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技術互換與貸款

bookmark

2月19日,鄭觀應被挖到了新增的‘華東近海運輸公司’擔任總經理,負責國內各港口和長江水道的運輸業。

夏鈞從系統中兌換了20艘1000噸級的小型輪船,10艘2000噸級輪船,以及5艘3000噸級輪船,花費了一百六十五萬點積分。

這些船隻暫時還能應付一下,不過以後肯定是不夠的,因此還需要向馬尾造船廠訂購輪船。

馬尾造船廠已經能夠自主建造貨船、漁船和客船了,並且接了海軍的訂單,正在製造一艘8000噸級的巡洋艦,以及十艘800噸級的驅逐艦。

船廠中還招募了近兩百名外國技工,這些技工都是王成義從英法德等國的造船廠中高薪挖來的。

鄭觀應做爲曾兩次主持輪船招商局的人物,對於國內航運十分了解,更對同古洋行、怡和洋行等霸佔長江航運的洋人很熟悉,曾在競爭中幫助輪船招商局擺脫困境,讓他來出任華東近海運輸公司總經理的位置算是再合適不過。

年齡則不是問題,70歲還是可以奮鬥的,如果按照原定歷史,這個老頭還能活十年,給華東近海運輸公司幹個七八年總是可以的讀書閣!

主持完近海運輸公司的剪綵,夏鈞又跑去遠洋運輸公司,近期華東自治三省的出口、進口十分頻繁,華東自治三省的出口商品比較去年又增加了四分之一,增長速度十分迅猛。

遠洋運輸公司那50艘商船顯然不夠用了,遠洋運輸公司平時都是李詩婧幫忙照料,不過昨天李詩婧剛被檢出懷孕了,夏鈞只能自己去打理。

聽到李詩婧懷孕的消息時夏鈞有些迷茫,說不上什麼感覺,貌似自己要當爸爸了。另外醫生說李詩婧已經懷孕三個月了,所以夏鈞把李詩婧手上的事情接過手打理,一部分則交給李盛國打理。

爲了跟上進出口運輸的需求,夏鈞再次兌換了20艘萬噸級商船,花掉了六百萬點積分,加上這20艘,華東遠洋公司已經擁有了70艘萬噸級遠洋商船,這個數量已經將近趕上德國人的萬噸級商船了。

不過德國人的運輸力量遠遠要高於華東遠洋運輸公司,因爲他們不僅有萬噸級商船,還有2萬噸級商船,而噸位低於萬噸的更多。

接着夏鈞又跑到了華東銀行,李盛國最近按照夏鈞指示挖到了一個叫陳光甫的年輕人,陳光甫可是近代著名銀行家,他開辦的上海儲蓄銀行後來成爲近代中國最大的銀行,夏鈞的華東銀行就是照抄未來的上海儲蓄銀行的經營方式。

此時的陳光甫剛回國,一直沒有資本開一家屬於自己的銀行。

當陳光甫看到到處開設起來的華東銀行時,心裡可謂是拔涼拔涼,他腦海中醞釀已久的銀行經營方式,被這家華東銀行都給搶先用出了,而他的銀行在哪裡還不知道,因爲沒錢。

夏鈞到了華東銀行,見到了被邀請來的陳光甫。

也沒多說什麼客套話,夏鈞開門見山的說,想要再開一家‘中國工商銀行’,想請陳光甫擔任總經理,這讓陳光甫很意外。

他在國內並無太大的名氣,爲什麼請他擔任即將開設的‘中國工商銀行’總經理?

正缺乏機會的陳光甫馬上答應了下來,此時陳光甫最需要的就是一個機會,而華東銀行的實力有目共睹。

實際上這家‘中國工商銀行’算是‘華東銀行’的子銀行,夏鈞自然知道不能把jī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就好比在人們擠兌的時候,目標一般都是衝着一個銀行去的,如果有兩家銀行的話,資金互相週轉一下,抵抗力就大大增強。

不過嚴謹的經營依舊是銀行防止出現不良資產的重要因素,只要不良資產少,那麼銀行就可以健康的運轉,這纔不會導致破產。

中國工商銀行的開辦很快確定了下來,夏鈞將撥給工商銀行一千萬元的資本,而工商銀行主要的業務就是給工商業放貸。

華東銀行平時也給工商業放貸,不過很多時候是以直接入股的方式給工商業提供資金,另外,華東銀行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目前最急需的交通投資上。

……

2月21日,德國的軍事交流團到達了上海,隨即前往杭州進行軍事交流,這次軍事交流將持續半個月。

雙方主要就陸軍作戰理念展開交流,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就軍事技術上的交換問題展開商談。

德國人對華東自治政fǔ所擁有的諸多武器都很感興趣,特別是飛機和潛艇,以及那些單兵武器。

這方面夏鈞讓劉文洪出面進行商談,陳軒宇去德國訪問了,要一個月後纔回來,夏鈞也就讓他這個副參謀長上了。

就可以交換的武器技術上,夏鈞授意劉文洪當前可以把衝鋒槍、輕機槍,以及迫擊炮、潛艇的圖紙提供給德國人。

條件是德國人用大型火炮生產技術,以及炮彈、魚雷的生產技術來換,另外還需要購買大型船塢,另外最好是能爭取到貸款。

劉文洪和德**事交流團的商談比較順利,德國的軍事交流團在參觀了海軍潛艇後,對這種先進的潛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對於交換技術並無太大的異議,同意了華東自治政fǔ提出的用潛艇技術換取大型火炮、炮彈、魚雷製造技術的條件。

接着德國人又用一條重機槍生產線換取了華東自治政fǔ的擲彈筒、bz-26輕機槍、衝鋒槍的圖紙。

若是以前,德國人肯定不會拿出這些技術的,要知道德國的武器在遠東是很有市場的,問題是華東自治政fǔ的軍事力量已經脫離了採購行列,而且華東自治政fǔ有技術進行交換。

至於德國人感興趣的飛機,夏鈞並未把技術交給他們,這個時候的飛機還賣不到好價錢,要到一戰爆發後才能賣到更好的價錢。

很快雙方談到了貸款和購買船塢的問題,在這方面,德**事交流團顯然無法做主,必須向德國皇帝請示。

在貸款問題上,劉文洪提出,華東自治政fǔ需要一筆大額的低息貸款,如果德國能給他們貸款4億馬克,華東自治政fǔ可以派遣狙擊軍官幫助德國訓練狙擊手,而且未來華東臨時政fǔ可以加大德國在遠東的利益。

在這個有些賣國的條件中,夏鈞自然有他的考慮,等德國在一戰中戰敗了,這個條件也就作廢了。

不過出於維護國家信用的考慮,這筆貸款還是要還的,若是國家信用被糟蹋掉了,那麼以後可就貸不到錢了。

……

德國,陳軒宇帶着軍事交流團到了德國慕尼黑軍事學院進行交流,他以前就在這所軍校就讀過,對這裡比較熟悉。

在這場軍事交流中,陳軒宇提出了狙擊手的概念,以及潛艇戰、空戰的概念,這很快促成了貸款等談判的達成。

德國皇帝雖然很好戰,而且也十分注重技術發展,對於華東自治政fǔ提出的貸款要求,很快就批准了。

不過前提條件是,這筆貸款的一半將用於購買德國的船塢、設備等等。

當德**事交流團提出這個條件的時候,夏鈞很快就拍板同意,很快這筆貸款就簽訂了下來。

四億馬克大致上相當於一億美元、兩億復興幣,這絕對是一筆鉅款,同時利息也只有3釐。

就如何運用這筆貸款上,夏鈞選擇了購買船塢和一些軍火生產線,德國人既然對他們開放了這些領域,自然要大肆採購一番。

船塢是目前最需要的,馬尾造船廠僅有一個萬噸級船塢,而更小的船塢也沒有幾個,王成義得到通知,連忙親自趕往德國購買船塢,以及其他造船設備,這次夏鈞給他撥了1.5億馬克,而另外0.5億馬克則讓陳軒宇在德國購買炮彈生產線。

這2億馬克是可以直接動用的,而另外2億馬克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到賬。

……

自從袁世凱在北京擔任大總統後,很快就遇到了資金上的難題。

此時全國各省被那些土軍頭所掌控,稅收根本收不上來,而滿清並未給他留下什麼錢,北洋軍又要改編,根本就沒有那麼多錢。

於是袁世凱首先向華東自治政fǔ提出了緊急貸款300萬元復興幣的要求,這筆錢將用於把國會遷移到北京的費用。

遷個國會要三百萬元,這花費還真是大的可以,夏鈞把行政中心遷到杭州,那麼多部門也僅用掉了兩百萬而已。

夏鈞納悶,給袁世凱回電報問:“遷移國會耗費何故如此之巨?”

結果袁世凱的電報上說,國會議員需要發工資,急需一筆貸款。

真官僚,不過夏鈞爲了得到之後的軍火採購,還是讓華東銀行給袁世凱貸了這筆錢。

現在中國看似統一,不過卻處於一種行政分裂狀態,湖北、湖南的黎元洪、譚延闓就不用說了,兩個都是舊官僚,山西的閻錫山也是舊官僚,特別是黎元洪,此時正在與革命黨進行殘酷的爭權奪利,連月內就殺掉了三十幾個革命黨人,而且數量還在上升。

江蘇、安徽、廣東則在革命黨人的控制之下,而云南都督蔡鍔則是立憲派,華東自治三省自然就不用說了,這是光明正大的自治。反正大小省份,沒幾個是袁世凱能夠把稅收收上去的。

袁世凱此時正在改編軍隊,是需要軍火的。

夏鈞的軍火公司開張已久,並未拉到什麼生意,當然也和槍炮品種不全有點關係,不過和德國人簽訂了一系列的技術互換和採購之後,這樣的情況將得到極大的改善。

第一更到!

下面會加快劇情發展!

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88章 擊沉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289章 來自中國的警告第77章 賄賂公使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91章 痛擊出雲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99章 保路高潮第180章 ‘燒烤’日軍第6章 民團成立第93章 威壓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393章 英美日海權級戰列艦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154章 野外求生教程第63章 走私第161章 戰爭持續第143章 華東級戰列艦第84章 交惡第197章 計劃生育十五億大結局世界新規則第96章 毫無誠意第38章 挖牆腳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391章 夏鈞的決心第91章 工業狀況第365章 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153章 殘酷的戰爭第104章 改組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3章 通電第241章 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206章 生計,發展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234章 爲了消滅南洋猴子第13章 民心未附第344章 中日空戰!第77章 賄賂公使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10章 七大軍區第30章 基礎工業第154章 野外求生教程第129章 打撈日本軍艦第39章 清室退位第301章 戰鬥結束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391章 夏鈞的決心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第396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49章 閻長官的狐疑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9章 剪辮子第68章 農業投資(二)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156章 栽培之恩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404章 以工代賑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88章 擊沉第381章 全面復新第418章 法德戰爭爆發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329章 可以擠奶的北極熊第198章 國學研究院第7章 重申軍法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64章 張自忠、衛立煌第62章 不務正業的委員長第230章 戰列艦下水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279章 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83章 行軍演習(二)第374章 恐慌的美國
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88章 擊沉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289章 來自中國的警告第77章 賄賂公使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91章 痛擊出雲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99章 保路高潮第180章 ‘燒烤’日軍第6章 民團成立第93章 威壓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393章 英美日海權級戰列艦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154章 野外求生教程第63章 走私第161章 戰爭持續第143章 華東級戰列艦第84章 交惡第197章 計劃生育十五億大結局世界新規則第96章 毫無誠意第38章 挖牆腳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391章 夏鈞的決心第91章 工業狀況第365章 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153章 殘酷的戰爭第104章 改組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3章 通電第241章 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206章 生計,發展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234章 爲了消滅南洋猴子第13章 民心未附第344章 中日空戰!第77章 賄賂公使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10章 七大軍區第30章 基礎工業第154章 野外求生教程第129章 打撈日本軍艦第39章 清室退位第301章 戰鬥結束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391章 夏鈞的決心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第396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49章 閻長官的狐疑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9章 剪辮子第68章 農業投資(二)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156章 栽培之恩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404章 以工代賑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88章 擊沉第381章 全面復新第418章 法德戰爭爆發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329章 可以擠奶的北極熊第198章 國學研究院第7章 重申軍法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64章 張自忠、衛立煌第62章 不務正業的委員長第230章 戰列艦下水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279章 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83章 行軍演習(二)第374章 恐慌的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