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0章 一人滅一國

有的時候,真的不是沒骨氣,而是實在骨頭硬不過別人的刀劍。

吐蕃贊普跪在大華皇帝的金殿之上,面臨着艱難的抉擇。他若答應皇帝的要求,那麼吐蕃就得抽調兩萬兵馬去戒日國替大華作戰。這兩萬人馬調過去了,估計也就回不來了。而且說不定這只是個開頭,以後大華要求再調八千一萬的,他要不要答應,能不能拒絕?

戒日就是個泥潭啊。

就算五國發兵助女王平亂,但平定了叛亂對吐蕃又有什麼好處。戒日國內亂若平,估計以後也無法再對抗大華了,大華沒有了戒日這個重要的對手,那麼以後吐蕃就更加的失去了南面屏障。

不答應,那他今天能不能離開這裡,都還是個問題。

他甚至後悔來了中原。

完全就是自取其辱,本以爲中原天子會好面子,也許放低姿態臣服,能夠得到點喘息之機。

他太小瞧張超了,不愧是能夠滅國無數的當世第一人。

“棄宗農,有難處麼?”張超笑呵呵的問道。

“臣遵照皇帝旨意,待回吐蕃之後,立即就從象雄撤回兵馬,派往戒日國助女王平亂。”

最終,松贊干布還是沒能說出拒絕的話。

“很好,朕聽說你也很仰慕中華文化,那麼遠來一趟也不容易,就在漢京多呆一段時間。至於吐蕃內務,不如就先讓吐蕃國相帶我大華使者先回,到時讓國相代你操勞一段時間國事,讓他負責從象雄撤軍,以及調兵入戒日之事,你看如何?”

松贊干布臉都黑了。

這還真成來了就別想走了。

“陛下,吐蕃雖國小民寡,但事務不少,臣想趕回吐蕃親自把象雄撤軍和派兵戒日一事處理好。”

“棄宗農,這你說錯了,雖然你也是一國之君,可也沒有事必躬親的道理。你看朕,大華帝國疆域廣闊,可朕也懂得分權放手。你就別朕的安排,留在漢京多呆些日子,朕聽說你不是想來中原求娶一位漢家女子嘛,朕正好給你好好安排一下,看你有沒有這個緣份找一個合適的中原女子爲妻。”

不管怎麼說,來了,就別想再輕易離開了。

起碼在吐蕃從象雄撤軍,以及調兵兩萬入戒日參戰前,松贊干布是別想着回去了。

松贊干布啞巴吃黃蓮,也是有苦難言。

當下除了應允,又能如何。

早知道張超這麼難對付,就是打死他,也肯定不會前來的。

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丟了好不容易吞下的象雄,又被警告不許進攻羊同,現在還要出兵兩萬去打戒日,這算是倒了八輩子黴了。

散朝之後,張超召幾位重臣到北苑談事。

桂花飄香,這個時候板粟也正好熟了,炒一鍋糖炒粟子,炒到開口,香噴噴的又粉粉的,這味道那是絕了。

這季節坐在桂花樹下,抓把粟子泡杯茶,吹着涼爽的秋風,談天說地。等到了飯點,再把那肥美的螃蟹蒸上一鍋,再來壺小酒,真是神仙也難求啊。

“這個棄宗農,能忍,真不簡單。”秦瓊感嘆着道,“這種人絕不能放他離京。”

兵部尚書青鸞坐在張超旁邊,爲張超剝着粟子,動作很輕柔。自從李秀寧離京前往金洲的安南封地後,青鸞就正式接了兵部尚書這一職。

曾經統領蘇毗一國,一統半個高原的女王,做起兵部尚書來也是有模有樣。而且穿上紫袍圍上玉帶之後的青鸞,也立馬乾勁十足,倒沒有了之前那種無所事事的無聊感。

“棄宗農有乃父之風,本事是很強的,在吐蕃深得民心,不可小瞧。要我說,乾脆就殺了,一勞永逸。”

際軍總司令蘇定方則更直接,說乾脆讓他帶兵殺到吐蕃去好了,直接打進邏些,飲馬藏江。

張超吃着青鸞給他剝好的粟子,很是享受。

“吐蕃是必須要解決,也必須要納入朝廷控制之中的,畢竟這塊高原,地緣位置太重要了,對我們大華如今的局面來說,這就如同是揉在我們眼裡的沙子。不過幾位宰相們也說過,吐蕃這地方,氣候地理比較獨特,而且棄宗農也比較有人望,咱們也不必上來就打打殺殺的,動用點手段也是一樣的,曲徑也可通幽嘛。”

吐蕃贊普自己要趕來漢京,那張超豈有錯過的道理。

他自己要做大華的藩屬國,那就讓他做,做了藩屬國總得聽宗主國的合理要求吧。象雄是大華的藩屬國,羊同也是,大華讓吐蕃從象雄退兵,他能拒絕嗎?

大華讓吐蕃出兵去協助已經向大華稱臣的戒日國女王平亂,他有理由拒絕嗎?

棄宗農根本找不出拒絕的理由。

若是他沒有理由,卻要拒絕大華的合理條件,那大華到時糾集蘇毗、羊同、象雄等小弟去打他,也師出有名了。

“殺他沒必要,留在他在漢京就行。”

不殺也不放,就這麼將他半軟禁在漢京。

今天,張超可以用宗主國天子的名義,讓吐蕃出兵去打戒日國叛軍,明天,張超當然也可以再用宗主國天子的名義,調他吐蕃軍去打遮婁其國。或者,哪天還能再讓他去打尼婆羅,總之,他們不能拒絕。

若他拒絕,大華就可以用宗主國天子的名義,徵召尼婆羅等屬國來打吐蕃。

打來打去,先把這些不是自己人的藩屬國力量消耗的差不多再說。

等到時機一成熟,到時大華自然是可以去採摘成熟的果實。

說來說去,其實大華都是不講理。

可大華國強啊,就是有不講理的資本。若是那吐蕃也強些,他當然也可以不理大華。

蘇定方剝了一個粟子扔進嘴裡,幾下嚼咀就吞了下去。

“這回倒是便宜了劉仁軌和薛仁貴,當年我隨陛下征戰的時候,這兩小子還只是陛下帳前傳令侍衛小兵呢,如今倒了得,半年時間,就一人滅一國。”

若再加上王玄策,現在那南亞地方,三位皇帝門生到確實是意氣風發。

蘇烈都有些妒忌了,他現在雖說當上了陸軍總司令,可這總司令位雖高,卻很閒散啊。

大華如今最不缺的就是這些什麼司令元帥的,三軍司令部有三位總司令,兵部卻又還有三位兵種元帥,九戰區有九位戰區司令不說,下面還各有三位兵種司令,以及各軍的司令、艦隊司令等,若加上那些什麼副司令啊、參謀長啊之類的,高級軍官的位置很多。

但這些軍職,都是重重架構,相互制衡,並沒有什麼很大的權力。

哪怕他一個陸軍總司令,其實也並不比過去的各衛大將軍又強到哪去,反正是職位越高,越受制衡。反倒是到了營一級的軍官,或者是艦長之類的,倒是相對的指揮實權大些。

看着劉仁軌、薛仁貴還有程處默、王玄策、崔琰等那些師弟們,要麼總督要麼提督的,各自指揮着一片戰區的兵馬大權,哪怕這些大權只是臨時的,可也夠讓人羨慕了,越是臨時的,權才越大。

像他這種正式的職位,反倒閒散的很。

“兩國本就小國,攻滅也不算稀罕。”張超笑了笑,“朕打算在獅子國設獅子州,阿拉幹則併入新吉州,與信度州、果阿州一樣,都爲朝廷直轄海外州。”

獅子國的位置比較特殊,尤其是在眼下朝廷還沒有把遮婁其攻佔的情況下,海上貿易經過印度南部海岸的時候,獅子國這個大島能成爲一個重要的補給基地。而其大島的這種形態,又比較適合防禦經營。

馬周則提出,考慮到帝國在中原之外的許多領地,都十分遙遠難以管理,因此他提出設立行省。

行省,行臺尚書省的意思,意思是相當於過去尚書省的地方派出機構,統管一片地區的事務,在軍事民政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權力,可以說其職能與過去唐初時的行臺尚書省相似。

唐初的行臺尚書省制度,源自南北朝時,雖然只是臨時設立了一段時間,但確實對於加強地方控制也有幫助。只不過這種行省,也容易造成地方勢力過大。

但現在大華的海外地區面臨的情況則是過於遙遠,中央難以管理,許多諸侯封地散而多,朝廷的海外直轄州縣又分散。

相比起中原的各道,海外領的局面更復雜。

馬周提議設立行省,但不完全是原來的行臺尚書省,沒有行臺尚書令、行臺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等這些職務。

而改設行省總督、巡撫、提督、總兵等職務,分管民政軍務等。巡撫,相當於中原各道的宣撫使,但在巡撫之上還設立總督,提督則專管兵馬。

因爲邊疆,尤其是海外領更加複雜的形式,所以相對給予更多的權限,讓他們能夠更好的替朝廷治理好那些遙遠的疆土。

“要改,就全都按成行省制。”張超也早接過馬周的奏章,對此他考慮了許久。

其實大華現在不光是說疆域廣闊,海外四邊之地遙遠,就是中原本土,朝廷現在的直轄道也是相當的多,比之唐初的時候,地盤大了不止一倍。

唐初劃天下爲十道,而現在大華已經有幾十道了。

內閣直接管理着這幾十道,還包括海外的諸領,確實是比較難的。

行政區劃適時的調整也是必須。

第293章 平陽公主的禮物第1235章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第646章 調兵待命第1308章 美國公第九十三章 趙家要賣地第1286章 元老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924章 爲逍遙傲狂萬賞加更!第650章 反了第1098章 懷柔附遠,何招而不至第1016章 孽畜第1375章 向張超宣戰第369章 一個也別想跑第520章 生男還是生女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435章 勸進第962章第211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1554章 弄個天竺王噹噹第1429章 女王第95章 負債累累第669章 外事不決問李超第196章 丟官第1107章 攻守同盟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1026章 四面楚歌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1572章 紙老虎第445章 一門三公第256章 張體第617章 三把火第1597章 待價而沽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671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1118章 太子代天巡狩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97章 現在反悔還來的及第361章 節度使第1388章 張家又在搞什麼陰謀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470章 兩稅第539章 軟腳蟹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350章 脫劍膝前橫第387章 張三狗賊,受死!第1398章 誘殺張超第456章 龍武--陛下,我娘讓老師欺負了第602章 救災餅第1194章 天家父子第1181章 初長成第213章 白鹿鄉第一名士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162章 屋裡人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1439章 不乾淨第250章 空手套白狼第531章 惡僧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1025章 王者榮耀第972章 石馬津第297章 多收一兩石第七百三十章 別咬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347章 講武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槍挑劉黑闥第183章 奶牛第1446章 官媒第502章 地主的清晨第257章 一炮打響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986章 不奉詔第649章 觀音婢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1151章 殖民地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795章 霸道皇帝第802章 趙國第1353章 選皇帝第1084章 李超的密謀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935章第1261章 秦瓊大戰尉遲恭第1025章 王者榮耀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653章 夜郎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122章 三朵金花第1551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291章 債還清了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934章第826章 尚書令
第293章 平陽公主的禮物第1235章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第646章 調兵待命第1308章 美國公第九十三章 趙家要賣地第1286章 元老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924章 爲逍遙傲狂萬賞加更!第650章 反了第1098章 懷柔附遠,何招而不至第1016章 孽畜第1375章 向張超宣戰第369章 一個也別想跑第520章 生男還是生女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435章 勸進第962章第211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1554章 弄個天竺王噹噹第1429章 女王第95章 負債累累第669章 外事不決問李超第196章 丟官第1107章 攻守同盟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1026章 四面楚歌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1572章 紙老虎第445章 一門三公第256章 張體第617章 三把火第1597章 待價而沽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671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1118章 太子代天巡狩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97章 現在反悔還來的及第361章 節度使第1388章 張家又在搞什麼陰謀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470章 兩稅第539章 軟腳蟹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350章 脫劍膝前橫第387章 張三狗賊,受死!第1398章 誘殺張超第456章 龍武--陛下,我娘讓老師欺負了第602章 救災餅第1194章 天家父子第1181章 初長成第213章 白鹿鄉第一名士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162章 屋裡人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1439章 不乾淨第250章 空手套白狼第531章 惡僧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1025章 王者榮耀第972章 石馬津第297章 多收一兩石第七百三十章 別咬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347章 講武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槍挑劉黑闥第183章 奶牛第1446章 官媒第502章 地主的清晨第257章 一炮打響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986章 不奉詔第649章 觀音婢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1151章 殖民地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795章 霸道皇帝第802章 趙國第1353章 選皇帝第1084章 李超的密謀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935章第1261章 秦瓊大戰尉遲恭第1025章 王者榮耀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653章 夜郎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122章 三朵金花第1551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291章 債還清了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934章第826章 尚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