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奪妻

今天七更了,拼命了,兄弟們,你們看完爽過後,記得投票打賞支持一下啊!

張書房裡,馬周聽到孫伏伽三個字時,眉頭皺了皺。

“孫伏伽,這行卷是孫伏伽所投?是那個孫伏伽?”

孫伏伽的名頭可不小,他並不是普通來京參加科舉的各地州縣學裡的舉薦的生徒,也不是地方官員推薦的鄉貢。孫伏伽也不年輕,今年已經四十出頭,是河北貝州武城一個書香門第出身。

早在隋大業三年,自幼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孫伏伽就已經參加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進士科考試,並且一舉高中,和房玄齡是同科進士。

此後步入仕途,先後擔任了大理寺史、尚書令史、萬年縣法曹。

萬年縣法曹品級不高,但其職責相當於都一個區的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是很有實權的。

李淵入長安,隨後建立大唐,孫伏伽也轉投大唐。因爲多次向朝廷上建言,李淵還曾經公開稱讚說,在羣臣中惟李綱可爲我善盡忠心,孫伏伽可對我誠懇直言,其餘皆唯唯喏喏,只知俯聽命而已,非我所望啊!

他說萬年縣法曹孫伏伽,至誠慷慨,詞義懇切,指陳得失,無所迴避。此人耿直,宜處憲詞。立即封他爲治書侍御史,並賜帛三百匹。

後來又加封爲五品的御史中丞。這可是御史臺的佐2,已經是非常重要的實職高官。

孫伏伽的官路可以說是很順利的,只是前不久,這位御史中丞卻彈劾了廬江王李瑗。緣因李瑗見一商人的妻子貌美,就找藉口誣陷了這個商人然後殺了他,又納了其妻爲妾。孫伏伽彈劾李瑗,結果最後皇帝偏袒李瑗,反免了孫伏伽的官。

“這孫伏伽現在跑來向三郎投行卷,這不能收啊!”馬周在長安城裡也是呆了挺長時間的,對於朝中不少事情也知道一些。

張倒覺得挺有意思的。

朝廷對於這第一次科舉,其實並不是太重視,而且因爲是第一次,所以規則也不多。

主要的規則就那麼幾條,一是工商子弟不得參加,賤民自然就更沒資格。第二,要參加科舉,雖沒有地方上的考試,但一得是地方州縣學的學生,有州縣學的老師推薦。二是地方上比較品行良好有才華的人,地方官推薦,稱爲鄉貢。長安城的國子學、修文館學生也一樣屬於生徒。

還有一條,就是官員不得參加科舉考試。

孫伏伽雖免官,但不是罪官,而且免官之後他確實不是官員了。

不過孫伏伽沒有舉薦書,所以他來張這裡投卷,希望能夠得到張的推薦。

這次考試,還沿用隋朝時的一些考試規則,比如公卷通榜制。

一名考生,取得了考試資格後,到了長安,還要先投一份公卷。就是向禮部,投一份資料表,附帶自己的以往作品,也稱省卷,以供瞭解其平時所學專長。一般公捲包含古律詩、賦、文、論共五卷。

公卷之外,考生也會向公卿大臣投獻自己所寫的詩文等作品,即“行卷”以求公薦。如果他們的作品能在名儒評審圈裡打響名氣,甚至能不經考試就獲得任用。

孫伏伽現在向張投卷,不僅是想要名氣,還想要得到張的舉薦,獲得參考的資格,要不然,他這個免職的官員,連參考的資格都沒有。

能在十幾年前的大業三年就考中進士科的人,才能肯定厲害,尤其還都做到了五品的御史中丞,若他參加科舉,以才能論肯定能中。不過唐朝的科舉可不是那麼公平的,先你得取得推薦,才能參考,其二得有名氣。

再加上考試還是不糊名,結果也不全以成績論,還要看名氣品德這些,所以其實唐朝的科舉有太多做弊的地方。

孫伏伽是被皇帝免官的,因此正常考,他就算有才能可落選的機會還是極大。

現在,孫伏伽把行卷投到張手裡。

“廬江王殺人奪妻之事有證據嗎?”張問馬周。

“據說當初就是因爲孫伏伽證據不足,所以才被免了官。”

“我想見一見他,讓他進來吧。”

孫伏伽站在張府那座大學士第御筆親題的門樓牌匾前,揹負着雙手,靜靜的等待着。一襲白袍,襯着他有些削瘦的身子,在寒風中顯得有些孤傲。

來張家之前,他其實已經去拜見過許多公卿大臣,可惜都沒有人願意替他說話爲他講理。最後他想到一個辦法,就是來參加科舉。

他聽說了如今長安城裡最當紅的是學士張文遠,便特意來這裡投行卷。他不是真的爲了能考個進士,十幾年前他就考上進士了。他現在來,只是想見見張文遠,看這位紅人名士,能不能替他說幾句話。

“孫郎君,我家郎君請你過去。”王管家出來,笑着對孫伏伽說道。

本都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結果的孫伏伽聽到,有些微微意外。

“多謝。”

春寒料峭,外面很寒冷,但張家的書房裡卻很溫暖。

穿過張家聖旨敕造的五重御筆親題門樓牌匾,進到張家書房。孫伏伽看到了如今名滿長安的小張學士。

年輕,年輕的過份,卻又很高大俊朗。

“孫先生請坐。”

孫伏伽行禮,坐下。

張看着孫伏伽笑了笑,孫伏伽個子挺高,但有些削瘦,骨架大,卻沒多少肉。留着挺長的鬍鬚,人看起來還是很儒雅的,不過目光卻有些凌厲,讓他看起來帶了幾分刺的感覺。

“我問孫先生一個問題先,孫先生是真欲參加貢舉考進士呢,還是想要爲自己的罷官翻案?”

孫伏伽也在打量着張,聽到張如此直接的問題,他笑了。

“先前我彈劾廬江王殺人奪妻,一個關鍵證人被其買通,臨時翻供,導致此案證據不足。我現在已經重新又查到幾個確切的證據,只是希望能夠把這些上達天聽,重開此案。”

“你能如實說出這些,我挺高興。孫郎君,我一直很欽佩你的爲人,身爲御史,便不畏強權。廬江王這事做的不對,我支持你。這樣,你回頭把你的證據都整理一下,再寫道摺子,我替你奏呈陛下。”

孫伏伽喜出望外。

“如此多謝張學士了。”

“這只是爲了公理正義,不因爲其它。對了,你還打算參加此次科舉嗎?”

“實不相瞞,其實我來投行卷,也只是想找一位能替我說話的人。”

“嗯,這我知道,我覺得你不妨參加一下,如果你願意參加,我會替你舉薦,到時你就能參加禮部試了。”

孫伏伽考慮了一下,最後點頭,“既然張學士讓我參加,那我就再參加一回吧!”

張與孫伏伽談了許久,最後將他送出府。

“三郎,真想要參與此事?”

馬周疑惑的問,畢竟是涉及到一位郡王,連岑文本都覺得孫伏伽罷官,並不僅是因爲辦案證據不足,畢竟他是御史中丞,又不是大理寺卿。御史本就有風聞奏事的權利,辦案證據不足跟他也沒關係,那是大理寺的問題。

可皇帝卻把他免職了,這就說明皇帝其實是不太滿意他彈劾廬江王的。

這個時候,張卻趟這渾水,有必要嗎?

若是其它人,張也許不會去趟這渾水,可既然是彈劾廬江王,他當然願意趟一趟。他跟廬江王也許沒仇沒怨,可跟他兒子廬陵王有過節啊。

那王八蛋上次弄副棺材去他張記當鋪搞事,最近也開起了當鋪和錢莊,公然山寨張記,這是擺明了跟他過不去。

別人不惹他,他也不想惹別人。

但如李崇高這樣莫名其妙就要懟他的人,他也不會怕事。

現在有這麼個機會,張當然也要搞事。

再說了,廬江王父子和他親家王君廓都是太子一黨,張搞一搞,也是讓水更渾。

“賓王、景仁,交給你們兩一個任務,替我寫一道奏摺,我要爲孫伏伽抱不平,同時要彈劾廬江王李瑗。”

馬周和岑文本不由的怔住,你要抱不平你要彈劾,那你自己上奏啊,幹嘛要讓我們來替你捉刀代筆。

張當然不會說他其實對那種奏摺文體不太習慣,也怕自己用詞出錯。所以纔會讓這兩位代筆,不過他公開的理由是他最近要編書還要審稿,太忙。

理由有些牽強,但好歹還能用。

馬周和岑文本都是有真材實學的人,兩人一陣商議,很快就寫出了一篇洋洋灑灑數千字的奏摺。這奏摺裡引用了孫伏伽查證到的證據,爲孫伏伽陳情,也同時彈劾廬江王李瑗。

張看過之後,非常滿意。

不愧是日後當宰相的名士,果然是滿腹經綸啊。

拿起筆,在奏章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張就讓人送出去了。

他現在的級別,是可以上奏章的。

張本來打算順便在奏章中談一下關於科舉的事情,最後想想,還是先不談了。

“管家!”

“三郎有何吩咐?”

“去問下十三娘她們東西都收拾好了沒有,明天早上我們回灞上。”

難得有一次休息時間,張打算明天全家回灞上張家溝,好些天沒回去了,再不回去,家裡都要大變樣了。

碼字不容易,國慶節哪也沒去,天天在家碼字。希望兄弟們能支持一下,那些外站看書的兄弟們,你們能來起點訂閱一下嗎?哪怕是訂閱個三塊五塊的,喝瓶水的錢而已,跪求,拜謝!(未完待續。)

第1304章 擦槍走火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二十六章 尚公主第747章 李氏受降城第1212章 武媚娘、李治第984章 自信過頭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1181章 初長成第1428章 中原亂不亂,張超說了算第1585章 威鎮鹹海第1403章 大憲章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944章 李超是不是傻?第571章 事關李超,就是大事第851章 你沒開玩笑?第1564章 朕的江山,不用自污第五十五章 猴兒酒第1409章 金殿早朝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893章第753章 掌心雷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961章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九十章 本王倒想見一見他了第958章 第四更送上!第120章 翻臉第1521章 皈依我華第744章 撿肥皂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878章 窮追不捨第657章 中秋第1352章 怕老婆第758章 齊王妃第175章 休妻第1388章 張家又在搞什麼陰謀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1118章 太子代天巡狩第632章 得意的笑第1266章 逼宮第696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477章 審判第81章 殺豬第539章 軟腳蟹第1479章 戰列線第245章 僞君子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95章 負債累累第581章 護犢子第1214章 灞上李家擁兵十五萬第962章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477章 二把手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1463章 美國第254章 衆籌第1010章 忠義無雙武士彠第1050章 柴紹第920章 求月票!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631章 李大帝第1514章 保守第606章 廂軍第481章 看你的誠意第746章 三百里封地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六十一章 VIP體驗第1494章 魏徵第187章 金坷垃第242章 被遺忘第1181章 初長成第923章 倒貼第1478章 處置第1515章 稅警第321章 太子不敗而敗,突厥不勝而勝!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1435章 捅破天第1324章 密謀第768章 火候第1338章 眼看他樓榻了第1429章 女王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721章 御駕親征第129章 去見最後一面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1357章 登臨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第634章 一半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1416章 朕的大唐亡了第592章 風靡萬千少女
第1304章 擦槍走火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二十六章 尚公主第747章 李氏受降城第1212章 武媚娘、李治第984章 自信過頭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1181章 初長成第1428章 中原亂不亂,張超說了算第1585章 威鎮鹹海第1403章 大憲章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944章 李超是不是傻?第571章 事關李超,就是大事第851章 你沒開玩笑?第1564章 朕的江山,不用自污第五十五章 猴兒酒第1409章 金殿早朝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893章第753章 掌心雷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961章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九十章 本王倒想見一見他了第958章 第四更送上!第120章 翻臉第1521章 皈依我華第744章 撿肥皂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878章 窮追不捨第657章 中秋第1352章 怕老婆第758章 齊王妃第175章 休妻第1388章 張家又在搞什麼陰謀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1118章 太子代天巡狩第632章 得意的笑第1266章 逼宮第696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477章 審判第81章 殺豬第539章 軟腳蟹第1479章 戰列線第245章 僞君子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95章 負債累累第581章 護犢子第1214章 灞上李家擁兵十五萬第962章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477章 二把手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1463章 美國第254章 衆籌第1010章 忠義無雙武士彠第1050章 柴紹第920章 求月票!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631章 李大帝第1514章 保守第606章 廂軍第481章 看你的誠意第746章 三百里封地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六十一章 VIP體驗第1494章 魏徵第187章 金坷垃第242章 被遺忘第1181章 初長成第923章 倒貼第1478章 處置第1515章 稅警第321章 太子不敗而敗,突厥不勝而勝!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1435章 捅破天第1324章 密謀第768章 火候第1338章 眼看他樓榻了第1429章 女王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721章 御駕親征第129章 去見最後一面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1357章 登臨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第634章 一半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1416章 朕的大唐亡了第592章 風靡萬千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