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郢城風雲

公元前211年六月,始皇病逝三月後,早已被連番暴政逼得混不下去的關中六國終於復反。

六月中,陳勝起於南陽陽城,吳廣起於南陽陽夏,二人登臂一呼,頓時應者雲集,聚兵數萬四下攻掠,南陽一郡頓時潰爛。七月中旬,陳勝攻佔南最城,吳廣隨即與其合兵一處,推陳勝爲首,號爲‘張楚王’!不久,陳勝又陷南郡,一時間威震天下!

陳勝、吳廣南陽起事消息傳出後,關東各地應者雲集:

韓國原橫陽君韓成率先在穎陽城聚家兵千餘起事,韓國舊貴紛紛響應,一時聚兵萬餘,縱橫穎川。

隨即齊地秋城齊國王室田儋、田榮、田橫起兵響應,得到齊國長老們的大力支持,迅速攻佔齊地大部分領土,只有臨淄一城仍在秦軍手中。

民間遊俠彭越起於碭郡昌邑以北的大野澤,聚殘剩魏軍千餘人,縱橫魏地。雖然人數卻少,聲勢卻也頗爲浩大!

魏國宗室魏咎、魏豹起於東郡,在得到大量魏國舊貴們的支持下,聚兵數萬,迅速攻佔東郡全境。

趙人武臣、張耳、陳餘在趙地鉅鹿起兵,迅速攻佔趙地十餘城,威逼邯鄲,震驚趙地。

原楚國大將景騏之子景駒以及秦嘉等人起於九江,迅速縱橫淮水兩岸,楚人紛紛響應!

劉邦在初時起兵之時,只在東海豐縣拉起一起數百人的山賊武裝,攻佔豐縣以自守。

項梁、項羽叔侄起於會稽,二人振臂一呼,楚人羣起響應,尤其是當地楚項部族更是踊躍。短短近月時間,會稽全部陷落,至都戰死,而項粱在擁兵數萬的同時,也建起立一支多達八千人的新,楚項,精兵!

其餘各地小股反賊者更是多如牛毛。關東六國一時重新回覆到戰火紛飛的年代!

中原大亂的消息援援不斷地通過斥堠傳遞到迅速北上的扶蘇軍中,心急如焚的扶蘇日夜催動大軍,火速北上,這一日在資水南端紮下營來,召集衆將議事!

扶蘇看着眼前一大堆的諜報,眉頭緊皺,沉痛地道:“各位將軍,中原戰亂大起,已經一片混亂。目前,我軍將採取何種策略。諸位將軍可以各表看法!”

徵南諸將中,除了任囂在摩羅、孟龍二人輔佐下鎮守嶺南以外,其餘將領是盡皆隨軍北上,所以帳中所集秦將可以說是秦軍目前最爲豪華的陣容!

李信聞言道:“君上,如今長沙、黔中兩郡尚未出現亂軍,這是好消息。這兩郡不僅直接阻擋我軍北上去路,而且巴蜀兩郡糧草補給我軍也必須經過這二郡地範圍,所以當先之事必須稱取下這兩郡!然後方可再作它圖!”

史祿點了點頭道:“李將軍所言甚是,取下長沙、黔中兩郡後,面前就是中原亂軍中聲勢最大的陳勝、吳廣賊衆。這支亂軍現在佔據南陽、南郡。猶自心懷不滿,正派出周文、周市統兵進取穎川。我軍如果直逼南郡的話,必可逼得周文、周市二人回軍南陽。與我軍決戰。而殲滅了南郡、南陽二地賊衆之後,我軍便可和中原核心三川郡相連。屆時無論向何方進擊都可隨心所欲!”

扶蘇聞言點了點頭道:“不錯,史將軍所言正合本君之意!各位將軍,黔中、長沙二郡中本君親統本部去取長沙,黔中郡哪位將軍願意爲我取之?”

李信起身道:“郡上。黔中太守趙成乃是李信昔年舊部,由信前往說之,諒無不成!”扶蘇喜道:“那好,你統兵十萬去取黔中。取下黔中後,不必前來與我會師,可直接出兵南郡,與本君合擊陳勝、吳廣賊衆!”“喏!”李信接令而退。

李信走後,扶蘇又道:“項梁、項羽二人起於會稽,目前已佔會稽全境,直接威脅我閩中和閩越二郡。,曹參和韓安國二人剛剛遣急使來報,二人正統大軍進至閩中郡北部邊境與其對峙。曹、韓二人如今不僅佔據兵力優勢,而且佔據地利優勢,以其二人的謹慎、知兵,且照我所囑、只採取守勢,項梁、項羽是不可能以三四萬人的劣勢兵力擊敗曹、韓二人七八萬之衆的。所以,如果二項不放棄會稽郡的話,他們就永遠別想進取中原!本君也算對後路放心了!”

羌隗笑道:“原來君上把曹參放在閩南,就是想讓他牽制二項來着!”扶蘇點了點頭道:“是啊,二項終是我秦國心腹大患,有曹參牽制二人後背,必會讓二項進退維艱,這就給我們爭取了不少的時間!等我軍掃滅中原,抽出手來,就是這二項的死期了!”

史祿道:“如果這二項棄了會稽而北上呢?”扶蘇冷笑道:“棄了會稽,這二項就是無牙的老虎,我看他們能猖狂多遠!行了,諸位將軍各自回去準備,午飯後兵髮長沙!”“喏!”

一個星期後,快速急行軍地扶蘇統三十萬大軍逼近長沙。長沙太守田雄見扶蘇親至,不敢相抗,獻城投降!不數日,李信也快馬急報,黔中太守趙成獻城而降。至此,長江以南,除了會稽和衡山郡尚有數縣外,全部落入扶蘇之手。

這一日,扶蘇大軍繼續北進,在楚國舊都那城安定下來,準備稍稍休整,便渡過長江,北撲南陽!

傍晚時分,扶蘇召開軍事會議,環顧諸將道:“各位將軍,我軍馬上就會渡過長江,直撲南郡。這陳勝、吳廣賊衆定然想不到本君這麼快便會回軍北上,一定可以打他們個措手不及!這是我等平定中原的第一仗,希望諸位將軍用命,千萬不要墜了我秦軍的威風!”“喏!”衆將領命。

扶蘇正又要繼續,忽然有親兵報:“君上,帥府外有一年青男子聲稱是君上故人,要見君上!”扶蘇愣了愣:“是何人也?”“小人不知!”

“請他進來!”扶蘇下令道。“喏!”親兵退下。

不一會兒,一個身材修長,年青俊秀的青年走了進來,笑咪咪地向扶蘇一躬掃地道:“君上。多年前一別,一向可好?張良今日投奔君上來了!”

扶蘇愣了半晌,方纔猛然醒悟,急大喜離座,三步並兩步拉住張良之手,笑道:“太好了,本君盼先生久矣,今日先生前來相助,本君何愁天下不定!”

說着,扶蘇便向諸將道:“各位將軍。都來見過張良先生。張先生才華蓋世,可比前朝之姜尚、管仲、樂毅,你等萬萬不可怠慢!”

衆將聞言愣了,看着扶蘇那歡天喜地的模樣,不禁十分詫異:眼前這漂亮得像姑娘似的年青人真有管、樂那樣神鬼莫測的本事!?

,懷疑歸懷疑,軍令卻是不能不聽的,於是,紛紛上前見過張良。只衆將的眼神裡都透露出一種懷疑的神色。

見禮完畢,扶蘇對張良道:“先生既在那城。想必已經知道本君地用意,不知何以教我?”

張良忙欠了欠身道:“不敢,不敢!張良略有小計。還請君上和各位將軍指教!”正要開口中說話時,忽然又有親兵來報:“啓稟君上。府外又有一人自稱是君上故人,有要事求見!”

這回衆人都愣了:怎麼回事?今天這那城可真是熱鬧啊!扶蘇也樂了:“請他入內,看看這回來得是哪路神仙!”

不一會兒,一個四旬左右的中年男子隨着親兵走了進來。扶蘇定睛一看:此人身材修長卻有些佝樓,面目清瘦卻十分疲憊,一眼便認出了此人的身份:竟然是始皇近侍——喜!

扶蘇十分驚愕地站起道:“喜大人,怎麼會是你?”喜見了扶蘇。真是百感交集,“撲通”一聲便跪在地上,那眼淚真是嘩嘩直流:“君上,奴婢總算見到您了!”

扶蘇連忙離座上前將喜扶起,連聲道:“喜大人,你怎麼在此處,你不是在咸陽嗎?父皇究竟是怎麼去地?”

喜悲痛地道:“君上,奴婢無能,陛下是被趙高那奸賊害死的!”“啊!”扶蘇大叫一聲,身子一晃,險些栽倒!

衆將慌了,連忙上前扶住扶蘇,扶蘇晃了晃,定了定神,咬牙切齒地道:“趙高老賊,本君不將你碎屍萬斷,誓不爲人!”忽地想起什麼,連忙抓住喜地肩頭,急問道:“對了,喜大人,你是怎麼知道父皇是被趙高老賊害死的?可有證據?”

喜從背後的包袱中抽出一個竹筒,泣聲道:“這是陛下所立的秘詔,君上一看就明白了!奴婢是藉着告老還鄉地名義才潛出關中來地,一路之上險關處處,萬幸有陛下英靈保佑,否則真有可能見不到君上了!”扶蘇急忙接了過來,打開一看,頓時淚如泉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望西大呼一聲:“父皇!”以頭頓地,痛哭不止!

諸將接過秘詔,互相傳看,頓時羣情激奮,暴跳如雷。原先諸將對回兵中原多少還有些疑慮,畢竟這有點底氣不足,現在看到始皇這份遺詔,便再無疑慮,個個大吼着要殺回咸陽,將趙高老賊扒皮、去骨、抽筋!

張良見帳中亂糟糟的,不禁苦笑兩聲,來到兀自痛哭失聲的扶蘇身邊,沉聲道:“君上,陛下被奸臣所害,實是令人悲痛。但如今山河破碎,全要奈君上一人力挽狂瀾。還請君上節哀!”諸將也圍上相勸!

扶蘇回過神來,忽地站起來,咬牙切齒地道:“趙高,本君一定要將你挫骨揚灰,碎屍萬斷!張良,我任命爲軍師,立即給本君擬就一份詔書,宣示父皇遺詔,將我贏姓逆子胡亥以及奸賊趙高、李斯等人罪行公告天下,本君要爲父報仇,蕩平奸賊!”

“是,君上,屬下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

“說!”

“如今君上得到始皇遺詔,正可繼皇帝位,以示和僞帝有所區別。這樣便於號召天下,也便於鼓勵三軍!”張良見事極明,立即建議!

諸將聞言一振:對啦,擁立之功可是大大地!連忙一起應聲道:“臣等恭請君上即帝位!”

面對這突變的局勢,扶蘇也一時有些猶豫地道:“雖然有父皇秘詔,但本君這麼快繼位會不會成爲衆矢之的,不利於大局?”

張良搖了搖頭道:“不會!始皇遺詔一旦公佈,那胡亥便成了僞帝,如果不立新帝,那麼天下以何人爲主!?君上一旦即了帝位,那麼凡是大秦正直之臣見此遺詔,定會奉君上爲新主,這樣君上收服天下時就會名正言順,而且事半功倍。雖然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會吸引一些反賊注意,但利害相比起來,稱帝利大於弊,所以臣請君上立即繼位!”

“對,末將也贊成軍師所言!君上,現在除了我們這四十萬大軍以外,我方尚有閩中、閩南、黔南,巴、蜀等地可以援援不斷地供給糧草和兵力,實力如此雄厚,就算那些反賊捆成團,又有何懼!?”羌隗奮然道。

張良也點了點頭道:“現在中原這些反賊實力弱小,並不成氣侯,只要我們行動迅速,撲滅他們並不太困難!唯一的困難就是北疆有蒙恬統率的三十萬精銳黑衫軍!萬一他們奉僞帝詔令南下迎戰,恐怕我軍就要費一番周折了!”

扶蘇聞言忽地大笑道:“蒙恬將軍處不必擔心,他是我的人,是本君私下結義的生死兄弟,只要本君起兵地消息傳到北方,蒙恬便會迅速起兵南下,與我匯合!更何況如今有父皇遺詔在手,蒙恬看到後便更容易說服北疆黑衫軍易幟了!”

張良和衆將不禁喜出望外,沒想到扶蘇還留着這麼一手。張良大喜道:“這樣說來,我軍很快便可用於中原戰場的大軍至少就有七十萬,如此雄厚的兵力還有何懼!?請君上繼皇帝位!”

衆將一起下拜:“請君上請皇帝位!”

扶蘇想了想,咬了咬牙道:“好!張良,你立即就此草擬一份撥文,通傳天下!正式地繼位典禮等到了洛陽之後再舉行!”

諸將聞言,互相看了看,忽地一起下拜道:“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夜,張良連夜草擬了一篇文彩華麗、激情四溢的討逆檄文,將胡亥、趙高、李斯等人罵得是狗血淋頭,並將扶蘇繼位地消息通傳天下,號召天下忠義之士羣起討逆,重定乾坤。

天明時,檄文貼遍郢城大街小巷,並迅速傳向四方,頓時天下震動,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第1章 伐楚新書隱龍變火熱上傳中第6章 韓非第3章 自陷爵士新書隆重推出第9章 定甌第9章 反擊二第6章 血鷹騰空第6章 墨門三第31章 彭城之戰第7章 蒙恬的智第12章 背水一戰第11章 磨刀道歉聲明第26章 再戰廢城大秦後續隆重推出第9章 反擊二第4章 重逢第6章 秦兵三第6章 奪山第3章 劫糧第1章 破曉第9章 突圍第2章 奇謀第7章 炸塔第2章 豪俠第17章 燕趙風雲第4章 魚腹浦第7章 革新第1章 烽起北疆第22章 楚國之變第28章 狡狐戲虎第8章 駐屯秦代戰國大兵團作戰之謎第3章 成長第4章 封禪一第9章 定甌爵士新書隆重推出第11章 磨刀第3章 耐力第5章 心戰第2章 兵議 風華爵士第4章 逃出咸陽第4章 墨門一第7章 比武二第5章 秦軍二第3章 遠謀第20章 趙亡二第2章 初政二第9章 絕殺第18章 扶蘇變法第4章 會聚第9章 器械第10章 鬥智一第6章 徐福第2章 策劃第3章 耐力第2章 立威二第5章 劍訓第5章 美人計一第7章 比武二第12章 離情第3章 耐力第5章 秦軍二新書再世孫臏發佈第5章 又起烽煙第2章 立威二新書預告火熱上傳第11章 美人二第4章 會聚第4章 齊風第4章 強者一第5章 秦軍二第3章 潛入第3章 大封功臣第5章 伏擊一第3章 潛入第6章 韓非第5章 狙殺第24章 齊楚聯盟第6章 學藝二第4章 拜師第5章 狙殺第1章 初政一第9章 國破(下)新書再世孫臏發佈第2章 鉅子第8章 駐屯第16章 忠魂五第9章 器械第3章 論政第12章 滅閩第9章 國破(上)第2章 怒殺第3章 潛入第9章 反擊二第2章 怒殺第8章 博浪沙(下)第2章 淮陰第1章 初政一
第1章 伐楚新書隱龍變火熱上傳中第6章 韓非第3章 自陷爵士新書隆重推出第9章 定甌第9章 反擊二第6章 血鷹騰空第6章 墨門三第31章 彭城之戰第7章 蒙恬的智第12章 背水一戰第11章 磨刀道歉聲明第26章 再戰廢城大秦後續隆重推出第9章 反擊二第4章 重逢第6章 秦兵三第6章 奪山第3章 劫糧第1章 破曉第9章 突圍第2章 奇謀第7章 炸塔第2章 豪俠第17章 燕趙風雲第4章 魚腹浦第7章 革新第1章 烽起北疆第22章 楚國之變第28章 狡狐戲虎第8章 駐屯秦代戰國大兵團作戰之謎第3章 成長第4章 封禪一第9章 定甌爵士新書隆重推出第11章 磨刀第3章 耐力第5章 心戰第2章 兵議 風華爵士第4章 逃出咸陽第4章 墨門一第7章 比武二第5章 秦軍二第3章 遠謀第20章 趙亡二第2章 初政二第9章 絕殺第18章 扶蘇變法第4章 會聚第9章 器械第10章 鬥智一第6章 徐福第2章 策劃第3章 耐力第2章 立威二第5章 劍訓第5章 美人計一第7章 比武二第12章 離情第3章 耐力第5章 秦軍二新書再世孫臏發佈第5章 又起烽煙第2章 立威二新書預告火熱上傳第11章 美人二第4章 會聚第4章 齊風第4章 強者一第5章 秦軍二第3章 潛入第3章 大封功臣第5章 伏擊一第3章 潛入第6章 韓非第5章 狙殺第24章 齊楚聯盟第6章 學藝二第4章 拜師第5章 狙殺第1章 初政一第9章 國破(下)新書再世孫臏發佈第2章 鉅子第8章 駐屯第16章 忠魂五第9章 器械第3章 論政第12章 滅閩第9章 國破(上)第2章 怒殺第3章 潛入第9章 反擊二第2章 怒殺第8章 博浪沙(下)第2章 淮陰第1章 初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