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二晨,春光明媚。兩天的旬休結束,北平城照例舉行的升旗儀式結束之後,一些榜文和報紙張貼在公告牆上,引來很多人圍觀,這也引起了明使團的興趣。
其實,明使團來的時間也不短了,知道北平城內的各種規矩,也漸漸地融入北平城的生活中,每當這個時候,都會派人前來圍觀,並且要抄錄這些榜文傳回朝廷,讓朝廷可以最先了解北平行省的動態。
在這些榜文和報紙當中,有一道榜文引起了明使們的注意。
北平行省關於編修類書《華典》的通知:爲了傳承華夏文明,更爲了搶救古籍,即日起,由政府牽頭,由華文出版社主持編修大型類書《華典》,囊括古今一切古籍,諸子百家無所不包。由於編修工程浩大,特向社會公開招募以下人員:
抄寫員,無定額,字跡端正,抄定細緻者皆可入選;
檢校員,無定額,心思細緻,博學多才者皆可入選;
刻錄員,無定額,精通刀筆刻板者皆可應召;
副總編助理,十人,博覽羣書,學貫古今者皆可應召;
總編助理,五人,博學鴻儒,名揚天下者皆可應召。
以上人員,待遇從優,還望天下有識之士踊躍應徵。
另,如家中藏有古籍善本者,可攜之北來,我方驗明真僞之後,定有重酬;若不願意進獻,只要供我方抄錄一份,亦有酬謝。
附,《華典》編輯人員名單,排名以年齡爲先後。
總編:萬磊。
副總編:張三丰,焦玉,劉景,徐輝祖,鐵鉉。
明使們駭然地看完這份通知,又見通知的後面蓋有數個大章,肯定是不會有假的,而讓他們憤怒無比的是,徐輝祖這個明朝廷的叛徒,果然真的賣身求榮了。
而那個叫張三丰的,自號邋遢道長,更是名揚天下的高士,這個老不死的老道也被萬磊拉攏過來了,更是讓明使們手足無措。至於焦玉劉景等人,更是明朝的降臣,這些傢伙雖然不怎麼出名,不過在江南士紳之間也還是很有名望的。
至於萬磊,那更是名滿天下,民間更是傳言其爲救苦救難的大願地藏菩薩轉世,洞明天地之義,盡曉世間疾苦。又有傳言他是六百年一出的天師道祖,以弘揚昊天大道,救濟兆民爲己任。
總之,各種傳言玄之又玄,就連那些主張敬鬼神而遠之的士紳們也是將信將疑。而北平行省的百姓更是視萬磊爲真龍天子,德配天地,堯舜禹不外如是。在這些人的肆意傳播,萬磊的名聲更是四處遠揚,甚至隱隱到了超凡入聖的地步。這樣的人要修書,肯定是一呼百應。
而這些明使也是久經官場,一眼就看出這一次的所謂編書一舉除了編寫大典之外,也是在籠絡天下儒士之心,相信此令一下,會有很多不得志的儒生北來,加入到北平行省的行列中,這擺明了就是要挖明朝的根基。
這不,董倫一聽說這事,就眉頭急皺,他早就料到萬磊如此爽快地與明朝講和,肯定是別有所圖,現在終於明白了,這是好一招心黑手狠的連環計。先通議和獲得朝廷的承認,取得天下士人的諒解,再通過所謂的修書,爭取天下士人的合作。
不過明智之人不用想也明白,就算是明知道要被挖牆腳,朝廷也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因爲修書不論是哪朝哪代,在士人眼中都是福澤天下的盛舉,如果強行下令儒生不可北上,甚至懲罰那些有意北上的儒生,那是自壞名聲。
而且北平行省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修書壯舉,阻止儒生北上根本阻止不了此盛舉,最多隻能讓進度變慢,然而明朝失去的卻是人心,明顯是得不償失。一個不得士人心的王朝,以後不用北平軍來攻,明朝自己也要完蛋。
當然,不是說朝廷就毫無辦法,朝廷可以跟北平行省對着幹,北平行省集中天下士人修書,朝廷也集中天下士人修書,這樣就能有效地減少士人的流出,不過這樣也會失去主動,被北平行省牽着鼻子走。
正當董倫向朝廷寫奏章彙報此事並提出應對策略之時,明使館外傳來萬先生到訪的喊話聲。董倫自然不敢怠慢,馬上親自出迎。而隨同萬磊前來的,除了隨護的精忠衛之外,居然還有五個人,徐輝祖也在其中,赫然就是修書六人組。
萬公子親自來訪,本官未嘗遠迎,失禮失禮。董倫不用想也能猜到萬磊是來幹什麼的,不過他表面上還得客客氣氣的,畢竟他也有求於萬磊。
我方未曾照會就冒昧登門,是我們失禮在先啊。萬磊也跟着客氣了一句。
俗語有云,無事不登三寶殿,萬公子此次前來,定是有要緊之事,何不到大堂去詳談。董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萬磊也不再羅嗦,跟着進了大堂,雙方分賓主坐下,萬磊象徵性地舉了一下茶杯,就道:我有意於修書,想必各位也已經知道此事了。
我等也是剛剛得知,修書乃造福天下澤被萬世之盛舉,我等佩服。雖然有些不情願,不過董倫還是由衷地讚了一句。而在座的徐輝祖等人卻是一言不發,明顯是以萬磊的馬首是瞻的。
華夏文明已有數千年,圖籍浩繁如煙海,無法計數。然歷經數十朝鼎革興替,戰火紛亂之時,圖籍多有軼失,很多名著名篇湮沒於歷史塵埃之中,讓人好生惋惜,本人不自量,遂生出集天下書匯爲一典以爲備錄之念。而修書乃天下盛事,還賴各位鼎力相助。
應當的應當的,如有差遣,我等定竭力相助。董倫打起了官腔,不過心底地暗喜,難得萬磊也有求於人,這下技術轉讓的事就好談了。
其實,技術轉讓一事談了這麼久,還是沒有最終拍板,因爲負責談判的周亨祿的態度十分之強硬,非要十五萬兩黃金不可,而朝廷上覺得這十萬兩黃金的價格太高,要討價還價,兩邊自然是談不攏。
而現在萬磊有求於明廷,價格方面多少也得做出一些讓步。董倫已經開始盤算着怎麼讓萬磊大出血一次,以報這多日來被力壓一頭之恨。
我知道,朝廷集書數以百萬計,尤以史書爲多,所以肯請備錄一份。當然,我們也不白要,會付出相應的金錢作爲報酬。萬磊也懶得拐彎抹腳。
備錄一份?董倫嘴上假意反問,心中卻更是大喜,又皺眉道:此事事關重大,非本官所以決,請公子稍侯幾日,等本官上奏朝廷定奪。
所謂千金散盡還復來,只要能買到完整古籍善本,我方不惜出重金。萬磊非常爽快,又道:我已經跟燕商會協調過了,我們北平行省給燕商會減些稅,他們願意在技術轉讓一事上做出些讓步,從原本的十五萬兩減爲十四萬兩。不過他們要求你們儘快簽約並交付定金,而我也有一個要求,你們儘快把朝廷藏書整理一下,給一個書目給我。
公子如此慷慨好義,本官定盡力促成此事。一聽到降價,董倫大喜過望,不過他不知道,又有一個大陷阱在前面等着他一腳踏進去。
那好,我就等各位的好消息了,先不打擾了,告辭。萬磊一拱手,起身正要走,卻又好像是回想起什麼,道:哦,對了,書目一定要完備,不可弄虛作假,不然大家的面上都不好過。
一定,一定,我朝以誠信待人,絕無相欺。董倫嘴上說着,心底裡卻盤算着怎麼在書目上做文章,讓北平行省付出更大的代價。
然而,董倫不知道的是,萬磊要的只是書目,而這一份書目他早就派精忠衛到金陵去收集了,之所以跟明朝明着談這事,是讓明朝覺得有利可圖,有機會把轉讓費掙回去,好讓他們咬咬牙先把這十四萬兩的轉讓費給付了。
而一旦拿到了這筆轉讓費,萬磊就會把明朝晾到一邊,絕口不提收購古籍一事。當然,不提不等於是不要這些書,萬磊有的是辦法把這些書弄到手,只是不想便宜明朝廷而已。
董倫當然不知道萬磊打這種過河拆橋的算盤,他一送走萬磊一行人,就興沖沖地給朝廷寫奏章彙報此事,並提出了好幾條建議,比如說裁頭截尾,比如說以假亂真,用這各種手段來作假,讓北平行省編不成這書,以後再借機敲竹槓。
董大人,此乃天賜之良機,我方要盡力斡旋,讓那些人將那一筆錢又吐出來。一名使臣見董倫書成撩筆,喜道。
對,他們不把這筆錢吐出來,我們就不把書給他們,讓他們編成一部四不全的書。又一名使臣也恨恨地說道。
嘴都牢一點,誰若是多嘴壞事,本官定上奏朝廷,嚴懲不貸。董倫卻是一皺眉,厲聲喝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