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決定

夜已經很深了,甘露殿的燈光還沒有熄,年邁的皇帝正藉着燈光細細的看着手中的兩份奏章,旁邊伺候的太監見狀,悄悄的將着燈芯再撥亮了些。

“胡安,太子來了嗎?”過了不知道多久,榻上的人傳來一聲懶洋洋的問候,近身的老太監忙迎上去回話,“還沒來呢,郎君再等等,東宮離這裡不近,殿下在路上得廢些時間呢。”

“那忠兒呢?”皇帝將着奏摺捲了放在一旁,不過短短几行字,他都看了快一個時辰,內容早已熟爛,拿在手裡頭也只是打發無聊而已。

“剛剛入了宮門,這會兒正往紫雲殿裡頭趕呢。”胡安回了一聲,然後看小心翼翼的觀察着皇帝的臉色。

“人還沒送回來,謝恩的摺子倒是都已經進來。東陽這摺子倒是上的利索!”皇帝諷笑着說道,伸手撥拉了下案上僅有的兩封卷軸,胡安眼尖的瞄到一封署名爲東陽公主,另外一封則是用娟秀的魏碑體寫着蕭氏兩個字。

他低下頭,裝作什麼都沒聽懂的附和道,“公主純孝,知道你一直在操心着高郎君的葬禮,是以才這麼及時的上書。”

他可以將着匆忙改成及時,心裡頭只盼着太子殿下能趕快,莫讓這事情更糟糕下去。

“孝順未必,她們兄妹間,”皇帝翻着奏疏,話語頓了頓,然後繼續說道“他們兄妹間感情倒是真好。”

“太子殿下和公主親厚,這是聖人教的好啊。”胡安聽着這話頭皮發麻,但還是在竭力的打着圓場,“當父母的,不就求着一家人和和氣氣。”

“他們感情好,都好到知道一起來糊弄我,我這當父親的倒是成了外人。”皇帝伸手在桌子上拍了一下,顯然隱隱有些動怒,“朕果然老了啊,老到都沒有人將我的話當回事了。”

“陛下何出此言”胡安聽着這話,知道他的怨氣已是極重,趕緊跪下來避重就輕的說道,“高郎與陛下怎可同日而語,陛下保重,切莫因爲高郎君的事情而感自傷懷。您是真命天子,就算是有些小病小災的,上天也自會派人來與你分憂。就如同此次的胡醫……”

他知道皇帝是因爲太子和公主有所隱瞞才動怒,但是偏偏卻將皇帝的怒氣扯到高士廉過世上去。

不過他提起丹藥,顯然戳中了皇帝的心窩子,皇帝的臉色變得好看多了,“這個你說的倒是沒錯,那個胡醫還真有點本事,服用了他煉製的丹藥之後,我覺得整個人都輕省了許多……”

“是,陛下承天受命,必能遇難呈祥,逢凶化吉,延壽萬年的。”胡安忙拍馬屁的說道。

“呵呵,古來有多少帝王是承天受命而生,可自古以來,又有幾人能長壽?”皇帝倒沒有太昏頭,聽着胡安這馬屁,還是十分清醒,感嘆了一句之後,便不說話了。

胡安硬着皮頭,正在想着還可以說些什麼時,忽然聽到外面傳來“太子求見”的傳報,頓時鬆了口氣,湊上去問皇帝,“可要現在傳召太子?”

“不急,讓他等等吧。”一直在問太子走到何處的皇帝,在這個時候卻反常了起來,反倒不見了。

胡安在旁邊小心的窺探着皇帝的臉色,最後,什麼也沒有說,安靜的去吩咐小太監傳話。

李治進門時,從人便已經在門前止步了,所以等着小太監傳完話退下之後,室內就只剩下他一個人了。

他站在室中,看着牆上孤零零的影子,想了想之後,便跪在了地上。

他是來認錯的,父親晾着他也是正常。爲了自己好,也爲了大家好,態度還是虔誠些吧。

李治跪在那裡,他並不習慣這種事情,在他年幼時,他向來是父親最喜歡的小兒子,盤桓於父親的膝頭,偶爾看到大哥面色蒼白的跪在那裡時,他雖然不大懂得發生了什麼,也知道大哥是惹了父親生氣。

可是,等他漸漸長大,他漸漸發現,並不是每一次都是大哥錯了。

但是,認錯的永遠是大哥。

後來等着他當了太子,便明白當太子便是如此。有的時候,有些對錯,是辨不得的,只有忍。在他們是父子之前,他們先是君臣。

就那今天的事情來說,他當然覺得自己並沒錯。父親讓自己去高家,從禮制上來說是逾制,自己讓李忠代自己去再合適不過,但是這話是不能當着父親的面講的。再至於長孫穎難產,自己匆匆回來見她的一面極有可能是最後一面,這話也不能說。

因爲父親根本不會聽。就像是在自己心中長孫穎比高士廉重要的多一樣,在着父親,高士廉也會比長孫穎這個他連名字都不記得的女人重要的多。所以妹妹會勸自己,活人比死人重要,但是對於父親來說,就算長孫穎今天死了,他也該在高家守着等出殯完成。

自己私自回來,往小了說是不識大體,往大了說卻是違抗君命,父親不震怒纔怪。

他當初做的時候,便已經想到這個可能,所以他所求的只是儘可能的拖延時間,讓自己看到一個結果而已。如今她們母女平安,自己也就可以安心的等待屬於自己的處罰了。

他知道這般是不智,但如果時間倒轉,讓他再選擇一次,他還是會這樣做的。

“陛下,”屋裡頭的燈油都快燒乾了,看着昏暗了不少的燭光,胡安剪了個燈芯之後,胡安忍不住提醒皇帝,“太子還在外面候着呢。”

皇帝都打了個盹,到底還要太子等多久?

李治一跪下,他們這裡便稟報了。只是皇帝有心抻着,便裝作不知道,只是在屋裡打着瞌睡,他們也就不敢再通傳了。

如今他都睡醒了,也該令太子進來了吧?

皇帝看了看角落裡的更漏,然後點了點頭,“宣他進來吧。”

胡安聽了這話,如釋重負的走了出去,親自出去宣旨。

皇帝坐在榻上,無意識的敲了敲腿。

老了,果然是老了。原本想晾一晾別人的,可沒想到坐着坐着就睡着了。

李治從外面走進來時腳步有些踉蹌,屋裡頭的光線要比外面暗的多,他看着昏暗的宮室,忍不住眨了眨眼睛,待着目光適應了這裡的亮度之後,然後慢慢的挺直腰走了進來。

這裡是他呆的最久的一處宮殿,然而不知道從何時起,卻變得全然陌生。

“來了。”父親的聲音從上面傳來,帶着濃濃的疲倦。

“兒子不孝。”李治不等他發問,便先聲奪人的跪下請罪。

他知道父親的脾氣極其強硬,你若是跟他辯,只會越來越讓他火大,所以李治索性就以柔克剛,暫把面子扔到一邊,先行告罪。

“你也知道錯了!”李世民冷冷的說道,看着面前的兒子,有種怒其不爭,此子不類我的感覺。

他固然覺得李治錯了,想要罰他,但是他這種不分青紅皁白認錯的感覺卻也讓他十分火大。

他的兒子,怎麼可以如此的……懦弱。

一時之間,這種失望甚至都抵過了他對於李治不遵命令而帶來的憤怒。

不過很快,他還是穩住了情緒,看了看低頭跪在地上,一言不發的李治,敲了敲桌子說道,“說吧,你錯在哪兒?”

“不該罔顧聖意,私自回宮!”李治只是略一思索,就將着自己所犯諸罪中最重的罪說了出來。

他知道李世民的習慣,自己想要避重就輕那是不可能的,會被一件事一件事的無限牽扯下去,到最後一件都逃不了,那還不如一開始就說最重的錯,然後竭力的……將着其他人撇出去吧。

看着地毯上的花紋,他的心跟他的聲音一樣誠惶誠恐。

“既然知道,爲何又要犯!難道你覺得朕年紀老了,便不用聽從我這個老頭子的吩咐了!”李世民看着李治這逆來順受的樣子,忍不住氣不打一處來,將着手邊的奏摺扔下去,“你自己看吧!”

李治遲疑了片刻,沒有去撿,只是仍在在那裡叩首,“是兒子妄爲了,請父親責罰。”

“你,”當你想打人左臉的時候,發現人將着兩邊的臉都湊過來,多半也跟着李世民此番一般,竟然不好下手了。

這兒子實在是太不爭氣了,這番軟綿綿的樣子,哪裡還像個太子。

只可惜如今他,就算是想換人也無人可換了。

李世民在那裡看着李治,李治一股腦兒的認錯了,他若是再就這個問題死纏爛打,倒顯得是他小氣了。

可是,若是讓着他這般矇混過去,卻又不舒服至極。

欺君罔上這麼大的罪,就這麼高高舉起,低低放下?

李世民盯着李治看了半天,然後才慢慢張口,“你是否覺得,耶耶太不近人情了?”

“不。”李治矢口否認,頭低的低低的,態度虔誠到不能再虔誠。

“我也不是非要怪你不可,”李世民看着李治,忽然嘆了口氣,“我這是爲你好啊。”

“兒子知道。”李治一個不字都沒說。

“今天的事情我也瞭解了,你不是沒有理由忽然回宮的,是長孫氏派人去喊你回宮的,對不對?”李世民忽然和藹可親的問道,李治聽着這話卻是冷汗都出來了,驀然擡起了頭。

父子兩人目光對視着,李治從父親眼中看到了一絲得意。

或許連着父親自己都沒發現,他已經將這個變成了一場角逐,他不願意接受自己表面上的稱臣,更喜歡將自己逼到盡頭。

他要勝利。

李治猶豫了很久,始終沒有張口。

他知道他不能說除了是之外的任何話,但是他卻不想張口說是。因爲他很清楚自己說了這個字後的後果……

如果說了,今天一切的罪責都會滾到長孫穎的身上。

“你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心太軟。”李世民笑了起來,走上前去將着他從地上拉起來,宛若慈父一般,“可是你要知道,你坐上這個位置,想要做得好,就不能心太軟。”

“父親教訓的是。”李治覺得身上很冷,膝蓋很疼,回話的時候,連身體都在微微的顫抖。

他承認什麼都不要緊,只求他在這件事上不要再追究了。

可實際上,李世民這次卻極其不好說話,他扶着李治站起來,看着李治微笑,說出了最讓他害怕的話,“你把她看的太重了,這樣不好。”

“兒子並沒有,只是這次她初次生產,十分恐懼,這纔將着我喊了回來。”李治進來之後第一次反駁,他考慮要不要將着長孫穎險些死過去的事實說出來,以證明情況的嚴重性。但是這個念頭只是一閃,他就決定無論如何都不能說。

他都已經下令着長孫穎曾經斷氣過的事情封口了。時人多避諱,當年蕭皇后不過是因爲生於二月,被認爲不吉,堂堂公主就被送到民間教養,如今他的大女兒萬一被認爲鬼子送走,可怎麼得了。

他不能冒這個險!

“可你回來了。”看着李治分辨,李世民眼中的笑意更甚,他瞅着兒子意味深長的說道,“她可以不懂事,但是你卻不能不分輕重。”

李治呆立在那裡,說不出一句話來。

說到底,還是他做錯了。

“她這次爲了這種小事都能勞動你,那下次發生其它的事情,她要你改弦更張,你又有幾分把得住?”李世民看着他,意味深長的說道,“我不想宇文家的舊事,在我們李家重演啊。”

李世民所說的宇文家舊事,便是指楊堅代周之事。楊堅是周宣帝宇文趕的岳父,楊堅之女楊麗華便是宇文趕的太子妃和皇后,後來楊堅在宇文趕死後殺掉了他兒子周靜弟宇文闡,以外戚身份篡權,便是後來的大隋。

此事過去了還不到百年,李世民的外祖母宇文氏本就是北周長公主,武帝的姐姐,所以這樁事可是記得清清楚楚,他無論如何都不會允許這種事情在自己家裡發生。

當初李治娶長孫穎,他沒有反對,便是因爲李治不過一親王而已,這也算是親上加親。但當着李治身爲太子之後,長孫穎的身份一下子就微妙了起來。

他已經老了,自己的那幫謀臣良將有泰半都比自己年紀還大,所以他不得不越來越重用長孫無忌。這原本也沒錯,他算計的是在自己死後,讓長孫無忌以舅舅的身份幫助兒子打理朝政,有着這層共同的利益在,他不愁長孫無忌不盡力。

可如今長孫穎以及她肚子裡孩子的這個變數,讓着李世民害怕了起來。他開始擔心長孫無忌打理朝政打理的“太用心”,以至於取而代之了。

現在削減長孫無忌的權利是不可能的,那會造成朝野不必要的震動,將來太子的順利繼位也要賴於他,兩害相權取其輕,要犧牲的就只有那個不重要的女人了。

李世民有些無聊的想着,幸好這胎生的是個女兒,要不然母子倆都是容不下的。

兒子到底是年輕人,還沒想到這層,看着李治臉色發白,冷汗連連的樣子,李世民在心裡頭有些得意。

但令他意外的是,李治惶恐至極,說出來的話卻是,“她不是那樣的人,舅舅也不是楊堅那樣狼子野心的人,父親,父親過慮了。”

“荒唐!”李治這話一出口,李世民就怒了,重重的一巴掌打在他臉色,“人心這種事情其實你這種孝子可以揣度的!現在沒有,但是我死了之後呢!以你的能力,你活生生的養大他們的野心,你自己受罪也就罷了,你若斷送了我李家的江山,你有何顏面去面對列祖列宗!”

李治聽着這話,心裡頭一陣悲涼,直接就跪在那裡忍不住聲音哽咽,“求父親信我,這江山我守得住!”

“你,你,你怎麼如此執迷不悟!”李世民聽着他如此哀求,卻絲毫不提對於長孫穎的處置,於是便更加嫌棄他爛泥糊不上牆了,頓時惱怒的訓斥道,“你莫非當我真不敢換太子!”

李治聽着這話,默然在原地。

此時他當真感覺到了心灰意冷,自己對於父親來說,並不是最合適的繼承人。其實相較於李恪,自己的親四哥纔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因爲縱然在奪儲失敗後李泰被貶爲東萊郡王,但是就在去年,他又已經將着李泰重新晉升爲濮王。況且,朝中李泰的勢力也並未曾完全死心,前不久父親還拿着李泰的上表對周圍的大臣說,“青雀文辭美麗,豈非才士,我心中有多記掛他,你們也是知道的。但也只能忍痛割愛,這也是保全他們兄弟的兩全之法。”

李治一直以爲,就算自己不是父親的最優選擇,自己這一年多的表現也應該讓他對自己的能力刮目相看纔是,可誰知道在父親的心目中,自己還是那個扶不上牆的爛泥。

現在的確不是換太子的最好時機,但是父親向來是衝動的人,誰也不知道他會在一怒之下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李承乾已經是一則血淋淋的例子,所以李治瞬間就清醒了起來。

他不能違逆,不能有半分的不馴。李治知道父親討厭這個樣子的自己,但是隻有這個樣子的自己,纔是最無敵的。

不求有用,只要無錯,便是誰也不能將着自己從這位置上扯下去。

所以,哪怕心如刀絞,李治也咬緊了牙關,哭着跪下去,“父親恕罪,實在是兒子沒用。我與她年少夫妻,多年相扶,我一向耳根子軟,不大能把持的住……”

李治說到這裡,便不再說下去,只是在那裡悄無聲息的哭。

李治一示弱,李世民的火氣便也消了,想到他提起了少年夫妻兩個字,也不免有些唏噓,“她是你當年做晉王時就跟着你的,唉,那個時候也沒想到這麼遠,結了這樣一門親,卻是不好辦了。”

“兒子如今也是心亂如麻,知道是她不好,卻又無法割捨。”李治跪在那裡,手撐着地,連着手指都在抖,“該怎麼辦,還請父親示下。”

李世民很喜歡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的感覺,看着李治的詢問,他滿意的點點頭,“起初我想着,此女留下危害極大,如今也只生了個女兒,不如母去子留,你好好養着你們的女兒,也算是厚待她了。”

李治聽着李世民這番話,只覺得如墜冰窟,他狠狠的咬住了牙,努力不發出一丁點兒聲音。

一定要忍住,不能,不能說出任何反駁,求情,討饒的話,不能流露出自己對她過多的喜愛,要不然她真的就沒有活命的機會了。

“不過,我想了想你舅舅,覺得對他有些殘忍,畢竟是辛辛苦苦養大的女兒,就這麼沒了,”李世民捻着鬍鬚,皺着眉頭搖了搖頭,“我若是問他,他當然不會捨不得這個庶女,但年紀大了,總還是不忍傷人命,你說是不是。”

“是,我知道父親一向是心慈的。”李治戰戰兢兢的說道,他沒有忘了就在去年初,只是因爲懷疑張亮謀反,就以養假子五百人這個荒唐的要求將張亮斬於西市。

張亮可是隨着他出生入死的老部下,曾經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還不是一句話就死了。

“所以,你想着一個又不讓你舅舅傷心,又可以解決這個難題的辦法吧。”李世民輕描淡寫的說着,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的盯着李治。

李治本應該慌張的,可是他卻覺得這刻自己無比的冷靜,他看着地毯上的花紋,過了一會兒平靜的說道,“兒子想了想,還是把她送走的好。洛陽廢舊的宮苑多,我將着她放在那裡,日子久了忘記了,就跟着死了也沒什麼差別。”

“那孩子呢?”李世民沒有點評,只是又問。

“還是讓她帶走吧。”李治略微一猶豫,就給出了答案,“留在這裡,總讓我時時想起她,還不如眼不見爲盡。”

“嗯。”李世民思忖了片刻,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氣魄是夠了,可惜還是心軟了些。”

“兒子,卻是,不知道要怎麼做了。”李治幾乎是用盡全身力氣的,一點點擠出這句話,“死人,總是不好的。就算是暴斃,舅舅,也會難過吧。”

“我說的不是這個。”李世民搖搖頭,嘆了聲氣看着他,“若是我不在了,你又想起她怎麼辦?”

“我發誓此生絕不見她。”李治趕緊發誓,他原本就是抱着緩兵之計的打算,如今被李世民戳破,除了蒼白無力的誓言之外也別無他法了。

“這個還不要緊,關鍵是她不能再有兒子!”李世民擲地有聲的說道,“若她這回生了個兒子,我根本不會與你廢話許久,今天晚上便會有她們母子難產而亡的消息報出去。”

李治聽着這話,閉了閉眼,忍住那眩暈的衝動,然後再睜開眼時便已經是一片堅毅,“兒子有讓這種事情永遠都沒有可能發生的。”

“好。”李世民見他這般回答,便明白他知道要怎麼辦了,點了點頭,“三日之後就送她出京。若是你再下不了決心,我會讓人去替你下決心的。”

“不,”李治沒想到竟然會這麼快,幾乎是本能的說出了這個字眼,不過看着李世民慍怒的眼色後,他趕緊改口,“等孩子滿月再送走吧,要不然這個時候就在路上顛簸,恐怕,恐怕她們母女是活不了太久的。”

李世民聽着這話也有道理,想着早晚要留長孫氏一命了,也不在這個上面折騰她,於是點了點頭,“那就照着你的意思去做吧。”

作者有話要說:這章太長了,所以一直寫啊寫~

一次性看完很爽吧

呵呵,蕭良娣到底寫了什麼,明天再告訴你們。

本章純屬yy,如有雷同,是你跟作者心有靈犀了。

有人肯定要拿阿穎跟楊妃比,可你們別忘了……楊妃,只是個亡國公主。沒有孃家實力,公主跟沒落的世家之女一樣,都是個榮譽稱號而已……可長孫無忌這會兒,可是大權在握啊。

惡婆婆算什麼,惡公公纔是真絕色啊→_→

第195章 交易第136章 不安第43章 成長136 示威第30章 母親第190章 螳螂136 示威第180章 禁婚第123章 解釋第63章 惻隱第72章 新人第61章 膠着第12章 巧遇第180章 禁婚第108章 吃糖第86章 請求第117章 授計第123章 解釋第199章 試探第3章 初見第28章 尷尬第183章 親情第87章 子嗣第70章 煮飯第54章 清晨第78章 危機第28章 尷尬第7章 驚喜第105章 趁機第118章 陽第89章 畏懼第85章 擺平第28章 尷尬第187章 巫蠱第149章 缺錢第128章 紙墨第214章 坑人第87章 子嗣第107章 劇情第94章 玩笑第213章 母亡第84章 搬家第188章 推波第95章 思念第128章 紙墨第24章 長子第170章 退讓第175章 舊案第201章 殿試第129章 彆扭第82章 退讓第78章 危機第3章 初見第112章 處置第158章 夜晚第161章 舊友第200章 對策第193章 黃雀第205章 同牀異夢第127章 妹妹第136章 不安第54章 清晨第184章 入侵第112章 處置第85章 擺平第38章 賺錢第7章 驚喜第127章 妹妹第55章 忠言第100章第185章 逝者第130章 比較第31章 王氏第32章 見面第53章 誤會第66章 睡着第160章 碰面第3章 初見第1章 意外第51章 轉折第187章 巫蠱第136章 不安第141章第141章第225章 告別第10章 拒絕第56章 前奏第49章 添堵第65章 發病第69章 吃醋第115章 妹夫第5章 寵愛第199章第80章 侵佔第141章第44章 謀殺第104章 應變第160章 碰面第205章 同牀異夢第44章 謀殺
第195章 交易第136章 不安第43章 成長136 示威第30章 母親第190章 螳螂136 示威第180章 禁婚第123章 解釋第63章 惻隱第72章 新人第61章 膠着第12章 巧遇第180章 禁婚第108章 吃糖第86章 請求第117章 授計第123章 解釋第199章 試探第3章 初見第28章 尷尬第183章 親情第87章 子嗣第70章 煮飯第54章 清晨第78章 危機第28章 尷尬第7章 驚喜第105章 趁機第118章 陽第89章 畏懼第85章 擺平第28章 尷尬第187章 巫蠱第149章 缺錢第128章 紙墨第214章 坑人第87章 子嗣第107章 劇情第94章 玩笑第213章 母亡第84章 搬家第188章 推波第95章 思念第128章 紙墨第24章 長子第170章 退讓第175章 舊案第201章 殿試第129章 彆扭第82章 退讓第78章 危機第3章 初見第112章 處置第158章 夜晚第161章 舊友第200章 對策第193章 黃雀第205章 同牀異夢第127章 妹妹第136章 不安第54章 清晨第184章 入侵第112章 處置第85章 擺平第38章 賺錢第7章 驚喜第127章 妹妹第55章 忠言第100章第185章 逝者第130章 比較第31章 王氏第32章 見面第53章 誤會第66章 睡着第160章 碰面第3章 初見第1章 意外第51章 轉折第187章 巫蠱第136章 不安第141章第141章第225章 告別第10章 拒絕第56章 前奏第49章 添堵第65章 發病第69章 吃醋第115章 妹夫第5章 寵愛第199章第80章 侵佔第141章第44章 謀殺第104章 應變第160章 碰面第205章 同牀異夢第44章 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