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臨陣磨槍

張不太明白的是,李世民難道還缺一個帶後勤營的軍官?幹嘛非要把自己給帶上?

“我有種感覺,帶上你總不會有錯的。”李世民似乎看出了張的疑惑,“你也不用擔心其它的事情,如今特別時期,就算我徵召你隨軍,也不會有什麼關係的。去領軍械吧,再過兩天,就要出征了。”

張拿着李世民的軍令,到衛尉寺去領軍械。

衛尉寺有點類似於唐朝的總裝備部,管着武庫。管着武庫的居然還是個熟人,鄭元璹的兄弟,永安縣男鄭元珣。他是鄭譯的第四子,鄭元璹的親兄弟,崔鶯鶯的堂舅。

“想不到三郎你會去隴右,還被秦王授了右後軍行軍總管,統領一軍。你可得小心點,秦王這說不定是要害你。”鄭元珣小聲的對張道,鄭家是鐵桿的太子一系,對秦王自然是視爲對手的。

鄭家也早把張當做了是太子一黨的。

“倒黴,之前要隨太子出征的,可是突然身體不適。身體剛好了一點,我都準備去河北,誰知秦王突然讓人隨軍。我不想去,可他卻派人拿着寶劍過來,說不去就要提我的頭回去,哎。”

“好漢不吃眼前虧,你暫時就去一趟,但自己要多加小心。待太子凱旋,到時再跟秦王理論就是。”

張攤手,“我擔心這次凶多吉少啊。秦王調我去隨軍,卻讓我一個完全沒帶過兵的人來統右後軍,你看他讓我來領的裝備,一人一套戰衣,然後一人一把步槊,沒了,這不是開玩笑嗎。

就算是運送器械糧草,可也不能沒有半點武裝啊。”

鄭元珣笑笑,“你放心,我會給你補足器械的。”

“這個能行?”

“當然能行,你是出兵打仗,朝廷拔給你們裝備,再正常不過了。”

李世民只給張這點軍械,是因爲張家溝這些兵沒訓練過,給他們盾牌弓箭這些他們也不會用,二來府庫中也並不是那麼充足。李世民甚至只打算把右後軍當成一支民夫運輸隊,因此才一人只配一把步槊,這還是因爲步槊還有許多其它用處,比如用來立營、搭帳篷,用來做拒馬等。

鄭元珣管着武庫,給張的右後軍配些武器,並無不妥之處。

“我給你每人再配一把長槍,配把橫刀,十人配頂帳篷,你看如何?”

每兵一把步槊外再配一把長槍,倒不算多餘,長槍畢竟是個多用途的東西,行軍的時候安營立柵搭帳篷做拒馬,都有用處,這不僅僅是個武器,而且多配一把長槍,也等於是有了備用武器,隨時能夠補充損失。

張比較在意的是給他三千把橫刀。

橫刀可不便宜,三千把橫刀,大手筆。

橫刀既是近身作戰武器,也能充當許多工具使用了。有把橫刀,總比只有把長矛強的多。

在張的要求下,鄭元珣又給了張一些鍋,每人還有一個裝水的葫蘆。本來張還想每人再來把弓,最後這個要求鄭元珣沒答應,最終只給了張三百把弓弩和一萬支箭。用鄭元珣的話說,沒訓練過的人配個刀槍,真遇敵也能揮點用處,但弓弩沒練過就沒多大用處了。

一百把弓和兩百把弩,完全是看在私人關係上給的。

各個衙門裡折騰了一天。

張最後給自己的三千人馬弄了不少裝備。

一人一把步槊,備長槍一把,另外配橫刀一把。

此外有三百頂帳篷,包括配套的橫杆、大梁,釘,樁,錘子等。

另外就是乾糧袋一個,另配一斗二升乾糧。水袋一個,能裝一斗五升水,另一個葫蘆。鐵馬盂一個,是鐵製的飯盒,需要的時候也能當成一個鍋。

此外就是鞋三雙,兩套軍衣。

一人一頂氈帽,加頂鐵盔。這個頭盔,還是張好不容易從鄭元珣那裡磨來的,鎧甲不指望上,頭盔好歹弄一個,遇敵也能有點防禦作用啊。

最後三千人,還有一百把長弓和兩百把弩,一萬支箭,一千條弓弦。

他們右後軍的任務是押運糧草,但並不需要親自拉車,只是護衛。因此馬車、騾驢這些,並不需要。運送糧草器械的另有專門的民夫,他們其實是護衛這些送糧隊的。

這支三千人的右後軍,沒有半個騎兵。

也沒有如府兵那樣的一夥六馱的裝備,只能自己揹負裝備。好在他們的裝備也少,揹着就行了。

相比起正規府兵來,他們的裝備簡陋的指,民兵都不如。

要不是鄭元珣開了後門,連這三千把橫刀、長槍和三百把弓弩都沒有。

趁着李世民還在募兵的這最後兩天,張也很用心的給自己右後軍訓練。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啊。

張訓練他們的內容很簡單,就是鼓樂旗令。右後軍足有三千餘人,這可是很大的一支部隊了,在野外,如何指揮這樣的一支軍隊可是件很麻煩的事情。

就是那些府兵,也得每年抽出很多的時間訓練的。

府兵們訓練第一項,就是這個旗鼓號令。

張按正常唐軍的制度,每個大隊授一面隊旗,有一個專門的旗手和一個護旗手。反正就是張通過鼓樂來傳令旗手,每個隊裡的士兵則要跟着着旗手。

隊旗在哪,這隊的士兵就要在哪。隊旗停,則全隊停。

更復雜一些的號令,張也無法短期內讓這些旗手熟悉。本來正常情況下,張身邊除了鼓樂隊外,還會有幾名令旗手。每人負責一個方向,張下令,然後親兵傳令給旗手,旗手打出旗語,各隊的旗手們辨認,然後做出迴應。

僅僅通過旗語,就能指揮各隊的前進後退,出戰防守等。

現張是不指望做到這些人,但也希望他們能明白最簡單的幾個命令,比如吹角擂鼓進攻,鳴金收兵。

旗語前進、停止前進、後撤等命令。

張覺得他要求非常低。

就這麼幾個簡單的命令,可這些少年卻總記不住。最要命的是那些旗手,要弄錯張旗手的信號旗令,舉着把隊旗,經常弄錯命令。

甚至明明是指揮左邊的隊,結果右軍的旗手卻聽令行動了。

張最後不得不把自己的六十隊的隊旗,分成了五色。

青黃赤白黑五色,每十二隊一色,十二隊旗都是一個顏色。然後這十二隊旗上,再配以十二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每旗上是一隻生肖動物圖象。

這樣每一面隊旗就獨一無二了,青鼠黃鼠紅鼠白鼠黑鼠。

張再讓人給每個士兵,也都在戰衣胸前和背後畫了該隊的標誌,以做區分。

折騰了許久,總算要好點了。

爲此,張把原來的三營六團,又改了一下,改成了三營五團,其中一個營只有一個團,這個紅旗團,就爲張的中軍直屬團。

兩天。

兩天後,右後軍看起來免費有點像是一支軍隊了。

李世民帶着一衆帥府文武,抽空過來檢查了下張的右後軍。

校場上,年青的灞上小兵們全都換上了軍袍。分成了五個方陣,每個方陣站的還算整齊。得益於原來張在工坊裡推行早操制,工人們早上會做體操,隊形隊列還是會排的。

三面營旗五面團旗六十面隊旗,旗分五色。

那六十面隊旗上,還繪着十二生肖圖像。每面隊旗下的士兵,戰袍胸前背後也畫着同樣顏色的圖案,他們的頭盔上,甚至還插了一支與隊旗顏色相同的羽毛。

李世民有些震驚。

他沒料到張的這支雜兵,居然還有模有樣,往那一站,非常齊整,很有氣勢。

“你怎麼做到的?”

李世民望着旁邊的張,這個張三,還真是經常能給他許多驚喜啊。

張搖了搖頭,“時間太短,也僅僅是有點樣子而已。真遇敵,不敢保證他們會一鬨而散。”

“能做到這樣已經非常不錯了,他們能站着整齊的方陣。演練一下吧!”李世民原本打算只是過來看一眼,可現在卻不急着走了。

張點了點頭,然後走到前方檢閱臺上。

“一團左轉,向前二十步。”

傳令兵把張的話向着旗手下令,旗手舉起了青色的令旗,向着搖晃起來。

場上五個方陣,青色方陣的旗手也跟着舉起旗幟搖了起來。

李世民他們看到,青色方陣果然開始向左轉,然後向前移動了二十步左右,停了下來。

停下的隊伍,沒有先前那麼齊整了,可李世民卻更加震驚了,兩天時間,張三居然真的就能讓那支三天前還是工坊裡做工的那些中男少年們,聽的懂旗令。

張繼續下令,一會讓二團往東,一會讓三團往西。他甚至能具體指揮到下面的隊,雖然到隊一級指揮起來有點不是那麼順暢,可命令也是一半以上有效果。

李世民也很快現了張指揮的訣竅就是那些令旗,每次張要調動某一團,他的旗手就會揮動該團一樣的旗。如果他要指揮到某一隊,就會揮某隊的旗,比如一團一隊,就是揮青鼠旗,一團十二隊,就是揮青豬旗。

下面的人,看到揮的是團旗,那就只要看顏色就好。若看到揮的是隊旗,那就辨認旗上的顏色的圖案,然後相對應的那一隊,再辨認出旗語。

“你怎麼做到的?”

“還要多謝殿下給我的那些隊正們,我讓你派來的兩個隊正隊副,一對一的教每隊的旗手的護旗手,教會他們辨認旗語。

我的旗手把我的命令用旗語傳令下去,然後下面各團隊的隊正和旗手們辨認,再通過隊旗傳令,隊夥長依令而行。

目前這套旗令指揮方式還不太完善,比如晚上得用燈火鼓樂,但我們還沒時間訓練好。”

“已經很好了,真的。文遠,已經沒想到,你還是個帶兵的天才。”李世民毫不吝惜稱讚之語。

李世民高興之餘,特授張的右後軍一面黑色的軍旗,一隻展翅黑鷹。

“這面鷹揚旗授予右後軍。”

李世民走後,張馬上活學活用,給自己的三個營也各授了一面正式的營旗。

一營授騰豹旗,二營授飛熊旗,三營授天狼旗。

下面五個圖,則以五色爲旗,青一團、黃二團、紅三團、白四團、黑五團。

經過三天招募,李世民在長安招募到了一萬來人,包括張的這三千人。加上李淵給他的一萬兵馬,他組建了一個軍團。

下轄七軍,中軍、左虞侯軍、右虞侯軍和左前軍,四個軍都是正規軍配製,有足額戰兵,各色兵種搭配齊全,配以定額的輔兵。

但剩下的右前、左後、右後三個軍,則全是一水的新募之兵。

三個新兵軍,張的右後軍是士兵最年輕的,卻反而算是比較好的,裝備比較齊全,士氣也不錯。

相比起來,其它兩個軍,真有種十足烏合的感覺。

三天時間一到,李世民也無法再耽誤下去。

李淵特旨,犒賞出征前的將士,賞賜酒肉。

爲了激勵士氣,朝廷很是大方。

每個士兵賜酒二升,兩斤羊肉,半升白米,還有兩個煎餅,兩個蒸餅,還有三合的羊肉羹。

這些賞賜規格,比平時府兵出征也就略微少了一點點而已。

這些東西沒有剋扣。

東西按各軍分下來,然後各軍再分到營,營再分到團,團分到各隊。

最後就是軍營裡到處都是飯香肉香酒香。

這也算是出征前最後一頓爽快了,等明天正式出兵,就再不許飲酒了。想吃肉吃羊肉羹吃煎餅也難了。

坐在篝火旁邊,喝着酒吃着肉,聽着那些年青的士兵們充滿憧憬的想象着戰場殺敵的景象,張覺得酒也變的苦澀起來了。

就這麼兩萬人,如果到了隴右,只是去固守隴關或者蘭州,秦州等關城,倒沒多大問題。可問題這領兵的人是李世民,他會甘心好不容易拿到兵權,只是跑去躲城裡不出嗎?

這麼一支臨時拼湊起來的兵馬,真硬拼的過吐谷渾軍,這次只怕會是一支硬戰啊!(未完待續。)

第144章 鯉魚躍龍門第1536章 巍巍帝都前,長跪不肯起第965章第1397章 勸君更上一層樓第871章 李超不過如此也第1549章 皇太孫張大鵬第412章 厲害了我的哥第486章 金狼第1436章 帶刀御史第858章 鷹派和草雞第873章 叩宮門第920章 求月票!第988章 私軍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469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朕是信的第1595章 蠻女多情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477章 二把手第1287章 安國趙王、天策上將第617章 三把火第1520章 二世第79章 紙和書第883章 舊黨、新黨、李黨第987章 奸臣李超也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1400章 夜宿宮中第937章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120章 翻臉第332章 挖牆腳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1408章 皇后第1461章 哈里發第629章 小姐姐第993章 勤王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735章 新太子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1394章 何不代唐第840章 五軍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十六章 老鐵槍黃饃饃第1323章 大膽第1365章 君無戲言第586章 合夥人第1099章 虎視琉求,橫制千里第一百一十三章 寧民縣開國男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898章第1561章 賀太平第1482章 墜入地獄第545章 敢立軍令狀第1056章 黨錮第249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198章 無間道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1145章 學壞了第680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1143章 鐵桿莊稼第1260章 瘋王第1269章 難不成讓朕投降第1090章 兩個南越王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1055章 武三娘第一百一十三章 寧民縣開國男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第1489章 不甘人後第821章 獨釣寒江雪第1123章 致命一擊第788章 投降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124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827章 非你莫屬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1470章 輸血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676章 牀頭吵架牀尾和第817章 承乾第803章 五百里封邑第326章 交易所和拍賣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黑科技第1189章 衣錦還鄉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780章 不能輸個一個娘們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570章 老哥似乎有故事啊第79章 紙和書第304章 早起收地籠第700章 李家的殖民地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1179章 獨掌朝政
第144章 鯉魚躍龍門第1536章 巍巍帝都前,長跪不肯起第965章第1397章 勸君更上一層樓第871章 李超不過如此也第1549章 皇太孫張大鵬第412章 厲害了我的哥第486章 金狼第1436章 帶刀御史第858章 鷹派和草雞第873章 叩宮門第920章 求月票!第988章 私軍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469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朕是信的第1595章 蠻女多情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477章 二把手第1287章 安國趙王、天策上將第617章 三把火第1520章 二世第79章 紙和書第883章 舊黨、新黨、李黨第987章 奸臣李超也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1400章 夜宿宮中第937章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120章 翻臉第332章 挖牆腳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1408章 皇后第1461章 哈里發第629章 小姐姐第993章 勤王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735章 新太子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1394章 何不代唐第840章 五軍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十六章 老鐵槍黃饃饃第1323章 大膽第1365章 君無戲言第586章 合夥人第1099章 虎視琉求,橫制千里第一百一十三章 寧民縣開國男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898章第1561章 賀太平第1482章 墜入地獄第545章 敢立軍令狀第1056章 黨錮第249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198章 無間道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1145章 學壞了第680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1143章 鐵桿莊稼第1260章 瘋王第1269章 難不成讓朕投降第1090章 兩個南越王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1055章 武三娘第一百一十三章 寧民縣開國男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第1489章 不甘人後第821章 獨釣寒江雪第1123章 致命一擊第788章 投降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124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827章 非你莫屬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1470章 輸血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676章 牀頭吵架牀尾和第817章 承乾第803章 五百里封邑第326章 交易所和拍賣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黑科技第1189章 衣錦還鄉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780章 不能輸個一個娘們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570章 老哥似乎有故事啊第79章 紙和書第304章 早起收地籠第700章 李家的殖民地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1179章 獨掌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