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三百里封地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一年又能增加一千多萬貫的收入,這當然是好事。但天上不會掉餡餅,什麼事情都不是沒有代價的。

李世民仔細的思索了一會,就想到一些關鍵之處。

首先,取消色役了,那麼原來的許多豪強大戶們就沒有了借色役逃正役兵稅雜徭的機會,正役這些比色役可是要高不少。這戶稅新政,明顯會損害這些豪強們的利益。

對於官員們來說,待遇倒沒變,原來是朝廷分配給他們雜役護衛等,現在則改成直接折錢給他們,讓他們自己按需求僱傭。

“普通百姓豈不是也要多加一筆稅?”李世民又到一點。

原來那些大戶豪強們的子弟充任色役,以逃避正役,他們是少交了稅,但其它的課丁們,卻是不受影響的。而現在,朝廷新增戶稅,取消色役,那些豪強大戶固然沒法再通過充任色役逃正稅了,但那些普通百姓卻也得在租庸調正役之下,又新交一筆戶稅了,哪怕最下下等的一年只有五百錢,可這也是憑空新增的稅啊。

“確實是如此,但是,臣以爲,只要朝廷給百姓多授分些田地,那麼就算增加戶稅,其實也是可以的。”

租庸調製的核心,就是以人丁爲本。不是按戶按財產納稅,而是按人丁納稅的,按的是成年男丁,十來歲的中男,在寬鄉也能分田,因此也會提前些服些役。總的來說,均田制是以丁爲本,租庸調製也是以均田和丁男爲本。

地少也是一丁,地多也是一丁,一丁的田地多少不管,他的稅都是一樣的。因此,朝廷若是能給百姓增加點實際授田,那麼就算加上一筆戶稅錢,可實際上他們的負擔並不見得加重了。

正常年景,鬥米二十錢,一石米二百錢,五百錢要兩石半米,需要兩三畝地的產出。如果一丁真有的有一百畝地,哪怕其中種些桑麻,那這加的五百錢稅錢,也不算多。

不過李世民卻不覺得事情會這麼的簡單,新增一個戶稅,固然能一年增加上千萬貫的財收,可卻一會得罪豪強地主們,二會得罪普通百姓們。豪強們沒法借色役逃正稅,要多交稅。百姓們憑空增加了一項戶稅,不管是多少,肯定也會不高興。

新戶稅把豪強地主,和普通百姓兩頭都得罪了,能實行的下去嗎?

其實李超有個更激進點的稅法,就是中唐推行的兩稅法。

兩稅法就是租庸調稅制崩潰後的新法,兩稅法在中國歷史上相當重要,算是稅法的一個劃時代的開端,這個稅法,基本上從中唐一直沿用到了清亡國。

兩稅法的核心,不再是以人丁爲本,也不再以均田制爲核心,而是以戶稅、地稅爲基礎,規定戶無主客,以見居爲簿。既不分主戶客戶,也不分定居或行商,所有居民一律在所居之地徵納稅收。

徵收原則則是人無丁中,以貧富爲差,稅額按田畝和資產的多寡確定,廢除以前的租庸和雜稅,資產少就稅少,資產多就稅多。

理論上來講,這種稅制當然比按人均攤派的租庸調製來的合理的多,尤其是對於那些無地少產的民戶負擔更小。

中唐推行的兩稅法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一改現在這種官員不納課的舊規,改成了官紳一體納糧。

官僚豪強們也只能千方百計的偷稅逃稅漏稅,而不再是光明正大的免課了。

不過李超覺得現在沒有實行兩稅法的基礎,大唐一統天下未久,租庸調製還沒有露出許多漏洞,這個時候沒有廢除租庸制的環境。

提出戶稅,也不過是爲了對現法進行一些修補而已。

李超提出,免除色役,推行戶稅的同時,也推行地稅。

地稅就是原來的義倉糧,現在朝廷要直接把這個義倉改爲地稅,更加的正規化,以加強地方糧食儲備,增強抗災能力。

把義倉糧直接改名爲地稅,名爲稅,就是把這個本來屬於民衆存糧備荒的事情,改成一項嚴格的稅法。

租庸調製度規定,王公貴戚,品官勳爵,和不定居的商賈等都有一定的免除特權,而李超卻是準備皇帝以下,不論王公貴戚,品官勳爵,一律都要交稅戶稅和地稅,沒有田的商戶,也要按資產分戶等,交納戶稅和地稅。

“地稅畝稅二升,以田產多少定納稅數額,有多少田就納多少地稅糧。”

末了,李超又對李世民加了一句,“無上限!”

“地稅之糧,不可以錢代納,非災荒之時,不得開倉取糧。”李超再加上一句。

義倉原本就是爲賑災儲糧,因此目的是非常明確的,是備糧防災的,這些糧食屬於戰備救災用糧,平時不能動用的。

這次大災,糧食儲備上朝廷吃了大虧,因此上下都意識到糧食的重要性。

李超提議把義倉糧直接改爲地稅,納入朝廷的稅收系統,就是爲了把這些糧食的重要性提升。

歷史上,唐朝天寶年間,糧食儲量大增,一度達到極可觀的數字。

史載:唐玄宗天寶八年,天下儲糧米9606萬石,其中義倉6317萬石,佔了65%以上,地稅的財政地位日益重要。據史料記載,唐朝開徵地稅後,用義倉賑濟貧民達106次,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

不過地稅在唐朝歷史上,一度都是有上限的,雖是按畝徵收,但也曾經一度有個幾石的上限,一般來說,一畝二升,百畝不過兩石,上限五石,實際上就是兩百五十畝地的上限。超過這個數字,其實是不用納地稅的。

而李超打算一步到位,不設這個上限。

有多少田,那就納多少地稅,其實一畝二升,這個稅率很低,在唐歷史上,後來這個地稅額不斷的升官,翻了幾倍。

李超家有田地數千頃,有幾十萬畝地,如果一畝二升地稅,設上限的話,一年不過納稅五石。不設上限,卻得納地稅幾千近萬石,這就是差別。

到了唐代宗時期,地稅糧已經不再是賑災專用糧,而成了通用,糧食被大量挪用。甚至稅率也大大增加,還分夏秋兩次徵收。豐稅上田畝稅六升,下田畝稅四升。秋稅上田畝簡略五升,下田畝稅三升。

從最開始的一畝二升,到了後來已經一畝近一斗了,翻了好幾倍。

天寶後期,地稅糧一年達到一千二百餘萬石。

如果現在朝廷開徵地稅,一年也能有千萬石地稅糧入倉,存儲備戰備荒,那麼只要幾年下來,倉中就有幾千萬石糧食,再有災荒,也不用這麼手忙腳亂了。

李世民翻身坐起,眼中滿是興奮之色。

一個戶稅,年增收一千餘萬貫,一個地稅,一年又能增收一千多萬石糧食儲備。

這幾個數字,讓李世民無比的興奮。可他也知道,戶稅開徵,會得罪豪強地主們,甚至也會讓普通百姓不滿。而如果把原來的義倉糧改爲正式的地稅,還取消按畝徵糧的上限後,越會的會得罪那些地主豪強們。

可朝廷赤字這麼大,處處要用錢,這筆稅錢和稅糧,真的讓李世民很在意。

“此事需從長計議。”

考慮了半天之後,李世民終於開口。

“先用鹽的錢打完這一仗,等這仗打完,明年北方大災過去,那時朝廷再推出稅改,把戶稅和地稅推出來。現在先不要透露風聲,文遠和朕一起多思慮思慮,擬一個詳細的方案出來。”

李世民握着拳頭對李超鄭重的道。

眼下內憂外亂,此時搞稅改,尤其是新稅法還會觸及地主豪強們利益,這不是個合適的時機。

李超點頭,表示明白。

這些道理他非常清楚。

推行新政,尤其是搞改革,越發的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要用強力的帝王,穩定的局勢,君臣一心,才能搞改革。要不然,要去打破現有利益集團的利益圈子,會非常難。

不過李超也沒有太把那些人當一回事,只要朝廷真正下決心要推行,還是能推行下去的。地稅、戶稅,歷史上都是在初唐時就開始推行的。到了中唐時,更是直接推出了兩稅法。

唐時的豪門士族雖然很強,但也沒有強到蓋過朝廷去的聲勢。一個武則天,都能把門閥打壓的七零八散,何況還是李世民呢?

李世民對於李超的這些理財手段很佩服,爲了表示對李超的感謝,李世民讓李超躺下。

“朕幫你搓背。”

李超表示不敢讓皇帝搓背,李世民卻二話不說。

霸上硬上弓,把李超按倒,挽起毛巾就在李超背上搓了起來。李世民的手勁非常大,搓起澡來很猛。

李超覺得後背有點疼,有點火辣的感覺,可辣過後又很爽。

就好比盲人按摩一樣,力大勁足,各種痠麻過後,就是舒爽。

哎,能讓皇帝幫着搓澡,李超估計自己也是頭一人了。

“文遠啊,以後有什麼好的想法,一定不要藏着掖着,朕也絕不會虧待你的。”李世民拍拍李超的背,又道,“朕想好了,朕要重重酬謝於你。嗯,這樣吧,等你統兵北伐擊敗突厥後,朕就把後套平原狼山西北的三百里草原賜爲你的封疆領地,許你子孫世代承襲,永爲大唐屏藩。”

狼山西北的草原,那不就是後世的烏拉特草原嗎,東西二百五十里,南北三百里。

北接漠北,南靠陰山山脈的狼山,西連阿拉善,東連包頭,這可是一片好地方啊。

李世民把這幾百裡地賜給自己了?還是世襲的封建領地?

李超一時有點怔住,簡直不敢相信這個消息,雖說是在陰山以外的草原上,但不管怎麼說,這可是三百里的領地啊。

封建諸侯?世襲罔替?

三百里草原啊,這塊領地的面積,都差不多是三個襄州大了。

第1441章 除名第877章 唐旗第833章 大索貌閱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250章 空手套白狼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892章 押上來第1141章 迷妹第1533章 秦瓊、李靖第285章 張家鎮第878章 窮追不捨第1337章 殺無赦第947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346章 王不見王第82章 管家、賬房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1539章 又一個女王第1275章 勸進登基第833章 大索貌閱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905章 祝熊貓盟主生日快樂!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584章 新米節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250章 空手套白狼第887章 雞飛蛋打第1550章 又一個李世民第981章 受驚了第687章 龍涎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3上門第386章 渭橋攔截第141章 搶食第933章第901章第767章 野豬皮第619章 心不狠江山不穩第617章 三把火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884章 夜襲第622章 洞若觀火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1086章 太子的野心第380章 帶兵入京第十四章 拜師收徒第1589章 蠻子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1040章 弒君第1195章 廢太子,除李黨第二十六章 尚公主第1387章 瘟疫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901章第1527章 二營長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不問出身第1450章 監視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三十三章 長安城裡開家店第1183章 白袍薛禮和霸氣測漏的天可汗第782章 扶我起來第202章 贖身第683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第517章 皇帝也得交手續費第786章 鐵血宰相李文遠第105章 徵召第513章 蕭皇后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1485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1377章 發難第899章 白玉爲堂金作馬第646章 調兵待命第1253章 株連九族第1234章 金蟬脫殼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1192章 第一刀第1045章 弒君奪城第1124章 新殺招第985章 全擼了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492章 這也行?第1184章 換封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1247章 請陛下退位第十六章 老鐵槍黃饃饃第1401章 聯邦帝國第1134章 晉王李治第825章 小女王第531章 惡僧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1361章 1189年第1303章 黃袍加身第1578章 老朋友第477章 二把手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791章 想和議,先殺李超
第1441章 除名第877章 唐旗第833章 大索貌閱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250章 空手套白狼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892章 押上來第1141章 迷妹第1533章 秦瓊、李靖第285章 張家鎮第878章 窮追不捨第1337章 殺無赦第947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346章 王不見王第82章 管家、賬房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1539章 又一個女王第1275章 勸進登基第833章 大索貌閱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905章 祝熊貓盟主生日快樂!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584章 新米節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250章 空手套白狼第887章 雞飛蛋打第1550章 又一個李世民第981章 受驚了第687章 龍涎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3上門第386章 渭橋攔截第141章 搶食第933章第901章第767章 野豬皮第619章 心不狠江山不穩第617章 三把火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884章 夜襲第622章 洞若觀火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1086章 太子的野心第380章 帶兵入京第十四章 拜師收徒第1589章 蠻子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1040章 弒君第1195章 廢太子,除李黨第二十六章 尚公主第1387章 瘟疫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901章第1527章 二營長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不問出身第1450章 監視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三十三章 長安城裡開家店第1183章 白袍薛禮和霸氣測漏的天可汗第782章 扶我起來第202章 贖身第683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第517章 皇帝也得交手續費第786章 鐵血宰相李文遠第105章 徵召第513章 蕭皇后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1485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1377章 發難第899章 白玉爲堂金作馬第646章 調兵待命第1253章 株連九族第1234章 金蟬脫殼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1192章 第一刀第1045章 弒君奪城第1124章 新殺招第985章 全擼了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492章 這也行?第1184章 換封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1247章 請陛下退位第十六章 老鐵槍黃饃饃第1401章 聯邦帝國第1134章 晉王李治第825章 小女王第531章 惡僧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1361章 1189年第1303章 黃袍加身第1578章 老朋友第477章 二把手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791章 想和議,先殺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