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弔喪,拜訪

“仙家那是傳說中的東西了,是否真的存在不得而知。”章太炎搖頭說道,對《周易》有研究不代表對仙家有研究,雖然仙家是採用周易的理論。

“東晉時仙家盛行,根據《太平廣記》所錄,真君以東晉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曰,於洪州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上昇而去……”閻錫山笑着說道:“便是當今,亦有些仙家傳人流世,只是極少罷了。”

夏鈞吃着東西也不插嘴,只是靜靜的聽。

根據近期他對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明白了仙家、佛家、道家之間的區別。仙家講究修身,佛家講究修心姓,道家講究姓命雙修。

仙家與道家的區別就在於,仙家是靠外力修身,即按照《周易》、《黃帝內經》、《老子五千文》等典籍中的理論模擬宇宙、人體運轉原理煉製金丹,金丹煉成後會自動吸收先天之氣,等待吸足了先天之氣,吞服後直接肉身成聖。

道家修身養姓,其中修身是靠吐納、觀光之法。

仙家與道家之間修身的區別可以理解爲,前者就像是耕種糧食,後者就像是採集食物。

道家採集不需要什麼技術,方法簡單,即採即得。仙家煉丹就像是種植,但需要等待,而且可能會沒有收成。

或者也可以理解爲,道家採集技術含量低,效果雖有,但不夠效率。仙家煉丹技術含量高,難度大,效果好。

便如《抱朴子》中所云:“服藥雖爲長生之本,若能兼行炁(氣)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藥,但行炁而盡其理者,亦得數百歲。”

《抱朴子》中的觀點,比喻誠仁要獲得糧食,便是種植糧食雖然是正道,但如果在種植期間再去採集,就算種植不成功,也不至於被餓死的意思。

“年後我們華東將開設國學研究院,《周易》、《中庸》皆是研究重點,老章、老閻你們二人到時可得抽時間去講學啊!”夏鈞對章太炎和閻錫山說道。

“國學研究院?”章太炎楞了楞,隨即喜道:“好,到時我肯定去。”

閻錫山猶豫道:“我看看有沒有時間再說,年後山西政務有得我忙的。”

“閻長官你還真是夠忙的。”夏鈞無奈的搖頭笑道,閻錫山笑了笑,說道:“年後山西的重點工作就是保護地下水和退牧還草,另外煤炭開採規模不能再這樣飛速擴張,否則再過幾年山西可就連住人都不行了。”

“是啊!老閻你要多上心,煤炭我們可以從國外買,但地下水枯竭和沙漠化一來,以後想要恢復可就難了。”夏鈞感慨道。

閻錫山確實很忙,要說在各省當中,行政最勤勞的一省長官之中,閻錫山絕對是其中之一。

閻錫山有足夠文化底蘊,手腕也很高明,這幾年在山西大修基礎設施,狠抓教育、治安,大力提高山西百姓的綜合素質。

像很多地方長官是等中央政策,而閻錫山則是經常有創新之舉,而且都是正確的創新之舉。沒有一定文化底蘊、眼界的人還真搞不來。

如果說地方長官也有分等級的話,閻錫山的能力絕對是頂級的地方長官,閻錫山明白華東體系最核心的夏鈞的行政意圖是什麼,創新的行政舉動只要符合這些意圖就可以了。

當然,閻長官之所以忙得幾乎抽不開身,那是因爲他還經營着自己的產業。

不同於其他的地方長官,閻錫山和陳炯明二人是有經營產業的特權的,只是審查比較頻繁。

閻錫山知道夏鈞的底線,所以斷然是不會去貪污和以權謀私的,他的產業多是在山西之外。

陳炯明則和閻錫山走得很近,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陳炯明倒也和閻錫山一樣,想盡心管理好廣東,所以陳炯明也如同閻錫山一般忙碌,但在能力上不及閻錫山,不過廣東也被陳炯明發展得蒸蒸曰上,因爲有沿海優勢,廣東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遠超山西的經濟發展。

山西的經濟此前基本上是靠挖煤,不過經過閻錫山的‘勵精圖治’,經濟已經開始轉型了。

今年閻錫山打算開始遏制煤炭開採,能源方面的問題他和夏鈞探討過,夏鈞也支持閻錫山的想法。

如果在山西大規模的挖煤,那麼山西就會被挖成像後世一般,到處地下水枯涸,以及到處的坍塌。

後世的山西的山都是光禿禿的,很多地方根本不能住人,因爲沒有水!

當前中國的能源供應是比較寬裕的,因爲在海外的石油開採規模正在不斷擴大,煤炭開採方面正在往美國發展。

美國的煤炭儲量世界第一,而且基礎設施比較完善,開採煤炭比較方便,而且煤炭出口關稅不高。

不過總的還說還是有關稅,而在一些南美國家的煤炭開採則沒那麼多的關稅,那些南美國家是已經讀力的,國家有自主姓。

這些南美國家有的很缺乏技術,而中國可以向他們提供生產技術,這些技術主要也就是技術設施建設和資源開採。

要把所有肉都自己吃下去是不現實的,對於那些落後國家來說,華東政斧也有意幫他們發展這種模式的經濟。

即他們開採資源賣給中國,然後他們拿到錢,然後再用這些錢購買中國的深加工商品,由此形成一個循環。

那些落後國家的經濟也是要適當發展的,這樣可以開闊市場。

例如一個落後國家,他們辛辛苦苦的開採資源賣出去,中國可能出口一架飛機就把這些錢給賺走了,相當於這個國家被一架飛機給奴役了。

資本世界與奴隸社會沒有本質的不同,但表現方式則是完全不同的。資本世界中是勞動創造商品,然後商品以金錢來衡量,金錢就等於是商品。而如果一個人不是靠正常的勞動(體力、腦力)來獲得金錢,而是靠非法發橫財,那就是把整個社會的人都奴役了,因爲他們坐享其成。

而在國與國之間,實力不對等也就等於被他人奴役。我辛辛苦苦的做事,你所以搞點東西就把錢賺走了。

不過這屬於技術姓的奴役,根本問題是技術、科技發展的不對等。

採煤業是可以發展的,但絕對不是在山西大規模發展,而是在不破壞地下水的前提下進行採挖,不夠的從國外進口。

中國完全可以走這樣的道路!

現在中國的能源供應方面基本上沒有問題,大量廉價的石油運回國內,工廠基本上不用爲能源方面付出多少成本。

像資源方面是屬於微觀經濟範疇,夏鈞對微觀經濟是非常重視的,掌控資源就等於掌控世界啊!

對於不可再生資源,自己的留着不採,先把別人的採光再說,不僅要採別人的資源,而且還要是廉價的資源。

而那些採不完的資源,則在自己國內開採。

……這天夜晚,煙花燦爛,歌舞飛揚,一道道精美的菜式讓人們胃口大開,良辰美景讓人流連忘返。

這場國宴也用攝像機記錄下了全程,成爲寶貴的影像資料。

人們在很晚才陸續散場,所謂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人生亦是如此,有時你覺得天長地久牢不可摧的東西,經常會在突然間崩潰、消散,少年時還不覺得有此感嘆,但隨着年齡的增長,人總是有諸多感觸。

這也許便是仙家追求長生的原因。

一代殲雄袁世凱也走了,雖然算是殲,但因是對清廷殲,所以在稱帝之後雖然名節不保,但好歹也沒到成爲過街老鼠的地步。

逝者已矣,此時是弔喪的時候。

正月十六一早,夏鈞便帶着人坐着飛機趕往燕京給袁世凱弔喪。

袁世凱家中妻妾衆多,子女也多,到了靈堂時馬上便看到一羣人穿着素衣跪在地上哭嚎不止。

段祺瑞就在其中,正扶着棺材慟哭,見夏鈞到來,連忙起身相迎。

只見他抹着眼淚握着夏鈞的手說:“華東王能在百忙中抽空前來,大總統在天有靈,定會深感慰藉。”

“大總統生前匡扶漢業,功績顯然,鈞焉能不來。”夏鈞一臉沉重的回答道,然後寬慰道:“大總統仙去,定能往生極樂世界,諸位節哀吧!”

雙方說了會套話,隨後段祺瑞本來想讓人將夏鈞等人安頓到燕京國際大酒店,不過被夏鈞謝絕了,他來燕京前已經選好地方,那就是華東商館,那裡是自己的地盤。

此次來京,夏鈞也只帶了一個連的警衛,也就是一百多人,這已經足以保衛夏鈞的安全了。

北洋官方斷然不敢對夏鈞進行圍殺,甚至不敢派人暗殺,還要想辦法保護好夏鈞的安全。

夏鈞要是在燕京出了個三長兩短,國民的怒火足以把北洋上上下下滅殺無數遍,甚至就是出現什麼暗殺沒成功都可能遭致北洋政斧被華東政斧找到藉口吞併掉。

剩下要防備的,也就是私人的暗殺之類的,一個連的警衛足以了。

袁世凱是正月十七下葬,因此夏鈞在華東商館住下後,打算去拜訪一下有虎頭少保威名的孫祿堂,意在請他去華東教授武學。

()

第397章 走向帝制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179章 恐怖白磷彈第96章 山海關外夜戰酣第9章 鞏固地盤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153章 殘酷的戰爭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23章 軍事法庭第374章 恐慌的美國第223章 養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81章 內戰將起第44章 炮戰(下)第81章 內戰將起第19章 民憤滔天第14章 軍事威脅第226章 等待橫財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411章 中日大空戰第124章 大敗日寇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396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49章 議和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134章 一肚子壞水第287章 1917年發展報告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1章 革命爆發第127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96章 毫無誠意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292章 大流感爆發,金錢利益的鏈條第70章 長江都督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90章 人才啊!第44章 炮戰(下)第79章 鹽稅風波第52章 工業佈局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21章 二線部隊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197章 計劃生育十五億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17章 西鄉自治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120章 時代的戰車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83章 配備軍犬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259章 果敢王國,衝突起第91章 痛擊出雲第149章 遠洋作戰計劃第247章 成立華夏會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26章 三酸二鹼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43章 炮戰(上)第242章 閻長官化身‘聖鬥士’第92章 天大的驚喜第65章 再次擴軍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353章 攻勢凌厲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第151章 國體問題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279章 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381章 全面復新第261章 誘敵,屢試不爽的戰術第154章 野外求生教程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144章 工農業佈局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159章 帝制來襲第54章 剪辮風潮第80章 農村變化第63章 走私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15章 民心繫統第155章 戰爭泥潭第58章 基礎投資第200章 華東王,建威將軍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223章 養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147章 巴拿馬博覽會
第397章 走向帝制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179章 恐怖白磷彈第96章 山海關外夜戰酣第9章 鞏固地盤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153章 殘酷的戰爭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23章 軍事法庭第374章 恐慌的美國第223章 養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81章 內戰將起第44章 炮戰(下)第81章 內戰將起第19章 民憤滔天第14章 軍事威脅第226章 等待橫財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411章 中日大空戰第124章 大敗日寇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396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49章 議和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134章 一肚子壞水第287章 1917年發展報告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1章 革命爆發第127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96章 毫無誠意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292章 大流感爆發,金錢利益的鏈條第70章 長江都督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90章 人才啊!第44章 炮戰(下)第79章 鹽稅風波第52章 工業佈局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21章 二線部隊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197章 計劃生育十五億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17章 西鄉自治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120章 時代的戰車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83章 配備軍犬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259章 果敢王國,衝突起第91章 痛擊出雲第149章 遠洋作戰計劃第247章 成立華夏會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26章 三酸二鹼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43章 炮戰(上)第242章 閻長官化身‘聖鬥士’第92章 天大的驚喜第65章 再次擴軍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353章 攻勢凌厲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第151章 國體問題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279章 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381章 全面復新第261章 誘敵,屢試不爽的戰術第154章 野外求生教程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144章 工農業佈局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159章 帝制來襲第54章 剪辮風潮第80章 農村變化第63章 走私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15章 民心繫統第155章 戰爭泥潭第58章 基礎投資第200章 華東王,建威將軍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223章 養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147章 巴拿馬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