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全面經濟蕭條,飢餓總統與拖拉機內閣

“像什麼電器下鄉,汽車下鄉,電話下鄉活動

不過農村人口現在已經不多了,此時中龘華帝國的大部分人口主要都變成了城鎮人口,刺圌激城鎮人口消費更簡單,因爲離商品銷圌售點更近,而且城鎮生活需要也比農村的標準要高出一些。

什麼電器打折促銷,七七八八的都出來了。

車貸利率更是在1929年被一擼到底,竟然比儲蓄利率還要低出一些了,這大大刺圌激了家庭汽車的銷量。

之前的汽車普及程度已經很高了,全國有21%的家庭都擁有了家庭汽車,不過分佈結構不是很平衡,較早發展的沿海地區在泡沫經濟下的發展層次更高,因爲沿海地區之前在住房問題上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因此直接就上了車貸,因此在沿海地區,家庭汽車的普及程度高達50%以上。

主要的市場還是內陸地區,而內陸地區的基礎設施還是不如沿海完善,把家庭汽車普及到內陸去,有助於建設內陸的基礎設施。

在公路方面,由於中龘華帝國的土地是私人的,因此私人也可以建設公路。

大量的家庭汽車的出現,使得公路也成爲了繼鐵路之後的又一個投資熱點,因爲汽車上公路要收費的。

只要繼續保持這樣的經濟繁榮程度,這些公路收回成本的時間很快,而且還能持續產生盈利,是很誘人的項目。

而華東銀行的那些包圌皮子銀行,也開始大量放出私人公路建設的貸圌款,利息也都很低。

航空業更是大量獲得貸圌款,各個城鎮的機場都在陸續的開闢,各航空公司還在不斷的採購飛機。

在車貸利率直降的情況下,內陸地區的汽車銷量猛增,沿海地區的汽車銷量同樣也在猛增。

這算是最後的瘋狂了吧!

由於汽車銷量猛增,汽車製造業吸納了大量的工人,實際上產品積壓嚴重的,也就是那些輕工業。

重工業產品方面,由於很大程度上屬於華東集團以及中盛、華盛集團這三大集團的壟斷生產,所以是比較有序的,生產規模是不會無休止的膨圌脹下去的。

輕工業由於也涉及到比較多的就業崗位,加上壟斷程度較低,因此經濟崩潰主要靠這些輕工業的積壓商品。

這就像是蓄洪一樣,突然把大壩炸了,一大片人都淹死了,從而使重工業也陷入半停滯狀態,從而影響到整個社會生產秩序。

這些重工業生產企業,主要以華東集團爲主,華東集團就像是古代的大地主一樣,由於財力雄厚,加上政圌府首先救助政策都是關照這些大企業,因此就算是生產陷入半停滯狀態,也能捱過去。

而且現在華東集團屬於國有資產,首先受救助政策的關照,相信沒有人會有意見。

說白了,那些中小型企業貸圌款難,呼籲銀行怎麼樣怎麼樣,永遠只是口號而已,喊一喊就走了,千萬別當真了。特別是在經濟恢復階段,銀行就是要中小型企業破產,以接收他們建設起來的產業。

在大政策確定下來的情況下,1930年中龘華帝國的經濟發展依舊迅猛。

而在1930年,銀行的放貸有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大部分的貸圌款都是短期貸圌款,也就是兩年的居多,三年的都很少。

爲什麼?

很簡單,如果放出了五年的貸圌款,那麼中龘華帝國不好等五年,不太可能讓經濟蕭條五年,最多隻能是三年。

也就是說如果貸出了五年的貸圌款,那麼三年後經濟開始恢復,那麼一些企業還是可以利用剩下的兩年的時間恢復過來,那麼就無法讓這些企業破產,以接收他們的資產。

所以子啊1930年,放出的貸圌款都是兩年的短期貸圌款,很多企業依舊幻想着,兩年後借一筆錢來把政圌府的錢還上,再從銀行拿到一筆貸圌款。

1930年,這是繁榮的絕唱的一年。

在瘋狂的建設和生產下,中龘華帝國於1930年,總產值突破了7500億亞元,而此時美國已經陷入了經濟蕭條之中,總產值在1930年下跌到了1206億美元,生產下降了1

3。中龘華帝國的7500億亞元的產值,達到了美國的31倍,本身中龘華帝國的國民年總產值就大大超越美國,加上1930年一增一減之間,差距也就更大了。

而在1930年,海軍軍備競賽方面,美國在投入的財力方面,卻依舊不減,可見美國圌保持海上霸權的決心。

中龘華帝國很大程度上是一個陸權國家,陸上霸權是其擅長的地方,美國要向防止中龘華帝國把手伸到北美去,必須有海軍充當保險。

中龘華帝國由於在1930年的產值已經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再次計劃增造兩艘猛將級戰列艦。

分別是衛青號,以及岳飛號。

這次是真的造,加上戚繼光號,真正的猛將級戰列艦達到三艘,而猛將級空殼艦達到了五艘。

1930年,中龘華帝國中龘央財政收入高達850億亞元,這麼多錢的情況下,投入一點錢造兩艘戰列艦算什麼。

實際上,夏鈞手上的積分已經非常多了。

已經不在乎是幾艘猛將級戰列艦的問題了。

一艘先進的猛將級戰列艦,貌似起不到什麼太大的效果,因此夏鈞還是決定再造兩艘。

英美日這次在是否跟進的問題上卻產生了很嚴重的分歧,美國政圌府在經濟蕭條下,沒有錢再造更多的戰列艦了。

日本堅決要求要造,但日本經濟也受到了打擊,是僅次於德國的國家,日本經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被中龘華帝國在軍事上連續重創之後,加上出口業遭到中龘華帝國的打圌壓,也十分依賴美國經濟。

中龘華帝國再次增加了兩艘猛將級戰列艦,英美日的分歧較大,最終選了個折中的辦法,也選擇增造兩艘,至於增造四艘就算了。

在戰列艦競賽上,各國都下足了本事。

在軍備競賽激烈的情況下,中龘華帝國的經濟在繁榮之下走過了1930年,進入了1931年。

夏鈞還是決定讓國民好好的過一下春節,等元宵結束了,再開宰。

1931年的春節,是無比熱鬧的。

除夕那天,是於帝國建軍20周圌年建黨20周圌年等等的農曆最後一天,都趕上20這個整數。

那熱鬧程度難以形容了。

整個國家都籠罩在一片歡慶的海洋之中,國民在這一刻前所未有的幸福着。

夏鈞帶着些凝重的神『色』,按照往年的慣例,走完了春節的各種流程,同時還增加了登壇祭天等新活動。

正月二十日,元宵節過去了五天。

整個國家基本上恢復了正常生產。

當天,華東集團開始拋售手中的許多股票。

華東集團手上有大量的股票,特別是華東銀行手上最多,並且華東集團在泡沫經濟政策開始前,買了不少有潛力的股票此時這些股票都平均上漲了七倍,個別甚至上漲了二十倍。增長水平高於股市平均增長,因爲選的都是有價值的股票,什麼行業有價值,這很清楚的·泡沫經濟能帶動什麼行業發展,就買什麼行業的上市股票。

這些股票一出手馬上就被投資者們吃下了。

因爲當天銀行還未斷掉貸圌款資金鍊不是問題。

華東集團持續拋售了近一個星期的股票,股市股價未出現多大的波動。

華東集團當初在股市裡投入了不少錢此時完全收了回來,平均下來,當初投入的錢,獲得了700%的收益,只是短短的五年時間而已。而投入股市的錢,又是從銀行借的。

華東集團是股市最大的莊家。

莊家擁有信息優勢,特別走到了華東集團這樣的級別,玩股票閉着眼睛都不會輸錢。

資金開始抽逃了,而銀行又開始大量放出兩年的短期貸圌款,以補充股市資金。

大莊家開始抽逃資金,自然會有一些影響的,銀行貸圌款,只是爲了鼓動更多人把錢投入股市。

宰殺之前,越肥越好。

華東集團連續抽逃了五天,基本上把純粹投機『性』的股票全賣了。

接着,華東銀行開始賣一些無關緊要的股票,這些股票主要是以銀行融資方式獲得,或者是用設備換到的。

這些股票有些是長期持有的,但又不是太重要的,反正現在賣出去,等故事崩圌盤到一定程度了,又能低圌價買回來,唯一要考慮的,就是有人撿漏。

畢竟股市冷到一定程度,就會有人出來抄底撿漏了,抄底失敗也沒什麼太大的損失,反正那些被撿漏的股票未來肯定能夠上漲。

所以爲了防止損失,那些重要的長期持有的股票,併爲出圌售,出圌售的都是一些可以長期持有,但並不是很重要的股票。

一連七天之後,華東集團的那些銀行集體收縮了放貸數量,當天前去申請貸圌款的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大多都沒有拿到貸圌款,拿到貸圌款的只有一部分。

資金鍊頓時出了問題!

很多企業還貸圌款,還是去擔保公司借的錢。

結果從擔保公司那裡拿了錢還到銀行,銀行卻不出錢了,這些公司直接沒錢還給擔保公司。

擔保公司也就是私人集圌資,這種集圌資利率較高。

這些擔保公司的最大客戶就是那些公司,那些公司一般只借幾天的錢來應付一下銀行,讓自己的公司不倒閉。

銀行不出錢,頓時坑死了一大片。

擔保公司頓時大量虧損,很多擔保公司甚至直接倒閉,至於那些把錢放到擔保公司的個人顯然是拿不到錢了。

擔保公司都破產了,還問誰要去?

官方雖然承認擔保公司的地位,但卻沒有規定擔保公司倒閉後錢問誰要。

除了沒收擔保公司的一切財產,把擔保公司的老闆家產都查抄掉,然後把這些財產變現爲資金再還給個人。

有多少就給多少,平均的給,至於虧掉的錢,還是那句話,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當天,杭州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大部分開始下跌,但跌幅不是太大然而到了第二天,跌幅更大了。

第三天,許多股票都跌停了。

第四天,政圌府終於出來救市了在一番姿態表演之後,官方宣告救市失敗。

第五天一路跌停。

隨着股市的狂跌,以及銀行緊縮政策的施行,大量企業破產,僅僅五天時間,就破產了三千多家大小不等的企業。

銀行走最忙碌的,到處接收破產公司的資產。

這些企業,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包圌皮企業,因爲企業貸圌款,政圌府是嚴格把關的,不是誰都貸。

就如同企業貸圌款的抵押問題必須拿有用的資產抵押,像什麼汽車是抵押不了的,就算是再貴的汽車都是沒用的。

銀行根本就不承認這些東西的價值,只有用土地、工廠等不動產來抵押,銀行纔會乾脆的放款。

同時銀行在貸圌款時,對企業本身覈查力度很大。

因此能夠申請企業貸圌款的,大部分都是真材實料的公司不是那種騙錢的。後世不少人搞騙錢的空殼公司先註冊化八個公司,然後去貸圌款貸圌款下來跑去買豪車、手錶,然後把車抵押再貸圌款,七八個公司都貸圌款之後,錢就不斷的轉來轉去的,沒錢了就去找擔保公司借高利貸。

此時中龘華帝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這種現象,但不是太多,審覈力度這麼大,不可能出現太多。

至於出現了,也無關緊要了。

經濟崩潰一來,銀行緊縮政策一搞,股市開始崩圌盤,上市企業拿不到資金,頓時也出現了破產。

而那些投資者,則被套牢了。

人們瘋狂的將股票甩出。

不少人也開始跳樓。

這些跳樓者,一般都是借錢炒股的。

如果是用自己手上的錢去炒股,絕對不會弄到要去跳樓的地步。

用自己的錢買股票的話,去銀行申請個人貸圌款,最多也就申請個一千元的貸圌款下來,這大概是一個普通家庭一年半的收入。

只是欠下這些錢,還是欠銀行的,銀行不可能催得那麼緊,一般是搞不出人命的。

只有那些借了錢買股票的投資者,纔會跳樓。

對於這些跳樓者,帝國政圌府出動了不少警力去勸阻。

經濟陣痛是必然需要承受的,這些人只能說是看不太清楚,最慘的就是羣人,不過把他們『逼』得走投無路,這也並非是帝國的本意。ˉ-

這些人借錢一般都是從擔保公司借的,因此經濟一崩潰,擔保公司幾乎是全線陣亡。

很多人之前是從銀行貸圌款,然後把這些錢放到擔保公司去吃利息,結果擔保公司一死,這些人的錢莫名其妙-的也就沒有了,還欠銀行一筆個人貸圌款。

就擔保公司的問題,中華帝國這時進行了全面的清理,將各擔保公司的所有財產一律接受。

就那些擔保公司貸出去的錢,帝國採取了一種不催收的態度,這讓很多想跳樓的投資者打消了心思。

面對那些負債累累的投資者,中華帝國出臺了《個人破產法案》,欠債到一定程度的個人,可以根據該法案申請破產。

個人破產和企業破產有區別,企業破產了把資產一收,企業老闆不用再承擔任何責任,除非是有詐騙行爲。

個人破產,則是在投資失敗後能夠適用的法案,如果錢被用來揮霍享受掉了,那就不能按照該法案申請個人破產。

但個人破產之後,還是還錢。

例如欠下了一萬元,破產之後可以減免到個人貸圌款的額度,也就是一千元的地步。

也就是說,還錢還是要還的,但帝國不會讓這些投資失敗的個人投資者還一輩子的錢,那些實在還不起的,不切實際的金額全部砍掉,只保留能夠還得起的限度,這樣也就靠譜一些。

如果按照經濟繁榮時期的收入,普通家庭一年半就能夠賺到一千元,那麼節衣縮食之下,最多三四年就能夠把錢還掉。

至於個人投資的錢是如何獲得,那麼帝國不管。

不僅是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連借錢都得謹慎。

個人破產法案,對銀行來說並無損失。銀行也不指望這些被圌『逼』到要跳樓的投資者還錢,而這些投資者跳樓之後,銀行還是照樣收錢,因爲投資者借來的錢是從私人手上借的,其他借錢的人收不到,又欠着銀行的錢,這些私人也得還銀行的錢,至於別人欠你錢,銀行不管。

經濟泡沫的破碎,等於是中華帝國徵收的一次前所未有的重稅。

很多民衆,整個家庭欠下銀行半年至一年半不等的個人收入,等於說他們未來必須爲帝國免費工作這麼長的時間。

《個人破產法案》出臺後,跳樓的投資者頓時減少了大部分,這個法案就如同是一根救命稻草。

夏鈞主持推出的《個人破產法案》,是給那些損失最慘重的羣體提供一個保護,一個最基本的保護。

資本吃人不吐骨頭,從這種將人『逼』到跳樓的現象中可以充分的體現。這個法案,則保障了個這些羣體不用永遠揹負債務,可以將損失分攤到其他人身上去。

對於這個法案,帝國內部有些爭論。

一部分借出了錢的民衆反對這一法案,但卻不得無奈接受事實。

正如媒體所說的那樣:“這些人永遠不可能還清債務,如果不立法的話,那些投資者必然會走投無路之下輕生,那樣同樣也拿不到錢。立法與不立法,本質上借錢的人都是拿不到錢的,既然是這樣,何苦將人『逼』死?”

中華帝國的經濟泡沫崩潰之後,中華帝國立即啓動了失業救助法案,隨着大量的工廠破產倒閉,銀行接受了不少企業。

並非是企業欠下了銀行錢銀行才能接收企業,當經濟崩潰之後,很多企業都發不起工資了,而又有很多商品積壓賣不出去,賣工廠也沒人要,這時候只能申請破產了。

申請了破產之後,則是華東銀行出面接收企業資產,然後將工人的工資發出,接着華東銀行將庫存的積壓商品記錄封存。

銀行緊縮政策,是泡沫經濟破碎的主要原因。

但不緊縮也沒辦法,泡沫經濟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

要養肯定要宰的,否則將沒有任何前進的動力。

同時隨着經濟崩潰後,經濟蕭條的不斷加深,不動產的價格不斷下降,華東銀行已經開始逐步以十分低廉的價格收圌購不動產。

爲什麼會造成壟斷?

就是因爲這樣才造成了壟斷。

華東銀行的時間很緊,只有兩年到三年時間。

因爲這次經濟蕭條定下的期限就是兩年到三年之間,兩年後中龘華帝國將會在那段時間出臺恢復經濟的政策。

而在此期間,中龘華帝國中龘央面臨着一個很嚴峻的政治表演考驗。

要有一個替死鬼。

美國的替死鬼是總統胡佛,柯立芝顯然明白美國經濟要崩潰了,接下來上臺的就是替死鬼,因此儘管競選連任可能『性』極大,但柯立芝選擇了退隱。

胡佛,此時是美國‘偉大’的人道主義救援者,當然救援的都是白人。

中龘華帝國也要有一個替死鬼。

夏鈞在經濟崩潰之後,乾脆宣佈,將一切經濟問題交與內閣處理,而他則經常出現在軍事新聞當中。公衆在看到夏鈞的面孔和新聞報道時,都是軍事方面的。好似夏鈞已經轉型爲一名職業的總司令,不再過問政務。

內閣商量來商量去,最終,遊正斌在半主動半被動的姿態下,被推舉成了這個替死鬼。

遊正斌知道,這兩年下去,他的名望將一落千丈,但爲了帝國偉業,只能硬着頭皮上了。

於是乎,遊正斌整天都在糾纏着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反經濟危機。

在經濟蕭條的背景下,中龘華帝國民衆要求中龘央政圌府立即給出一個好的解決方案,遊正斌在公衆面前,信誓旦旦的表示,中龘華帝國中龘央內閣正在努力商討方案。

“我們中龘華帝國是一個新興資本國家,面對這種經濟大蕭條沒有太充足的經驗。各位同胞們再耐心等一等,不要急。三年內,帝國在三年內一定會走出經濟蕭條的陰霾……”遊正斌頻繁出現在公衆面前,展開了他的政治表演。

一開始民衆還對遊正斌主持的‘遊氏內閣’充滿信心和期待,但遊氏內閣在接下來的兩年多時間裡,卻是讓民衆大大的失望了。

因爲遊氏內閣,採取了一系列的‘拖延、推諉、扯皮,的政策,不斷的試圖轉移民衆視線。

一些羣體對於遊氏內閣極度不滿。

不過經濟蕭條雖然襲來但中龘華帝國的經濟還算是有很大的保存,有一大批的企業並未收到波及。

主要是中龘華帝國對那些積壓商品進行了銷燬。

這些商品多是農業產品和輕工業產品,這些產品在生產上是比較容易的週期『性』很短,而牽扯到的就業崗位卻不少因此中龘華帝國將這些商品銷燬之後,輕工業開始一定程度上恢復了過來。

實際上,華東銀行要的主要是不動產。

像輕工業方面,華東集團要不要都比較無所謂,但有的話,肯定也不會拒絕。

重工業方面,大部分屬於華東集團壟斷的,雖然也有一些民企進入重工業,但規模不大,這次經濟危機主要吞吃的工廠就是這些重工業民企。

像中盛集團、華盛集團,則屬於壟斷集團之中,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則屬於保護行列。

兩大集團本身財力較爲雄厚,經濟危機一來,有足夠的實力支撐過去,而華東集團則用手中的輕工業資產換取到了更多的兩大民企集團的股份。

中盛集團和華盛集團本身在股份上就和華東集團糾纏在一起屬於兄弟集團,而這次經濟蕭條華東集團所擁有的兩大集團股份有所增加。

三圌條壟斷鉅艦,逐步形成。

同時那些交通設施,也是這次經濟蕭條之下銀行的重點收取項目。

不過那些交通設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貸圌款修建的並不多,因爲這些基礎設施回報時間較長。

因此一般都是民間集圌資修建,因此很少是貸圌款期限一到就能完全接收的。

但破產的人不少,他們的資產被華東銀行接收,因此這些基礎設施的股份,被銀行所掌控的不斷增加。

同時銀行開始收圌購這些鐵路、公路、電站等基礎設施,由於經濟蕭條,所以價格都大幅度下跌。

銀行走這次經濟蕭條當中最爲忙碌的,因爲銀行不僅要接手破產企業的資產,還要對這些資產進行徹底的統計分類,同時進行整合。

對於那些具備很高價值的不動產,銀行將進行保留。

而那些不是很具備價值的資產,則被銀行納入了出圌售或者出租的行列。

對於銀行來說,這絕對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而銀行屬於國有資產,等於是政圌府的豐收季節。

隨着中國經濟蕭條的爆發,整個世界的經濟都陷入了冰點之中。

但在第三世界聯盟,民生情況還算好,所有第三世界高級成員國都全體施行了失業救助法案。

凡事失業人口,每個星期都能領取到基礎生活物質保障。也就是食品、衣物等物資。

同時第三世界聯盟加強了社會治安,加強了對輿論的控制。

對於這次經濟蕭條的解釋,大部分責任都推到了美國身上,美國成爲了這次中國經濟崩潰的罪魁禍首。

中龘華帝國經濟的崩潰,則馬上蔓延到了其他成員國。

美國比中龘華帝國更早爆發經濟危機,加上民衆對於銀行運作流程不熟悉,因此普遍先入爲主,將原因歸結於美國『亂』搞。

因此在這次經濟蕭條當中,民圌怨並不是很大。

民圌怨也是有一些的,主要抱怨帝國遊氏內閣不給力,無法帶領帝國走出經濟困境。民衆對帝國還是擁戴的,並未出現什麼太嚴重的民意問題。

遊正斌這個替死鬼算是當定了,他也明白,自己的仕途已經差不多走完了,未來必須退隱一段時間,但再度出山是完全可能的。

之所以會願意當這個替死鬼,主要是因爲遊正斌現在還很年輕,他只比夏鈞大兩歲而已,退隱個幾年也沒問題。

等再度出山的時候,他就功勳彪炳了。

雖然暫時的名望會受到影響,但後世流傳之名定然不會有影響。

1932年,皇漢三年。

經濟蕭條的第二年,這一年,中龘華帝國的失業人口增長到了1億人,位居全球實業人口之首。

然而在失業率上,中龘華帝國只達到了26%而美國則有近2000萬人失業,失業率高達35%。

世界經濟陷入冰點,全球破產的企業已經上升都了16萬家,其中中龘華帝國破產了近5萬家企業。

中龘華帝國的經濟位居全球之首,但壟斷程度也是較大的,包圌皮公司也少,因此企業數量並是那麼多。

整個世界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

3,國際貿易額下降了2

中美兩國都在收割着碩果累累的市場,同時英法等國家的銀行資本,也在收割着本國的碩果。

但英法等國在經濟繁榮期間未得到太大的發展,因爲進口的東西太多了,因此英法等國的銀行家雖然加強了壟斷,但並未將豬養大。

同時隨着時間的推移,破產的企業越來越多,經濟狀況持續惡化。

銀行一個個都快吃撐了。

中美兩國好似在經濟上保持了很的的默契,誰都沒有恢復經濟的想法。但兩國卻又在賽跑,想要加快速度將更多的資產掌控到手中。

不過,美國顯然失算了。

以美國華爾街的銀行家們估計,中龘華帝國起碼也得四五年才能完成收割,但實際上中龘華帝國定下的時間卻不到三年。

在經濟蕭條期間,各國都加強了軍備。

但此時還未到發力的時期,因此雖然有所加強,但力度不大。

時間很快進入了1933年,皇漢四年。

經濟蕭條已經進入第三今年頭了,世界經濟依舊沒有任何改觀。

世界兩大超級大國,中國和美國都陷入經濟冰點,美國總統胡佛被美國人譽爲‘飢餓總統’。

由於美國沒有失業救助法案,失業羣體被餓得吃不飽飯。

而中龘華帝國內閣首輔遊正斌則被譽爲是‘拖拉機首輔’,以此來諷刺他的決策效率低下,到現在還未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

就在1933年5月,中龘華帝國已經內部草擬了新內閣名單。

八千字大章,一萬三更新完畢!()

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265章 英軍反攻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316章 新俄國變化第71章 瘋狂舉債第76章 邀請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356章 朝鮮戰爭結束第112章 殲滅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329章 可以擠奶的北極熊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62章 不務正業的委員長第98章 產值暴增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61章 秋收!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208章 拜訪黎元洪第143章 華東級戰列艦第31章 礦業佈局第21章 二線部隊第13章 土匪投降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165章 國戰、國戰!第23章 收買民心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54章 毫無大志的委員長第284章 中日海軍裝備競賽第11章 雷霆戰旗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94章 東北自治第156章 栽培之恩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394章 戰爭疑雲,中國資本抽逃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17章 支援漢陽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411章 中日大空戰第129章 打撈日本軍艦第65章 夏收!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1章 革命爆發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42章 一戰定人心第54章 毫無大志的委員長第37章 心許第76章 邀請第420章 世界霸權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72章 中國在趁火打劫第34章 新武器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201章 袁世凱西去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81章 內戰將起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287章 1917年發展報告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283章 七月流血事件爆發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353章 攻勢凌厲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21章 記者招待會第60章 港口第323章 大場景,大製作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64章 張自忠、衛立煌第356章 朝鮮戰爭結束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198章 國學研究院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
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265章 英軍反攻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316章 新俄國變化第71章 瘋狂舉債第76章 邀請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356章 朝鮮戰爭結束第112章 殲滅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329章 可以擠奶的北極熊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62章 不務正業的委員長第98章 產值暴增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61章 秋收!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208章 拜訪黎元洪第143章 華東級戰列艦第31章 礦業佈局第21章 二線部隊第13章 土匪投降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165章 國戰、國戰!第23章 收買民心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54章 毫無大志的委員長第284章 中日海軍裝備競賽第11章 雷霆戰旗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94章 東北自治第156章 栽培之恩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394章 戰爭疑雲,中國資本抽逃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17章 支援漢陽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411章 中日大空戰第129章 打撈日本軍艦第65章 夏收!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1章 革命爆發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42章 一戰定人心第54章 毫無大志的委員長第37章 心許第76章 邀請第420章 世界霸權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72章 中國在趁火打劫第34章 新武器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201章 袁世凱西去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81章 內戰將起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287章 1917年發展報告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283章 七月流血事件爆發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353章 攻勢凌厲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21章 記者招待會第60章 港口第323章 大場景,大製作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64章 張自忠、衛立煌第356章 朝鮮戰爭結束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198章 國學研究院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