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御駕親征

說到底,現在的大唐內部不穩,到長城邊上搶點牛羊可以,但如果說要北出長城,跟突厥人決戰,這還言之過早,大唐還沒有這個能力,後勤支持不夠。

“陛下,我建議目前最好還是維持住漠南的態勢。我們接受頡利的求降,順手派兵接管頡利的汗庭牙帳,把頡利的地盤趁機吃下。”

“頡利豈甘願把地盤相讓?”

“頡利山窮水盡,窮途末路,我們不理他,他就要被滅亡。我們以保護他的名義,出兵進駐他的地盤,把頡利接到襄陽來,派兵幫他協防,頡利若不願意就只能被滅了,他沒有其它選擇。”

就如當年楊堅派長孫晟把啓民可汗從漠北接到漠南來一樣,不來那就只能留下等死了。南下了,就得被隋朝控制。

二選一,當年啓民只能選擇歸附。那個時候,頡利可也跟着他爹一起南下歸附過中原的。

現在給頡利一個二選一,李超相信頡利也不會那麼硬氣的選擇死,要真那樣,他也就不會派人來送什麼魚膠了。

這招其實也是早玩爛的,以前柔然人、鮮卑人就喜歡玩這招,在中原扶立傀儡,後來突然人也這樣玩,什麼北周北齊,都支持,突厥大汗公然聲稱,我在南邊有兩兒。後來楊堅一統天下,對突厥人搞挑撥離間,分化拉攏,合弱離強,把突厥也弄的東西分裂,內鬥不止。

楊堅在北邊也有兩兒。

再到隋末,始畢可汗把楊廣都差點活捉,然後突厥再次抖起來,趁着隋亂,支持了無數反王,又是封皇帝又是封可汗,總之巴不得中原四分五裂,這樣他在中原就有好多兒了。

當年唐也是突厥的兒。

但現在,唐翻身了,突厥又要喊唐爸爸了。

李超就是那句話,若大唐有足夠的實力,那就沒必要收頡利這條死狗做傀儡,直接北上一個個滅了去就是。

不過如今不是沒這實力嘛,那還是多用點手段好了。

接納頡利請降歸附的要求,然後趁機出兵去保護頡利,把漠南的汗庭佔了,出面調和下突厥內戰。

當然不是真調和。

反正就是告訴突利和鬱射設,頡利以後就是大唐的走狗了,你們打狗要看主人,不要打它。當然,你們自己若是想繼續打,那你們兩個打好了。誰打贏了,大唐冊封誰做個小可汗,封個大唐郡王什麼的。

李世民聽了有點不甘心。

多好的機會啊,突厥狼崽子死一個他就高興一點,頡利要死了,他肯定要慶祝的。現在卻還要去保護頡利,想想就不痛快。

但李超說的也有道理,現在大唐沒那個實力去把漠北的頡利、突利、鬱射設全滅了。而如果任由他們自己打到底,結果可能就是突厥出一個新狼王。

新的狼王,就會整合突厥各部,很快突厥人又能兇猛起來。

“諸卿,文遠所言,你們以爲如何?”

李靖覺得這樣做,不如直接用兵的好。

“陛下,只要給臣五萬兵馬,臣敢保證,先滅頡利,再平突利、鬱射設,橫掃漠南!”

李世民有點猶豫,李靖用兵確實很強,五萬兵馬,河東河北就能調齊。

他問李超,“文遠,你覺得如何?”

“衛公用兵本事,我不懷疑。但眼下,朝廷要支持五萬兵馬深入草原做戰,這後勤米餉也不容易的。”

李靖道,“可以以戰養戰。”

“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沒有必要非要去打。咱們現在也不容易,大動干戈的,還是得儘量避免。”李超道。

李靖瞪着李超,似乎在指責李超說話不算話。昨天在李家喝茶的時候,李超還答應的好好的,說支持用兵呢。結果今天,就馬上變了。

“陛下,可以立即派使者去北上,向頡利宣告朝廷決議,接受頡利的歸降。同時,可派上將率兵北上,進駐頡利的地盤,並派兵護送頡利來襄陽。”

李靖李績,一起請求領兵北上。

連長孫無忌都插一腳,也請求帶兵北上。

考慮許久,李世民也覺得,如果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輕鬆佔據頡利的漠南地盤,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若是頡利能來襄陽,那麼大唐就還能利用他這個突厥大可汗,借用下他的名頭聲望。

“擬旨,着漢陽郡公蘇瑰、太常卿鄭元璹、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爲使者,前往漠南向頡利、突利、鬱射設宣旨。”

“以李靖爲漠南道行軍大總管,率兵三萬屯駐定襄!”

長孫無忌在朔方呆了大半年,沒什麼建樹,倒挺想出率軍出擊,管他打頡利還是打鬱射設,有機會立點軍功就好啊。他跑到朔方去吹北風,不就是爲了能夠如李超一樣的立些軍功嗎。

很多人覺對李超年紀輕輕當宰相,沒什麼異議。可他當宰相,就認爲他是沾了皇后妹妹的光,認爲他並不足以坐在那個位置上。

長孫無忌很不服氣,自己缺的不就是點軍功嗎。大唐很重軍功,可他以前也一直跟隨着皇帝打天下啊。只是沒有過自己獨當一面,統領一方的經歷而已。

去了朔方,結果卻一直得不到統兵出征的機會,他有意北上用兵,奈何朝廷不許。

議事結束。

李世民留下李超和長孫無忌還有李靖、李績四人。

“一起吃點飯。”

飯菜挺簡單,如今連政事堂的堂飯都簡單了許多,從十二個菜,變成了四菜一湯,兩葷兩素,沒有酒。

分席制,每個菜的份量都不多。

李超吃起來倒不客氣,李靖李績兩個則要拘束的多。兩位邊帥,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都只是同情秦王,卻並沒有響應支持秦王。在玄武門政變成功之後,兩人的地位都有點尷尬。

好在李超大力保舉,李世民也念他們過去也還算中立,大膽的啓用了兩人。兩人現在也以實打實的功績,向李世民證明了自己。

李世民夾着一塊麻婆豆腐,夾到嘴邊又停下,“文遠,你確定頡利真會率部歸附,並且來襄陽?”

李超夾着一塊香煎鯨魚排,嚼的很有味道。

“陛下,頡利沒有其它選擇,降或者死,我相信頡利會降的。”

不得不說,突厥人在這方面,其實很沒節操的。或者說,他們本來就信奉強者爲尊,也沒有那麼多節操。不管以前是敵人還是對手,如果兵敗了,投降是很正常的事情。

中原強盛的漢朝、隋朝之時,草原上的可汗啊酋長啊什麼的,歸附的不要太多。遠的不說,就說隋朝時的突厥人,有幾個沒有向隋稱臣歸附的,好多可汗兵敗兵就跑到長安來,給皇帝當個陪伴。

不過李超覺得以前隋朝的策略,也還是有些地方不足。

比如說對這些歸附的突厥人太好了,給他們地盤,給他們草場,糧食,甚至幫他們打仗,哪有這樣的。

歸附可以,朝廷也可以接納,但不能把他們遷進來,還劃地盤給他們。相反,朝廷接納他們,得加強控制,要真正把他們置於朝廷的控制之下。

頡利和一些部落酋長們得來襄陽,他們的地盤,大唐要派兵馬駐紮。

以後大唐甚至要在那裡修建軍事堡壘,駐兵、屯田,甚至將來還要遷移人口過去。對於那些歸附的突厥牧民,也要漸漸的加強管控。比如滿清對蒙古人的策略就不錯,加強通婚,賜封爵位,劃分封地牧場,把他們固定起來,加大通商貿易,最好是把這些貴族頭領們圈養起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享受漢人的奢侈生活,腐化他們,讓他們賣賣牛羊皮毛,然後住進土屋石頭房裡面,漸漸成爲圈養起來的墮落貴族們。

而朝廷對牧民們以後也徵稅,他們也得服役。總之,對上層拉攏圈養,把下層的牧民轉爲朝廷的子民。

只要能在草原上站住腳,修建堡壘鏈,把草原分割鎖住,不說控制漠北,起碼陰山以南的漠南地區,是能控制的住的。用不了多少年,漢人移民大量過去,等漢人人口占據完全優勢的時候,那地方也就不再復爲胡人所有了。

這就是漢人的終極優勢,人海戰術,人口淹沒他們,然後完全同化他們。

晉代時,把內附的胡人內遷,結果管理不嚴,形成了國中之國,最終導致了五胡之亂,悲慘的結果。

隋朝把內附的突厥人南遷,結果也造成了突厥在漠南尾大不掉,佔據河套、代北等地。這些都是教訓,接受內附可以,但一定不能讓他們有這種國中之國的待遇。

要不然,就只會在中原心腹中形成一個大毒瘡,最終危及自身。

“如果頡利真的歸附,並南來襄陽,那突利和鬱射設如何對待?”李世民又問。

“陛下可以賜封突利爲東面可汗,鬱射設爲南面可汗。然後暗中挑撥兩人,讓他們相爭。這樣,我們就可以坐山觀虎鬥。”

“那如果一方吞併一方,豈不是讓一家獨大?”

“這個不用擔心,首先,頡利不死,那頡利就一直是大可汗。有頡利在,不管是突利還在鬱射設,都沒法做上大可汗的位置,而且頡利沒死,我們還是能用他的名義,聚攏不少部落人口的,這就能避免突利或者鬱射設吞併頡利部衆實力大增。再者,頡利的地盤卡在突利和鬱射設之間,他們兩相爭鬥,只能在陰山北面沙海以南的地方爭鬥,不管爭鬥如何,都較難吞併對方,我們可以隨時關注着他們,不時的調停一下,讓他們打,但卻又吞不了對方。不斷的消耗他們的實力,這樣我們就能保證北方邊境安全,等於時機成熟之時,再出兵,可以一舉把他們擊敗,收復漠南。”

“統葉護東進,其實力雄厚,他會不會趁機一統漠北?”

“漠北還有突厥人,有鐵勒人,統葉護也不是那麼好統一漠北的。陛下可心給夷男冊封爲薛延陀大汗,再在漠北冊封一個突厥設爲北面可汗,這樣一來,讓漠北形勢更加複雜。”

“嗯,那就先這樣決定。不能揮兵北伐,朕始終心有遺憾。看來還得再多等幾年了,待過幾年,朝廷休養生息,實力強盛之時,朕定要御駕親征,橫掃草原!”李世民道。

第397章 平陽姑姑第476章 大手筆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968章 睡不着的皇帝第356章 被辜負第1005章 封王第837章 開刀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1038章 謀殺第1519章 加冕稱帝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1330章 等額本息第1117章 太子出走第755章 敬畏第1449章 忘本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747章 李氏受降城第711章 微服第1418章 離婚第一百三十三章 徵辟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1103章 李家三年義務教育和掃盲班第1088章 大唐高速公路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707章 李相不出,奈蒼生何!第1077章 太子第1543章 一箭雙鵰飛虎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980章 望長安第393章 三郎,朕該立誰爲太子?第297章 多收一兩石第344章 太子一意孤行第1277章 陷阱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430章 捉姦第347章 講武第469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朕是信的第1500章 101第1258章 一刀一個皇帝兒第1000章 三天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882章 太子殺招第1464章 大華夢第881章 監國攝政第一百一十六章 午後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536章 勿忘初心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八章 老相好和燒尾宴第48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997章 勤王軍第1272章 山頭第119章 太子妃第1448章 太子第749章 長城第1471章 剪羊毛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三十三章 長安城裡開家店第542章 搶救太子第513章 蕭皇后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1001章 李超的勤王軍第869章 爲中國復子弟之仇第823章 李太尉第530章 趙國公府的臉面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543章 營建新都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194章 三天三夜第1055章 繪像凌煙閣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1055章 武三娘第1082章 君臣第1031章 王對王第773章 胭脂馬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277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1471章 剪羊毛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714章 富戶大逃離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1570章 太寂寞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1241章 不見硝煙的戰場第490章 放妻書第685章 福利第1582章 響亮的耳光第962章第1440章 朕知道了第1105章 既得隴復望蜀第106章 行軍糧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738章 劍履上殿
第397章 平陽姑姑第476章 大手筆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968章 睡不着的皇帝第356章 被辜負第1005章 封王第837章 開刀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1038章 謀殺第1519章 加冕稱帝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1330章 等額本息第1117章 太子出走第755章 敬畏第1449章 忘本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747章 李氏受降城第711章 微服第1418章 離婚第一百三十三章 徵辟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1103章 李家三年義務教育和掃盲班第1088章 大唐高速公路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707章 李相不出,奈蒼生何!第1077章 太子第1543章 一箭雙鵰飛虎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980章 望長安第393章 三郎,朕該立誰爲太子?第297章 多收一兩石第344章 太子一意孤行第1277章 陷阱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430章 捉姦第347章 講武第469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朕是信的第1500章 101第1258章 一刀一個皇帝兒第1000章 三天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882章 太子殺招第1464章 大華夢第881章 監國攝政第一百一十六章 午後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536章 勿忘初心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八章 老相好和燒尾宴第48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997章 勤王軍第1272章 山頭第119章 太子妃第1448章 太子第749章 長城第1471章 剪羊毛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三十三章 長安城裡開家店第542章 搶救太子第513章 蕭皇后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1001章 李超的勤王軍第869章 爲中國復子弟之仇第823章 李太尉第530章 趙國公府的臉面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543章 營建新都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194章 三天三夜第1055章 繪像凌煙閣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1055章 武三娘第1082章 君臣第1031章 王對王第773章 胭脂馬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277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1471章 剪羊毛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714章 富戶大逃離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1570章 太寂寞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1241章 不見硝煙的戰場第490章 放妻書第685章 福利第1582章 響亮的耳光第962章第1440章 朕知道了第1105章 既得隴復望蜀第106章 行軍糧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738章 劍履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