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火槍兵

告別妻妾兒女,李翻身上馬,一隊李家的家兵家將,跟隨出。轉身上馬的時候,李看到崔鶯鶯她們流了眼睛,心裡也有點不好受。

聚少離多,虧欠她們了。

出了府,李先入宮,向李世民陛辭。

年輕的君臣倆沒說太多,一切盡在不言中,向來不怎麼喝酒的李世民,破例的一口乾了一大碗,李也把碗中酒一飲而盡。

然後帶着李世民賜下的節度使旌節出宮。

襄陽城東門,不知道多少貴族官僚的家人來這裡,他們來這裡不是採購也不是送行,而是來看李離開的。

當李終於騎馬出了東門,向着碼頭而去的時候,這羣人立即飛快的趕回家裡,向家主們報告李走了。

“李終於灰溜溜的離開了。”

聽到李終於離開的消息,最高興的還是御史臺的一羣官員,他們覺得李的離開,完全就是他們的功勞啊。若不是他們要集體彈劾李,使得皇帝也不得不退讓,把李瘟神給送走了,要不事情哪有這麼的簡單。

“終於走了。”

襄陽城中,幾名御史正在一個御史的府中飲酒。

“有點可惜啊,要是陛下的旨意晚一天,我們就能把李拉下馬了。現在李去了河北,可還是尚書令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呢。”

“不急一時,等李去了河北,這事情不是更好辦。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要我說,咱們就先放過李,咱們先把這新法給彈劾廢了。”

“對,先把這新害民亂政之法給罷了,然後,再把李的狗腿子馬周等李黨清除了。”

也不知道從何時起,朝中有了一個李黨。

這個李黨,黨自然就是李,然後還有些核心人物,馬周、魏徵、武士彠等,其實說馬周是李一黨,還說的過去,可魏徵等也說成是李黨就有些胡說。

這所謂李黨,其實上面羅列的都是李的老部下,還有李的姻親等。比如說蘇烈是李的大弟子,自然逃不出李黨,還有程處默幾個,當然也是李黨。

如魏徵、崔幹、武士彠、孫伏伽等人因爲與李結親,也被稱爲李黨,還有如許敬宗、岑文本等原在李下面做過事,關係較密的也被稱爲李黨。

好在這些人倒也不蠢,沒把秦瓊程咬金羅士信、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也稱爲李黨,因爲真要這樣算,那整個朝廷裡的重臣,估計有一半以上得算李黨。

當這些人背後議論,謀劃着的時候,李已經出了襄陽城。

在襄陽城東碼頭登上了船。

李去幽州,路線卻不是直接北上,而是在襄陽城東碼頭坐船,順漢江直入長江,然後到達揚州,再沿隋大運河北上幽州。

看似繞了個大彎,但因爲水路便捷輕鬆,實際上這個路線反而會更快些。

李北上,李世民把剛組建的五千神機營拔給了李,讓他帶着這支火器部隊。

這支剛組建成型的部隊,其實連李世民都還不是很重視,雖然五千神機營將士,都是自府軍中抽選出來的精銳老兵。可畢竟這是第一支火器部隊,配上了新型火器之後,這支部隊應該使用什麼相配合的戰術,這些都還在摸索之中。

軍隊便是如此,每種新武器的出現運用,都必然帶來戰術上的革新。

而火器部隊,不比車兵、步兵、騎兵這些,他是一支新型軍種,也不同於弓弩手、長矛兵這些。

反正現在朝廷的軍將中,還沒有人找到一個適合的戰術來配合這支軍隊。

李世民也是想借李之手,好好在戰場上訓練下這支兵馬,讓他們找到屬於他們的作戰方式。若是找不到合適的戰術,那麼其實這支神機營就沒有單獨保留的必要。

五千人,數量不少了,李世民也是大方,五千精銳抽調組成的這樣一支新軍,一支北衙禁軍,直接全交給了李。

神機營,火器軍種,算是新兵種,一般將領不知道要如何用,是因爲他們對火器瞭解的並不多。

但對李來說,神機營肯定不能當成普通步兵。

這應當是一支特殊的火器兵種啊。

哪怕這個時代的火器技術還不行,造不出槍造不出炮,但造點拋射的火藥罐,弄點投擲的手雷,再製造點地雷什麼的,也是沒問題的。

何況,火箭什麼也一樣可以啊。

獨擋一面,肯定不行,但用在關鍵的時候,肯定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的。

除了帶着這五千神機營士兵,李還帶了一些裝備,都是從軍品監里弄來的火器裝備。

什麼火箭,手雷,還有不少配製好的黑火藥。

沒有火器的神機營,算什麼火器部隊。不過說來,現在的神機營,跟普通的步兵也沒多大區別。

他們主要裝備的武器,還是步槊、橫刀,並人人配了弓,也有部分士兵,配備的是刀盾,還有配大盾的,還有配陌刀的,也有配重甲的。

反正這本來就是一支從各個軍種裡抽來的精銳,既有弓箭手,也有弩手,還有拋石車的炮手,甚至還有些騎兵和重步兵,陌刀手等。

到了神機營之後,北衙也不過是給他們增配了手雷,把普通的箭支裡,加了一些火箭。然後投石車,配上了火藥罐等,說來說去,原來的將領根本不懂得如何裝備一支火器部隊,或者根本不知道什麼樣才叫火器部隊。

李覺得,神機營,火器部隊啊,起碼得一人一支突火槍,再裝備上幾十門火炮啊。

不管這火槍、火炮多原始落後,起碼得有啊。

這就好比水師他必須得有船,騎兵得有馬,弓箭手得有弓,弩手得有弩一樣的。

火器部隊,沒有火槍火炮,能叫火器部隊?

不過造槍造炮似乎不簡單,哪怕是最落後最原始的突火槍,其實也不簡單啊。

一把簡單的突火槍,其實確實說來簡單。

據說世界上第一種射子彈的步槍,就是中國古代明的,是在宋理宗時期,宋軍明。

一開始以巨竹筒爲槍身,內部裝填火藥與子彈,點燃引線後,火藥噴,將子彈射出。

據說這種簡陋的火器射程還挺遠,能達一百多步。

李對於這個射程表示懷疑,到了明末的時候,火槍都沒有這麼遠的射程,宋朝時的竹筒槍怎麼可能這麼猛。

畢竟竹筒做的,估計也就跟個大號爆竹似的,別說一百多步,能射個十幾步都不錯了,畢竟十幾步的話,也有二三十米。

其實有的史書記載,說的是子彈出如炮聲,聲聞百餘步。結果後來就有人說什麼射程一百多步,聲音傳一百多步,只能說明聲音大而已,不能說射程遠。

其實火槍火槍,最早應用戰場的時候,是把一兩個裝了火藥的竹筒綁在長槍槍頭下面,等到交戰的時候,點燃火藥筒,先用這火藥筒去噴敵軍,用火藥焰火灼傷敵軍,然後再用槍頭刺。

這種戰術,在宋朝開始運用火槍的時候,還挺流行的。

雖然這種火槍,只是火焰噴射,連子彈都沒有,可也還是有一定實用性的,也製造簡單,每個火槍兵一標長槍,然後帶上多個火藥竹筒,再帶跟火繩。

一交戰,綁上火藥筒在槍頭下面,先拿這火藥去晃敵人,去噴敵人,讓他們慌亂的時候,再找機會拿槍頭刺。

李覺得這東西就是火藥的一個很好應用。

到了後來,火槍上裝刺刀,能遠射也能近戰。而在火槍最開始應用的時候,很少人想到,卻是在長槍的槍頭下裝一個火藥筒。

李覺得,這樣子雖然簡陋,但長槍兵一下子就進化爲火槍兵了啊。

對於這些新火槍兵們來說,他們打仗的時候,就多了一個技能啊。我除了拿長槍刺,還能噴火呢。

而製造點火藥筒也不難,弄點竹筒,添點火藥,堵上口子,塞根引線就好了,再每個士兵一根火繩。

挺簡單的,卻讓一個長槍兵瞬間進化成爲火槍兵了。

當然,其實火槍後來升級了,直接把長槍的槍頭去了,換成了一截鋼或鐵製成的槍管,上面打有小孔,可以塞引線。

然後就往槍筒裡塞火藥和子彈,什麼鉛子碎鐵釘破瓷片等都行。

交戰的時候,點燃引線,然後對着前面的敵人,就是砰的一槍。

這種就是突火槍了升級版了,一樣很簡單,射程短,威力不大。

槍管短,怕風怕雨的,還不能槍口朝下,但同樣的,這是一種更好的火藥運用方式,尤其是他能射子彈啊,

與弓箭比,可能射程短,準確差,但另一方面,爲種火槍,不需要力氣開弓,不需要很好的射術,隨便一個兵,不論老弱,給把突火槍,都能摟火。

理論上說,只要有足夠數量的火槍兵,在足夠近的距離,打排槍,就一樣能揮出很大的作用來。

如果再給這個火槍槍筒上再設計一個可以安裝取下的槍頭,那打完子彈後,裝上槍頭,立馬就又能變成一把長槍了。

兩種火槍兵,都挺不錯的,李準備先每種弄一點出來試試看效果。

第887章 雞飛蛋打第一百零四章 馬子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97章 現在反悔還來的及第677章 我沒瘋,是李閻王在發瘋第586章 合夥人第955章第1513章 第五縱隊第九十三章 趙家要賣地第457章 龍武--父皇,我要和柴紹和離第892章 押上來第1429章 女王第461章 青銅峽第614章 賣爵第48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四章 賺錢門路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第755章 敬畏第501章 以和爲貴第1518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455章 龍武--突然的分手第855章 自由誠可貴第1144章 宋青書第1287章 安國趙王、天策上將第1125章 勢利的蠻子第510章 大帥開課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184章 夫妻賭約第1134章 晉王李治第1024章 美人計第898章第1015章 興唐九王第1557章 此生不悔入華夏第379章 唐租界第971章 引狼入室第758章 齊王妃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1519章 加冕稱帝第569章 丐幫第1290章 搶班奪權第840章 五軍第四十六章 授田第1565章 李世民西征第994章 誰是敵,誰是友!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387章 張三狗賊,受死!第619章 心不狠江山不穩第722章 天王第1406章 時勢造英雄第1291章 小龍李顯第443章 李三耍流氓第526章 給太子一耳光第1459章 二哈第1090章 兩個南越王第七百三十章 1般1般,朝中第3第1532章 禮不伐喪第207章 尊貴第1557章 此生不悔入華夏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521章 太子妃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94章 800畝好地第451章 龍武--黑科技再出:大炮第654章 撒撇第1151章 殖民地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122章 三朵金花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1424章 人頭滾滾第100章 大水牛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1167章 割裂第1019章 李超來襲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772章 可汗爲何發笑第308章 從軍行第910章 再次感謝墨翠黨盟主的兩萬賞!第1105章 既得隴復望蜀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859章 讓賢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1199章 無奈的皇帝第1561章 賀太平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739章 求和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704章 木蘭舟第795章 霸道皇帝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349章 任君採擷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733章 幹他媽的長孫無忌第931章 求月票!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四十一章 虧大了第1475章 牛魔王
第887章 雞飛蛋打第一百零四章 馬子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97章 現在反悔還來的及第677章 我沒瘋,是李閻王在發瘋第586章 合夥人第955章第1513章 第五縱隊第九十三章 趙家要賣地第457章 龍武--父皇,我要和柴紹和離第892章 押上來第1429章 女王第461章 青銅峽第614章 賣爵第48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四章 賺錢門路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第755章 敬畏第501章 以和爲貴第1518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455章 龍武--突然的分手第855章 自由誠可貴第1144章 宋青書第1287章 安國趙王、天策上將第1125章 勢利的蠻子第510章 大帥開課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184章 夫妻賭約第1134章 晉王李治第1024章 美人計第898章第1015章 興唐九王第1557章 此生不悔入華夏第379章 唐租界第971章 引狼入室第758章 齊王妃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1519章 加冕稱帝第569章 丐幫第1290章 搶班奪權第840章 五軍第四十六章 授田第1565章 李世民西征第994章 誰是敵,誰是友!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387章 張三狗賊,受死!第619章 心不狠江山不穩第722章 天王第1406章 時勢造英雄第1291章 小龍李顯第443章 李三耍流氓第526章 給太子一耳光第1459章 二哈第1090章 兩個南越王第七百三十章 1般1般,朝中第3第1532章 禮不伐喪第207章 尊貴第1557章 此生不悔入華夏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521章 太子妃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94章 800畝好地第451章 龍武--黑科技再出:大炮第654章 撒撇第1151章 殖民地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122章 三朵金花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1424章 人頭滾滾第100章 大水牛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1167章 割裂第1019章 李超來襲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772章 可汗爲何發笑第308章 從軍行第910章 再次感謝墨翠黨盟主的兩萬賞!第1105章 既得隴復望蜀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859章 讓賢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1199章 無奈的皇帝第1561章 賀太平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739章 求和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704章 木蘭舟第795章 霸道皇帝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349章 任君採擷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733章 幹他媽的長孫無忌第931章 求月票!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四十一章 虧大了第1475章 牛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