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邊訊

第二次東巡迴來的始皇,漸漸忘卻了失去皇后的傷痛,行事又漸漸變得正常起來。

這一日朝會,衆臣正在議政間,忽然有鴻翎急便飛報:“報,邊關急報——!”

這一長長的大吼頓時讓始皇,扶蘇和衆朝臣們愣了一下,心中頓有不祥的預感。

信使急奔到近前,單膝跪地,將火漆錦盒遞於蒙毅,蒙毅接過錦盒,急衝衝的走上殿來,叫道:“陛下,會稽軍報!”

便見始皇面色不悅的急接過趙高轉送上來的錦盒,打開一看,面頓時變得憤怒異常,始皇冷聲道:“諸位愛卿,會稽南方的東甌國興兵北犯,正攻打會稽郡,太守至都緊急求援!”

衆臣頓時大譁:東甌蠻荒小國,竟敢犯天朝邊境!一時間衆朝臣都似遭到極大羞辱似的鼓譟起來,紛紛叫嚷:“陛下,應出兵平叛,讓這小國知道我天朝的厲害!”“對,豈有此理,區區一郡之地也敢忤逆我大秦,滅了他!”……

始皇掃視了一眼羣臣,點了點頭,昂然道:“好,諸位愛卿都沒有異議!那麼,朕就讓東甌蠻夷知道一下,什麼纔是大國之怒!”

扶蘇覺得有些不妥,忙起身道:“父王且慢,兒臣有話要講!”

始皇道:“王兒有何話要說?”

扶蘇道:“父王,我軍攻佔會稽已有數年,一直倒也與南方的東甌國平安無事,爲什麼東甌突然犯境?難道事先沒有一點徵兆嗎?”

始皇頓悟,沉聲道:“丞相王綰,秦風主管李斯何在?”

王綰,李斯應聲出列:“臣在!”

始皇冷聲道:“說,爲什麼東甌會突然犯境,事先有沒有什麼痕跡可尋?”

王綰面色變了變,有些惶恐道:“陛下在東巡時,至都曾經報上來,說因爲實行了新的農稅,會稽一帶邊民大力拓墾荒地,漸和南方的東甌國發生衝突,因爲兩國並沒有什麼明確的邊界!只是規模一直不大,只是民衆們的小衝突,所以沒有當回事,實不知爲什麼會突然爆發戰爭!”

李斯也惶恐道:“臣也是所料未及,只是這種消息在邊境地帶時常都有,並不稀奇,所以臣也並沒有注意,請陛下恕罪!”

始皇冷哼一聲:“你們也太疏忽這些山野之徒,別人打上門來才知道,要你們何用!”

王綰、李斯兩人頓時出了一身冷汗,低頭不敢言。

扶蘇出聲道:“父王,現在不是在追究責任的時候,還是想想如何善後吧!兒臣估計還是由邊民之間的小衝突引發的戰爭,這不是什麼深仇大恨,應不難解決!只須派一員重將與東甌協商一下,各方各做一點讓步,應可以和平解決,不需發兵征討!”

始皇聞言卻怒聲道:“不行,我堂堂大秦豈可隨便冒犯的嗎!?跟哪個國家稍有點矛盾,便敢興兵動武的,這將我大秦的尊嚴置於何地?朕一向認爲,國家的尊嚴是要靠打出來的!所以,朕意已決,即日派遣大軍掃滅東甌國,順便南下將南方各蠻夷國一舉蕩平,徹底解決南方邊患!”

扶蘇聞言大吃一驚忙道:“父王,不可!如今天下方定,不可再擅動干戈,何況北方心腹之患未除,又何必再浪費力氣大舉南征以空耗國力呢!”原史大秦滅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就是徭役太繁重,修直道、馳道、長城、阿房宮、驪山秦陵等等,耗費了大量的國力;二就是同時進行兩場大規模的戰爭,五十萬人徵南越,三十萬人定匈奴,這樣毫無節制的大規模使用國力和民力,國家怎能不亂,怎能不亡!?要直道當時全國的總人口才兩千萬人啊!

扶蘇苦笑一聲道:“可是,父王,您算過沒有,平定南方要花費多大的人力和物力嗎?”

始皇不以爲然道:“平滅幾個蠻夷小國,要費多大的勁,十萬人三年足矣。”

扶蘇搖了搖頭道:“兒臣最近這幾年也一直在搜索南方的情報,南方的越族統稱爲百越,主要有三國五支,其中東甌國是一支,民十萬,兵三萬;閩越國是一支,民三十萬,兵六萬;南越國分三支,主體南越族,西甌族,駱越族,合計居民近百萬衆,有兵近二十萬!這三國領土也十分廣大,足抵得上是個會稽郡,再加上山勢險峻,叢林茂密,要想政府這一片廣大的地區,兒臣估計至少得動用五十萬大軍,費時五到十年的功夫,這前提還要領兵的將領足堪一代帥才才行!”

扶蘇這時定了定神,看了看朝中的諸臣,果然衆臣都不禁驚呆了,他們都沒有想到,區區蠻夷之地竟擁有多達近三十萬的大軍。一時間,衆人也不禁有些猶豫了,心想這一旦大舉開戰,可不是想停就能停下的,恐怕沒有一方徹底倒下是不會結束的!

扶蘇繼續說道:“而要供給這五十萬大軍長達五到十年的南征,耗費將是一個無法預測的結果,恐怕不僅會將巴蜀聚集多年的糧食全部耗光,而要動用相當部分的中原國力,這會給剛剛有所復甦的國家經濟再來毀滅性的打擊!請父王三思呀!”

始皇也吃了一驚道:“原來朕的南方竟然還有如此廣闊的領土和龐大的人口,那就更要儘早蕩平了!否則日後我秦軍大舉北上和匈奴決戰時,匈奴單于派使臣南下約定越人同時起兵北犯,恐怕會讓我大秦陷入兩面作戰的不利境地!有道是攘夷必先安內,南方之患必除不可!不是要動用五十萬大軍嗎,那就調動五十萬,朕就不相信對付區區幾國南蠻還能費多少勁不可!”

扶蘇有些哭笑不得,知道始皇從來沒有失敗過,他的信心太足了!忙道:“可是,父王,這樣做原本國家好不容易積聚起來的財力就會消耗在南征之戰上!這樣至少十年內國家不會有充足的實力來應付北方的匈奴,說不定連修長城的經費也捉襟見肘,父王不能因小失大啊!兒臣之見是對南方諸國還是先安撫爲上,待集中力量剿滅匈奴之後再慢慢收拾,這樣纔不至於有損國力~!”

蕭何這時出言道:“陛下,可是現在國家的錢糧都用在修馳道和修長城上了,另外蒙恬將軍的三十萬大軍也需要大量的軍費,以目前的財力,國家沒有能力支付五十萬大軍南征的費用啊!”

始皇冷聲道:“那就加賦,朕這是在爲天下百姓萬民打下一片江山,是在辛辛苦苦的爲他們的安全着想,是維護他們做人的尊嚴,他們也理應爲國家做出點犧牲!”

自張良博浪沙奮力一錐以後,始皇對天下百姓的心態就變了:他恨百姓們不理解他爲國家爲民族所做的努力,所費的心血!於是,一向堅強的始皇下定決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理會任何人的想法,他相信即使自己現在得不到百姓們的諒解,但日後一定會被萬代所稱頌!

只可惜,目前的扶蘇對始皇的認知比不上始皇自己轉換的快,而且沒有人中隱老人、皇后、蒙武的開導,單憑扶蘇一己之力已難逆天!

卻說扶蘇對始皇加賦之言一時有些愕然,澀聲道:“父王,難道真的要加賦攻越嗎?這樣不僅會破壞已經漸有好轉的民生,而且現在也一時沒有合適的將領啊!”

始皇不以爲然道:“王兒不用多說了,南征之事已定,朕爲國家操勞,百姓們也理應爲國分憂,至於將領,諸位愛卿看看何人堪當重任?”

衆文武大臣們相互看了看,尉僚出言道:“陛下,現在蒙恬將軍移鎮北線,防禦匈奴,不可輕動;楊端和將軍掌管衛尉,臨戰經驗豐富,但是年老體衰,也不適宜長途遠征,所以只能從虎賁、屯兵將軍李信二人中選擇其一統兵南征!”

“臣舉薦李信將軍!”

“臣舉薦王賁將軍”

……一時間,衆人紛紛攘攘。

始皇想了想,看了看扶蘇,問道:“王兒,你看這王將軍和李將軍二人誰更合適?”

扶蘇嘆了口氣,搖了搖頭:“父王,王賁將軍善於攻城,李信將軍善於騎兵作戰,而平定百越諸國最主要的是擅長山地戰、叢林戰、游擊戰,而這三種模式,王賁將軍和李信將軍一樣都不擅長,所以這二人都不是最好的人選,去則必敗!”

李信和王賁二人正信心滿滿的等着拜將立功時,被扶蘇這盆冷水一澆,立時清醒了許多。

始皇聞言皺了皺眉頭道:“那王兒認爲何人最合適統兵?”

扶蘇苦笑一聲回道:“山地戰、叢林戰、游擊戰兒臣都有些研究,自問天下沒有人能夠在這些方面勝得過兒臣,所以這最好的人選只有兒臣自己,別無他人!”

衆人想想也對,王翦、蒙武退隱以後,論統兵作戰之能的確沒有人能夠勝過扶蘇了。

始皇卻不禁愣了愣道:“適才王兒反對朕南征百越嗎?爲何現在反而主動請纓?”

扶蘇心中暗歎:“還不是你逼的!如果任你意南征百越的話,恐怕非要耗盡大秦一半以上的財富不可,而後再去打個匈奴,國家的財力就耗光了,大秦不完蛋才見鬼了呢!只有我親自出動,依靠現代的知識和用人才能,纔有可能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損耗完成這次南征,儘量爲國家節省一點元氣!你以爲我想去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啊!”

但話不能這麼實說,否則扶蘇的腦袋非要搬家不可,只好冠冕堂皇道:“父王,前番的勸誡之言是在盡臣子之責,表示自己的不同政見,但現在父王已經做出了決定,兒臣身爲臣子就得依照執行,所以兒臣自認爲最適合南征將軍一職,所以主動請纓!”

始皇聞言喜道:“王兒如此熟悉南方情況,願意不辭勞苦親自南征,自然事半功倍,太好了,王兒有什麼要求儘管說。”

扶蘇心中暗道:“當然好了,爲你去開闊疆土,讓你成就千古一帝的美名!”想了想,道:“兒臣要三個人協助,作爲兒臣的左膀右臂。第一,李信將軍,李將軍和兒臣並肩作戰多年,是兒臣最得力的肩膀,有他在兒臣身邊,可以減輕兒臣的不少負擔!第二,將作少府右史史祿,此人祖輩都是越人,後來才遷到秦地爲官,有他在兒臣身邊,不僅僅可以爲兒臣遇山開路,遇水架橋,而且相當於有了一個百越各國的活地圖,做起事來有事倍功半之效。第三,九泉郡守任囂,他是楚越邊境之人,熟悉越人地理和習性,爲人聰明果斷且善用兵,是不可多得的謀士之選!只要有這三人相助,兒臣相信平定百越各國並非難事,只是到底要花多長時間兒臣心裡有些沒底!”

扶蘇也說的是實話,南方之地山高林密,剿滅困難,可能會有相當長時間的拉鋸戰,所以平定之期確實難以確定!

始皇聞言有些愣了:“王兒,聽你說的這麼幹脆,好像早有腹稿了?”

扶蘇苦笑一聲道:“回父王,兒臣早就在秘密關注南方局勢,一邊蒐集資料,一邊注意可能用得到的人才,原只等匈奴已定後,便向父王進策用來平定南蠻的!只是現在時間大大的提前罷了,還好平時兒臣有所準備,倒也不至於措手不及!”

始皇聞言大悅道:“王兒如此操心國事,真是國之棟樑!好,朕立即將李信、史祿、任囂三人撥付於你,並命你徵集五十萬大軍,二月之內南征百越!”

“是,父王!”扶蘇無可奈何的應聲道!

第7章 組織第6章 伏擊二第1章 大亂是福第22章 楚國之變第1章 劍鬼第23章 東征前奏第16章 平定關中第3章 劫糧第16章 平定關中第12章 誘敵第4章 逃出咸陽第1章 邊訊第31章 彭城之戰第10章 渡河一第4章 此人是誰第1節 死節第13章 忠魂二第3章 邀戰第3章 自陷新書再世孫臏發佈第5章 美人計一第4章 秦軍第11章 抽薪第12章 誘敵第17章 忠魂六第1章 更新聲明新書我自稱雄已發第16章 平定關中第3章 劫糧第5章 伏擊一第1節 死節第12章 忠魂一新書隱龍變火熱上傳中第5章 結義第8章 博浪沙(下)第4章 屯樂第7章 嫉恨第8章 博浪沙(下)第1章 廢城新書背景第5章 心戰第6章 驚變第3章 意外事故第1章 劍鬼第10章 渡河一第8章 博浪沙(上)第1章 廢城第7章 鐵騎第16章 突襲第9章 韓信出世第10章 行刺第4章 草原雄鷹第4章 爭雄第10章 裂盟第7章 復仇第1章 會稽第2章 兵議 風華爵士新書背景第5章 結義第4章 重逢第4章 賢士第10章 決戰匈奴第2章 兵器二第6章 美人虞姬第2章 淮陰第11章 劍技二第1章 伐楚第17章 忠魂六第13章 帝國朝陽——終章第6章 衝突第16章 平定關中第7章 鐵騎第5章 狙殺第2章 中華絕代名將王翦生平第5章 秦軍二新書我自稱雄已發第2章 中央集 權第3章 意外事故新書公告第1章 兵器第13章 順勢第2章 榮軍第4章 會聚第1章 兵器第2章 順勢第1章 秦恨第4章 恩威第6章 衝突第3章 象戰第13章 帝國朝陽——終章第7章 破陣第13章 帝國朝陽——終章第5章 美人計一第1節 死節第8章 圍殺第11章 渡河二第6章 英雄殿第3章 大封功臣新書篡隋發佈第1章 洪災
第7章 組織第6章 伏擊二第1章 大亂是福第22章 楚國之變第1章 劍鬼第23章 東征前奏第16章 平定關中第3章 劫糧第16章 平定關中第12章 誘敵第4章 逃出咸陽第1章 邊訊第31章 彭城之戰第10章 渡河一第4章 此人是誰第1節 死節第13章 忠魂二第3章 邀戰第3章 自陷新書再世孫臏發佈第5章 美人計一第4章 秦軍第11章 抽薪第12章 誘敵第17章 忠魂六第1章 更新聲明新書我自稱雄已發第16章 平定關中第3章 劫糧第5章 伏擊一第1節 死節第12章 忠魂一新書隱龍變火熱上傳中第5章 結義第8章 博浪沙(下)第4章 屯樂第7章 嫉恨第8章 博浪沙(下)第1章 廢城新書背景第5章 心戰第6章 驚變第3章 意外事故第1章 劍鬼第10章 渡河一第8章 博浪沙(上)第1章 廢城第7章 鐵騎第16章 突襲第9章 韓信出世第10章 行刺第4章 草原雄鷹第4章 爭雄第10章 裂盟第7章 復仇第1章 會稽第2章 兵議 風華爵士新書背景第5章 結義第4章 重逢第4章 賢士第10章 決戰匈奴第2章 兵器二第6章 美人虞姬第2章 淮陰第11章 劍技二第1章 伐楚第17章 忠魂六第13章 帝國朝陽——終章第6章 衝突第16章 平定關中第7章 鐵騎第5章 狙殺第2章 中華絕代名將王翦生平第5章 秦軍二新書我自稱雄已發第2章 中央集 權第3章 意外事故新書公告第1章 兵器第13章 順勢第2章 榮軍第4章 會聚第1章 兵器第2章 順勢第1章 秦恨第4章 恩威第6章 衝突第3章 象戰第13章 帝國朝陽——終章第7章 破陣第13章 帝國朝陽——終章第5章 美人計一第1節 死節第8章 圍殺第11章 渡河二第6章 英雄殿第3章 大封功臣新書篡隋發佈第1章 洪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