和朝中大臣們對於上次吐谷渾趁火打劫,相當的惱火啊,這是有意縱容張在邊關挑事了。

“鹽鐵使、轉運使呢?”

宇文化及解釋,這鹽鐵使其實就專管的是礦產和鹽茶等的稅收。唐初,許多制度繼承隋朝,礦冶由少府管理,銅鐵等都是任人開採,只要向官府納稅就行,鹽也是如此。

現在朝廷有官員建議,把礦冶徵稅權收歸中央,並對鹽和茶、酒幾樣物資徵收專賣稅,由鹽鐵使專掌。

各地也分設鹽鐵使,管理一道或者一些重鎮。

洮州上次給朝廷送了不少錢,讓朝廷對洮州極爲重視起來,本來每道纔有一個鹽鐵使,但現在朝廷特別在洮州也設了一個鹽鐵使,還讓張兼任。

“鹽、茶、酒都加稅?稅多少?”

“朝廷暫時計劃是十抽一。”

十抽一的稅不少,但也還算好,不算特別多。歷史上,到了中晚唐的時候,鹽茶的稅可是極重的,官方一斗鹽本價不過十文錢,但卻要加稅一百一十文,甚至一度加的更高,徵的稅是鹽本價的十多倍。

“近年朝廷用兵不斷,府庫空虛啊。朝廷爲了儲備物資,以待早日出兵突厥、吐谷渾等,不得不開徵鹽鐵稅、關稅,並在邊市徵收商稅等。”

這些其實都是朝廷的重臣們被張給刺激了。

一直以來,唐朝的運轉,都很樸實,儘量少花錢,能不花就不花,稅賦更主要依靠的是農業,徵收的是租庸,比較固定。還多是實物,每年這些實物稅收運到京城,還得路上耗費極大。

可張在洮州弄個邊市,徵關稅、商稅,隨便拿出一點來上供朝廷,就過萬貫,這讓那些宰相尚書們眼紅無比,也起狠來了。

平時一分錢扳兩半花,太笨了,光節流不行,得開源啊。可租庸都是死的,比較固定。因此最後只能從商稅、關稅入手了,最後還有人建議,徵鹽鐵專稅,這可是漢時就曾經徵過的。

爲了多儲備些錢糧,早日干翻突厥等,不讓他們騎在大唐脖子上拉屎拉尿,也不想再送公主和親,於是李淵一拍桌子,決定開徵鹽鐵稅。

好在李淵還算是比較有良心的,鹽、茶、酒、鐵這些加稅,也只是十抽一稅。沒有搞什麼加價十倍徵稅的狠事!

“三郎啊,朝廷還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在洮州尋找銅礦。若能找到銅礦,到時組織人開採冶銅,朝廷還會在洮州設立鑄錢局,開爐鑄錢,到時還得由你來兼任鑄錢使!”

說起銅錢,這也成了現在唐朝君臣一個尷尬的問題。

廢除前代舊錢,鑄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是好錢,比五銖、五銖肉好等錢都好,也重的多。可市場有個規律,李淵他們不懂,那就是劣幣驅除良幣。

開元通寶很好,但鑄幣量有限,哪怕唐朝拼命的開動鑄錢爐,一個爐子一年不過鑄年三千貫左右,大唐在各地建了上百個鑄錢爐,一年也僅能鑄造三四十萬貫新錢。

新錢好,但數量少。

因此新錢投入市場後,百姓開始囤積不用,把舊錢換新錢,新錢不用,這結果就是開元通寶不停的投入市場,市場上新錢卻越來越少了。

而唐朝缺銅,不斷的把收繳的舊銅錢給熔了鑄新錢,結果舊錢也在迅的減少。

大唐了出現了錢荒,還越來越嚴重,現在朝廷不得不下令,十貫以上的交易,禁止用銅錢,必須用絹,另外禁止銅錢出大唐邊境。

可這樣做也沒有多少效果,現在朝廷只好到處去尋找銅礦,不斷的新增鑄錢爐。

錢荒,可是一直跟隨着中國古代王朝的,尤其是在隋唐時代相當嚴重。哪怕到了北宋時,一年鑄上百萬貫銅錢,也解決不了錢荒問題。

錢荒,一是中國古代缺銅,開採冶煉技術也不高,鑄錢技術落後,鑄造成本高。再加上,銅錢外流,以及一直有把銅熔鑄爲銅器賺錢得數倍利的行爲,使得錢荒各個王朝都很嚴重。

大唐不得不錢帛兼行。

鑄錢使。

若加上這個,張就身兼七個使職了。

不過說到鑄錢,張倒挺有興趣的,他知道唐朝官方鑄錢成本很高,一個鑄錢爐需要很多工匠,一年全力開工才鑄三千來貫錢,基本上鑄錢沒什麼利潤,細算甚至還得虧本。

但如果改良鑄錢工藝,提高度,比如上馬一個水力衝鑄什麼的,應當能快很多。如果有足夠的銅料、錫、鉛等,稍改一改比例,鑄錢就能賺不少錢。

當然,其實多建點錢莊,行一些信用較好的莊票,也能有助於解決錢荒問題。畢竟,錢荒主要是流通貨幣不足,而莊票如果有足夠的信用,其實也是能夠充當貨幣使用的。

轉運使,跟這個鹽鐵使差不多,轉運隴西的錢糧物資等。因爲洮州成了隴右最大的一個邊關商埠,有大量的牛馬等物資進入大唐,因此朝廷特別給了張一個轉運使職。

“三郎,陛下我讓到了洮州後,仔細看看洮州的一切,軍府、屯田、學校、邊市等等。”

張笑笑,“這當然沒有問題,洮州變化確實挺大的,只要郢公有時間,我可以陪郢公細細的看。”

“三郎啊,你在洮州不過三個月,可已經往長安送了三萬貫錢了,陛下可是非常高興的。”

“這也都是託陛下洪福,現在洮州已經進入了一個很平穩的展時期,以後每月向朝廷上繳一萬貫,都有可能!”

“哈哈哈,好!”聽到一月能向朝廷上繳一萬貫,宇文士及高興的合不攏嘴了。“三郎,我想現在就去江心市看看!”

“沒問題!”

還欠1o章。(未完待續。)

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440章 銷量破萬第304章 早起收地籠第1554章 弄個天竺王噹噹第736章 李超不出,誰可爲帥?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477章 二把手第933章第1222章 清君側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1435章 捅破天第1571章 武氏垂簾聽政第166章 下馬威第1015章 興唐九王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256章 張體第1409章 金殿早朝第891章 千里救夫第二十四章 張總管第1212章 武媚娘、李治第302章 插秧忙第666章 皇村第957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員外郎第652章 以血還血第480章 借刀殺人第248章 三個女人都失眠第136章 燒刀子和二鍋頭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1091章 剪髮文身,錯臂左衽第647章 唯獨你不行第1240章 神仙打架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228章 到張家溝搬救兵 第三章第853章 造李超的反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1445章 天網第455章 龍武--突然的分手第82章 管家、賬房第403章 新門神秦瓊、尉遲恭第747章 李氏受降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是個帶把的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見第1026章 四面楚歌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498章 天子鏡第950章 萬世基業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328章 蠻子進城第495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138章 護士長第342章 農夫山莊有點田第1471章 剪羊毛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211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187章 金坷垃第1407章 登基前夕第314章 感動唐朝年度人物第1028章 越國王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1323章 大膽第946章 朕虧了第1383章 石見銀山第200章 溝上梯田第1567章 江西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六十五章 日入百萬第404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122章 三朵金花第629章 小姐姐第735章 新太子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652章 以血還血第1594章 金鳳凰第704章 木蘭舟第381章 女兒國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1157章 夜宴第96章第1518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267章 吸金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958章 第四更送上!第851章 你沒開玩笑?第857章 老匹夫第738章 劍履上殿第1545章 貶爲庶人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312章 左右爲難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633章 揚名天下
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440章 銷量破萬第304章 早起收地籠第1554章 弄個天竺王噹噹第736章 李超不出,誰可爲帥?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477章 二把手第933章第1222章 清君側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1435章 捅破天第1571章 武氏垂簾聽政第166章 下馬威第1015章 興唐九王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256章 張體第1409章 金殿早朝第891章 千里救夫第二十四章 張總管第1212章 武媚娘、李治第302章 插秧忙第666章 皇村第957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員外郎第652章 以血還血第480章 借刀殺人第248章 三個女人都失眠第136章 燒刀子和二鍋頭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1091章 剪髮文身,錯臂左衽第647章 唯獨你不行第1240章 神仙打架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228章 到張家溝搬救兵 第三章第853章 造李超的反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1445章 天網第455章 龍武--突然的分手第82章 管家、賬房第403章 新門神秦瓊、尉遲恭第747章 李氏受降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是個帶把的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見第1026章 四面楚歌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498章 天子鏡第950章 萬世基業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328章 蠻子進城第495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138章 護士長第342章 農夫山莊有點田第1471章 剪羊毛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211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187章 金坷垃第1407章 登基前夕第314章 感動唐朝年度人物第1028章 越國王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1323章 大膽第946章 朕虧了第1383章 石見銀山第200章 溝上梯田第1567章 江西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六十五章 日入百萬第404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122章 三朵金花第629章 小姐姐第735章 新太子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652章 以血還血第1594章 金鳳凰第704章 木蘭舟第381章 女兒國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1157章 夜宴第96章第1518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267章 吸金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958章 第四更送上!第851章 你沒開玩笑?第857章 老匹夫第738章 劍履上殿第1545章 貶爲庶人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312章 左右爲難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633章 揚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