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小子居然可以將這臺脊柱側彎拿下來,金博士和文博士看了看時間,雖然花了四個多小時,但是能夠穩穩當當的拿下實屬不易。
矯形完成後,接下來就是安裝椎弓根釘上的兩根棒,最後就是沖洗縫合。
“麻醉醫生!我們手術已經收尾,注意麻醉時間。”
張林提醒樑胖子,他用的非常官方的語氣——麻醉醫生,而不是經常使用的胖子做來稱呼,而且語氣高亢,比起術前姿態更加高。
樑胖子愣了一下,這逼裝的,不過沒辦法,這逼是他裝的,今天是他主刀,而且已經把手術順利拿下來。
楊平穿着手術衣在旁邊一直沒有動手,只是看看而已,甚至連指點的話都沒有說。
小五和張林根腳差了一點,比不上宋子墨和徐志良,這兩人雖然有點吊兒郎當,但是確實很勤奮,每天幾乎可以看到他們在培訓室的身影,要麼在在練習基本功,要麼就在畫解剖圖,而且動物實驗樓那邊,他們也是常客,經常在那邊拿豬做手術。
即使週六週日,這兩兄弟也在動物實驗樓殺豬,自己動手抓豬,樑胖子幫忙打麻醉,兄弟倆像模像樣地拿豬練手。
最關鍵的是這兩人“臉皮厚”,不管別人怎麼嘲笑和輕視,他們一概不顧,一心一意踏踏實實學習。
第一臺手術做完後,大家吃中飯,然後接着幹第二臺。
第二臺手術是心臟的冠脈搭橋,這臺手術由小五來做,有了前車之鑑,“逼王”張林居然能夠拿下脊柱側彎,夏書、金博士、文博士根本不敢再懷疑“小白臉”的實力。
與張林的高調不同,小五儘量裝成儒雅的謙謙君子。
他顯得穩重,不急不躁,絕對不像張林那樣高調得像只公雞,生怕別人不知道今天誰是主刀,動不動就把把主刀掛在嘴邊,也不會去催促巡迴護士和麻醉醫生。
冠脈搭橋?
小五和張林可以做?
雖然這臺冠脈搭橋難度中等,只需要搭兩根橋,但這也是冠脈搭橋呀,而且是心臟不停跳的冠脈搭橋,由小五和張林來做,不太可能吧。
來自帝都阜外醫院來的夏書,他都不能主刀這種手術,平時這種手術也是給上級醫生打打下手。
金博士和文中博士雖然是骨科醫生,但是也知道冠脈搭橋在心臟外科的地位,小五現在這麼厲害?剛來的時候還在急診科擡病人呢。
現在這貨居然站在手術檯上主刀心臟冠脈搭橋,真特麼魔幻。
三人同時看看楊平,楊平跟上一臺手術一樣,也是洗手穿衣站在旁邊觀看,連一句話也沒有說。
開胸、顯露心臟,小五是輕車熟路,心臟、脊柱、顱腦是外科研究所手術排在前三的種類,平時宋子墨做手術,只要與心臟有關的手術,開胸與顯露心臟這一步都是由小五來完成,甚至有時候顯露冠狀動脈也是由小五來完成,宋子墨只做吻合冠脈這一關鍵步驟。
所以開胸、顯露心臟、分離冠狀動脈,小五完全像一個老手,張林在一旁的配合也是熟練。
''張老師,你看,這是我們要搭橋的冠脈吧,你看看,沒錯吧?”
小五和張林這兩個傢伙,好像真的一人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而另外的百分之五十的把握抓在在另一個人手裡,只有兩個人組合起來,纔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我看看,沒錯,放心!”張林看了看說。
“好,我們開始取乳內動脈!”小五得到張林的肯定回覆,纔開始進行下一步。
金博士、文博士和夏書在一旁觀戰,覺得這兩人真的有意思,其中任何一個主刀,都要和對方商量,好像不打這個商量,手術根本做不下去。
是不是以後他們做大手術只能兩人同臺,單獨一個人主刀手術就沒法做呢。
小五小心翼翼地取下乳內動脈,動作有點慢,但是十分精細,嚴格按照平時處理血管的操作來做。
乳內動脈取出後,小五細緻地修改,因爲是不停掉心臟搭橋,現在患者心臟是正常搏動的,所以患者可以耐受長時間的手術,可以慢慢做。
修剪好乳內動脈,小五開始吻合冠狀動脈,對冠狀動脈進行搭橋。
吻合血管這活對小五來說,那是非常的拿手,外科研究所的醫生人人是吻合血管的好手,畢竟這是門派的起家本領。
小五和張林幾乎每天堅持訓練外科基本功,其中顯微外科訓練是重點項目,而顯微鏡下的血管吻合又是重點中的重點,所以吻合血管對他們來說根本不是難事。
但是平時的顯微鏡下血管吻合都是靜態的,血管是固定不動的,而心臟不停掉的冠脈搭橋,冠脈動脈在心臟上,心臟是搏動的,所以血管跟着心臟一起是活動的,吻合活動的血管比靜止的血管難度高。
爲了能夠做好冠脈搭橋手術,小五和張林在動物實驗大樓利用豬做冠脈搭橋手術,訓練心臟不停掉的冠脈吻合技術,他們幾乎把豬心臟上的每一根血管都利用到,反覆不停地訓練。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哥倆終於練就一手過硬的心臟不停跳冠脈吻合的功夫,今天終於有機會展示絕技。
以前也做過類似的手術,那隻不過是宋子墨指導下進行的,真正地獨立做冠脈搭橋手術,小五還是第一次。
現在小五心裡還是有點小小的緊張,此時張林鼓勵小五:“五哥!放心,對你來說這是小意思。”
這有什麼緊張的!小五定了定神,穩了穩手裡的動作,他每縫合一針要休息一會,調整好呼吸再吻合下一針。
楊平在一旁看牆壁上的屏幕,小五的動作很慢,但是每一針的質量還是不錯,不需要返工,所以總的速度看起來也不算太慢。張林和小五的手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的手術速度比較慢,這種慢不是拖沓的慢,而是穩重的慢,他們是優先保證每個步驟質量,事實上他們已經做到這一點,每個手術步驟談不上完美,但是絕對合格。
“張老師,幫忙看一看,我吻合的這幾針質量怎麼樣?”小五有點吃不準。
張林看了看說:“非常好,放心吧。”
得到張寧的肯定回答,小五心裡纔有底,可能平時訓練的時候已經習慣了彼此的合作,對於這些關鍵步驟,沒有得到夥伴的肯定之前,小五心裡不太有把握。
聽到張林說血管吻合的質量非常好,小五繼續吻合,保持這種質量。
就這樣,小五把血管正面的幾針已經縫合好,他現在開始準備吻合血管的另一面。
''稍等,我幫伱把血管反過來。”張林小心地用顯微鑷提着牽引線,將血管翻過來,把已經縫好的一半翻到下面,還沒有縫的一半翻上來,讓它們做一個對調。
夏書本身是心臟外科醫生,他對心臟冠脈搭橋手術非常熟悉,這段時間他也在攻堅心臟冠脈搭橋,看到張林和小五的手術,夏書還是挺佩服的,這兩個傢伙看起來手術速度不是很快,其實手術總時間也不會太長,因爲他們每個步驟沒有什麼重複或者無效的動作。
這就像打字,有人的手速不是很快,但是打出來的字都是準確的,不需要選字,也不需要修改字,打一個是一個。
還有人打字,噼裡啪啦敲擊鍵盤的手速非常快,但是經常要花時間去選字,還需要花時間退回去修改錯字。
最終比較一分鐘打出多少字,居然發現第一種手速看起來慢的打字速度還快一點。
小五很有耐心,吻合完血管的一端,接着吻合另一端,兩根橋有四個吻合口,小五慢慢地吻合。
兩根血管吻合好後,小五觀察自己縫合的針距與邊距,不太確定是不是需要補針,於是又問張林:“張老師,幫忙看看針距邊距怎麼樣,要不要補針。”
張林眯着眼睛瞄了瞄吻合好的血管:“不用補!我們通血之後再看看,如果漏血再補不遲。”
血管夾被鬆開,吻合口開始出現輕微的滲血,因爲第一次手術,小五有點緊張:“怎麼漏血呢?”
張林十分確定:“五哥,放心,正常的,剛剛通血都有一點滲血,我觀察五分鐘再說。”
小五看了一下牆壁上的電子鐘,記住開始的時間,開始觀察吻合口的滲血情況。
五分鐘就是五分鐘,一秒鐘不多,一秒鐘也不少,剛好五分鐘的時候,小五鬆開手裡的紗布,確實,血管沒有出現漏血,乾乾淨淨的,這說明手術獲得成功。
這個步驟完成之後,心臟冠脈搭橋手術可以說已經獲得成功,剩下的是收尾工作。
旁邊的三位博士,此時不得不佩服小五和張林。
小五和張林以前在他們心裡只是個打雜的下級醫生,以爲他們只會寫病歷換藥,在手術室也是擡腳的角色,但是經過這兩臺手術之後,他們再也不敢輕看小五和張林,現在他們是可以主刀脊柱側彎矯形和冠脈搭橋手術的人。
此時,張林和小五的形象在他們的心中高大起來,這兩傢伙放到其它醫院,如果是二線省級醫院,也是科主任級別的水平。
看到冠狀動脈搏動良好,也沒有明顯的漏血,小五鬆了一口氣。
“樑博士!麻煩幫忙看看患者的生命體徵。”
“巡迴美女,幫忙看看尿量多少?”
小五的聲音極爲溫和,很有高素質大教授的姿態,
這種溫和儒雅的形象,比起張林剛剛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明顯讓人更喜歡。
“張林,你看看,這纔是大教授的風範,學着點。”周燦一邊檢查患者尿袋的尿量邊說。
張林瞪他她一眼:“作爲巡迴護士,你要適應不同的風格。”
哎!還是楊教授厲害,還是外科研究所厲害,就這麼靜悄悄的,不顯山露水,外科研究所的醫生們已經飛速成長。
金博士和文博士平時很少來這邊手術室參觀,對這邊的情況是一無所知。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差距真的是很大,不要說自己去跟宋子墨徐志良去比,就是跟這兩個打雜的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他們以前都是住院醫師,升主治也不過是近期的事情,怎麼就這麼厲害呢?
聽說這兩傢伙還是宋子墨和徐志良帶出來的,那宋子墨和徐子良是楊平手把手親自帶出來的,那現在得有多厲害啊?
金博士和文博士不知道,但是夏書知道,別的手術不評價,現在以宋子墨和徐志良的冠脈搭橋水平,尤其是宋子墨的水平,超過自己見過的所有醫生的水平,楊教授除外。
“張老師,我準備關胸,可以嗎?”
小五怕自己遺漏某個步驟,所以在關胸之前徵求張林的意見,張林想了想:“關胸!記得放引流管,國棟,準備引流管。”
兩個人的手術時間稍微有點長,脊柱側彎矯形差不多花了四個多小時,冠脈搭橋的時間也差不多。
他們這種手術速度要是跟宋子墨和徐志良比,屬於那種捱罵的水平,但是放到外面去,這種手術速度也不算太低吧,相當於中線偏上的水平,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手術質量很不錯,放到外面絕對是優異。
楊平很是滿意,對他們兩個的表現很滿意,對宋子墨和徐志良的教學也很滿意。
外科研究所手術帶教實行的是師徒制,宋子墨帶小武,徐志良帶張林。
誰要是在教學中消極應付,藏着掖着,那是絕對不允許的。
而且在外科研究所,醫生的培養有明確的計劃和進度,先學解剖知識,再學手繪解剖圖,然後解剖屍體,接着就是用豬做手術。
在整個過程中都定期訓練外科基本功,張林和小五一直保持平均每天一小時的基本功訓練。
手術的培訓是先當助手,然後主刀實驗豬的手術,最後纔在上級醫生指導下主刀手術
手術實踐訓練也非常嚴格,手術培訓清單上的手術,哪種手術需要做多少例也是有量化規定的。
上級醫生宋子墨和徐志良按照清單上的手術,手把手地帶他們做,低級別的手術合格後,纔有機會進更高級別的手術訓練。
張林和小五就是按照這個計劃和步驟來培訓的,他們可以說是外科研究所批量培訓外科醫生的嘗試,如果說宋子墨和徐子良是楊平的手工產品。
那麼張林和小五就是外科研究所流水線上的第一代產品。
從現在看來,這個培訓方案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