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今天繼續感謝書友“事組則圓”的打賞!我的作品《天龍不敗》發佈了新章節《第兩百九十八章免大難、仗義贈金丹,疑竇釋(八)誤傷》,/book/)
“忽聞‘嘩啦啦’地幾響,我的紫劍竟然纏繞在了他的黑劍之上,他乘勢運勁劍身,朝我猛地壓將過來,我當即發力相抗,與他相持不下。兩劍來回推動中,我發現他手中那三尺多長一把劍,重量竟自不下七八十斤,比之戰陣上最沉重的金刀大戟尤重數倍。”
“當時老夫雖然‘獨孤九劍’未成,但‘軟劍級’劍術已達爐火純青之境。東方小友,你且說說,我當時手上的紫薇軟劍之勝於先前青鋒利劍,靠的是什麼?”獨孤求敗忽然岔開話題,問起東方不敗這事。
東方不敗沉吟片刻,答道:“老友的紫薇軟劍既然薄如蟬翼,那麼想必是很輕的了。輕者,易快也。紫薇軟劍之勝青鋒利劍,在於一個快字上吧!然而凡事有利亦有弊,劍過於快了往往就難以收發自如,那樁‘誤傷義士’的‘惡**故’,恐怕也是由此而起。”
獨孤求敗聽罷,微微搖頭道:“小友只說對了一半,軟劍之勝於利劍,不僅僅是一個‘快’字可以道明的。軟劍之勝利劍,是接近於道家‘堅強處下,柔弱處上’的理念。無論世間萬物還是武學招式,都是銳利者易損,柔軟者方久。一套武功若是一味凌厲,求狠求快,純走剛猛一路。就絕不能算是上乘武功。”
“可是那‘耶律光’手裡的重劍,竟然能‘以拙勝巧,以重壓輕’,守得嚴密端方。讓我的軟劍無法突破其防線。反而給纏捲了上去。而後他先是揮劍壓我,我也用力回壓。幾個回合後,他卻突施巧勁,將自己的劍往後順勢一拉,當時我幾乎把握不住手裡的劍柄。讓他生生地把劍奪了過去。”
“這時先前使刀的那位丐幫兄弟見勢不妙,揮刀上來幫我解圍,奔至那人身前三尺開外時,被他倏地擡腿飛踢了一腳,結結實實地摔出丈外。”
“‘耶律光’一分神,同時我驀地裡鬆開了軟劍的劍柄。‘嗖’地一聲,軟劍的一端裹住重劍的劍身。而另一端便即藉着其自身的彈性飛舞起來,繞着重劍在半空劃出一道紫色的弧線。忽然間聽見‘嗤’的一聲輕響,而後又是‘嗆啷’一聲,原來敵將右邊的手臂竟被飛行在半空的紫薇軟劍生生地切斷。斷手中握着的重劍以及纏在上面的軟劍隨之掉下,在石上一碰,火花四濺。”
“這時使刀的丐幫兄弟一個‘鯉魚打挺’站起身來,又疾奔而至。那‘耶律光’倒在地上,疼得哇哇大叫,兀自用左手捂住血如泉涌的傷處,根本無力招架,隨即就被他一刀砍下整個腦袋,送了性命。”
“精彩!”東方不敗聽完獨孤求敗的描述,讚美之詞衝口而出,渾不顧及被他和丐幫中人聯手擊殺的是自己的遼軍前輩。
獨孤求敗卻一派失落的神色,喃喃地道:“有什麼精彩的,我到現在回憶起此事都要懊悔死了。”
東方不敗奇道:“咦,老友當年如此巧妙地斬殺敵寇,焉能不稱之爲‘精彩’,反而要爲其‘懊悔’?”
獨孤求敗聞言,伸手摸着頷下長長的鬍子,說道:“小友有所不知,當年我誤傷義士,悔恨無已,至今耿耿,唔,至今耿耿!”
東方不敗更是大惑不解:“什麼,義士?難道就是那‘耶律光’?”
獨孤求敗頷首道:“不錯,正是此人。那位丐幫朋友提了‘耶律光’的首級,我拾起自己的軟劍和那柄重劍,一同追擊敵軍主帥,幾路合圍之下,終於將他殺了,遼軍的奸謀也因此被我們挫敗。”
“我們撤退之後,駐紮在當地的遼軍便退回了北方,我們隨即返回宋國境內。爲了慶賀勝利,各幫派的弟兄在丐幫河北分舵大宴三日。到得第三天晚上,酒過三巡,那位丐幫朋友忽地拿出‘耶律光’的首級,提在手上,誇耀自己斬敵的猛將的功績。”
“豈料他把人頭搖來晃去,竟將那頭上的大鬍子給擺弄掉了。原來‘耶律光’之前帶了假鬍子,僞裝一去,登時露出一張儒雅俊秀的面孔。黃河幫幫主見了‘耶律光’的真面目,當即失聲大呼:‘錯了,錯了!’我們問他何錯之有,他便向我們解釋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那‘耶律光’正是當時姑蘇慕容家家主,慕容博之父,慕容興。他化裝成遼**官潛入遼營,本爲蒐集敵方軍情,而後再向宋軍提供。這次遼軍異動的情報,也正是他秘密告知河北各路英傑的。也正是由於他行事隱秘,因此知道此事的人並不多,唯有黃河幫幫主等少數幾人。”
東方不敗聽罷,只覺難以置信,思量半晌,又說:“老友不必太過悔恨,就算他是潛入敵方自己人,但他畢竟親手殺害了那使棍的丐者,你殺他爲自己朋友報仇,又何錯之有?”
獨孤求敗嘆息道:“唉,此言差矣。後來我們才知道,那使棍的乞丐原本是遼國的奸細,他追出去不是要殺那主帥,反而是要告知其我們的部署,好帶領他逃出重圍。他若非被慕容興所殺,那遼軍主帥多半就溜之大吉了。”
“我得知真相後,懊悔不已,乃將傷及慕容興的紫薇軟劍棄之深谷,下了另起爐竈的決心,轉而修煉他遺留的玄鐵重劍。我結合多年的實戰經驗,終於悟出了一套‘以拙勝巧,以重壓輕’的劍法。”
東方不敗聽完這段陳年往事,心中納罕不已,微微點頭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獨孤求敗沉默一陣,接着講道:“老夫當年誤傷義士慕容興,害得他慘遭殺害,心中委實歉仄。爲了良心上好過一些,我曾返回遼國境內,以圖找回他的屍身,與其首級合,可時隔多日,那裡還找得到?”
“無奈之下,我只好用錦盒盛放他的頭顱,親自到江南,拜見他的孀婦葉氏知秋、遺孤慕容博,說明事情原委,送還其人頭,並表示願意收慕容博爲徒,將自己的一身本事傾囊相授,把他培養成爲武林中一等一的人物,以彌補自己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