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到最後,還是沒有通知太子。
他到底沒有大公無私到那個地步,他是假借依附太子來顯示自己顧全兄弟之情的形象,卻並不是真的依附太子到沒有了自我。
這便是身份造成的差異,他始終不可能真的跟那些個臣子一樣,附身爲臣。
面對不安的良心,李治自我安慰,或許太子早已經知道這件事了。
雖然他理智上清楚,病到連上朝都無法進行的太子,恐怕在這件事上,成爲最後一個被矇在鼓裡的人。
父親這次能有多英明呢?李治深刻的懷疑着。
**
天還沒亮,灰濛濛的天色中,一隊甲冑齊全的士兵安靜無聲的在嘉福門左右巡邏,見着有一頂軟轎擡來,檢查過腰牌之後,迅速放行。
“諸公辛苦了。”長孫無忌進了門,下轎之後看着一幫面有菜色的同僚們,心中嘆了口氣,但是面上卻還是那副沒有什麼表情的面孔,顯得無比震驚。
“長孫相公來了。”房玄齡正在角落裡的案几後坐着,見着長孫無忌來,掙扎的想要坐起來,但是卻因爲坐的太久了而有些乏力,所以一不小心又跌坐在那裡,左右看着他這樣,趕緊扶他起來,蕭瑀、李勣等人也紛紛起身。
“諸公多禮了。”長孫無忌回過禮之後,然後詢問案情的進展,“如今案子審的如何了?”
太子謀反是大案,誰都不敢等閒視之,所以不僅選了三名宰相出來審理,同時還命令大理寺、中書省、門下省以及六部相關人員,對此共同會審。
這種豪華的審訊陣容,也是開國以來最隆重的一次審案了。不過就算是這樣,也沒辦法將着案情審訊下去,最後三名宰相只能請皇帝再加人,這才連夜將着長孫無忌請了過來。
畢竟,就算是宰相,在摸不準皇帝的心意之下,也不敢對着皇家內部的事情輕易的下結論。誰知道皇帝究竟是想要太子死還是太子活。
這真是平白坐家裡,禍事掉下來。長孫無忌在心裡頭是十分不樂意攙和進奪儲這件事裡面的。因爲三個都是他的外甥,誰上誰下對他的利益影響都不大,所以他平素跟着太子以及魏王晉王誰都不親,哪怕是李治娶了他的女兒,他也極少與李治打交道。
可誰知道他這麼小心,竟然還會出現太子謀反這種大事,而這個時候,就是他再退縮,也必須做出選擇。
太子、魏王、晉王,究竟選哪個?
“這是下面呈上來的卷宗,我們已經審覈過,確鑿無誤。”在三名宰相中,李勣年紀最小,所以擔任起跑腿的任務,將着卷宗送來給長孫無忌看。
“有勞了。”長孫無忌點點頭,然後動手翻閱,只是這一番,卻倒吸了口氣涼氣。
因爲卷宗上的招供,都是模棱兩可的話,可以作爲太子有不臣之心的證據,但是卻無法證明太子真的打算兵變。
太子謀反的事情,爆發的十分蹊蹺,是李祐謀反後,皇帝下令徹查,於是一批京中的下級官員們就被牽扯入案。在長孫無忌看來,這根本就是下面人爲了顯功勞而故意把事情弄大,也是慣有的作爲,便沒有太過在意。這其中被牽連的人,便有一個叫紇幹承基的人,他與齊王麾下的一名小官的親弟弟曾經是袍澤,兩人交往過密,那個小官的弟弟來京城時,曾經拜訪過他,還帶着哥哥在他家裡吃喝。這本來是極其普通的事情,但是在着謀反的案子的株連下,他被抓緊牢裡拷打,最後被定爲內應,幾乎要處死。
就在這個時候,紇幹承基爲了脫罪,主動向皇帝上書,說自己有個驚天大秘密要報告皇帝,然後便上書了太子要謀反的事情。
紇幹承基告訴皇帝,太子曾經對他說過,“我宮西牆,去大內正可二十步棘耳,豈與齊州等?”,長孫無忌聽了覺得真是胡扯。太子若是要舉事,必然隱秘小心至極,怎麼可能跟一個根本算不上是心腹的小官說這種話?
依着長孫無忌的看法,這人分明是爲了活命而亂攀咬,太子本來就是未來的儲君,他用得着謀反?只要耐心等幾年便可以名正言順的登上皇位,誰會腦袋壞掉了背個亂臣賊子的名聲,去做一場註定不會成功的謀反?
長孫無忌確定太子謀反不會成功,那是因爲作爲玄武門政變的策劃者,他完全清楚太子掌握的人才跟當年秦王掌握的人才差距有多大。滿朝文物都是是忠於皇帝的,太子根本沒有勝算。
實際上,在今年三月,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受李泰指使,曾經上表稱:“皇太子國之本也,伏願深思遠慮,以安天下之情”,來試探易儲的可能,結果唐太宗直接回答,“我兒雖患腳,猶是長嫡,豈可舍嫡立庶乎?”,明確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所以,長孫無忌不信太子會謀反,要說魏王狗急跳牆的謀反,他倒是覺得有可能。
但誰知道紇幹承基上書的時間太好了,他說杜荷建議李承乾裝病,趁機騙皇帝去探病,然後趁機發動政變。他這上書剛送到太宗的案頭,太子當天剛好因爲生病而缺席了早朝,皇帝本身也正打算下朝後親去探望太子。所以當他拿到這個消息後,自然而然的將兩件事契合,直接被嚇出了一聲冷汗。
太子生病,這件事發生了,於是皇帝也斷定謀反卻有其事,並且在沒有召問太子的情況下,直接派兵圍住了東宮,派人來查看。
作爲熟悉李世民的長孫無忌,知道自己這個姐夫正在怒頭上,是誰的話都聽不進去的。他心裡頭已經給太子定了罪,如今誰幫太子說情,就會被打成太子黨,一同受到牽連。
魏徵已經死了,滿朝沒有第二個人敢如魏徵一般不要命的說出真話的人。長孫無忌在心裡頭嘆了口氣,有些懷念起那個又臭又硬的老傢伙。
“諸公以爲,我們該如何結案?”長孫無忌以最慢的速度看完了卷宗,然後問着場中諸人。
這結案還是得他來寫,但是他卻不能一個人把所有黑鍋都背了。
“某曾爲幷州大都督府長史,又兼任太子左衛率,按照律法這樁案子本該回避的。承蒙聖人不棄,命某審理這件案子,某也只能秉公處理,以報皇恩。”李勣第一個搶先說道,話說完了,其其它人在心裡頭都暗暗罵了一句,滑頭!
幷州都督是李治,他爲長史,這是實職。太子左衛率他是遙領,從來都沒到職過。就是因爲他跟太子連面都沒怎麼打,所以皇帝才放心讓他參與成爲主審之一,但誰想到這傢伙這個時候,竟然用這個理由推脫。
不過雖然心裡頭不屑,李勣這個理由找的是冠冕堂皇,誰也拿他沒辦法,所以最後長孫無忌只能放棄,轉向看另一個人。
“這個,太子的事情就是這樣了,某對律法不怎麼熟悉,也不知道這個該如何判,還得勞長孫相公費心了。”房玄齡滿臉誠摯的看着長孫無忌,長孫無忌恨得咬碎一口牙,卻也無可奈何。
房謀杜斷,有着皇帝本人的評價在,房玄齡似乎也十分樂意把不善於決斷這個帽子戴在自己頭上。不用做決定,就不用承擔責任,也就不用得罪人了。
況且,房玄齡的確也是文臣,熟悉政務,但是對律法涉獵不深,倒是長孫無忌負責編纂過法典,於是等着他這話一說出口,大部分人都是眼睛一亮,炯炯有神的盯着長孫無忌,像是發現目標物的餓狼。
長孫無忌心裡頭叫苦,最後只能將着目光投向了蕭瑀。
蕭瑀是南朝梁孝明帝之子,隋蕭皇后之弟,他的妻子是獨孤皇后孃家的侄女,高祖是獨孤皇后的親外甥,與他的妻子是表兄妹,所以他不但是隋煬帝的小舅子,還是唐高祖的表妹夫。他因觸怒隋煬帝被貶在薛舉是,恰逢李世民帶兵攻打薛舉,從而入仕李唐,一入朝便是光祿大夫,宋國公,戶部尚書。
所以說,這位的身份無比之牛,連帶的脾氣也無比之臭,見到長孫無忌問他問題,當下哼了一聲,就翻個白眼臭着臉轉過頭去,不再言語。
長孫無忌被着他這個脾氣給氣壞了,他知道蕭瑀是跟自己一樣,看出了皇帝的用意,但是又無法阻止皇帝,於是只能用不說話來表示自己沉默的抵抗了。蕭瑀明白,皇帝要的不過是他在文書上的簽名,用他的名氣和威望來舒服宗親們,並不在乎他真正的意見,所以他乾脆就不說違背良心的話來討好皇帝了。
但問題是,你對皇帝有意見歸有意見,跟我發什麼脾氣?我還不是跟你一樣被抓差頂包的?這麼不會做人,難怪被罷相了四次。
長孫無忌在心裡頭恨恨的想着,一下子覺得老好人房玄齡和小滑頭李勣都比這死老頭可愛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李勣的滑頭,體現的最明顯的就是武則天立後了,他可是坑了謫遂良一大把啊~
房玄齡,一直都是老好人,沒見得罪過誰。
蕭瑀,命太好了,我爹是皇帝,我姐是皇后,我表姐夫是皇帝,你們再怎麼爭天下,我都是國公。罷相四次怎麼樣,我還會第五次當宰相。被貶又怎麼樣,就算皇帝不喜歡我的耿直有怎麼樣,他還不是要請我在宮裡頭玩。我的兒子娶公主,我的曾孫娶公主,我的族孫女嫁皇子,我子孫裡有八個當宰相的,你們比得過麼╮(╯_╰)╭好吧,我覺得蕭大大完全有底氣對所有人翻白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