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八章:儲君人選

上位者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就有可能引來一場風波。

李元吉帶着年僅七歲的李承光進入了內閣,這對於整個大唐來說,卻是極爲震驚的消息。

其政治意義早已超出了這件事情的本身,至於參觀什麼的說法,還是趁早洗洗睡吧,皇帝沒那麼閒,大臣們也沒那麼多心思去往這方面想。

內閣,朝會,當下朝廷活動最重要的兩個地方,前者爲重,後者爲輔。

在當下朝政制度中,因爲各衙門各司其職,負責管理各衙門的人,都在內閣之中。

所有衙門有事要彙報,都必須先找各自的上司衙門,然後由上司衙門在內閣會議中提出商議。

而朝會基本上已經成爲了每月一次的例會,目的並不在於開會,而是在於勉勵那些大臣,給其他人一些希望,同時給他們一些競爭壓力。

而這麼做最大的好處在於,各衙門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用於辦正事,而不是將半天的時間用於上朝。

早朝制度最早起源於什麼時代已經無從考據,但真正成爲定製的,是在漢宣帝親政以後,將其定爲五日一上朝。

唐制襲成隋制,到了李世民登基以後,改爲每日一上朝,李元吉在改革之前,也是每日一上朝。

這樣一來就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不僅僅只是皇帝的時間,還有大臣的時間。

而內閣制度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每十日只需半天的會議就可以解決問題,如遇急事,也可直接找到皇帝,或者申請召開臨時會議來商討。

這套制度彈性很大,同時也很嚴謹,一切規矩,都是根據需求來制定的。

所以,大臣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幹正事,皇帝除了幹正事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得以去偷閒。

內閣會議,就是當下唐朝最重要的一個會議,每逢內閣會議召開,商討的必然是關乎大唐決策的大事。

平時開會的時候,更是被禁軍裡三層外三層的保護着,閒雜人等一律不準靠近,周圍百米以內,更是嚴禁喧譁,甚至一些不是特別緊要的事情,都要停止,以確保內閣會議不受任何形式的打擾。

而今日,李元吉竟毫無徵兆的將李承光給帶了過來。

李承光是誰?

李元吉的名義上的五子,實際上的長子,按照古制,李承光就是太子的第一人選,皇位的第一繼承人。

排資論輩,在這個時代還是很重要的,除非長子不成器,否則的話,哪怕他就是個平庸之人,沒有什麼太多的閃光點,不說日後當不當的上皇帝,這第一個太子,絕對就是他,這是跑不掉的。

帶着皇子親政,其意義在於何處,這還用多說嗎?

之前大臣並不是沒有考慮過上奏皇帝冊立太子,畢竟太子這個事,是越早確定就越有利的。

這樣的話,整個國家都可以趁早的進行資源劃分,將更多的資源朝着太子傾斜,以培養其成爲儲君的能力。

但當時考慮到李承光年紀還小,大臣們只是私下裡討論了下,便否定了這個想法,畢竟李元吉也沒有任何的跡象要冊立太子。

於是,這一次的內閣會議更是出奇的平靜。

原本該有爭論的地方,該有吵鬧的地方,大臣們都暫時剋制了下來,只是平靜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觀點以及意見,大家都在心平氣和的討論,很少出現往日那種爭的面紅耳赤的場面。

討論了幾件事情,又宣佈了組建審計省,以及一系列任命的事情,會議便早早的結束了。

當然,皇帝雖然帶着李承光離去了,但是大臣們卻並未急着走。

剛纔爲什麼不吵?爲什麼不罵娘?

不是爲了討好接下來可能被冊立爲太子的李承光,而是不想讓李承光第一次參加內閣會議,就在心裡留下一些陰影。

有些事情,是要循序漸進的,這很重要。

“陛下這是給咱們吃了顆定心丸吶……”蕭瑀難得的主動發言道。

“是啊,現在這個時間點剛剛好……”房玄齡也跟着附和了句。

冊立太子,冊立的不僅僅只是一個太子,一個儲君那麼簡單。

同樣的,冊立太子還是在給天下吃了一顆定心丸,國有君有儲纔算是完整,雖然現在大家也很有幹勁,可冊立了太子以後,這心纔會真正的踏實下來,也會讓大家心中奮鬥的這個方向更加明確。

三十一歲的李元吉,在位時間至少還有二十至三十年以上,而那個時候,太子李承光也不過二十七或者三十七,就算再晚一些,影響也並不大。

一旦太子成人,且孩子也已經長大,皇太孫就會被當做未來的第三代儲君進行培養,儲君斷代是不可能發生的。

這個所謂的斷代,並不是表面上的這個斷代,而是指新君即位的時候,能否擁有短時間內掌控朝政的能力作爲評判標準。

如果有這個能力,那麼新君只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梳理朝政,接下來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發展,如果沒有,則很有可能會被奸臣所迷惑,從而對國家帶來巨大的惡略影響。

七歲開始培養儲君,這個時間點並不晚,剛剛好,而且就算是儲君表現的不行,也還有機會更換儲君,這纔是越早確定儲君,就對國家越有利的原因所在。

新君的選擇,往往意味着一個國家到底是走向興盛還是衰敗,時間能夠給出答案,一個沒有才能的人,在太子這個位置上是坐不穩的。

太子雖然閃耀,但也會聚集更多的目光,根本就容不得他去犯錯,所以,能否承受這個壓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不要覺得當上了太子就可以當上皇帝,當上太子,僅僅只是朝着成功又邁進了一步而已,如果說前面只是需要走些泥濘的道路,那麼現在,就需要上刀山下火海了,能夠平平安安的走出來,纔算是真正擁有了儲君的身份和權力。

“接下來咱們該怎麼辦?要不要進行資源傾斜?”有人問到。

所謂的資源傾斜,指的是在各自的職權範圍之內,給太子提供更大的權力,讓他去了解,去學習,甚至是做出某些決定,從而進行蛻變。

雖說這是違規的,是越權的,但這種事情在各個朝代都不稀奇,因爲這樣有利於太子的成長,而錯誤的話,有他們這些老傢伙震場,錯誤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爲錯誤的命令根本就發不出去。

“暫時還是不用,此次陛下顯然是帶着長皇子來感受氣氛的,而且初期也多以感受爲主,不會過早的讓長皇子進入更深一步的學習,如果沒猜錯的話,接下來兩三年之內,恐怕都會是這樣。”馬周搖了搖頭,否定了這個提議。

李元吉不是那種冒失的人,他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會思考很多遍,思考很多問題,以及可能會發生的問題。

冊立太子,這不是一件小事,容錯率也較小。

爲了確保不出錯,確保之後不會發生廢太子的概率,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冊立太子之前,進行足夠的考察。

現在,只能說李承光算是進入了培養階段,能不能通過這個考覈,就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了,而且對於太子的培養,講真,他們這些人還真就插不上嘴。

因爲他們的那些思想,早就已經落後了,是的,落後了。

當然,這只是比起李元吉而言,跟外界相比起來,他們的思想還是比較先進的,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還有一件事情讓大臣們想不明白,到目前爲止,李元吉還沒有對任何一個皇子皇女進行冊封,這也就導致了大臣們見到皇子的時候非常尷尬。

直呼其名?這是不行的,是不遵守禮儀的,但又沒有封號可以稱呼,所以無奈之下,只好以長幼順序來排列。

……

另一邊,李元吉則是帶着李承光漫步在宮中的路上,父子二人各懷心事。

“今日感覺如何?”最終,還是李元吉率先開口詢問,當然,內心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

第一次嘛,能不怯場就算不錯的了,畢竟只是一個七歲的孩子,還能指望他怎樣?

再一個,大臣們也是一改往日常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李元吉是一清二楚,但李承光卻未必清楚了。

“父皇,兒臣……”李承光猶豫了下,有些擔憂道:“兒臣覺得有些不真實,兒臣並沒有在大臣們身上感覺到太多的活力。”

聽到這個回答,李元吉微微一笑,心中有些驚訝。

不知道那幫大臣們若是知道了這個評價之後,會有什麼反應?臉上的表情又會多精彩?

他們倒是一番好心,結果卻忽視了李承光自身的水平。

“回去好好想一想今日這次的內閣會議,總結一下自身的感受,之後再來找朕。”李元吉輕輕的吩咐着,雖然看出了今日的異常,但也僅僅只是看出了而已,作爲一個皇子來說,能夠看出來就可以了,而且第一次參加內閣會議就能看出來,這也證明了其自身的能力並不差。

但作爲一個未來的儲君,僅僅只是看出來,是遠遠不夠的。

雖然這個要求有點高,但這就是現實,自己剛開始的時候,不也是這麼過來的嗎?

“朕吩咐你的事情,不準與任何人提起,也不準找任何人幫忙。”

第六四三章:計劃經濟VS商業經濟?第五七二章:來啦?第六三八章:輔政人選第四四四章:才女?第四零二章:望山跑死馬,長途跑死人第三九九章:內部瓦解第一四一章:我看你怎麼逃第二零五章:李靖夜襲鎮北城第六一八章:內部矛盾第七十一章:陌刀兵,殺!第三三五章:與衆不同就是特色第六三六章:李承光的提醒第五六五章:酒囊飯袋第四八五章:開竅的大臣第二十四章:你的王霸之氣呢?第五四九章:又一個要走的第四一一章:未雨綢繆第六八五章:那就來場演習吧第二八一章:唐軍出關了第三二零章:一箭數雕之貨幣改革第三六四章:變了的觀音婢第五九六章:一網打盡第五九零章:長孫無忌之死第六三七章:確定第二九零章:長安一日遊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四一七章:問題多多的蒸汽機第五七二章:來啦?第七零二章:皇帝拍桌子第五七六章:都是浮雲第六六七章:很好,很強大第三七三章:本公子可是見過皇帝的第九十八章:又見作死小能手第一一六章:臣願作證第六二零章:簡陋到爆的機槍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一五一章:給他三天跑路第六四五章:大唐流水線的強大第五一九章:泛海遠征第四十七章:推銷水泥第三九九章:內部瓦解第二一五章:南下之前第一章:不造反行不行?第五七九章:非常之人需非常對待第五四七章:考驗第四八五章:總要有人去做的第二九一章:坑的如此完美第五二五章:我們能不走嗎?第三零二章:朕叫它鐵路第十二章:你是誰家的兔崽子?第三八六章:解圍、反擊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二八六章:不省心的國戚第五三六章:後遺症第三一八章:你需要啄一啄第四三五章:太子人選第三二二章:給你是情分,不給是本分第二三三章:你的報應來了第一六八章:深入大漠第五六四章:震驚:情況不妙第三六九章:上官儀的選擇第四一二章:李老師講課第六十四章:時機不對第三百章:給老子炸!第一二二章:長孫無忌,你也有今天?(求訂閱!)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三二三章:算錯了吧?第四零六章:你也來唱反調?第一五零章:你這是暴殄天物第二五六章:朕意已決第六三零章:要人第二九七章:很好,人到齊了!第五九零章:長孫無忌之死第五二一章:唐軍來犯?第十二章:你是誰家的兔崽子?第一五八章:三個月內,蕩平突厥!第三二三章:算錯了吧?第一九六章:馬周算卦第六零三章:太上皇駕崩了第三二八章:魏徵開炮第三七一章:涇陽初夜第三一四章:有一種命運叫人家的第一七一章:又是一刀第六八零章:有問題第二六零章:朕要改革第五六四章:震驚:情況不妙第八十四章:本王要開個萬獸園第一六三章:奴婢會暖牀第三二七章:處處是商機第一五五章:黑火藥第五零五章:科學就是意外接着意外第四六三章:讀出來的未來第五四三章:儒門錯了?第六十七章:我們被齊王騙了第四一四章:陛下說的可是拋物線?第一三二章:本王讀書比你少嗎?第六四九章:拆分第二三六章:程妖精,惹事精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五四九章:又一個要走的
第六四三章:計劃經濟VS商業經濟?第五七二章:來啦?第六三八章:輔政人選第四四四章:才女?第四零二章:望山跑死馬,長途跑死人第三九九章:內部瓦解第一四一章:我看你怎麼逃第二零五章:李靖夜襲鎮北城第六一八章:內部矛盾第七十一章:陌刀兵,殺!第三三五章:與衆不同就是特色第六三六章:李承光的提醒第五六五章:酒囊飯袋第四八五章:開竅的大臣第二十四章:你的王霸之氣呢?第五四九章:又一個要走的第四一一章:未雨綢繆第六八五章:那就來場演習吧第二八一章:唐軍出關了第三二零章:一箭數雕之貨幣改革第三六四章:變了的觀音婢第五九六章:一網打盡第五九零章:長孫無忌之死第六三七章:確定第二九零章:長安一日遊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四一七章:問題多多的蒸汽機第五七二章:來啦?第七零二章:皇帝拍桌子第五七六章:都是浮雲第六六七章:很好,很強大第三七三章:本公子可是見過皇帝的第九十八章:又見作死小能手第一一六章:臣願作證第六二零章:簡陋到爆的機槍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一五一章:給他三天跑路第六四五章:大唐流水線的強大第五一九章:泛海遠征第四十七章:推銷水泥第三九九章:內部瓦解第二一五章:南下之前第一章:不造反行不行?第五七九章:非常之人需非常對待第五四七章:考驗第四八五章:總要有人去做的第二九一章:坑的如此完美第五二五章:我們能不走嗎?第三零二章:朕叫它鐵路第十二章:你是誰家的兔崽子?第三八六章:解圍、反擊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二八六章:不省心的國戚第五三六章:後遺症第三一八章:你需要啄一啄第四三五章:太子人選第三二二章:給你是情分,不給是本分第二三三章:你的報應來了第一六八章:深入大漠第五六四章:震驚:情況不妙第三六九章:上官儀的選擇第四一二章:李老師講課第六十四章:時機不對第三百章:給老子炸!第一二二章:長孫無忌,你也有今天?(求訂閱!)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三二三章:算錯了吧?第四零六章:你也來唱反調?第一五零章:你這是暴殄天物第二五六章:朕意已決第六三零章:要人第二九七章:很好,人到齊了!第五九零章:長孫無忌之死第五二一章:唐軍來犯?第十二章:你是誰家的兔崽子?第一五八章:三個月內,蕩平突厥!第三二三章:算錯了吧?第一九六章:馬周算卦第六零三章:太上皇駕崩了第三二八章:魏徵開炮第三七一章:涇陽初夜第三一四章:有一種命運叫人家的第一七一章:又是一刀第六八零章:有問題第二六零章:朕要改革第五六四章:震驚:情況不妙第八十四章:本王要開個萬獸園第一六三章:奴婢會暖牀第三二七章:處處是商機第一五五章:黑火藥第五零五章:科學就是意外接着意外第四六三章:讀出來的未來第五四三章:儒門錯了?第六十七章:我們被齊王騙了第四一四章:陛下說的可是拋物線?第一三二章:本王讀書比你少嗎?第六四九章:拆分第二三六章:程妖精,惹事精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五四九章:又一個要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