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輸血

從登基御極開始,張超一直在很努力的扮演着皇帝的角色。

他想做好一個皇帝,這個皇帝不是李世民這樣的皇帝,也不是承乾這樣的皇帝。李世民是一個不錯的皇帝,貞觀十幾年,也讓中原迅速結束動盪,起飛騰空。

只不過李世民後來畏懼那越來越龐大的貴族集團、畏懼強大的工商資本家的力量,他想要改變國策,想要倒退回去,希望能夠更加穩固皇權的力量。

而承乾的失敗,則是緣由對權力過分追求,在沒有那個能力的時候,想要接管更多的權力,這自然是危險的。

時至今日,經歷護法戰爭、代唐這兩次大變革,實際上一個新的秩序體系已經建立並穩固了下來。

只要張超不逆勢而行,哪怕就是順着這個慣性下去,也還能平穩的發展百年。其實李世民過去過於擔憂了,貴族勢力強大不假,但以這個時代的特性,貴族們的封地都較遙遠。

朝廷雖然大搞分封,但中原是不分封的,甚至許多中原周邊過去不是朝廷控制的地方,現在其實也納入了中原直轄。

中原王朝集權化更高。

所謂分封諸侯,不過是取代了過去周邊的那些蠻族首領們。但諸侯卻是與中原朝廷一體,同一個體系同一個思想價值觀,在現在這種中原朝廷極強大的情況下,諸侯很難離心,也很難脫離這個體系。

比起漢魏晉等分封制,最後必然出現的諸侯坐大甚至是叛亂相比,大華的分封制下,諸侯叛亂的難度大的多。

首先,中原朝廷實力更強,一個馬上擁有一億人口的帝國中央朝廷,可不是哪個諸侯能夠對抗的了的。

再其次,中原朝廷擁有直轄的地方,極其廣闊。

再近的諸侯,也在遙遠的邊疆。而且受限於交通、氣候等因素,他們的經濟發展肯定也遠不如朝廷,更重要的是人口問題。

西漢諸國叛亂,他們的本錢是什麼?鹽鐵之利,吳國甚至因爲有煮鹽之利,因此可以免除百姓的稅賦,這樣自然深得民心。而且由於吳國佔據的地盤極大,擁有數十城,上百萬的人口,其不論是經濟發展基礎,還是戰爭潛力,都是極大的。

兼之其本身就是在中原之內,因此這種叛亂來說,造成的危害更大。

但現在大華的諸侯都在外,就算是過去張家的那些極好的封地,也從沒有說有幾十上百城,擁有百萬人口的。

如琉求,張家經營十幾年,也不過才四五城,二三十萬人口。而更多數的諸侯們,往往都只有一座城,幾千或萬把人口,都已經是大諸侯了。

他們距離中原又遠,說起兵叛亂,確實不足爲懼。

張超從沒打算要削藩,因爲毫無必要。

諸侯們的那點實力,根本對朝廷形不成威脅,但相反,讓他們鎮守邊疆,積少成多,這些諸侯形成的是一股強大的邊疆鎮守勢力。

對於開疆拓土,征討異族,有極大的作用。

大華朝廷是重點進攻周邊那些大的反抗勢力,而諸侯們則是一點點的吞食征服異族,在那些土地上,建立起牢固的統治。

如果讓朝廷這樣去開疆拓土,化夷爲夏,其實肯定會投入不足,無法面面俱到。

而讓諸侯去做這些,正好填補了朝廷在這方面的不足。

張超不但不打算削藩,他甚至還早決定要堅定不移的推行分封制。朝廷給予授權,不但分封有功臣子爲諸侯封臣,甚至也授權給那些商人組建殖民公司,去海外開拓殖民,建立據點。

有本事就去開疆拓土,朝廷給予政策上的扶持,甚至有時也會派兵支援。比如從馬六甲海峽到南非,這麼漫長的海岸線,到處都能夠殖民。

建立殖民點,征服異族,種植糧食,開採礦物,進行貿易,向中原輸入原料,開拓海外的銷售市場,這都對於大華是有極大的幫助的。

張超並不想要讓大華成爲一個農業社會,那樣是沒什麼發展潛力。

要想跳出中原,大華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對周邊實行分封,化夷爲夏,將他們同化。

而對更遙遠的地方,則實行的是海外殖民策略,也不求征服。只要打下一個個的據點,建立堡壘商鎮,以貿易爲主,其實也是一樣的。

張超登基已經一年。

朝堂上下,都在努力的觀察着皇帝。

這一年來,朝政穩定。

朝堂上人事變動也不大。

最關鍵的是,憲法制訂頒行之後,議會以此爲基礎,又修訂了一項又一項的律法。

皇帝沒有試圖奪回當初承諾交出的那部份權力,大家也習慣了內閣責任制。

皇帝不瞎折騰,內閣很負責,諸侯、資本家們都得到了想要的穩定。而不論是地主還是平民,都有機會通過讀書科舉,入仕爲官做吏,得到上升的通道。

一切都很好。

“朝廷已經頒發了兩次海外殖民授權狀,前後授封了二十五塊海外殖民地,這都沒多久,現在又要頒發殖民授權?”

馬周有些猶豫。

其實海外殖民這個事情,現在還沒見到多少成效,不少人都認爲這個海外殖民不見得就是好事。

擔心的是那些殖民公司會尾大難掉。

其實海外殖民公司,並不僅是商人,甚至可以說,如今這年頭已經沒有什麼純粹的商人了。

朝廷早取消了商籍,對經商也沒有了什麼限制。

現在更沒有了什麼視商人爲下賤的念頭,商人也一樣可以去從軍,也一樣可以去考科舉,一樣可以入仕爲官做吏,一樣有機會能夠封侯拜相。

尤其是在現今的這個大環境下,大家也不再恥於談錢談利。

有錢,也確實方便。

這時代,錢能買到絕大多數需要的東西。

如今可以說是全民經商的年代,除了官府對於官吏經商做了些限制,比如禁止官吏直接經商或入股,禁止官吏的妻妾子女直接經商外,並沒什麼太多限制。甚至就算朝廷不許官吏直接經商或者入股經營,但買點股票是沒問題的,不參與決策經營就行。

甚至通過親戚去經營,也一樣是可行的。

正因此,如今的這些殖民公司裡的股東,其實既不乏諸侯貴族,也不乏勳戚官員,工商資本家、地主,甚至連皇家的人也一樣在其中參股。

在這種情況下,馬周對殖民公司提出擔憂,擔憂的是貴族、官僚、資本家、地方的地主豪強等合流。

擔憂的還是這些勢力合流一起後,形成強大的力量集團。

尤其是他們在海外天高皇帝遠,發展毫無限制。

“老馬啊,正因爲天高皇帝遠,所以我們纔要授權殖民公司,且要多授殖民公司。這樣不給誰壟斷的機會,有更多的競爭也就有更多的制衡。讓他們去開拓殖民,風險由他們承擔,朝廷只是坐享分紅收益,這種只賺不虧的買賣爲什麼不做呢?”

至於馬周說的山高皇帝遠,因此形成強大實力,尾大難掉這些,其實也是多慮了。

朝廷對他們多朝廷一些政策上的管理就行,比如移民政策,比如武器生產,比如某些技術人員的外移等等。

讓海外殖民地成爲大華一個單純的原材料產地,或者成爲一個手工商品銷售地,讓他們只是大華整個工商體系中的一環,甚至不是佔據核心地位的一環。

讓他們脫離不了母國。

也許,二百年後三百年後,某塊海外殖民地或許想要獨立,但也得他們有了足夠的力量。

或者說,就算他們真有這種力量了,那讓他們獨立了也沒什麼關係,難道他們還能反攻中原不成?

“一二百年後叛亂自立也允許?”馬周怔怔不解。

張超卻把這些事情看的很淡的。

“現在是朝廷的殖民地,若以後他們自立了,那也起碼是我中原華夏一員。更何況,世界那麼大,我們也未必就需要統治所有地方。我們需要的是把中原經營爲核心之地,是中原本位。周邊諸侯國,是開疆拓土,是化夷爲夏,是穩固邊疆安全。”

“而海外殖民地,其實並不重要。現在來說,朝廷拿海外的地賣殖民授權,同時殖民地建起來後,我們能得到新稅源,以及新的原材料產地,還有得到新的商品市場。”

“未來真有一天,他們獨立了,我們收不到稅了,可那個市場卻不會因此就失去。”

“這麼簡單?”

“當然,海外嘛,若說獨立了就能威脅到大華,那是說笑了。他們就算獨立,也絕威脅不到大華,更離不開大華。”

真要威脅到大華,那肯定是在幾百年後了。

中原本位制,就是要讓諸侯國、海外殖民地爲中原輸血,要讓中原一直保持着對諸侯和殖民地,甚至是對外國的各方面的先進和強大。

這可不是說諸侯和殖民地能和中原一樣發展的,根本不可能。

爲什麼張超一直不怕諸侯坐大?因爲他們沒有這種超越中原朝廷的機會,這可不是漢魏晉分封,諸侯國比中央朝廷都富有,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第六十八章 日升糧行第1111章 直搗黃龍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1464章 大華夢第122章 三朵金花第1586章 僱傭軍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650章 反了第604章 遭天遣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820章 大顯身手第1169章 骯髒的py交易第100章 大水牛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668章 棋差一招第1582章 響亮的耳光第1016章 孽畜第753章 掌心雷第二十五章 聞腥而來第701章 辭職隱退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365章 丹書鐵券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652章 以血還血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1388章 張家又在搞什麼陰謀第1151章 殖民地第1340章 我不是楊廣第907章第979章 當槍使第1059章 異姓王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1358章 宮廷侍衛第902章第1555章 陌刀王第913章 跪求保底月票!第284章 奪妻第237章 雍州府拿人第1052章 五殺神第1101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923章 倒貼第966章 小娘皮第二十八章 霸王約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164章 新婦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952章第657章 中秋第863章 火槍兵第1294章 開元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585章 廟會第868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兩萬白袍滅棒子第405章 造反了第142章 硬仗第364章 生不懼張文遠,死不畏閻羅王第1439章 不乾淨第687章 龍涎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499章 皇后惱怒第九十三章 趙家要賣地第541章 腳踏式打禾機第515章 又是這個李超第287章 張三開的,朝廷爲何開不得?第697章 李超的一畝三分地第1446章 官媒第859章 讓賢第1065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968章 睡不着的皇帝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1535章 世風日下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1378章 廢君的提議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1339章 九頭鳥軍團第1056章 黨錮第1561章 賀太平第1532章 禮不伐喪第475章 突厥人都慫了嗎?第1402章 投降第82章 管家、賬房第675章 小別勝新婚第1440章 朕知道了第363章 刺字第458章 龍武--封朔方節度使第857章 老匹夫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1324章 密謀第1195章 廢太子,除李黨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1472章 女皇第718章 你就收了她吧第620章 頭一炮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1536章 巍巍帝都前,長跪不肯起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
第六十八章 日升糧行第1111章 直搗黃龍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1464章 大華夢第122章 三朵金花第1586章 僱傭軍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650章 反了第604章 遭天遣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820章 大顯身手第1169章 骯髒的py交易第100章 大水牛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668章 棋差一招第1582章 響亮的耳光第1016章 孽畜第753章 掌心雷第二十五章 聞腥而來第701章 辭職隱退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365章 丹書鐵券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652章 以血還血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1388章 張家又在搞什麼陰謀第1151章 殖民地第1340章 我不是楊廣第907章第979章 當槍使第1059章 異姓王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1358章 宮廷侍衛第902章第1555章 陌刀王第913章 跪求保底月票!第284章 奪妻第237章 雍州府拿人第1052章 五殺神第1101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923章 倒貼第966章 小娘皮第二十八章 霸王約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164章 新婦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952章第657章 中秋第863章 火槍兵第1294章 開元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585章 廟會第868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兩萬白袍滅棒子第405章 造反了第142章 硬仗第364章 生不懼張文遠,死不畏閻羅王第1439章 不乾淨第687章 龍涎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499章 皇后惱怒第九十三章 趙家要賣地第541章 腳踏式打禾機第515章 又是這個李超第287章 張三開的,朝廷爲何開不得?第697章 李超的一畝三分地第1446章 官媒第859章 讓賢第1065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968章 睡不着的皇帝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1535章 世風日下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1378章 廢君的提議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1339章 九頭鳥軍團第1056章 黨錮第1561章 賀太平第1532章 禮不伐喪第475章 突厥人都慫了嗎?第1402章 投降第82章 管家、賬房第675章 小別勝新婚第1440章 朕知道了第363章 刺字第458章 龍武--封朔方節度使第857章 老匹夫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1324章 密謀第1195章 廢太子,除李黨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1472章 女皇第718章 你就收了她吧第620章 頭一炮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1536章 巍巍帝都前,長跪不肯起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