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龍且之死

江淮大地,淮水之濱。

天陰沉沉的,凜冽的寒風在天地間不住地呼嘯盤旋着,捲起漫天枯黃的草屑與落葉;在天空中,烏雲也在不斷地聚集着,越積越多、越積越厚,慢慢地形成了一堵巨大的黑色穹蓋,卻低得彷彿隨時可能從頭上掉下來似的令人十分壓抑。

在這陰雲密佈、寒風怒吼的時候,卻有一支龐大的軍伍在艱苦地跋涉着:旌旗獵獵、人頭攢動,隊伍竟是無邊無涯一般一眼看不到尾。這支隊伍的最前端飄揚着一杆威嚴的帥旗,上面斗大的‘龍’字隨風狂卷,竟是氣勢凜凜、殺氣騰騰。

這,正是龍且所領的八萬臨淮大軍,接獲廣陵的緊急求援後正火速趕往增援。

憑地裡,又是一陣寒風捲來,風影中亂七八糟的雜草、石粒沒頭沒臉的卷向楚軍隊伍,打在盔甲上竟然發出輕微的叮噹聲響。

“他孃的,這死老天怎麼老跟老子對着幹!前兩天天氣還是好好的,今天卻突然變成了這德性,可千萬別下雨、下雪啊,丟了廣陵,大將軍非扒了我的皮不可!”龍且看着這糟糕的天氣,有些憂心忡忡!

“雍和!雍和!該死的,給我滾過來!”龍且忽地大叫道。

“龍將軍,末將在此!”隨着龍且的呼喚,身後的隊伍中奔出一名三十多歲的彪悍將領,催着馬、低着頭、右手護着頭盔,急急奔了過來。

“龍將軍,有何吩咐?”裨將雍和在寒風中拱了拱手。

“嗯,現在我軍在哪裡?離廣陵還有多遠?”龍且有些焦急難耐。

“啓稟將軍,我軍現在大概在六水鎮附近,離西邊最近的縣城塗唐大概有三百里,離廣陵大概有四百里,其中還隔着一條淮河!”雍和飛快地說道,不時還從嘴巴里吐出點泥沫、草屑!

“該死,還有那麼遠!這樣說,每天趕一百里吧,再加上要一天渡河,也要五天後才能趕到廣陵?”龍且焦急地問道。“是的,將軍!這是最好的情況了,如果天色不好,下起大雪或大雨的話,可能五天還趕不到!”雍和給龍且潑了盆冷水。

龍且擡頭又看了看天,這天氣實在不像好脾氣的樣子,恐怕大雨或大雪是難免的了,不禁有些沮喪道:“希望召公能夠支持得住,否則丟了廣陵,我們這一仗就難打了!”“將軍不必擔心,廣陵城堅,召公又很謹慎,應該沒有大礙的!”雍和安慰道。

就在此時,忽然間道旁有幾句快馬逆向奔來,由於風大,個個腰壓得都幾乎趴在了馬上。“龍將軍,廣陵有信使到!”奔到近前的一名斥堠直起身子稟報道。

“信使何在?”龍且迫切地想了解廣陵的近況。“小人便是!”斥堠身後一名布衣打扮得精幹年輕人拱了拱手。

“怎麼樣,廣陵情況如何?召公還支持得住嗎?”龍且急道。

“龍將軍,那韓信十分奸詐,只是日夜不停地襲擾我軍,卻又不和我真正交戰。現在,我廣陵軍士已經十分疲憊,恐怕堅持不了多久了,召將軍請龍將軍火速增援!”信使也是一臉急切。

“好,你且隨軍前進,我馬上下令加快行軍速度!”龍且剛要下令時,突然間,天空電光一閃,劈下來一個驚天霹雷!“轟!”那隆隆的巨響震得楚軍們耳鼓都有點發麻,也把龍且的話生生塞進了肚了裡。

緊接着,“嘩啦啦”天空中沒頭沒臉地灑下無數的冰雹和雨加雪,霎那間打得身穿鎧甲的楚軍們是叮噹作響,一時間,天地間奏起了一曲紛亂的交響樂。

龍且嘴角抽搐了一下,從牙縫裡擠出了一句話:“安營紮寨!”“喏!”有傳令兵飛奔下去傳令。

正被冰雹砸得抱頭叫苦得楚軍們聞言大喜,立時停軍,以前所未有的奇蹟速度飛快地架起了一座龐大的營壘,然後全竄了進去躲避這該死的天氣。

……

漸漸地,天色慢慢地陰暗下來,冰雹也慢慢停止了,但那惱人的雨加雪卻似乎沒有停止的意思,仍然嘩嘩地在天地間流淌着。

龍且站在帥帳門口,一臉鐵青:現在的雨水可不比夏日,夏日可以冒雨趕路而不致於生病,但在這樣冷的天氣裡冒雨趕路的話,恐怕到不了明天,大部分軍士都會病倒,所以龍且現在也只是徒呼奈何,對着老天干瞪眼。

眼看到了夜裡,這雨水還沒有停歇的意思,連趁夜趕路的機會都沒有了,龍且只好鬱悶地吃了點乾糧便草草地上牀休息了。這一夜,龍且記掛着廣陵的戰事,真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直到天快亮的時候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天一亮,習慣早起的龍且忽地驚醒,披上件裘袍便來到帳外。此時的天空,一片晴朗之色,湛藍湛藍的,分外明蔚。龍且鬆了口氣:“總算雨停了,再不停我只好去上吊了!”大喝道:“來人,傳令三軍,進點乾糧,火速拔營上路。今日不走一百五十里,不許休息!”“喏!”親兵們領命,便下去傳令。

很快,浩大的楚營便迅速消失在地平線上,變成了一支龐大的軍伍,車輪滾滾、馬蹄陣陣,向南方急馳而去。

有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雖然龍且想得挺好,將今天的行進路程訂成了一百五十里,可是天晴了,路卻爛了,辛辛苦苦的楚軍走了一個早上,只走了不到三十里,氣得龍且暴跳如雷也是沒有辦法。

下午,幾乎沒有怎麼休息的楚軍幾乎是被龍且用皮鞭和長劍驅趕着向南方瘋狂前進,快到傍晚時,總算走出了昨天降雨的影響範圍,踏上了康莊大道。

入夜時分,龍且本還想繼續趕路,但一看楚軍兵士們瘋狂趕了一天路早已累得東倒西歪、腳步蹣跚了,只好在雍和的勸告下安營紮寨,準備明日中午時分至淮水邊架橋渡河。

傍晚時分,秦軍淮河以東大營,韓信帥帳。

韓信和諸將圍着沙盤,仔細地查看着淮水附近的地形,看了一會,韓信問斥堠道:“現在龍且楚軍離淮河還有多遠?在什麼位置?”

斥堠回道:“估計離淮河還有四十到五十里左右,是在一個叫石瓦岡的地方,大概明天中午左右可以到達淮河岸邊!”“這樣啊!”韓信考慮了一下道:“各位將軍,你們有什麼看法?”

諸將互相看了看,吳芮笑道:“末將看大將軍已經胸有成竹了,既有定策,何必問我們!大將軍可比我們強多了,就不要讓我們獻醜了吧!”“是啊,是啊!”自廣陵一戰後,韓信的指揮能力得到了衆將的肯定,衆將對韓信是心服口福了。

“嗯!那我就說說拙見了!”韓信剛毅的臉龐笑了笑,散發出強大的自信,那威嚴的風彩讓衆將不禁產生了一種錯覺:似乎這年青人天生就是爲戰而生的天才統帥!

“曹將軍,聽說你和那龍且交過手,勝負如何?”韓信笑問曹參。曹參愣了愣道:“是啊,在廣陵一戰中交過手,如果沒有項羽和楚項的加入的話,曹某決不懼他!”

“那好,明日我令你做先鋒,率一萬五千軍士進至淮水東岸列陣,待到龍且大軍到來的時候,你就揮軍渡河,與那龍且接戰!我則親率四萬主力隨後接應!”韓信笑道。

“什麼!?”曹參和諸將都不禁有些驚愕,以爲自己聽錯了。曹參苦笑道:“大將軍,某隻以一萬五千軍馬迎擊龍且八萬大軍,而且要渡河而擊,實在太難。只要龍且稍懂點兵法,來個半渡而擊的話,我前鋒軍必須大敗而回。請大將軍三思,此計確實不可,非某怕死!”

“是啊,大將軍,就算要讓曹將軍打前陣,也不能讓他等楚軍來了再渡河嗎,這不是給龍且半渡而擊的機會嗎!?不如我軍今夜便先渡過淮河,在淮河西岸列開陣勢,再和楚軍決一雌雄!”吳芮也對韓信此議不敢苟同!

韓信見衆將反對,也不着惱,笑咪咪地道:“你們兩位將軍說的是,等楚軍來了再渡河的話,以如此少的兵力,必然被龍且半渡而擊打得大敗!但是,韓某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諸將聞言嚇了一跳,看着韓信的目光不禁有些古怪,心道:“莫不是大將軍記仇,見曹將軍以往對他不太恭敬,此次打算趁此機會借敵之手公報私仇吧!”一時不禁後背有些發涼!

吳芮也一臉慼慼的神色,連忙道:“這個,這個,大將軍,以往曹將軍若有得罪之處,敬請海涵!這裡吳芮代曹將軍向大將軍賠罪了!”

曹參這時也憤憤地道:“大將軍若我殺我,此時便請就刀,讓曹某敗軍而死,曹某不幹!”這曹參還真是個硬骨頭。

“是啊,大將軍寬洪大量,如果曹將軍昔日有得罪之處,還請寬恕這個!”諸將也紛紛求情。

忽地,韓信哈哈大笑起來,直笑得衆將一臉愕然。笑聲中,韓信站起身來,離座來到衆將之中,笑道:“各位將軍將韓某看成什麼人了!?韓某深受陛下厚恩,未有尺寸之功便得享高位,正自圖謀建功立業以報陛下,怎肯做那自毀長城之事!?各位將軍放心,此次故意讓曹將軍敗陣,實是誘敵之策。那龍且雖然爲人脾氣暴臊,卻也小有謀略,我軍如此快乾淨利落攻下廣陵,他一定會有所猜忌,如果見我隔河列陣,如何輕易敢來!?若戰事拖延日久,項梁從彭城襲來,我軍危矣。所以,只有以詐敗鬆其心、誘其渡河追擊,屆時方可用計一舉破之。此次之所以讓曹將軍擔任此誘敵之選,便是因爲曹將軍和龍且交過手,對他比較熟悉,而且智勇深沉,可擔重任,決非公報私仇之舉。諸將勿疑!”

衆將大悟,面上均有些赫然!曹參也是面色通紅地道:“末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請大將軍海涵!”

韓信不以爲然地笑道:“沒有關係,日後大家熟悉了韓某,便會知曉我的爲人了!曹將軍,此誘敵之舉重在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要掌握好一個尺度,一定要讓龍且以爲我軍真的是不會用兵故而大敗。這個重任非常艱鉅,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我觀諸將中只有曹將軍適合此任,不知敢當此重任否!?”曹參一時有些熱血沸騰,舉拳沉聲道:“末將願當此軍令,若不能成,提頭來見!”

“好,將軍威武,果然壯哉!不愧爲陛下親下提拔的重臣!”韓信也是十分的高興。

忽地,吳芮出言道:“大將軍,未將有兩個疑惑,不知可否一說?”“講嗎,韓某不搞一言堂,各位將軍有不同意見,儘可說出來讓大家參謀一下!”韓信笑道。

吳芮遲疑了一下道:“第一個問題:這讓一萬多軍士去擔任這樣的誘敵重任,必然死傷慘重,是不是有些不妥,陛下知道了會不會有所不滿。第二,不知大將軍真正的‘殺手’是什麼,能不能真的一舉擊破龍且!此未將愚魯之言,望大將軍莫怪!”

韓信聞言臉色也肅穆了起來,踱了幾步方纔正色道:“各位將軍,有道是慈不掌兵,一個真正的統帥,不會將兵士的傷亡放在第一位,他的眼裡只有全局的勝利。爲了全局的勝利,任何犧牲都是有必要的,也是應該的。陛下是知兵之人,對此不會有什麼異議。至於我的‘殺手’是什麼,你們沒有必要知道。秘密之所以是秘密,便是知道的人少了,如果知道的人多了,還可以稱做秘密嗎!?行了,你們回去,各自準備吧,明日這場大戰份量可不輕啊!”

“喏!”衆人看了看,心中對韓信又有了一個新的看法:拿一萬多軍士的生命換取全局的勝利,夠狠!

清晨,淮水西岸石瓦岡,龍且大軍拔營而起,火速向淮水撲來。

大軍方走不了多遠,忽聽前方蹄聲如雷,一騎斥堠飛馬來報:“龍將軍,廣陵三日前已經被秦軍攻克。昨夜,韓信已率主力約六萬人趕至淮水以東駐紮。目前,秦軍已經封鎖了淮水,小人繞了一百多里路,方纔尋到渡河潛將回來!”

“什麼!?廣陵陷落!?”龍且驚得有些目瞪口呆,這韓信的動作這麼快!

“那召公現在生死如何?”龍且和召公交情不薄,急問道。

“力戰身死,與廣陵共存亡了!”楚軍斥堠也有些黯然。

“韓信小兒,”龍且有些咬牙切地味道:“我不將汝碎屍萬斷,誓不爲人!”忽地大叫道:“大軍加快前進,先敗韓信,再奪廣陵!”“喏!”傳令兵應了聲,飛奔下去傳令。

霎那間,八萬楚軍悍兵加快了速度,旌旗獵獵、腳步如雷,卷向淮水而來。

眼看將至淮水,忽然間前面探路斥堠帶了一人飛馬來報:“啓稟龍將軍,韓信派我軍一名俘虜送來書信和一個木匣,請將軍過目!”

“噢!”龍且勒住戰馬,先將書信接過,展開一觀,書曰:

秦國大將軍韓信致楚軍大將龍且將軍:將軍所來何遲也!?信等不得將軍,便先取了廣陵,還請海涵。聽說召公與龍將軍乃是故友,信乃重情之人,特將召公頭顱送還,將軍勿謝!

龍且看完這信,臉上的肌肉像是抽筋似的不住抽搐,臉色也霎那間變成了鐵青,心道:“這分明就是向我示威,還說什麼勿謝!可惱至極!”咬牙切齒地道:“將木匣打開!”“喏!”斥堠將手邊木匣打開,裡面赫然便是召公首級:兀自睜眉立眉,猶似死不甘心!

見到故友如此慘狀,龍且終於暴怒了,大罵道:“韓信小兒欺我太甚!今日我不殺汝,誓不爲人!來人,快快傳令,全速前進,爲召將軍報仇!”“喏!”楚軍抖擻起精神,捲起漫天煙塵,滾滾奔向淮水,真是氣勢如虹、殺氣沖天。

……

隆隆的奔流聲越來越見清晰,道旁的野草、蘆葦、苜蓿等也越來越見密集,漸漸地,寬廣的淮水出現在楚軍們的面前。

“報——龍將軍,秦軍先鋒部隊約有萬餘人正乘坐木筏、小舟開始渡河,向我軍殺來!”一騎斥堠飛奔來報龍且。

“是嗎!”龍且有些驚奇,連忙縱馬來到附近一個小丘之上,向東方望去。果見不遠處,淮河河面上數以百計的渡船、木筏正隨波逐流地從東岸划向西岸而來,密密麻麻的像螞蟻似的。龍且眼尖,一眼便看到將旗上的‘曹’字,不禁大笑道:“原來是敗軍之將,怪不得如此草包。如此不待架起浮橋便渡河進擊,豈不給我軍半渡而擊的機會!?韓信小兒,謀略也不過如此!”

但龍且也不是莽撞之人,在小丘上又向河水東岸奮力眺望而去:窮目所極之處,除了曹參這一萬多秦軍之外,竟然沒有看到一個秦軍兵馬。心中大定之下的龍且大笑道:“這韓信小兒莫非以爲只用萬餘兵馬便能將某擊敗,可笑啊,可笑,看老子怎樣收拾你!”說着,龍且大叫道:“來人,傳我軍令,三軍立即離河岸兩裡列陣,將秦軍大部先放上岸來,聽我將令攻擊!”“喏!”傳令兵飛奔而去。

霎那間,楚軍大隊停住,兩萬輜重兵後撤,六萬主力部隊立即在河岸邊布好了嚴密的的攻擊陣形,靜待秦軍到來。

“嘿唷、嘿唷……”淮河之上,萬餘秦軍將士乘筏搭船,打着號子奮力向西岸划動着。那響亮的號聲匯合那澎湃的水聲刺激得衆秦軍們是熱血沸騰,戰意倍增。雖然寒風凜冽,但人人卻是一身熱汗,不知是划船累得、還是心情激得!

曹參站在一般大船的船首向西岸眺望,果見秦軍前鋒船尚未及岸,楚軍已經在西岸邊布好了嚴密的陣形,看了看兀自鬥志昂揚的秦軍們,心中不禁嘆了口氣:“這一役,這些生龍活虎般的兒郎不知有多少人能活着回來!”

兵兇戰危,古之明理。曹參顧不得再多愁善感,強打起精神,大呼道:“兄弟們,快劃,殺上岸去,給楚軍一點厲害瞧瞧,讓他們看看到底什麼纔是百戰雄兵!殺——”“殺——!”秦軍們也是應聲大呼,江面上一片喊殺之聲。

“砰——、砰——……”很快,秦軍先鋒渡河紛紛靠岸,當即奔上一羣弩兵,迅速在河岸邊列成了一道堅實的防線,掩護身後的秦軍登岸。

一時間,數以百計的秦軍船、筏紛紛開始登岸,將大批的秦軍兵士送上淮水西岸。由於人多船雜,雖然秦軍們是訓練有素的勁旅,但也不由得一時陷入混亂之中。

龍且站在楚軍陣前,靜靜地眺望着秦軍們的渡河進程,不久,時機終於到了:這時,秦軍約有一多半兵力已經順利登岸,河岸邊擠滿了渡河的船筏,亂糟糟的像個菜市場;另一小半兵力還在江面上隨波逐流地飄動着,奮力向西岸划來;至於東岸上,已經基上沒有了多少秦軍士兵,只剩下了幾條孤零零的小船。

“曹參,這次看你還不死!”龍且粗豪的面孔上浮現出一種獰笑之色,忽地仰天一聲長嘯,聲震四野處,一聲殺氣騰騰的怒吼奪腔而出,點燃了忍耐已久的楚軍:“殺——!”

“殺——!”隨着統帥的一聲怒吼,五萬五千名楚軍步卒踏動剛剛解凍不久的大地,像是一羣憤怒的巨象般在地動山搖似的聲勢中卷向河岸上的秦軍。

秦軍剛剛上岸不久,尚未來得及列成完整的陣勢,便要迎戰氣勢洶洶地楚軍,形勢分外的嚴峻。但久歷戰陣的秦軍們似乎也沒有什麼畏懼,弩兵們立即自動搶上前去,向楚軍們發動猛烈的攻擊,以爭搶寶貴的時間給身後的兄弟們列陣。

“咻咻咻……”秦軍的三段連環弩陣發威了,三千支鋒利的青矢在半空中怪叫着,劃過一道道流暢而有力的孤線,重重地降落在衝陣而來的楚軍兵羣中。

“撲、撲、撲……”暴豆般的血濺聲接連戰起,楚軍前陣立即濺起一朵朵詭麗的血花。秦軍們久經訓練的弩兵展現出了可怕的攻擊力和準確性,只一輪齊射就將近少一千五百名楚軍放倒在地。

楚軍們的鮮血立時染紅了淮水西岸。

秦、楚兩國已經是老對手了,楚軍們知道秦軍弩兵的厲害,但也沒有什麼好的剋制方法,只有儘快衝過那可怕的三百步殺傷距離才能獲得生存和勝利。於是,兇悍的楚軍們也不閃避,在秦軍鋪天蓋地的矢雨中,像是一羣暴怒的兇獸般直直撞來,那速度簡直就像是三百米衝刺一般。

看着楚軍們冒箭突矢地迅速逼近,已經上岸、並在迅速指揮秦軍們列陣的曹參也有些慌了:在楚軍兇猛的衝擊下,只有列成嚴整的陣勢才能多堅持一會兒,待會敗退時也纔能有更多的軍士活下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急得上竄下跳的曹參大呼道:“快,快,各按編制列陣!……你他媽的快一些!……長矛兵先列,鈹兵隨後,戟兵最後……不要亂,快一些!……”

就在曹參手忙腳亂地指揮秦軍們列陣的時侯,楚軍兵士們已經衝過了秦軍第二輪矢雨、逼至二百步以內,而秦軍陣勢剛剛初成,曹參額頭冒了冷汗了。等到楚軍衝過秦軍第三輪矢雨、逼近至一百步內的時候,好歹長矛兵方陣先列成了,而鈹兵已經列成一半,戟兵還大部分在河面上猛劃呢!

曹參略略鬆了口氣,大叫道:“弩兵再射一輪,然後退往陣後!長矛兵挺矛,準備作戰!”話音剛落,秦軍第四輪、也是最後一輪矢雨呼嘯而出,筆直的撞入了近在咫尺的楚軍胸膛。由於距離只有短短的數十步,而秦弩的威力又十分巨大,所以楚軍被命中者幾乎個個都是貫胸而入,有的甚至連穿兩人。紛紛仆倒的楚軍屍體使得楚軍前陣一陣大亂,但同時也點燃了楚軍們復仇的暴虐之火。

的確,在秦軍弩兵前四輪矢雨的猛攻中,楚軍付出了五到六千人傷亡的巨大代價,而秦兵簡直是微乎其微,這能不讓驕悍的楚軍們眼紅得滴血!?

巨大的呼嘯聲中,暴怒的楚軍們迅速卷至秦軍陣前,赤紅得眼光中似乎在噴火。秦軍弩手們見狀不妙,紛紛退入長矛兵身後,逃之夭夭。大批秦軍長矛兵立即挺起巨大的長矛,略略彎腰、抵足,雙手攥緊了堅實的矛杆,準備迎接那狂猛的撞擊。

“砰——……”猛然間,不計其數的楚軍官兵怒吼着撞上了秦軍那巨大的槍林。這時,老兵和新兵的差別就顯現出來了:有經驗的楚軍老兵幾乎是在秦兵長矛兵們將巨大的矛身向前一探的時候,就知道大勢不好,火速彎腰閃躲,在避過巨矛的同時,棄重兵拔出長劍向巨矛的長杆猛斬,以求能夠殺開一條血路;而新兵們則有些茫茫然的樣子,在秦軍們那巨大的矛頭呼嘯着奔向自己前胸的時候才發現恐懼之處,再想躲時已然不及,左右都是槍林、疾奔的腳步又無法停止,最後只能成爲秦軍長矛上掛着的一串串死屍!

這一會回,兩軍平分秋色:剛剛結陣的秦軍們依靠森嚴的軍陣和熟練的矛術將楚軍們潮水般的攻勢硬生生地抵住;而楚軍們也成功地衝進了秦軍本陣,依靠着強悍的鬥志和熟練的劍術吞食着秦軍長矛兵的陣形!

激烈的肉搏開始了,漫天的血腥中,殘肢紛飛、慘嚎震耳!一名名楚軍官兵倒在了不動如山的巨大槍林前,但身後的袍澤卻毫無畏懼地接踵而至,繼續向秦軍本陣發動猛烈的進攻;秦軍們的長矛兵也在楚軍老兵們熟練而有效的攻擊前死傷慘重,但當每一名長矛兵倒下,身後的秦軍長矛手就會踏着兄弟們屍體遞補上來,頑強地保持着陣形的完整性。

慘烈地戰鬥在淮水岸邊繼續進行着,奔流的鮮血很快就將岸邊的河水染紅。

龍且立於陣後的戰車上,居高臨下地監控着戰事的進行,面色不禁越來越凝重起來:“這支秦軍能夠在如此短的時候內完成列陣防禦,而且在幾乎以一敵五的情況下仍然死戰不退,頑強地對楚軍施以強有力的反擊。這支秦軍的兇悍程度似乎超過了三個月前廣陵之戰時的那支秦軍,真不愧是聞名天下的勁旅啊!”

“但是,你們還能堅持多久,真的以爲我們楚軍是好惹的嗎!?”龍且目露兇光,左手按住了腰下的劍柄,冷冷地道:“傳令,雍和領五千騎兵從右側向秦軍本陣攔腰截擊,不能破陣,提頭來見!”“喏!”傳令兵飛奔而去,向在一陣列陣的五千楚軍騎兵發出了衝出的號令。

“錚!”雍和拔出長劍,大吼一聲“弟兄們,殺敵立功就在今日,殺——!”“殺——”楚軍騎兵們應和者,發出哇哇的怪叫,像一羣憤怒的蒼狼般燃燒起來,帶着隆隆的雷聲和漫天的煙塵猛撲向沸騰的戰陣。霎那間,奔騰的騎陣像打了個右勾拳一樣劃了個漂亮的圓孤繞過沖鋒的楚軍步卒狠狠地從右則擊向秦軍本陣的左翼。

秦軍的左翼地勢有些低窪,從南到北呈現出一個緩緩的斜坡,這樣的地形最利於楚軍發揮騎兵的衝擊性,善於用兵的龍且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破敵的良機!

看着縱馬狂呼、槍戟如林的楚騎如風捲向自己的左翼,曹參不禁暗呼糟糕,大叫道:“快,弩兵轉向左翼,擋住楚軍騎兵!”爲了順利渡河,曹參所率秦軍幾乎都是步卒,沒有多少騎兵,用弩兵來應對也只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了。

“呼啦啦!”早退至陣後的秦軍弩兵迅速奔出,在左翼開始結陣。

雍和見得真切,大叫道:“快,全力衝鋒,不要讓秦軍弩兵結陣!”“喏!”奔騰的騎隊中發出了急促的衝鋒號角聲,楚騎們立即狂鞭戰馬,像一陣迅猛的颶風般卷向秦軍左翼,瞬間已經將距離拉近至一百餘步。

終於,秦軍的三段連環弩陣結成了:“咻咻咻……”一陣瘋狂尖嘯的箭幕離弦而出,劃過一道整直劃一的軌跡重重地撞入了楚騎陣中。

“撲、撲、撲……”無數的箭幕立即淹沒了不計其數的楚軍騎兵和戰馬:血雨腥風中,戰馬慘嘶着轟然倒地,激起漫天塵土;受傷的楚軍兵士掉落在地,尚未來得及發出驚恐的哀嚎,便被身後的蹄雨所淹沒。

“殺——!”在奔騰的騎隊面前,秦軍弩兵羣已經沒有了發射第二輪箭雨的機會,倏忽間,楚軍鐵騎已經和秦軍弩兵來了個‘貼面舞’!

“嘿嘿!”雍和臉上浮現出一種猙獰的笑容,長劍在手中耍過了一個圓孤,然後重重地斬了下去。“撲——”一聲令人牙酸的利刃入肉耳聲中,一名秦軍弩兵的頭顱騰空而起,空空如也的脖頸中鮮血狂噴。

“殺——!”雍和興奮地大叫着,揮劍左突右改,直殺得身前的秦軍弩兵是紛紛逃竄,毫無還手之力。楚軍騎兵們也是興奮得嗷嗷亂叫,揮動手中的刀槍劍戟,對基本上沒有多少近戰能力的秦軍弩兵展開了大屠殺。

幾乎是瞬息間,四五千楚騎就將三千秦軍弩兵組成的脆弱防線衝了個七零八落、肢離破碎。

曹參一看不好,再打下去,整個戰陣就會被楚軍攔腰截斷,那再想撤可就來不及了。當下也覺得做足了戲份,立即扯着嗓子大叫道:“快,鳴鐸,撤退,撤退!”

“噹噹噹、噹噹噹……”急促而短暫的青銅鐸聲霎那間在秦軍陣後響起,原本已經苦苦支撐的秦軍們立即士氣大泄,當下顧不得許多、勉強應付了幾下後立即像潮水般向船上逃去,再也顧不得保持十分陣形了。

“轟——”原本彷彿在面對一堵巨牆般的楚軍步卒猛然間看見了身前的巨牆碎成了粉末,那種興奮簡直難以形容,紛紛嚎叫着緊追不捨,一副痛打落水狗的模樣。

一時間,楚軍步騎兩面夾擊,打得過河的秦軍們是難以招架,亂糟糟的像羣紛亂的鴨子般逃向船上。見到勝局已定,龍且陰沉的臉上不禁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戰鬥仍在繼續,瘋狂逃竄的秦軍和窮追不捨的楚軍從岸上一直殺到了船上,兀自接碴互鬥,甜戰不休。不時間,有兩軍將士的屍體栽倒在河水之中,濺起一蓬蓬血色的水花。

亂戰之中,不時的有悍勇的秦軍兵士搶得一兩艘船筏紛紛駛離岸邊,逃回東岸。但是,大部分秦軍兵士都已經被如潮般的楚軍纏住,再也沒有機會返回東岸。

見得如此景象,還有少量沒有靠岸的秦軍船筏如何還敢前來送死,當下飛快掉轉船頭,逃之夭夭。

曹參到底是勇悍的大將,亂軍之中率近百親衛殺開一條血路,率先搶到一條大船,然後飛快地竄了上去,大叫道:“快,快,開船,開船!”如今是大難臨頭各自飛,曹參只能顧着自己,其它的一切免談。

“不要放走了秦軍,殺啊……”喊殺聲中,有十數名楚軍見得秦軍將旗在此,撇了其它人,便直奔曹參大船而來。手忙腳亂中,曹參大船剛剛離岸,便被跳進淺水裡的楚軍們生拉硬扯地又拉了回去。

曹參見狀急了:誘敵,誘敵,可不能把自己也賠在裡面!大喝道:“把戟、盾拿來!你們划船,我來斷後!”“將軍,我們斷後!”親兵們不知詳情,奮力爭先。

“不要爭執,違令者斬!快去划船!”曹參接過衛士們遞過來的長戟、獸牙方盾,憤怒得像是一隻炸了毛的獅子!

親兵們不敢違抗,只好紛紛搶到槳位上開始向後猛劃。而曹參則持盾、揚戟三兩步竄上船頭,一戟便將一名竄上船來的楚軍刺了個透心涼。然後飛起一腳將死屍踢飛,將兩三名欲圖搶上船來的楚軍撞得倒飛回泥水之中。

“放手!放手!……”曹參揮戟一頓亂砍,頓時將拉住船幫、拖住纜繩的楚軍殺得是血肉橫飛。慢慢地,渾身已經被染成了紫褐色的曹參身邊再也沒有一名敢靠近的楚軍士兵,都被曹參那如怒吼天尊般的殺氣嚇得退避三尺。

慢慢地,曹參的坐船在親衛們的奮力猛劃下逐漸駛離了岸邊,向淮水深處劃去。殺到岸邊的雍和見狀,大急:“快,弓弩手,給我射箭!”話音落處,亂軍中搶出一隊楚軍弓弩手,在岸邊張弓搭箭向着曹參一陣猛射。曹參一手持盾護住胸膛要害,一手執戟奮力格架,在如雨亂箭中,保護着座駕漸漸駛向東岸,一路擊落亂箭無數、盡皆落入船頭或水中。

很快,在親兵們全力猛劃下,楚軍低劣的弓弩已經對曹參構不成多大的殺傷了。已經盤疲力竭的曹參這才棄了戟、盾,一屁股坐在了船頭上。

“將軍,將軍,您怎麼樣?”有幾名親衛棄了木槳,趕上來扶住曹參。

“沒事!沒事!”曹參雖然精疲力竭,但兀自中氣十足。

“哎呀,將軍,你的傷口在流血!”曹參一看,果不其然,雖然剛纔是槍戟齊來,但左腿和左臂上竟然都中了一箭,剛纔沒有覺得,現在一停下來,傷口竟是火辣辣的疼痛。

“快,船不要停,再找點布將我包紮一下!”“喏!”當下大船不停,向東岸猛劃而去,另有幾名親兵找了隨身攜帶的沙布和金創藥爲曹參包好了傷口!

等到包紮完畢,曹參再起身向四周眺望時,不禁心中一涼:寬大的江面上,原本出發時足足有近千艘的船、筏,現在卻只剩下廖廖兩三百艘孤零零地飄浮在大江之上,而且上面都擠滿了逃生的秦軍兵士,不時的有傷員在痛苦的發出哀嚎之聲。而在淮水西岸,戰鬥已經慢慢地平息了,代表秦軍的黑色漸漸消失,觸目所及處,一處楚軍的土黃色。

“唉,這次恐怕要有一萬人回不去了,這誘餌的代價可真不小啊!不過也值了,楚軍也沒有撈着什麼便宜!”曹參正想着,忽地東岸隱隱傳來戰鼓如雷,曹參心中一喜:“看來,大將軍已經在準備了!”

卻說在西岸,龍且見將可惡的秦軍打得大敗,不禁大笑道:“哈哈,韓信小兒,我以爲你有多大本領,原來不過如此!來啊,傳令三軍,趁秦軍主力還沒有上來,立即乘坐秦軍船、筏開始渡河,搶佔灘頭陣地!”

現在淮河處於枯水期,河面並不寬,河水也不深,就是泅渡也用不了多長時間,所以龍且也用不着準備什麼,立即催動大軍開始用搶來的秦軍船筏開始渡河。

一時間,被楚軍劫奪下來的數百艘船、筏上擠滿了密密麻麻的楚軍,很多的船、筏被壓得水線都快靠近了船舷。好在楚軍們大多長在水鄉、無不擅水,所以各船、筏雖然作搖搖晃晃、蹣蹣跚跚狀,也竟然氣勢洶洶地向東岸撲來。

一時間,江面上千帆竟渡、萬舸爭流,場面十分壯觀。

就在此時,忽地龍且聽到了東岸傳來隱隱傳來戰鼓之聲,不禁笑道:“韓信小兒,此時才調兵來援,未免太遲了一些!快,傳令三軍,加緊準備渡河,給我直搗秦營!”“喏!”

……

很快地,大敗而回的曹參殘軍逐漸靠上東岸,當下不敢停留,作丟盔棄甲、撇戈扔矛狀向東方大營敗逃而去。曹參下船後也不敢停留,戰馬丟在了西岸,只好步行而走。

緊接着,第一批擠得晃晃噹噹的楚軍船、筏氣勢洶洶地地在淮河東岸登陸,楚軍一靠岸便立即下船列陣,嚴密警戒東方,以防秦軍主力反撲。

緊接着,一小批楚軍搖動着東岸所有的船隻返回西岸準備接應第二批渡河的楚軍。江面上再次佈滿了密密麻麻的船、筏!

此時,在離東岸三四里處的一處小丘上,韓信和吳芮等將正勒馬注視着江面上戰況的發展。他們的身後,四萬秦軍正穩蔽在丘後嚴陣以待!

“大將軍,下面怎麼辦?”吳芮見楚軍已經開始準備接應第二批渡河的楚軍,不禁有些着急。

韓信微微一笑道:“不用着急,等第二批楚軍已經登船的時候再說,我自有計破它!”諸將有些驚愕,卻一時也不再言語。

看看楚軍們操控着船、筏漸漸接近西岸,韓信回過頭道:“傳令,調五百騎兵、馬尾上綁上樹枝,在丘後來往奔馳,無令不得擅停,違令者斬!”“喏!”傳令兵飛奔下去傳令。

不一會兒,當楚軍船、筏剛剛靠讓西岸的時候,忽然間,東方的天際傳來了隱隱的奔雷聲和遮天的塵土。

龍且見狀吃了一驚,以爲秦軍大隊騎兵正率先火速殺來,想到已經登岸的萬餘楚軍不知能否頂得住秦騎這奮力反撲,心中有些焦急,大喝道:“來人,傳我將令:騎兵先上船,步卒等下一批!”“喏!”十數名傳令兵飛奔而走,大呼道:“龍將軍有令,騎兵第二批過河,步卒乘下一批!……”

眼看着大概四千多剩餘楚軍騎兵開始紛紛登上船、筏,龍且對身邊的雍和道:“雍和,你在後面指揮,我隨騎兵一起渡河。只要能夠頂住這一批秦軍騎兵的反撲,我們就能在東岸站穩腳跟!”“喏!”雍和點了點頭。

當下,龍且縱馬,身後百餘親衛一齊涌上,選了一條最大的渡船奔了過去。

很快地,楚軍騎兵登船完畢,各船、筏立即離岸,向東岸猛划過去。雖然楚軍兵士們已經竭盡全力,但龍且兀自嫌慢,站在船頭大聲地催動:“快,快劃,加把勁,秦軍騎兵就要殺來了!……”

龍且在這裡手舞足蹈不題,韓信卻在小丘上一臉得逞的笑意,轉頭道:“曹參將軍的敗軍現在到了哪裡?”吳芮道:“遵照大將軍先前的指示,早跑回大營去了!”

“很好,立即給我將全軍所有的戰鼓都擂動起來,聲勢越大越好!”韓信拍了拍手,下令道。“喏!”雖然大家都感到韓信的命令有些莫名其妙,但仍然不折不扣地執行了。

“咚咚咚咚……”小丘後,秦軍數十面大鼓發狂似的擂動起來,那架勢十數裡處都能聽得見。在這震耳欲聾的鼓聲中,韓信笑道:“各位將軍看好,且看韓某如何大破楚軍!”諸將愕然:這韓信一不調兵、二不派將,擂幾面大鼓就能打敗楚軍!?不禁面面相覷,皆有不信之色。

不一會兒,諸將突然聽到北方傳來巨大的奔雷之聲,不禁嚇了一跳,一齊向北方望去。居高臨下、眺目遠觀,衆將看得真切,不禁一起嚇得傻了眼:只見淮河上游處,一道巨大的洪流正發出驚天動地的咆哮聲,捲起十數米高的水牆巨浪,氣勢洶洶地以超過奔馬數倍的速度席捲而來。那驚人的聲勢讓人毫不懷疑,在這巨大的自然威力面前,就是有百萬雄兵,也會盡化爲魚蝦!

“大將軍,這……”吳芮有些瞠目結舌的味道。

“哈哈哈哈,我料龍且本人必在這第二批船隊中!你們看,如此大水下來,那龍且不成魚蝦,更待何時!?”韓信仰天大笑。

卻說可憐的龍且正自在船頭揮戟大喝着楚軍士兵向東岸猛劃,忽然聽到東岸傳來了巨大的戰鼓聲,龍且不疑有它,只以爲是秦軍主力也隨騎兵之後殺至,不禁大叫道:“快,快劃,秦軍主力馬上就要到了,快點上岸!”

楚軍們全力猛劃,迅速駛過江心,漸漸接近東岸。忽然間,龍且似乎聽到北方傳來巨大的奔雷聲,不禁驚詫地扭頭向北方望去:“嗯,一切正常啊!北方哪方的雷聲?”

緊接着,一副足以讓龍且魂飛魄散、面孔扭曲到極點的畫面映入了龍且的眼簾:遠處,一條龐大、綿延的白線掀起滔天的巨浪,帶着席捲一切的威勢,疾如狂風、迅如奔馬,正勢無反顧地席捲而來。

“水攻!完了,上了韓信小兒的當了!”龍且霎時腦袋裡一片空白!

猛地龍且歇斯底里地大叫道:“快,快,往回劃!不,不,還是往前劃!不,再往回滑……”龍且剛想往回劃,卻想到向回劃太遠,想往前滑時,馬上又反應到秦軍在東岸必有埋伏,一時是前言不搭後語,弄得楚軍們是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這稍稍猶豫的空隙,滔天洪水已然卷至,淮河上成百上千的楚軍船、筏遠遠地便開始劇烈的搖晃起來,不時的有楚軍兵士、戰馬嘶叫着跌入河中。很快地,遮天洪鋒正式捲到,像是一堵巨大的水牆相似,所過之處船、筏無不被撞得粉碎,楚軍兵士們和馬羣更是被無情地吞沒於其中。

“媽呀,快逃命啊!……”東、西兩岸的楚軍兵士們驚叫着,四散奔逃,想躲過這恐怖的洪流;而江面上的楚軍們則像下餃子似的紛紛跳水,指望能夠在洪流中逃得一條性命。但是,奔騰的洪水瞬間卷至,早漫過了河岸,迅速地蕩平了在它面前所遇到的一切障礙。在巨大的自然威力目前,個人的掙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龍且看着越逼越近的滔天巨浪,彷彿看到了一條張着血盆大口的白色巨龍,長嘆一聲:“今日某死於此處,讓豎子得名矣!”一個巨浪捲來,將呆立在船頭的龍且卷得無影無蹤,甚至連坐船也馬上被巨大的水牆壓得粉碎、粉碎!

……

隨韓信部署於高處的秦軍諸將和大軍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楚軍的主力被巨大的洪流迅速吞沒,不禁心中泛起一陣膽寒之意:這大將軍可真狠啊!不僅對自己人狠,對敵人更狠!

吳芮強嚥了口唾沫,一臉驚懼之色道:“大將軍,這回楚軍算完了!只不知大將軍此計爲何如此成功?”

韓信撫掌大笑道:“先前我和諸將說了,曹參的那一支軍只是誘敵,目的便是驕龍且之心、鬆龍且之防,誘其渡河追擊。而且龍且一到便倉促應戰,就沒有時間對淮河附近進行仔細偵查,當然也就不會發現上游十里處、我軍自昨夜起便已秘密派軍築起蓄水大壩。 適才,我軍的第一通鼓是爲了讓龍且以爲我軍正在調動主力、準備反擊,堅定龍且迅速渡河之意。在丘後以馬尾拖樹枝奔馳是爲了讓龍且以我軍先鋒騎兵將至,誘敵親自指揮騎兵前來東岸增援。第二通鼓嗎,自然就是放水的信號了!在此役中,龍且雖然在戰術上沒有犯什麼大的錯誤,但是在戰略上他早就輸了,因爲他知已而不知彼,故此一敗他輸得並不冤!”

衆將聞言,真是欽佩得無體投地:這韓大將軍的算計簡直是神了,那龍且也不是等閒人物,卻就像是小孩一樣乖乖地被牽着鼻子走!

“嗯,楚軍除輜重兵外,其它不是聚於兩岸、就是泊在河面上,大水一過,應該沒有多少人能活下來!吳將軍,善後之事便由你來做,你看如何?”韓信笑眯眯地看着吳芮。

吳芮心中明白:“除了西岸還有楚軍部分輜重兵外,楚軍的作戰主力算是完蛋了!秦國以軍功爲最,剩下的那些輜重兵就是大將軍好意給大家留下得一些殘湯剩飯了!不過,有總比沒有好!”吳芮咧了咧嘴,應聲道:“是,末將定然將楚軍殘兵全部剿滅,不放跑一個!”

“好,那本將軍就先回營,與曹將軍等侯將軍獲勝的消息!”“喏!”

看着韓信縱馬而去的身影,吳芮竟然感到如釋重負,看了看衆將竟然也是如此,不禁心中苦笑道:“得,現在看來諸將都對這大將軍算是服了,抑或是怕了!?”吳芮搖了搖頭,不再想這麼個傷腦筋的問題,把目光放到了淮河之上。

此時,淮河上,聚集了一夜的河水所形成的洪峰已經基本過去,雖然河水兀自洶涌不絕,但已經基本回歸河道,不再有能力衝上河岸肆虐。但讓人驚訝的是,近處的淮河兩岸以及河面上顯得非常地空蕩,除了偶爾散落在河岸上的一邊兵器和少量飄浮在水中的一些浮屍之外,竟是絲毫看不出這裡剛剛曾經聚集了好幾萬楚軍主力!

吳芮搖了搖頭,對諸將苦笑道:“各位將軍,好在東岸還有兩萬楚軍輜重兵,寥勝於無嗎!李左更,你立即通知前面河汊內隱藏的三十條大渡船開過來,好載大軍過河!其餘各位將軍整頓一下兵馬,至岸邊集結,等大船來後,騎兵先過河,截住楚軍輜重部隊,然後其餘部隊隨後掩上,全殲楚軍!”“喏!”衆將點了點頭,各去準備。

……

當夜,見得主力被大水衝滅、嚇得奪路而逃的兩萬楚軍輜重兵在石瓦岡附近被秦軍騎兵截獲。可憐楚軍中擔任輜重兵的一般都是軍中的老弱病殘,或是技術兵士,近身戰力極其有限,以兩萬人之衆竟是被五千秦騎殺得落花流水、屁滾尿流。還未等後續秦軍主力趕到,嚇破了苦膽的楚軍輜重兵們已經是死得死、降得降,這鬱悶的結局不禁讓秦軍諸將大呼這一仗勝得真是沒意思!

不過,自此一役,秦國青年大將軍韓信用兵如神、無所不克的威名卻在天下流傳開來。然而,成名並不僅僅是好事,至少對目前的韓信來說,因爲他的真正對手並不是龍且,而是在彭城之中聞聽噩耗、正自暴跌如雷的項梁和項羽!

第20章 龍且之死新書背景第1章 襲取南郡第4章 秦軍第7章 比武一第24章 齊楚聯盟第5章 爵士聲明第11章 鬥智二第8章 革新二第12章 滅閩第4章 燕丹第3章 真情第12章 誘敵第2章 中央集 權第20章 趙亡二第5章 張良出世第6章 秦兵三第2章 兵器二第4章 草原雄鷹新書背景第5章 鐵壁第12章 滅閩第9章 國破(下)第4章 封禪一第3章 虎爭二第1章 秦恨第15章 恐慌第4章 此人是誰大秦後續隆重推出第5章 秦軍二第4章 恩威第1章 烽起北疆第2章 出征第5章 霸王神威第6章 秦兵三第7章 悲情第3章 羣英第6章 英雄殿第2章 順勢第9章 國破(上)第7章 入獄第11章 水戰第7章 復仇第14章 忠魂三第19章 趙亡一第6章 衝突第6章 美人虞姬第1章 邊訊第2章 立威二第1章 襲取南郡第7章 比武一第22章 楚國之變第6章 才女第3章 通途第4章 強者一秦代戰國大兵團作戰之謎第6章 韓信的‘狡’第7章 郢城風雲第8章 反擊一新書預告火熱上傳第18章 扶蘇變法第4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5章 劍訓第16章 平定關中第7章 刺客第14章 忠魂三第19章 趙亡一第1章 大亂是福第12章 背水一戰第6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1章 會稽第6章 反撲一第2章 怒殺第5章 強者二第6章 伏擊二第7章 組織第11章 磨刀第6章 反撲一第2章 鉅子第3章 王賁第2章 立威二第5章 狙殺第27章 義丘血戰新春賀辭第1節 死節第6章 破襲一第4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12章 滅閩第12章 霸業血途第2章 立威二第1章 盛大加冕新書我自稱雄已發第1章 烽起北疆第5章 爵士聲明第6章 學藝二第5章 霸王神威第2章 中華絕代名將王翦生平第11章 天才統帥第26章 再戰廢城第7章 蒙恬的智
第20章 龍且之死新書背景第1章 襲取南郡第4章 秦軍第7章 比武一第24章 齊楚聯盟第5章 爵士聲明第11章 鬥智二第8章 革新二第12章 滅閩第4章 燕丹第3章 真情第12章 誘敵第2章 中央集 權第20章 趙亡二第5章 張良出世第6章 秦兵三第2章 兵器二第4章 草原雄鷹新書背景第5章 鐵壁第12章 滅閩第9章 國破(下)第4章 封禪一第3章 虎爭二第1章 秦恨第15章 恐慌第4章 此人是誰大秦後續隆重推出第5章 秦軍二第4章 恩威第1章 烽起北疆第2章 出征第5章 霸王神威第6章 秦兵三第7章 悲情第3章 羣英第6章 英雄殿第2章 順勢第9章 國破(上)第7章 入獄第11章 水戰第7章 復仇第14章 忠魂三第19章 趙亡一第6章 衝突第6章 美人虞姬第1章 邊訊第2章 立威二第1章 襲取南郡第7章 比武一第22章 楚國之變第6章 才女第3章 通途第4章 強者一秦代戰國大兵團作戰之謎第6章 韓信的‘狡’第7章 郢城風雲第8章 反擊一新書預告火熱上傳第18章 扶蘇變法第4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5章 劍訓第16章 平定關中第7章 刺客第14章 忠魂三第19章 趙亡一第1章 大亂是福第12章 背水一戰第6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1章 會稽第6章 反撲一第2章 怒殺第5章 強者二第6章 伏擊二第7章 組織第11章 磨刀第6章 反撲一第2章 鉅子第3章 王賁第2章 立威二第5章 狙殺第27章 義丘血戰新春賀辭第1節 死節第6章 破襲一第4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12章 滅閩第12章 霸業血途第2章 立威二第1章 盛大加冕新書我自稱雄已發第1章 烽起北疆第5章 爵士聲明第6章 學藝二第5章 霸王神威第2章 中華絕代名將王翦生平第11章 天才統帥第26章 再戰廢城第7章 蒙恬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